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5-08-30 23:58: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简答题:

1、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起止时间如何?

答:中国近代文学史可分为四个时期:发轫期: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70年代初为第一个时期(1840——1870);发展期: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甲午战争为第二个时期(1870——1894);繁荣期: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是第三个时期(1894——1911);低潮时期与中国新文学的萌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为第四个时期(1911——1919)。

2、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中国近代文学的分期依据)?

答:①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②文学(考察文学思潮和不同文体的变迁)③历史进行文化的全面考察

3、近代文学的多样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包括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学体裁的多样性两个方面②在题材上,从空间范围来说,有国内题材,有海外题材;还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③文学体裁也是多种多样,增加了不少新体裁(新派诗、新文体)

4、怎样理解近代文学的过渡性特点?

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是创作方面,表现为:新旧杂处,文白并存。在思想内容上,在表现手法上,在文学体裁上,在语言运用上都是如此。②是文学思想方面,表现为:抱残守缺与观念更新同在。

5、在近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新旧文学流派同时并存,试就“新”与“旧”的关系谈谈看法。

答:①这是历史过渡时期的必然现象 ②新是从旧中孕育出来,并且推翻旧文学的③没有旧文学作为新文学的革命基础和对象,那么新文学将失去目标和方向

6、中国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政治斗争的需要 ②西方文化的冲击 ③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变化 ④旧文学的没落趋势和翻译文学的影响 ⑤社会的急剧变化和读者群的扩大

8、湘乡派的文学主张如何?/曾国潘的文学主张?

答:①强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明确提出了“文章与世变相因”的主张。②明确的提出将“经济之学”纳入文学的范畴。强调“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合一。③在文学创作上,强调从理出情。④为文主张气盛,推崇雄奇之文。

14、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是从哪四方面论述小说的社会作用的?

答:①熏,即小说能起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②浸,即小说使读者身入其境,思想感情受到浸透而不断的变化。③刺,即小说能突然强烈地震动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情不自禁地受到感动,接受教育。④提,即小说能产生一种“移人”的力量,使读者感情完全融入小说中。

7、何谓“宋诗运动”/“宋诗派”?试述宋诗派的代表人物、理论主张和历史影响。

答:⑴“宋诗运动”又称“宋诗派”,是鸦片战争前后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诗派。这一诗派的发端人物是程恩泽,代表诗人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⑵宋诗派的理论主张是:①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反对宗唐,总结了清初以来各家诗派兴衰演变的经验教训,提出来改变诗风的理论主张和要求。②强调“诗为心声”。要立诚不欺,反对摹拟复古。③提出诗文创作与为人品行相联系的主张,强调学古创新,反对食古不化。④他的诗学观仍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强调“立诚”、“真我”、“不俗”。⑶宋诗派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历史影响,他们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他们的理论主张为同光体所继承,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宋诗派的理论和创作,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宋诗派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近代诗歌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从宋诗派到同光体,构成了近代诗歌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22、梁启超新文体散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①充分表达了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感,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与青年知识分子的情绪与愿望。②表现出对丑恶现实的大胆而勇敢的揭露和对新生事物的热情讴歌。③积极的介绍西方新的思想学说和新观念。

18、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特征?

答: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有诗集《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和学术作品《日本国志》。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①时事诗。表现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再现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歌颂爱国将士,讽刺批判贪生怕死的投降派。②政治诗。批判封建制度的某些方面,呼唤开明政治和变革法度。③海外诗。描绘海外山川景物,表现异国风土人情。④客家诗。记录与再现家乡的山川景物、风俗民情,表现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9、何谓“同光体”?

答:①“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年间一个以学习宋诗为主的一个诗歌流派。②崇尚以学问考据入诗,强调人格修养与诗文成家的关系,力图另辟蹊径,“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③最早提出“同光体”的是陈衍,代表人物有:陈衍、陈三立、郑孝胥、沈增植等。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这一诗派诗学理论的重要专著。

10、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的文学革新运动?

答: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是在宣传政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下,有纲领、有阵地、有队伍、有创作的自为的文学运动。②自始至终都非常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使文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促进了五四新文学的产生。③这场文学革新运动是在西方和日本文化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使文学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从古代文学中脱颖而出,加快了文学革新的进程。④强调文学的通俗化,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白话文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白话文的产生。

11、南社的性质和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南社的性质:它是一个反清革命的文学团体。 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①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②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③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他们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车走卒”。④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强调诗人的主体意识,提出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创作具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格的诗。

23、《五日风声》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根据什么?

