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6 12:42: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默写
1)风劲角弓鸣,_____。(《观猎》)
2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_____。(《天净沙?秋思》)4____,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_____。(《天净沙?秋》)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06年“中英诗歌进地铁”,到2010年“当诗歌遇上铁”再到2015“中外诗歌进地铁”,上海地铁已经举办了三次诗歌进地铁活动。今年“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以“穿越时空激荡心灵”为主题,在上海地铁全网14条线各打造一列“文化列车”,用“车、墙、屏”全方位展示近200首中外经典诗歌,营造优雅美好的地铁文化氛围。【材料二】
2012年,上海充分利用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积极实施“文化地铁”工程,制订
《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化展览、展演、展示等“进地铁”系列活动,使乘客在不经意间便能惬意地享受文化艺术。
【材料三】
据《青年报》2014218日报道,记者在徐家汇地铁站近百米的“上海地铁文化艺术长廊”,看到了商业广告占据了艺术长廊的所有30个灯箱。评论家金哲认为,在商业浪潮中,坚守文化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1)由材料可知,上海地铁“坚守文化”的具体举措有______,遇到的困难是2)假如2016年举办第四次诗歌进地铁活动,请按照下列提示设计相关内容(不得与前三次雷同)。活动名称:_____进地铁主题:____3)为上海“文化地铁”工程献计献策,下列活动策划不合适的一项是
__A、利用地铁公共空间,适时举行音乐表演活动。
B、用雕塑、绘画、摄影艺术打造老上海风情主题车展。C、在地铁上播放沪剧、独角戏等上海地方戏曲视频。D、去除地铁站点的所有广告,用来传播高雅艺术。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
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梁州”和“天山”都代指_____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1页,共17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完成下列基础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______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名。④闲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自言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使.王烈闻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3)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4)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______
A、要充分相信别人。B、知耻恶者能从善。C、要勇于改正错误。D、行善意在图回报。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灶头画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
2页,共1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28a382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a.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