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篇申论范文-熟读背诵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篇申论范文-熟读背诵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近年来,国际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和资源性产品的供应安全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在某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此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世界面对的迫切问题,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我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虽然随着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我国工业产品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因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的配套措施,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来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是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差别电价等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电力、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煤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实施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和水污染处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减排工程;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促进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三是加快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制定、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重点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
四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积极稳妥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和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行动。
五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来。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还必须依靠

2


3



环保事业是公众的事业,要加强宣传教育,呼唤公众参与,新闻媒体要向社会系统、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的环保氛围。环境污染的防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统筹兼顾:重要思维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发展观发挥指导作用的基本思路。申论热点从宏观上来说,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就是掌握统筹兼顾的思维方法。
统筹兼顾的基本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的精髓和关键。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
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坚持实现阶段性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证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看做辩证统一的整体,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问题上,放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努力提高观察形势、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
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把经济社会发展看做动态过程,深刻认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鼓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努力实现均衡发展,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不强求一律,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防止顾此失彼。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重要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5




文明伴我行,全民共推进
-----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文明素质的内涵丰富,它不仅指知识水平,也包含道德素质;不仅体现在言谈之中,也体现在日常举止上;不仅关系个人修养,也容易引发公众效应。因此,事情虽微小,意义却深远。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不仅是人的全民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建立宜居环境的需要,更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文明素质无不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被称作礼仪之邦的泱泱大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国民文明素质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没有与时代潮流同步前进。粗俗的脏话不绝于耳,就有的习俗和行为屡见不鲜,公德意识淡薄……此种种,已经严重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极大地制约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因此,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目前,国民文明素质不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它与我们思想上不重视,监督上不严厉,文明观念不先进,物质设施不完善等密切相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对策。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要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上引起告高度重视,才会在行为中有所落实。因此必须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制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人们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宣传教育面前,潜移默化地意识到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并自觉的落实相应的要求。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内因是事务的根据,外因是事务的条件。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没有依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做出相应的行为,是由于其疏忽大意所致。因此,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比如罚款、曝光等,让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端,从而在外力的作用下讲文明理念内化,在日常生活中将文明理念外化。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明方式和理念,还应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充分发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建立新的文明方式和理念。我们要充分研究现代社会的特点,抛弃陈旧甚至落后的习俗,并提炼出与之相适应的文明方式和理念。比如,随着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的生活由“家庭人”向“社会人”转变,这就必然要求人们不仅要继续重视家庭、邻里等小团体成员内部的文明素质,还要重视大团体、公共领域的文明素质的提升。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设备。完善的物质设施可以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它能在静默中提醒人们讲文明言语、做文明行为。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讲文明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空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垃

6


圾桶、痰盂、公共厕所、后车牌等必不可少。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即可蹴就,也不是寥寥几个人的努力即可促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齐齐行动起来,争做提升中华文明素质的助推器!

