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民俗

发布时间:2020-02-13 07:34: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武汉民俗

一、除夕凌晨吃年饭

    我国人民十分注重旧历除夕的全家团聚,这一天要吃年饭,也叫团年饭,全国各地皆然。吃年饭的时间,一般在晚上,也有在中午的,但武汉的一些人家却安排在除夕的凌晨。

这些人家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就忙着办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九日进入高潮。这一天,所有该炖、该煮、该炒、该炸、该蒸的菜肴,都要制成半成品,并把年饭要吃的菜肴准备好。每样菜都象征一个好兆头,如一个熟猪头代表“福”,大块熟猪肉代表“禄”,用笋丝、粉丝、胡萝卜丝加上黄花、木耳、香菌、芹菜等一起炒成的素什锦代表“寿”,用肉丸、鱼丸、豆腐丸象征“三元及第”(武汉人“丸”字发音为“元”),用油炸全鱼象征“年年有余”等。烹制好这些菜看,已是深夜时分。讲迷信的人就在“转钟”(武汉土话,指时钟转为零点)以后供神祭祖,然后吃年饭。全家老少,欢聚一堂,边吃过谈,欢声笑语,持续几个小时,一直闹到东方发白,天光大亮。这也是个彩头,叫做越吃越亮,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   

为了使这顿年饭吃得欢乐,开始拿碗筷时要注意,拿上桌的碗筷只能多,不能少。如果每人都分得了碗筷,还有剩余的,那就意味着来年要添人进口;如果缺碗少筷,就会结这顿年饭罩上阴影,因为讲迷信的老人认为这预示着他们在来年将面对不幸。

 二、武汉人很爱喝场

武汉饮食最具特色的菜肴是排骨煨藕汤。武汉人很爱喝场,一星期没喝场就感到好象“渴了油”,即肚子里没有油水。所以,排骨在许多地方群众买得比较少,价格很便宜,而在武汉排骨价格有时会高过肉价,人们半夜起床去排队买排骨的现象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

三、武汉人“过早”

“过早”是武汉人用早餐的俗称。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武汉”。武汉地处华中,风俗习惯融汇东南西北,于是有了“俗具五方”的说法。

 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武汉地区人们很早就养成了户外“过早”的饮食习俗。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汉口向来以商业繁华著称。早上,人们就要匆匆赶到集市,来不及在家用早餐,就在小吃店用餐。“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直到今天,武汉人仍然保持了这一习俗,并且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武汉三镇的特殊地理分布,人们工作、学习的场所与居住区距离的增大,这种“过早”的习俗呈增强的趋势。武汉的小吃店极为发达,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生意兴隆,食客盈门。武汉的早点不仅方便省时,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干稀兼有,美味可口。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中特别喜爱的大众化食品,它便宜实惠,花上3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据说,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怕面发馊普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说“热干面”。此后热干面便渐渐成为武汉人“过早”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武汉的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早年间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远近闻名,这里的三鲜豆皮不仅馅中有肉、蛋、虾仁,还有猪心、猪肚、冬菇、玉兰片、叉烧肉等,制馅讲究,煎制精细,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面窝是武汉人“过早”常用品之一。面窝是一种以米粉为原料,加上葱花和面窝。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烧饼小贩所创制。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武汉人喜爱。

武汉早点食品丰富多样、经济实惠、味道可口。除了上面提到的豆皮、热干面、面窝外,还有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老谦记的炒豆丝、田恒启的糊汤类粉等。 武汉人"过早"的吃相也很有趣:有的蹲着吃;有的站着吃;有的边走边吃;有的一家数口一块吃,吃完各奔东西。在街头、在候车处、在轮渡上,到处可见这种“过早”的武汉人。你也如此,我也如此,大家彼此彼此,并不觉得失“风度”。

户部巷早点一条街:长仅150米的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多年经久不衰。这条百年小巷在清朝因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这里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的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

