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2-05-04 08:23: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艺术》有感

树立大语文观 拓展学习空间  

常熟市义庄小学 王群英

拜读了黄桂林老师的这本《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艺术》,我受益匪浅,书中从锤炼语言、训练语感、关注生活、研读文本、多元解读、寻求平衡六个方面,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介绍了彰显语文魅力,引领学生享受语文的教学艺术。我就谈谈学习了第三章节 “关注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这一施教艺术的想法:

一、 树立大语文观,进行开放性学习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自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包罗世间万象。学习语文不是单纯在课堂上,更不是局限在书本上,不要片面认为上语文课,讲教材才是学语文。语文的外延空间很大,学习语文的形式很多,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时,首先要有意识的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再次是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带领孩子们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语文教育,就是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义教育体系。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一次乘车,遇到这样一件事情,给我的感受颇深。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紧挨着他的爸爸坐在靠窗户的位置上,一路上,他不停地问父亲,他眼睛里看到的字都是什么字,其父也很耐心地告诉他,什么张记修车铺啦,大天地美发厅了,什么含晖面馆,等等。父子两个你一句我一句,这一趟车坐下来,这个孩子至少认识了近百个汉字。而且父子两个都是兴趣高昂,比赛似的。我在一旁不仅为这个孩子高兴,更敬佩这位父亲的聪明,连他这么一位也许并不熟悉教育理论的人都知道,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社会中处处有语文的应用。他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学习汉字的天然资源,让孩子在生活中,实践中,在自己的身边,用心地去认识汉字,潜移默化地积累语文知识。表面上看,他们只是简单地认字、读词、对话,实质上,他反映出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的都是语文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就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认识到这一点,何愁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提高呢?

有了大语文这样一个观念,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开放性地进行学习了。尤其现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至少有一到两个单元是开放的,这就提醒我们,学习语文的资源是开放的,教科书、挂图、工具书、报刊、电影、电视、各种信息,五花八门的广告等等,甚至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都是语文教师随手可取的极佳选材,这些开放性的语文学习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学生们感到自己是在学习知识,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学习生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变得更有吸引力,乐趣更足,会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而自然的事情,体验到语文学习的轻松和真实。

另外,有了大语文观,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也会应运而生,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观众的角色,而是充当演员尽情地表演,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研讨,可以和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课堂,不但能有效地促进整个班级语文学习风气的形成,激发学生持久的语文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环境、评价都可以开放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课堂,课间的活动,课外的阅读,生活的阅历等等,都是他们学习的有效途径,不仅是教师,家长、同学、朋友、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的环境更广阔,接触到的内容更广泛,语文学习的舞台就会更大。当然,评价也会更客观、全面,每个学生的个性就会有更大张扬的空间。

二、加强课外阅读,全面挖掘语文潜能

从事语文教学将近二十年,我认为语文不是老师出来的,是学生学出来,悟出来,积累出来的。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有着极大的差异。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基本的语文技能和基础知识,怎么运用,怎么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等,都是需要学生日积月累,不断沉淀而成的,因此,课外的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的情趣一旦培养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了,写作的水平会逐步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会逐步加深,对身边所见会更加细致地观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就会更丰富。这点,是我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个事实不可否认。

三、重视课外功夫,拓展语文视野

语文功夫在课外。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外功夫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除了课外阅读以外,还要培养学生课外写作的能力。通过日记、周记、随笔、杂感、小作文的写作,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外的他人,生活及社会,养成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提高思辩能力。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习走向生活,拓展语文视野,诸如演讲、朗诵、辩论活动等等,都可以使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语文能力。我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带学生到春游、参观等,除了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眼界以外,每次都让他们谈感受,说想法,述见闻,最后写成小作文,并进行讲评。经常的课外积累,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质的提高乃至飞跃。所谓是“学校开门办教育,学生开门学语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千世界,语文学习的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面对浩瀚的社会生活,语文只是其中的部分,认识到了语文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就可以使语文也成为语文,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样一个最终的目的。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挖掘一切可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春意昂然,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88053367ec102de2bd89df.html

《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