农民幸福指数提升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等非物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学者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和国民生活快乐指数的概念,这为我们衡量社会财富开辟了新视角。同时,我认为,对于我国当前正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这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看来,应该把农民幸福指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以此建立一个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造福农民的一项德政工程。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决不能只关注GDP增长,决不能只顾眼前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换取发展。这些年来,许多地方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生态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农民生活质量下降。有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结果经济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生存环境却面临严重威胁。中央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就是要摒弃传统的GDP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
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关键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让农民自己当家做主,一切建设都要围绕农民的需求开展。但从当前各地的实践来看,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比如,有的地方以新村庄建设取代新农村建设,将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大搞农民房屋拆建和美化工程。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强迫农民拆旧房建新房,造成一些农民的家庭负债,这是与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格格不入的;又如,有的地方以“政绩工程”代替民心工程。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层层下达任务和指标。为早出政绩,要求限期完成,限期达标,并用大检查方式升温加压,造成了基层在形式主义上做文章。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严重地脱离了实际,既违背了中央的要求,也违背了农民的意愿;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不能给农村带来物质上的繁荣,而且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的因素,但都忽视了从农村基层的村情出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自身需求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要求。那么,应该如何使新农村建设真正为农民造福,防止偏离正确方向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该把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幸福是一种主观感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农民的幸福,而不是花了多少钱,建了多少房子,修了多少路。尽管这些事情都是农村需要办的但如何办、怎么办、必须以农民为主体。要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就必须尊重民意,按农民的意愿去做。要改革传统的干部考核办法,把新农村的建设任务交给农民自己,让农民提出规划目标,确认建设轻重缓急的任务,完成情况由农民自己评议。
其次,应该把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富裕农村必须减少农民,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发展城市产业。我认为,富裕农村必须减少农民,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发展城市产业。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解决农村现有问题,而且加剧了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仍然要靠农民在本土创业,提升当地产业经济水平,并在建设乡村一体化和城镇一体化上开辟新的城市化道路。因此,要关注农民创业环境建设,解决农民创业难的问题。
再次,应该把农民需求的民心工程建设作为衡量实绩的标准。村庄是农民生活的特殊环境,农民最关心的工程往往不是本村和外村的差别,而是影响本村生产和生活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

7


效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指数。在关注农民物质工程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农民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同时还要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特别要重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真正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放,以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为己任,让广大农民分享科学发展的成果,生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互联网也应突出和谐文化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虚拟的世界,交流的跨越性,高效快速的沟通媒介,都是网络展现其高科技优势的方面。但是,现在的一些人却认为网络是“无拘无束”的空间,因此而走上了极端的道路:有的语言下流粗俗,有的发表荒谬怪论,还有的进行色情、赌博等违法事情……这些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必须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使网络的自由便捷能跟和谐文化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用和谐文化观来指引网络的健康发展在当前非常必要。人类之所以文明进步,社会之所以快速发展,皆有赖于一系列公认的道德、人文和法制标准。无论处在任何意识形态之下,无论置身任何国家和地区,人们都必须接受、遵循相应的约束与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当今社会强调尊重隐私、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但这显然不能成为个人“逾越”正常秩序的借口。所以,作为人类交流方式的延伸,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力度,用和谐文化观来指引网络的健康发展。
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因此,我们应该切实有效地构建网络的和谐文化。
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第二,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第三,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第四,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8


网络主管部门应以此为激励指引,尽快出台规范措施,填补网络法规的盲点,以积极建设性的姿态、人性化引导的方式、严惩龌龊犯罪的决心,令网络“丑行”无处藏身。在提倡社会公德、和谐文明构建的今天,从自身做起、自觉文明上网、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氛围,更是千千万万善良网民的衷心期盼。

破除“潜规则”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所谓“潜规则”,相对于显规则而言,大致有隐蔽性、违规性和功利性三个特点。“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维护显规则权威,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潜规则”流行,贻害无穷。首先,它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相应的制度、秩序基础上的,社会公正要靠制度、秩序来维持。而“潜规则”恰恰破坏制度、扰乱秩序,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诱发消极腐败现象,侵蚀社会肌体。其次,它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劳动安全、坑农害农、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土地、教育乱收费、破坏环境资源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是按显规则办事,而是按“潜规则”乱作为。再次,它严重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潜规则是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恶手,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引发权力“寻租”行为,扭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头树正气,自觉抵制包括“潜规则”在内的各种不良风气。特别是要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坚决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事,守规矩,讲政策,不给“潜规则”留下可乘之机。
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就是显规则,它与“潜规则”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潜规则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灵。因此,破除“潜规则”,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从制度上着手。要不断建立健全针对“潜规则”的制度体系,“潜规则”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盛行,就要对症下药、针锋相对,设立相应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最怕“阳光”和曝光,所以,破除“潜规则”,要坚持和完善信