四、喜闻乐见的舞龙表演

 古人把龙视为祥瑞之物,尚能行云布雨,因此,每年春节玩灯舞龙,其意在于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玩龙灯在蔡甸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分高龙和滚龙两种。高龙多以黄陵、军山、常福、大集、山等地为常见;滚龙则以永安、侏儒、玉贤、蔡甸、新农等地为盛行。

高龙:亦称“节子龙”,由能工巧匠用篾扎纸糊而成。龙头呈“乙”字形,高丈余,口内含珠,下颌置须,首尾按一年12月而定共设12节,润年照加。各节内置烛一支,由1人单独而举。龙尾为凤尾形。高龙多在夜间玩耍,在锣鼓声中由1人持珠戏引,持龙头者则随着龙珠上下舞动,做出旋转、打窜、翻身等高难动作;龙身各节也随之左右翻转,逶迤如飞,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

滚龙:是将龙头、龙身、龙尾用篾扎好后,将绳子连成一体,再以黄色或青色的布做成尺余的圆筒将其套上,粘上鳞甲,使其形如其真。龙身一般为24节,全长13余丈,无照明装置,各节均用木棍高举,由24人执舞,多在白天玩耍。玩耍时,在锣鼓的伴奏和人声的喝采声中,由1人持珠戏逗,龙头则随其上下来回晃动,龙身也伴其做出翻滚、缠绕、起伏、穿行等精彩动作,惟妙惟肖,让人目不暇接。

不论高龙滚龙,舞龙者都是统一身着与龙同色的服饰,头系绸巾,腰缠彩带,使之与龙浑然一体。玩龙灯是一种集体运动,表演者须动作敏捷,节奏协调,配合默契,首尾连贯自如。

解放前,龙灯多由各地头人举办,从正月初一起,即沿村或沿街舞弄,在为村民拜年的同时,也可获得烟酒等物的馈赠。建国后,高龙少有面市,域内常见龙灯多为滚龙。20世纪80年代,蔡甸粮食局、镇建筑、汉乐村、新农等地的各色滚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进入90年代后,新农、侏儒、永安、蔡甸、大集、山、军山等地常有舞龙活动,其中,数蔡甸汉乐村的龙灯最为精彩壮观。每遇大型活动和年节,都可看见他们的精彩表演。他们不仅能站着玩,跪着玩,躺着玩,而且还能变换出各种队型和花样。因此,曾多次赴市参加“百龙闹江城”活动,并在全市舞龙比赛中获得金奖。近年来,大多数街、乡镇相继出现高龙,每年参加蔡甸区春节踩街活动,给城乡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五、横渡长江

武汉地区大型横渡长江活动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著名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横渡长江因之闻名于世。

    至今,武汉以举办了29届横渡长江活动,并与1991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横渡长江节",以"横渡长江"为中心,举行系列商贸交流和大型艺演出等活动。广邀四海嘉宾云集武汉,畅游长江,观光三镇,领略古楚文化,感受今日文明。

六、煨汤待客

许多地方卖猪肉,都是连骨头带肉一起卖,买肉的人不愿要骨头,找熟人买,尽量少搭点骨头。武汉人买肉不一样,喜欢要骨头,特别是排骨,争相购买。排骨供应少时,人们起早床去耐心排队等候,或者找熟人,想方设法买排骨。因为武汉人讲究煨排骨汤待客。如果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作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招待。地道的武汉人煨汤待客,并不只是把排骨汤当做席上的一道菜,而是在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让客人吃肉喝汤。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热情的主人还要劝客人再喝一碗汤。

武汉人喜欢喝排骨汤,除了待客,人们也常煨汤改善生活,或为病人、产妇补养身体. 

