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8 10:13: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学年论文自人类拥有历史以来,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从黄帝战蚩尤以争取本民族的生存空间,到各党派为了各自的集团利益而争夺,其实,历史从来没有改变。总会有人无故化为历史的粉末,在历史的无情车轮下被碾压,被诋毁。然后成为我们熟知的形象,被人有意或无意塑造的形象,历史需要的形象。看着他们的种种,我竟然莫名的心疼。就如同一个忍辱负重的军人,最后被一帮平时受压迫的刁民当做叛徒,狠狠地毒打。皮开肉绽,血流不止,绑在街上游行示众。而历史上的他们,竟被毒打了上千年。1长安政变的基本经过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大将军何进联合门阀士族欲诛杀宦官,害怕自己实力不够,便召各地郡国兵入京(董卓、丁原就是这个时候应招)。不料何进本人反被张让、赵忠等人杀死。西园军八校尉之一的袁绍遂带兵尽杀宦官。在京幾陷入混乱,政权摇摆之时。前将军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强行控制南北两军和西园军,掌握政权。后关东群雄发动讨董之战,为稳固政权,董卓遂将都城迁往长安。董卓执政期间,废杀少帝,立献帝,鸩杀何太后,自封太尉、郡候、国相,位居三公之首。献帝初平三年(192)夏四月,献帝有病初愈,群臣于未央殿朝贺。以王允、吕布为首的反董卓势力发动政变,杀死董卓。后王允使皇普嵩往郿坞(董卓军事政治据点)攻卓弟旻,杀卓母妻宗族。王允对董卓残党,如李傕、郭汜、贾诩、樊稠等人的投降不予理睬,欲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同年,董卓残党李傕、郭汜等人率凉州兵围攻长安,王允势力兵败,奋武将军吕布率百余骑出逃,王允一党尽皆处死。长安政变彻底结束。1页,共22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学年论文2汉末的政治军事形势2.1中央形势:东汉政权的主要支柱有五个:外戚、宦官、士族、宗室、武人。因汉光武帝本是南阳士族,故称帝后国家的实际权利分配为武人与士人共掌权柄。东汉三世而衰,汉光武帝刘秀及明、章二帝后,历代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和10岁,殇帝刚满百日,安帝13岁,顺帝11岁,冲帝2岁,质帝8岁,桓帝15岁,灵帝12岁,献帝9岁。皇帝年幼无知,只能由母后临朝、操掌国政。而母后又多依靠娘家父母兄弟,这便形成了外戚专权(东汉如窦宪、阎显、梁冀、窦武、何进)。小皇帝年龄渐长,想要亲政收权,自然与外戚发生利益冲突,对飞扬跋扈的外戚日益不满,忍无可忍之后,便依靠和指使身边的宦官诛杀外戚。而宦官们又以此居功自傲,机专权,进而垄断朝政。这就引发了东汉政坛的一大奇景,外戚与宦官的殊死搏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人逐步淡化出朝堂,宗室开始进入历史舞台。东汉五次外戚与宦官的大规模斗争中又隐隐约约为士族所左右。而士族历经两次“党锢之祸”,公开势力被大部分削弱,本身无法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派系,某种程度上依附于外戚和宦官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直到爆发了影响历史的“洛阳政变”2.2地方形势:东汉地方形势一直很严峻,西凉屡次被羌族和当地势力侵扰,历经“三通三绝”,耗损了东汉大部分的国力和财力,为帝国的灭亡埋下伏笔。北疆鲜卑人于二世纪中叶得到统一,定都弹汗山。对并州、幽州一代虎视眈眈,百年之内南下掳掠人口资源不计其数。辽东乌丸人多次发起叛变,与鲜卑里应外合把战火一直燃烧在幽州大地。而对东汉最致命的一次冲击则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这次起义直接导致了东汉对地方政策的改变,改刺史为州牧,主掌一州军政大权。导致了地方势力崛起和军阀割据(如袁绍、刘焉、周瑜等)。亦是黄巾起义的后遗症导致之后的华夏大地战火纷飞,再无宁日。3长安政变之前的主要派系及人物2页,共2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d8da1e770bf78a642954e4.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