9


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等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知情是监督的前提,人民群众享有监督权,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享有知情权。越是容易出现“潜规则”的地方,越应该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干部选拔任用、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等方面,更有必要公开透明。有实实在在的公开监督,就能不断减少和破除“潜规则”
总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和抓手,切实破除行业“潜规则”,对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真正实现“四保”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强化源头治理完善长效机制
交通事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热点问题,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73484人,在城市里一些斑马线甚至变成了死亡线醉驾等问题也时时在给社会敲着安全警钟。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什么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呢?我认为,强化源头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才是减少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
交通事故之所以发生有很多的因素,如驾车人法制意识淡漠、社会不良酒风影响、公路监控仪器投入不足、道路交通管理缺乏动态监控手段、政府处罚过轻及本身存在疏漏等等,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长效机制的不完善。国外对于醉酒驾车行为处罚很严厉,情节严重的甚至终身禁驾,国内对于醉酒驾车行为的处罚仅限于罚款和拘留,违法成本过低,不足以起到警示作用。在交通管理执法中,立法及执法部门执法威慑力不足,查处力度不大,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无不说明,加强交通事故的治理,需从源头抓起,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源头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应以驾驶员和车辆源头管理为基础,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综合协调机制为保障,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驾驶员和车辆源头管理,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综合协调机制、驾驶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有车单位内部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联动追究机制、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交通事故快速救援机制和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治理机制。
其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水平。要提高电子监控设备技术水平,强化动态监控。增大对行驶车辆监控的覆盖面,提高公路交通违法监控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和交通违法动态查处能力。同时,加强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严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最后,努力营造道路交通安全浓厚舆论氛围。宣传、公安、交通、农机、发改、广电、教育等部门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长效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

10


传月活动。同时,将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学计划,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逐步形成全民重视和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良好社会风气。
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的高度,建立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各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建立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机制,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使交通管理走向绿色、文明、安全之路。
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进入2009年春季,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势头:投资、信贷增长加快,居民消费“牛”气渐足,一些领域下行趋势有所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这些都说明中央保增长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也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当前经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仍然很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任务,就是自觉地用中央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把保增长同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化“危”为“机”,既顺利渡过眼前的难关,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有新提高。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要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研究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办法和举措。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必须有硬措施。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重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按照国家关于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上必须有新突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时机,不断深

11


化价格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有利于调结构促增长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立足各地区各部门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无论国际金融风暴如何肆虐,只要我们有“咬定”科学发展这样一股韧劲,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化“危”“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构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首先,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就业服务市场体系。从服务对象上,公共就业服务市场体系要包括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从服务主体上,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包括政府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还要包括各类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和准公共就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经营性机构。
其次,要加强政府所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以政府所属人力资源市场为代表的公益性服务市场,是公共就业服务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主体。要强化主体意识理念,在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市场体系中做大做强,在人才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要科学界定政府所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把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和经营性人力资源市场在属性、定位和功能上区分开来,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要立足于提供基础性、免费性的人力和就业服务;经营性人力资源市场主要提供拓展性、特殊性的人才就业服务。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些难以承担的特殊性、个性化和成本较大的人才服务项目,可交给经营性人力资源市场,从而实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再次,要积极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就业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就业服务的需要。公共就业服务不能由政府部门独揽,政府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只是国家公共就业系统中的一部分,政府积极吸收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就业服务,有利于政府将主要精力用于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这既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能,也能够集中政府资源,提供市场和社会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同时也有利于调动社会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和专业特长,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12


