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释迦牟尼佛

一、释迦牟尼佛简介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城的太子,全名乔达摩·达多。被后人尊称为佛陀、世尊等,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
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与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三者合称‚华严三圣‛
释迦牟尼佛的德号是‚慈悲、清净‛的意思。‚释迦‛的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清净‛,佛陀用这个名号做为教学的宗旨,教导我们对一切众生要有一颗慈悲心,对自己要有一颗清净心。
二、佛经典故1、佛陀的生平事迹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其父为净饭王;其母为摩耶夫人。太子从小天资聪颖,长大后文武双全,智勇悉备。
一天,太子城外出游,在东门看见曲背贫困的老人;在南门看见痛苦呻吟的病人;在西门看见送葬中的死人。于是他深感人生的苦痛与无常,并不禁感慨‚日月易过,少年不常,老至如电,身形不支,气力衰虚,坐起苦极,我虽富贵,岂能独免,念及将来,甚可畏惊。
在后来出游时,太子又得遇一位出家人,知道出家修道可以永得解脱、护念众生,于是萌发了出家修道的志向。在十九岁时,他舍弃王族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自行剃发,出家修行,追求真理。他参学十二年,学习了印度所有宗教学派的经典,其中苦行六年,每日仅食一麦或一麻,形体枯瘦,为众生示现苦行非解

脱涅槃之道。最终他放弃苦行,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的供养,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见性成佛,时年三十岁。
从此以后,佛陀四十九年不间断地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无量无边,无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悉施教化。并组建僧团,制定戒律。
佛陀七十九岁时,来到拘尸那伽罗城外希连若跋提河边,选择在娑罗双树间,让弟子阿难敷设床座,示以即将涅槃。
阿难向佛陀请示四件事:‚一、佛灭后依谁为师?二、依何安居?三、如何调伏恶性比丘?四、如何结集经典令人证信?‛佛陀说:‚第一依戒为师;第二依四念处为安住;第三恶性比丘默摈;第四在经典前冠以‘如是我闻’四字令人证信。
这一年,二月十五日中夜月圆时分,佛陀右胁而卧,示现涅槃。诸弟子将佛陀圣体荼毗后,所遗舍利由摩揭陀等八国分别供养。这种供佛舍利的塔现在尚留在人间。
其实《法华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已经成佛,《梵网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在地球上示现成佛,教化众生是第八千次。由此可见佛菩萨无限慈悲,无作而作、作而无作,来表演给我们看,是启发我们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最终了脱六道轮回生死之苦。
2、佛陀尽职孝道——劝父王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陀劝他父亲净饭王修念佛法门,说:‚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
净饭王逝世后,佛陀尽职孝道,亲自抬父王的棺椁,以身作则,为世人力行孝道。

自古以来,有很多出家、在家的高僧大德,都劝导父母求生净土,以此圆满孝道,值得我们效法学习。
三、纪念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四月初八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e32e26b9f3f90f77c61bd3.html

《释迦牟尼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