答:①新闻性。《五日风声》的发表,距“辛亥广州起义”失败不足一个月,它的新闻性相当强。②纪实性。它的创作遵循着真实的原则,对起义的全过程进行真实的描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③文学性。它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12、(论述)林纾的小说翻译有什么特点?

答:①有明显的倾向性。林纾的早期译作,所介绍的大多数是接近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或者向社会的不平挑战的作家。林纾翻译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学,有不少主译作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价值。既有助于读者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上层社会的腐败和下层社会的贫困,亦有助于人们对黑暗认识,给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以有益的启示。 ②林纾不懂外语,他翻译的小说全是采取与人合译方式进行的,在林纾的译书历程中先后有二十多位合作者。20多年来,他就是坚持用这个别开生面的方法,从事翻译工作并形成一种独特的译文风格。③运用“古文”来意译西方文学,体现了林纾的译书风格。他对“古文”相当娴熟,他用流畅的译笔从文字到意境都不违背原文的主要意思,能比较准确的传达出原文的菁华,充分显示出他的古文功力。④运用序、跋等对原作的意义或艺术进行阐释或赏析,借题发挥,抒爱国之情。他把不同民族、不同历史背景而体裁相同的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不只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文学的世界历史地位,也看到了不同民族文学创作中某些普遍性的规律。⑤后期的译作对原著选择不够严谨,显得较庞杂,译文上存在删改、错误之处。在他的后期译作里,题诗和题词完全绝迹,卷头语和评语也极少出现了,他不像以前那样热情地对待他所译的作品,他的整个翻译态度显得随便,竟可以说冷淡、漠不关心。

13、什么叫信、达、雅?①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翻译理论,最早由严复提出。②信,即译文要忠实可靠,内容不脱离原著,能传达原著精神。③达,即畅达,译者要能弥补原著的语言和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④雅,即译著语言要渊雅,要简明扼要,又要生动形象。⑤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16、同光体的代表诗人和主要创作倾向。

答:①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年间一个学习宋诗的流派。②这一诗派颇庞大,也较为复杂,代表诗人有:陈衍、陈三立、郑孝胥、沈增植等。③作品较多是咏叹个人身世、描摹山水景物。其中的不少人是维新运动的直接参加者,作品中也表现了变法图强、忧怀国事、对外国侵略的积极内容。④戊戌变法失败后,大多数诗人逐渐走向消沉,超然物外,或者政治上落伍,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但仍然写下一批痛恨外敌侵略、忧心国事的作品。

17、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龚自珍,号定庵。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①揭露现实,抨击衰世。他以敏锐的思想,犀利的诗风,揭露了当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指出当时社会已处于衰世之中,并对危机四伏的现实政治予以有力的抨击批判。如《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②反对侵略,要求救国。他对国家局势极为关心,对西北边疆、东南沿海危机更加关注,对掠夺中国财富、残害国人身心健康的鸦片和鸦片贸易极为愤恨,主张以武力对抗外国侵略。如《己亥杂诗》之八十六“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③反对思想专制,呼唤个性解放。他以非凡的思想勇气,对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尤其是清廷实行的严酷的思想钳制予以批判,主张拯救人才、解放个性。他的这种个性解放思想带有近代民主主义的启蒙品格,影响深远。如《己亥杂诗》之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艺术特色表现在:①构思神奇,思想丰富。龚自珍特别推崇庄子、屈原和李白,诗歌也较多的受到他们的启发,不少诗歌写得奇景瑰丽,形象飞动,富于浪漫气息。如《西郊落花歌》把北京西郊海棠花飘落的情景写得非常壮观、形象。②借物寄情,深邃含蓄。比如他诗中再出现的“风雷”,在他笔下永远是一种变革的象征,“落花”让人感到一种怀才不遇的不幸,“箫剑”则是一腔哀怨和一种进取坚韧的代表。③形式多样,风格多样。有五七言古体诗、七言近体诗、七言绝句等。④语言清奇多彩,不拘一格。

15、何谓境界?王国维从哪几方面丰富和发展“意境”说的内涵?