另一方面,按照“管办分离、有效监管”的原则,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外部治理机制。加强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监管、整合和保障作用。强化对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规范人力资源流动和就业相关各方面的行为,促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肃查处虚假招聘、就业歧视、乱收费等扰乱就业市场秩序的行为等。积极发挥政府的整合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发挥信息在引导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作用。要尽快理顺就业市场的管理体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创建服务规范、诚信安全、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使各类就业、择业人员充分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的人文关怀。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保障机制。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规划公共就业服务的规模和业务范围,将其纳入到国家整体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框架中,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建立稳定和充分的财政保障。实现财政拨款方式从过去的“养人”向“养事”的转变,改变过去按在编人员安排工资福利和公用经费的管理方式,转向由财政“以事定费”和“购买服务”;对于其他承担公共就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和机构,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在考核基础上核定其“服务费用”。
引入外部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治理机制,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在通过政府监督实现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外部治理的同时,还要引入第三方监督与评估、公众监督等方式。要借鉴西方国家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普遍实行的“公开原则”,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规范运作、效服务和信息披露。通过市场化的考核手段和竞争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淘汰机制,促进承担公共就业服务的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能。
制定和完善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及就业服务方面的立法,规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行为,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同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也依赖于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完善,因为就业服务作为就业政策和机制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孤立存在并发挥作用。只有完善立法规范,确立平等就业竞争机制,保障劳动力合法权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就业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当前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服务型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采取多种举措实现这一目标显得紧迫而重要。


维护农村稳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俗话说:农村稳,则天下安.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由于其居住相对分散,宗法关系依旧存在,科技、法律等知识储备不足等方面的特点,一直以来,农村是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区域,也是不法分子犯罪作案的理想据点。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实现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而且要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维护农村稳定和谐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3


第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农村党组织是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导者。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改进干部的作风,提倡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搞好服务经济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引导党员群众参加各种培训,让农村党员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能力,提高驾驭市场能力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让群众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技术,拓宽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家致富本领。
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立足基层,着眼苗头,重在调解”的工作办法,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处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先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防止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经验。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镇、村、村小组三级人民调解机构,完善信息收集分析机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此外,要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司法调解培训班,对调节员进行政策法规、调解方法与技巧等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把社会综治、信访工作和调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开展排查工作,把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分析整理,做好具体处理方案,并安排相关人员调解。基层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努力为群众营造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构建严密防控体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目前,影响农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有盗窃抢劫、流氓恶势力、坑蒙拐骗等犯罪行为和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是加强农村治安管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手段。当前,特别是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要坚决打击;对那些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案件,要集中力量进行攻坚。通过严厉打击、集中整治,对违法犯罪分子祈祷威慑作用,对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起到遏制作用,对农民群众地道教育作用。
发动群众加入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首先,建立各种群防群治组织,加强治保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参与日常性治安工作能力。其次,发动和组织村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联防工作,提高全中国的自我表现防范意识。再次,充分发挥民兵在维护农村治安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民兵配合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平安和谐社会。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一是要努力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和公仆意识,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农民全群众的合法利益,真正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二是公安机关、治保组织、民调组织在法制宣传中要起先锋作用。通过办案、媒介、调解纠纷、开设法制讲座、接受法律咨询、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等多种途径,及时宣传法律、法规,以增强群众的综治意识、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共建平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构建平安和谐局面,应广泛开展依法治村活动,把治安防范的内容纳入乡规民约的范畴;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争当文明村民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与反对邪教,破除陋习、树立新风;从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安排、科学规范,选择

