曹刿论战

发布时间:2012-11-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38课时
题:《曹刿论战》(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3、研读课文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4、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国时官渡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以弱胜强的战例。。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资料助读: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454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
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教师出示重点字音:
(guì (bǐ (fú (jiàn (biàn (mǐ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教师提示:该同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试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概括情节,如何? 学生明确:庄公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曹刿论战。 四、研习课文,背诵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学生讨论交流本段中的难词难句,教师适时点拨,解答学生疑问。 3、选一学生翻译第一段,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提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重点实词:间、信、孚、福 字:偏
古今异义:鄙、牺牲、狱、可以
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
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 的人。 4、内容梳理
提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以看出曹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 提问: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情——忠之属。可以一战。
提问: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板书:

5、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浯。
牺牲玉帛 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 越狱逃跑 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 忠于人民





39课时
题:《曹刿论战》(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研读课文第二、三段。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段): 二、研读课文,背诵课文。 1、研渎课文第二段。
(1自主朗读,对文中难懂的字词作出标志。 (2选一学生翻译第二段,其余同学质疑评点。
教师强调:鼓,击鼓进军,名词活用作动词。 (3提问:曹刿是如何帮助庄公选择战机的呢? 学生自主发言。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2、研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选一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强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3提问:本段写曹刿沦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一讲攻击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教师板书:

(4
学生三段,背诵。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齐读第
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所述,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2、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四、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粗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伐我 齐人二 望其旗 小信未 惧有 夫大国,难 未能远 三而 观其

学生讨论、交流。
师:师出无名 鼓:一鼓作气 靡:所向披靡 孚:不孚众望 伏:危机四伏 测:高深莫测 谋:足智多谋 克:攻无不克 竭:殚精竭虑 辙:南辕北辙 逐:追亡逐北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1、《左传》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关系。试从文中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春,齐师伐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安能辨我是雌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本文,首先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并要求学生积累文言重点词语,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其次应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的特点,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贯穿始终,读读译译,想想品品,以读代讲,以品促读,让琅琅书声伴随课堂每一角落,让学生思考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全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26ac52f4b73f242336c5f1a.html

《曹刿论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