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阐述和发展了“意境说”的内涵,主要有:①造境与写境。②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③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④隔与不隔,⑤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20、近代散文创作的基本特征:①在思想倾向上,散文愈来愈贴近时代,变革思想愈来愈强烈。②在文体样式上,显示出空前的多样性、丰富性。③语言朝着白话化、通俗化、口语化方向发展。④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以慷慨激昂、大气磅礴为主导的美学风格。

19、柳亚子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柳亚子原名慰高,字稼轩,号亚子。诗词为《磨剑室诗词集》,散文为《磨剑室文录》。他的诗歌主要有以下内容:①政治抒情诗。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揭露人权蹂躏、民气不扬的可悲现实。如《放歌》。②怀友悼亡诗。他写了大量的怀人诗和赠友诗,表现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另一些诗或痛心于革命派屡次起义的失败,或哀悼死难烈士。如《吊鉴湖女侠》。③反清讨袁诗。诗歌中往往将咏史和对现实的讽喻结合起来,通过写南宋、明末清初的史事人物寄寓诗人对清统治的批判,辛亥革命后,他的诗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对袁的复辟丑剧,他予以痛斥。如《孤愤》。

艺术特点:①激昂慷慨之气与沉郁苍凉之风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美。如《题张苍水集》。②语言风格多样,富于变化,大多清新典丽,也有时含蓄蕴藉。③所作多旧体诗,尤其长于七律和绝句。

24、近代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①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历史状况,是近代小说繁荣的政治原因。②印刷业的发达,为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中国传统小说的哺育滋养。④西方文学的影响改变了传统观念,提高了小说的地位。⑤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⑥近代小说理论促进了小说创作。

21、什么是“新文体”?

答①新文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散文变革中的一种创造。②它是适应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历史要求而产生的,也是近代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容上直接宣传变法与爱国主义思想。③它力求冲破古文家法,融骈文、散文、单句、偶句于一炉,自由活泼,富于鼓动性。④中国传统文言文的一次解放,是文言文发展为白话散文进程中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新体散文。

25、《海上花列传》的艺术特色:

答:①比较重视性格的塑造,比较形象的刻画了众多不同性格的青楼女性,描摹人情世态,细腻传神,颇有特色。②艺术结构上受到《儒林外史》的启发,全书五个故事在情节上虽然并没有相关联,但彼此之间却相互勾连,相互映衬。③此书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对话全用苏州话,运用吴语叙事状物,细腻入微,声情并茂,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9、怎样评价鸳鸯蝴蝶派小说?

答:①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②其中部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革命失败的颓丧、彷徨和抗争。③多表现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主题。④也有反映反帝爱国和抨击社会现实的积极主题。⑤在艺术上多受西方小说的影响,比较注意人物心理、生活环境的描写,西方小说经常采用的补叙、倒叙、插叙等结构形式也常有采用。

26、《官场现形记》的艺术特色:

答:《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宝嘉,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其艺术特色是:①在结构上,基本上仿效《儒林外史》的块状结构形式,以官场的腐败黑暗为主线,把20多个没有必然联系的相对独立的故事和近百人的活动联系起来。②在故事的安排上,注意交错杂陈,不断变换时间和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弥补了故事性质大抵相同、思想内容并无异的不足,颇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小说最具特色的是讽刺艺术的运用。作品大多运用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夸张式的谴责。④在语言运用上,小说是采用白话文,语言朴实、浅白,也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27、《老残游记》的思想倾向:

答:《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别号洪都百炼生。①表现对社会、国家危亡的担忧和关注。②贯穿全书的是对社会、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强烈忧患,表现了作者的救亡意识。③揭露、抨击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其成功之处突出表现在作者对残暴、昏聩的“清官”的种种罪恶的揭露和批判,这在当时批判官场的小说中,可以说是别开生面的。

28、苏曼殊的小说有什么认识价值或审美价值:

答:①他的小说都是爱情悲剧,大都具有近代青年人对新生活的渴望、追求和对于旧的封建伦理观念屈从的二重性。②小说从争取婚姻自由的角度接触到反封建的主题。③小说的悲剧基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个人时代的迷惘和彷徨,也是个人时代的企求。④但它却揭示了悲剧的时代内蕴和社会性,揭示了封建道德观念给人造成沉重的枷锁。