14


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村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试点,以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稳步推进平安和谐农村社会建设。
第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村民自治是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核心,是民主法治的根本。因此,应认真做村民自治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始终将村民自治置于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用党员群众认可、带领全中国致富能力、形象好的人任村干部。
其次要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村务公开切入点,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用制度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尊重农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首创精神;建立健全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办法和机制,引导农民自觉开展公益性设施建设。
最后要改善管理机制,规范村干部廉政行为,增强财政保障能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减轻乡村债务,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消除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和误解,杜绝少数镇村干部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消除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确保村民自治扎扎实实朝着和谐稳定方向发展。“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农村社会的稳定工作是这个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因而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杜绝“黑砖窑事件”的关键在于保障农民工权益
68日,《新京报》报道,32名被砖场老板从郑州和西安火车站诱来的民工被困山西砖场成“劳奴”。由此,山西黑砖窑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这类极端事件折射了当前大部分农民工权利无保障、尊严被辱没、人身受控制、利益遭损害的境遇。当前,有效杜绝黑砖窑事件的关键在于通过采取各项措施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何在呢?抛开部分黑心企业主良心的泯灭等主观偶然性因素不谈,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体制性障碍。当前我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是农民工权利、尊严和利益缺失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民工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遇到了体制性壁垒,致使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和城市职工一样的社会福利、公共服务,从而游离在政府监管视野的边缘。二是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当前,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义务的一些条款因缺乏制度刚性和执行力度,往往弱化了农民工们获取合法权益的诉求。三是监管缺位或监管不力。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小城镇的私营企业的用工状况的监管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工商、税务、质监、建设、劳动、土地、环保等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属准入性或生产性监督和管理,有交叉重叠,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合力,对企业违法行为的监管比较滞后。况且,这些机构并不监管工人的生存状况,出了问题也只能依靠公安等执法人员,并且多停留在“民不告,官不究”的状态,农民工的人身权益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另外,对中介机构监管不力也是导致农民工利益受损的重要原因。由于监管力量不足,各有关部门缺乏有效协作,致使监管漏洞较多。
在当前尊重人性、崇尚公正、谋求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有责任,更有义务切实采取多种措施,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把农民工从各种不公正的“囚笼”中解放出来。
要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就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和就业体系。首先,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一要降低

15


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弱化农村人口迁徙的“寻租”动机,三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其次,农民工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程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近期的重点应该是,把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的突破口,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要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就必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重点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与此同时着手组织起草关于农民工权益的法规。依法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治本之策。成立一个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和机构,理顺农民工工作的关系,抓紧制定农民工就业规划、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切实维护权益,具体指导就业,协调管理事务,提供社会服务。
要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就必须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培训农民工,实际是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农民工输出地要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措施是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补贴标准,试行农民工“培训劵”,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之前得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民工输入地要抓好转移后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用工企业一定的支持。
总之,要真正把“现代包身工”从权益缺失的氛围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实现农民工权利意识的觉醒,从各方面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防止农民工兄弟对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期待变成美丽的肥皂剧。
加大力度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
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警示我们,养活我国13亿人口只能靠我们自己;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粮”;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和部署,认真实行米袋子首长负责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围绕制约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从政策、科技、投入、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市场、调控、行政等多种方式推动粮食生产,构建支持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耕地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要加快推进事实粮食战略工程,巩固粮食生产区,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建设农垦等大型粮食生产基地;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加快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等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努力促进粮食平衡增产、高产稳产,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
第二,提升物质装备能力,构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现低产田向中产田、中产田向高产田转变。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防灾能力。

16


第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促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能力。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突出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地位。加强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的协作,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力争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第四,提升抗御风险能力,构建抵御自然风险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推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努力将重大病虫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积极推进大宗农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第五,提升政策支持能力,构建激励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继续落实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重点向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倾斜。不断强化农业补贴制度,继续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对粮油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
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现代生产要素大量引入,科技成果不断应用,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内在基础不断增强。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各级农业部门和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长期主要立足国内生产,保障粮食基本供给。
转型升级是出口解困的根本途径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出口贸易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在国内外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中国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回落,200811月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增长到-2.2%.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出口经济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政企携手,共度时艰,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保持我国出口在全球市场的分额.另一方面,要把科学发展落实到实处,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机遇,推进出口的转型升级.
目前,外部需求迅速萎缩,个别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性生产过剩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出口企业普遍出现了利润降低、订单减少、企业倒闭等现象。但是,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生产调整灵活性较强的企业,反而抓住了竞争对手纷纷陷入困境的机遇,扩大了市场分额,取得了良好的出口增长业绩。因此,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关键是要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根本途径是加快出口转型升级。
出口转型升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为此,需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同时,积极延伸服务价值链,发展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活动,逐步建立起由中国企业掌控的全球销售网络。二是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大

