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代表散文集

发布时间:2019-01-21 05:47: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汪曾祺代表散文集

  汪曾祺
  
  大家都很熟悉,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汪曾祺代表散文
  
  集,欢迎大家查看!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3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们物。被誉为"抒情的人们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们,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
  
  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
  
  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516日上午10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汪曾祺散文作品目录
  
  《我的家乡》
  《文游台》
  《观音寺》
  《午门忆旧》
  《一辈古人们》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新校舍》
  《泡茶馆》
  《跑警报》
  《自得其乐》
  《自报家门》
  《随遇而安》
  《多年父子成兄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们》
  《金岳霖先生》
  《老舍
  
  先生》
  《国子监》
  《水母》
  《城隍.土地.灶王爷》
  《老不闲抄》
  《胡同文化》
  《我是一个中国人们》
  《故乡的食物》
  《吃食和文学》
  《宋朝人们的吃喝》
  《葵.薤》
  《五味》
  《寻常茶话》
  《食豆饮水斋闲笔》
  《韭菜花》
  《花》
  《果园杂记》
  《葡萄月令》
  《翠湖心影》
  《昆明的雨》
  《湘行二记》
  《泰山片石》
  《北京的秋花》
  《林肯的鼻子》
  《美国短简》
  《香港的鸟》
  《谈风格》
  《谈谈风俗画》
  《"揉面"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关于〈受戒〉》
  汪曾祺散文作品《五味》原文及赏析
  
  山西人们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们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们喝了三调羹醋。邻座的客人们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春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们是大事。
  山西人们还爱吃酸菜,雁北尤胜。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包括杨树叶儿,榆树钱儿。有人们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们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们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们、广西人们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
  
  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汆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傣族人们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拨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夹芋泥蒸,都极甜,崐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们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们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鹜。"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说:"好野!"
  北方人们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们,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二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们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们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们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们爱吃了。
  北京人们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们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们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苣、苦苣,苦苣相当的苦。
  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远迢迢给她寄来一包东西,是"者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剧团有一干部,是写字幕的,有时也管杂务。此人们是个吃辣的专家。他每天中午饭不吃菜,吃辣椒下饭。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的,各种辣椒,他都千方百计地弄来吃。剧团到上海演出,他帮助搞伙食,这下好,不会缺辣椒吃。原以为上海辣椒不好买,他下车第二天就找到一家专卖各种辣椒的铺子。上海人们有一些是能吃辣的。
  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
  一九四七年,由越南转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桔黄色的。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分上下。
  四川不能说是最能吃辣的省分,川菜的特点是辣而且麻,──搁很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腐、干煸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周作人们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们确是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们,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们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们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这与个人们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咸,但闻一多先生却嫌云南蒙自的菜太淡。
  中国人们过去对吃盐很讲究,是桃花盐、水晶盐,"吴盐胜雪",现在全国都吃再制精盐。只有四川人们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们爱吃臭。
  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们物年轻时常吃而出了名。这位大人们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
  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们是南京人们,嘱咐他带一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引起一车厢的人们强烈抗议。
  除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到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们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
  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秆,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们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的一声。
  北京人们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一百块,得很长时间才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一器装五块足矣。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们多闻之掩鼻,对我说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甚矣,中国人们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欣赏】
  知道汪曾祺,是因为"文化大革命"中多次看过以至十分熟悉的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因为他是主要编剧之一。后来读他的文章,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感觉出作者用笔的功力,越读越如同品喝香茶、名酒,久而其味更甘、更浓。今年的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选了他的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并据此为话题作文。虽然考试为选拔性的,但是读好文章、写感兴趣的话题,应该是受大家欢迎的。从反馈回来的情况也是这样。
  读了这篇名为《五味》的文章,也许大家会有一种感觉,原来生活中的琐细也能写成文章。是的,不仅能写,而且还能写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我们说一位作家的文章好,好在什么地方?一是他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深刻,是我们所没有意识到的,再就是他写出了大家心里想到了,但却没有说出来的认识、道理和体会。
  就拿对五味的爱好来说,山西人们爱吃醋,四川、湖南、湖北人们爱吃辣,广东人们爱吃甜,......我们都知道,而且有不少或曰"细节"的小故事
  
  ,比如,"山西老乡爱喝醋,缴枪不缴醋葫芦";火车一开入娘子关,响声就变成"喝醋""喝醋"啦。等等。谁也没想到它们能成为写文章的素材。看起来,对生活的热爱,应该包括它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是一项重要的方面,"民以食为天",很是有道理的。
  今年秋季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的一篇文章──《胡同文化》,也是汪曾祺写的散文,里面就提到了北京人们的吃饭,如同本篇所写到的北京人们爱吃"虾米皮熬白菜"的习惯,还写到"北京人们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不同的是,本篇所写是说人们们对食物的习惯,而《胡同文化》中,则是把这种习惯与北京人们的心理,实际上是文化,紧紧地连在一起进行分析的。对身边事物进行理性的、文化的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对生活积累后,精心选择细节,合理组织成文,再运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同样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就像本篇文章。
  再回到山西人们的喜欢吃醋的问题,汪曾祺在文章的开头就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但是作为山西人们,我们想一想,山西人们的吃醋究竟是缘于什么呢?是不是因为山西人们喜爱吃面食,用醋调味,才更突出其美味呢?如同南方人们的吃辣是因为气候潮热,辣有驱湿的作用一样;再就是山西五谷杂粮丰富,特别是晋北一带盛产高粱,用来做醋是很好的原料。
  这是地域方面的优势;再一点大概就是习惯的作用了。生于兹,长于兹,老乡每年要做一大缸醋,每家饭桌上顿顿离不开醋壶,吃面要有醋提味,炒肉要用醋去腥。到饭店吃饭,将空碗碟倒点醋涮涮,等于消了毒。
  家里有人们感冒,怕传染别人们,锅里放点醋,在火上熬熬,等于空气中杀了菌。还有多吃醋可以美容,常吃醋能软化血管,洗头发加点醋可使头发柔软亮泽等等。吃醋、用醋简直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久而久之习惯养成,自然山西人们是离不开醋的了。这种习惯,在山西算不了什么,但外地人们看来,就成了新鲜事了。
  汪曾祺散文作品--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们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们。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们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们物,如无量大人们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们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们(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们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们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们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们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们瓦上霜"
  北京人们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们,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们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们每个人们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们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们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们,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们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们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们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b5005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9.html

《汪曾祺代表散文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