七、武汉方言

武汉本地语言听起来较生硬,发音较快,但是不太难懂。现在武汉人大多数都能说普通话,所以在武汉的外地人一般不会出现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武汉方言,有武昌、汉口、汉阳、青山话之分,常年生活在武汉的人可察觉出这些细微的差别:最正宗的武汉话为汉口方言;最混杂的武汉话为大专院落校内使用的南腔北调的类似普通话的武汉话。

1、 称谓常用语:老头(爸爸) 老娘(妈妈) 舅辫子(妻子的哥哥或是弟弟) 拐子(哥哥)外外(外甥) 老亲爷(岳父) 老亲娘(岳母) 麻木(人力或机动三轮车) 扁担(挑夫)

2、 生活常用语:你吓我(对某事吃惊) 蛮扎实(很厉害) 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 条子(身体) 胯子(腿、胯读3声) 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打赤巴(半裸) 打挑胯(全裸) 挑土(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如替别人打麻将,开出租车等) 浮子(毛巾,抹布等) 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 灶妈子(蟑螂)

3、 聊天常用语:么斯(什么) 冇得(没有) 是说沙(表示赞同) 耍拉(麻利) 铆超、铆倒、喔涩(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喔读2声) 晕(慢性子) 逗里(里面)

4、 其它常用语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不中神(不行了) 掉得大(出丑、吃亏) 翻跷(形容人故意惹人生气) 岔巴子(多管闲事) 掉底子(丢人) 撮虾子(偶尔赚点小外快) 撮白(胡说八道,骗人)

八、 武汉的节日饮食习俗

腊月三十是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年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开饭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

始上桌吃饭。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与。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炸制春卷。元宵节的晚上,人们还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馅做汤圆食用,以预祝一年工作圆满、顺利。春节期间,人们还吃糖炸年糕,以象征新年生活甜蜜、高升。

农历三月三,武汉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尽兴归来,人们用采来的地米菜煮鸡蛋。民间认为地米菜能使人明目、治头晕。

农历五月五端午节,武汉人有吃咸鸭蛋、粽子、饮菖蒲雄黄酒及馈赠绿豆糕、杏仁豆腐、八宝稀饭、冰糖莲子、米面发糕等去署败火食品。

八月十五中秋节,武汉人必于这花好月圆之夜,边吃月饼边赏月。九月九为重阳节,民间习惯饮菊花酒,还吃蜜汁甜藕、红薯面窝、桂花糍粑等。

冬季,武汉天气寒冷,人们为了补充热量、滋养身体,除了进食牛肉、羊肉、狗肉外,还有煨汤的习惯。家家都有煨汤陶罐,武汉人常以煨汤待客。煨汤的主料多为排骨、鸡、鸭、牛肉等,辅料则有萝卜、藕、海带、香菇等。

武汉人在腊月还有腌制腊鱼腊肉的习俗。菜薹炒腊肉是寒冬腊月武汉人桌上的佳肴。

农历腊月初八,武汉人习惯用糯米、红豆、杂果等煮果子粥,称为腊八粥。

九、甘蔗节

五十年以前,武昌举行一年一度的甘蔗节。那时,武昌流行一首民谣:"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  据《汉口罗时记》记载:"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诞辰,以(武昌)大东门外大东岳庙香火最盛。男女祀神者,便游洪山。"

三月二十八是夏历的三月二十八日。东岳是守护泰山的神祗。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公元l011年)敕封他为"东岳天齐仁至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人们道、佛不分,也把这位道教的神仙叫做"菩萨",称为"东岳菩萨"。每逢夏历三月二十八日,大东岳庙便为这位"天齐仁至帝"举办"天齐会"。有趣的是,佛寺宝通禅寺也凑热闹,为这位道教神仙祝寿。如潮的善男信女根本不管什么东岳西佛,同样涌到寺里去"敬菩萨"。敬罢菩萨,人们使到洪山上去踏青寻胜,玩个痛快。各式各样的小商小贩不错过这个赚钱的机会;使到洪山一带去摆摊设点,卖甘蔗、卖麻花或其他物品。由于这一天是甘蔗节,人们都想买甘蔗吃,甘蔗售价较高,带钱少的人便只好"吃麻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ea332d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a.html

《武汉民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