17


力发展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同时,要优化出口的区域布局,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兴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保出口与促升级的关系。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式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要处理好保出口与出口转型升级的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要利用当前的金融危机,淘汰落后的出口生产能力。加速一些出口企业的破产倒闭。但是,我国出口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果听任出口企业倒闭,就会带来大量的失业,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困难的形势下。要把帮助出口企业渡过难关放在首位。企业要先生存,其次才能图发展。
第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紧急条件下,政府的有效引导有利于确定出口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但政府引导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因势利导,而非一厢情愿。综观其他新兴经济体出口转型升级。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虚产要素成本的抬升,市场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为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建设共用的研发平台,保护知识产权,为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提供金融平台;改进通关便利化,完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适应高端产业活动的要求,为本土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便利与支持。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转移的关系。我国出口产业在布局上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优化出口产业的布局是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出口产业布局调整同样要尊重市场规律,对于具有“大进大出”特点的加工贸易,引导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难以满足其对物流的要求,因此可能事倍功半。加工贸易布局的优化,主要着眼于在沿海地区的优化布局,即引导加工贸易活动从珠三角向广东东西两翼地区、北部湾地区转移,从长三角向苏北鲁南地区转移。
第四,处理好内源发展与外源发展的关系。外商投资企业超过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这是过去30年我国大力吸引劳动密集的出口导向型外资政策的结果。外资企业对于扩大出口、解决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在研发方面受制于其母公司的战略。其品牌和国外销售渠道更操控于其母公司,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由中国企业控制的国际销售渠道,必须依赖本土的跨国公司。因此,扶持本土的跨国公司,对于出口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鼓励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内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着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第五,处理好海外并购与出口转型升级的关系。获取国际品牌、海外销售渠道,是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但是,靠我国在境外新建销售渠道和培育国际品牌,难度大、耗时长。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不少国外企业经营困难,股价大幅缩水,这为我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际品牌和销售渠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可以有选择地放松对外投资的管制,建立海外并购基金。加大对出口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帮助我国企业不失时机地并购海外研发能力、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加快出口转型升级的进程。
出口贸易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应该变困难为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治本之策。

18



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两种方式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资源、生存空间的分配,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在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由于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因此,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出现过两种工作方式:强硬的约束机制和服务性的工作机制。
熟悉农村工作的人知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抓得比较紧,人口出生率也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上。这与地方政府采取强硬的约束机制紧密相关。当时,各级政府都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容不得基层工作人员有丝微的懈怠心理。为了完成计划生育工作,地方政府一方面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另一方面围追堵截,对违反生育政策的农民施以重罚,如牵走牲畜、砸烂家具、推倒房屋,在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使那些超生户常年在外流浪为生的地步。这一强硬的约束机制对农民构成一定的震慑心理,从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农村较低的生育水平。但是也给群众留下了较大的心理阴影,激发了干群矛盾。
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服务性的工作方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首先,基层政府的计生工作者“变堵为疏”,积极主动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心声,纠正了农民重男轻女等错误观念。并且通过计划生育制度宣讲、“少生优生”优势讨论、少生政策媒体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向广大农民传播了正确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农民对超生的认识。据悉,率先采用服务型工作方式的我省某试点地区,过去超生普遍的现象已基本消除,少生优生、男女一样的观念在当地广泛被接受。
其次,服务性的工作机制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信息沟通更有效率,更有利于解决农村相关的问题。服务性的工作方式立足群众,工作更加耐心细致、措施更加全面深入、沟通更加畅通无阻,因此,更能全面地倾听民声。在服务性工作中,计生工作者了解到农村超生现象与养儿防老的顾虑密切相关,也与计划生育配套政策不到位的问题相联系,因此,及时相关部门反映了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农村养老的投入力度,并且正在积极探索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服务性工作机制的贡献密不可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困扰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但是,服务性的工作方式并非十全十美。由于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导致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缺乏严格明确的制约机制,在客观上也放任了部分农民的超生行为。因此,我认为,应该把强硬的约束机制与服务性的工作机制结合起来,一方面,严格执行惩罚措施,对于那些违反政策生育的农民实施重罚,从而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另一方面,服务性工作的开展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完善计划生育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的补贴标准和保健费,在农村实施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其次,还要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极其重要意义,从而扭转农民落后的生育观念。与此同时,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树立严格执法、不徇私情的工作态度,为搞好计生工作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19