30、我国近代传奇杂剧的嬗变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

答:①根据戏曲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变化,近代传奇杂剧的嬗变,大致可以以庚子事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②第一阶段自鸦片战争至庚子事变。这一时期传奇杂剧虽然走向衰落,但仍写出了一些反封建社会现实斗争和民族矛盾的传奇杂剧,主要剧本有《居官鉴》、《空山梦》、《儒酸福》、《千秋泪》、《梨花雪》。③第二阶段从庚子事变后至五四运动之前。许多重大政治历史事变促使这一阶段传奇杂剧内容和艺术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剧本有《警黄钟》、《秋海棠》、《风洞山》、《轩亭秋》、《新罗马》、《断头台》等。

31、什么叫文明戏?答:①文明戏,又称新戏、新剧,是指有别于我国传统戏曲的早期话剧。②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挽救民族危亡之声四起,引起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出现了演剧活动。③真正的早期话剧的形成,是从1907年王钟声上海成立春阳社和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李息霜、曾孝谷、欧阳予倩等人在东京组织了春柳社,分别演出《黑奴吁天录》开始。1910年,任天知从日本回上海组织进化团,演出于大江南北,受到群众的欢迎。④文明戏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产生和发展。

32、试以《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为例,论述近代长篇小说在题材、结构和人物形象二方面的变化。

答:①代表了近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②在题材上,全方位地表现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③结构上采用块状结构、网状结构及其他结构方式。④人物形象以官场各级官吏为代表,多突出其丑恶的一面。 具体来说:①近代小说很繁荣,出现众多小说,各种各样的思潮、手法、流派都得到发展。狭邪小说如《海上花列传》,侠义公案小说如《三侠五义》、《施公案》,讲史和言情小说有《荡寇志》和《儿女英雄传》等。但最能代表最高成就的就是上述这四部为代表的谴责小说。②《官场现形记》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对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社会的揭露和对统治者卖国媚外的痛恨。《老残游记》不仅形象地塑造了作者所熟悉的“清官”形象,还塑造了一些颇具性格的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孽海花》则写了清朝中上层官员(外交官)的情况,总的来说,前三部小说是写中下层人物,最后一部写中上层人物。因此这四部小说表现了不同领域人物的刻画。③近代小说受《儒林外史》的影响较大,这四部都是谴责小说,虽是长篇小说,在结构上却类似短篇,结构上由多外方块组成,《孽海花》结构上以网状为主。④以小说中的各类官员的表达,突出当时社会贪官污吏比清官多很多。

33、分析何绍基的《春江》:“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

答:①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州人,是宋诗派的重要诗人。他的诗多为山水诗和官场应酬诗。著有《东洲草堂诗钞》、《东洲草堂文钞》等。②此诗选自《春江》,是山水景物诗,轻灵流丽,形象生动,饶有韵味,表达了作者喜爱家乡的山水之美、热爱家乡之情。诗的大意是:作者在船上听到远远传来的渔歌声,岸上的村庄,轻烟袅袅升起,形成像一个个高高的像螺一样形状的山峰,相信一江春水是如此的碧绿。③此诗用动静形色等多种方式描写,突出家乡的山水美,手法上、艺术上词语优美,自然清新,轻灵流丽,形象生动,有声有色,饶有韵味,如“染”字,不但突出轻烟的时间长,而且还是一种轻烟的动态描写,“万峰螺”是一种轻烟形成的像螺一样的形状,但实际也是一种动态美。④此诗通俗明镜,脱口而出,于写景之中刻画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实在是情景交融的好诗,形成一种较高的艺术成就。

34、分析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舟?”

答:①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著有《谭嗣同全集》。甲午中日战争更加刺激他发愤,提倡新学,构成自己的变法理论体系,形成维新运动时期第一流的思想家。②这首七绝诗,是在《马关条约》签字后的光绪二十二年春天作。首联“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当时清廷向日本割地赔款,这种奇耻大辱是无法排遣的,也像春愁一样是无物可以抵偿的。当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这样下去,永无洗雪国耻的希望,却有忘国的危害,所以只有向苍天一哭而已。次联“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舟”这个一哭,是为全国的危亡而哭,所以所有的中国人,当时称为“四万万人”都在哭。作者从自己的一哭,发展到全国人民的一哭,字里行间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这首诗面对国家将要瓜分的危局,作者伤心如焚,表达爱国者的忧患和悲愤。③此诗将作者的切肤之痛发为深刻沉郁的爱国情思,洋溢于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融注到诗歌中,形成浓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强烈的主观色彩、美好奇特的想象、昂扬的献身精神、飞动的气势和大笔淋漓的风格。这是新派诗往往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④此诗是维新派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思,表明了鲜明的时代和历史特性。形式方面也有相当程度的解放,因而形成鲜明的特点。

35、分析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答:①梁启超是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学识渊博,著作内容宏富,涉及广泛。在文学方面,他提出过“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是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②他的诗抒发了变法失败后的愤慨,忧虑民族危机的深重。《读<陆放翁集>》是他读陆游诗集时有感而作。12句诗是叙述陆游的事迹。陆游曾经多么想统兵十万,驰骋沙场,去征讨异族,可是他复我河山的愿望至死未能实现。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去做一个诗人,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发出自己心中的不平之音。如此遭遇,是何等的悲怆。34两句融入了诗人的感慨。“谁怜”是谁同情?写出了陆游的孤独,是啊,谁能够理解他这种爱国情怀呢?“胡尘”与“爱国”相呼应,指胡人的侵略,每当说到异族的侵略、心中愤愤不平,却又不能去征讨,这是何等的凄凉!③诗人对陆游的无限的同情,理解。文中表面处处在说陆游,而实质上是在说自己。他自己的遭遇与陆游是何等的相似!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心中无比愤慨。梁启超写的不只是陆游,不只是自己,更写出了近代中国所有有志之士的遭遇。

36、分析将智由的《有感》(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牛马!)

答:①将智由,近代优秀诗人,是维新派的活跃人物之一,是诗界革命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诗界革命流派的爱国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有感>写于1901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京,将智由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即将被分而十分忧虑,提笔写下这首28字的《有感》。②12句中“落落”是不多,放眼天下有几人能够报此深仇?这半个世纪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人任意凌辱、欺压,想起这些事,诗人忧心如焚,不禁感到绝望、泪流满面。③“大仇”与“往事”相呼应,由眼前的大仇想到了以前的事,诗的意境豁然开朗。④34句再次把诗歌的境界扩大了,由眼前——往事——支那史,一步步扩大,在读完一部中国史后,诗人不禁感到无限的凄凉。“凄凉”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心境,这种心境来自上文所说之事,这种心境在最后一句得到进一步的表达。看到这些历史,中国还有几个男儿不是马,不是牛?几人不是沦落到非人的地步,男儿境地尚且如此,由此可见女子的境地时何等的凄凉!⑤全诗没有一丝雕琢痕迹,全诗感情表达得十分沉重悲痛,掷地有声。这也是革命派诗人的一个特点,气势雄浑,由此可体会将智由的爱国情感是怎样的深。这也是近代所有爱国志士的情怀。

37、分析丘逢甲的《元夕无月》“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日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答:①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抗日失败潜回大陆三年之后写下的,作者居住在大陆三年,渡过了三个元宵节,惊异地发现:三个元宵节都没有看到圆圆的月恋,以至于作者深刻地怀疑月亮是否仍然留在故土台湾,或者月亮不愿意追随作者回到内地。②由月亮引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的祖籍蕉岭,成长在台湾,在作者看来,这两个故乡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但恰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割让了台湾,让台湾落入日本殖民主义者的魔掌,从此海天相隔,骨肉分离。③作者从一个侧面愤怒地控诉了清政府的投降主义政策路线,指出清政府在东西方列强面前一味的割地赔款,出卖民族利益,是典型的腐败无能,也希望通过广大国民的抗争,触动朝廷,影响朝野,进而振兴中华。④作者愤怒地控诉了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对于日军侵占台湾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希望全国同心协力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将日军赶出台湾,实现祖国统一。

37、将智由《卢骚》说:"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花;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这些诗传达时代的"潮音",不全受旧诗格律的限制,反映了"诗界革命"以来"新派诗"的发展。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之一》选一分析①他的政治思想得不到采用,觉得很郁闷,同时对中国前途比较担心②独立飞来缥缈峰: 作者自比。③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香草在怀,④作者比喻自己怀才,却跑来跑去无人能用。⑤千山风雨啸青锋:意思是朝廷既然不用我,我只好跑到山里仰天长啸去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84e3556137ee06eef9181b.html

《中国近代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