我们相信,将这两种工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加快形成少生优生、男女平等的和谐生育环境。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但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十一五”开局的一段时间里,单位GDP能源消耗不降反升;经济的“黄金发展期”与能源、资源、环境制约等方面的“矛盾凸显期”交织,愈益影响全局、制约长远。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在工作中和总体发展要求上更加鲜明地强调:要“又好又快”,把“好”放在首要的、决定性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
从理论上分析,只有质量好、效益高、消耗低、环保优的发展,才能使“快”具有值得追求的实质意义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正面效应;反之,不“好”的快速发展,则是一种资源的低效配置甚至错误配置,会加大浪费而得不偿失、难以为继,应当努力避免。在发展中以“好”来统领“快”,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现实工作上考虑,长期以来把“快”置于“好”之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惯性很大,不易扭转。只有在指导思想上把“好”摆在“快”的前面,使“快”服从于“好”,“好”中求“快”,才能有效遏制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偏颇,真正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快”之间的矛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必须具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把思想统一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上来,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在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十一五”时期,应该而且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上,更加明确地、坚定地强调“又好又快”,以“好”统领“快”,使“快”服从“好”。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

20


自主创新,金融危机下浙江经济的出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些耳熟能详的话平素听起来不解其味,但是,纵观此次发端与美国华尔街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浙江省带来的影响,使我们深刻地理解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和轻纺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甚至在许多领域独领风骚。然而,在危机来临之际,这些传统优势却迅速变成劣势,成为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国际金融动荡,全球经济减速,需求大幅萎缩、价格剧烈变动的宏观环境下,浙江的经济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一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而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许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档次低,产业附加值小,处于世界产业链条的末端。因此,一旦形势有了任何风吹草动,自然深受其影响。由此可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许多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主要靠低成本竞争的传统发展模式,是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我认为,加强自主创新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寻求各种途径,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首要的问题是科技创新,而科技的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目前这一困难形势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示范效应,加强对增量资源的有效配置,尤其是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前瞻性的产业和关键性技术增加投入,使内需的启动更多地成为能给经济带来高收益回报和高质量增长的优质投入,以形成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此外,由于创新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光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只能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因此,应该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广泛吸纳各种资金,发展科技金融的有效途径。从目前实际出发,政府要充分发挥信用作用,在现行金融政策和体制框架下,积极探索设立科技支行,大力发展私人风险投资,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建立并完善有效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融资机制。
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壮大一批作为未来发展增长点和长久支撑的新兴产业,为恢复和重振经济作出充分的准备。当前是结构调整升级的最佳时期,浙江应该充分抓住此次机遇,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经济体系,从而担负起为中国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责任。因此,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建立先发优势,大力发展软件创意、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战略性产业,以赢得产业发展先机。
迅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础。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经济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企业的活力的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此次危机如大淘沙,许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均被淘汰,这给大家上了深刻的一课。因此,企业要改变“小富即安”的保守心理,力争做大、做强。加强自主创新,努力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尽快占领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通过科技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的竞争能力。
大力引进科技人才。人是宝贵的因素,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而当前的局势为我们直接引进人才提供了大好时机。受危机影响,国际人才流动加快,引进成本相对降低。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具竞争力的环境,

21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职称科研单位或企业在国内外收购研发机构,为危机后的下一轮发展积蓄力量。
为企业创新产品应用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风险性高和收益见效慢的特点,这是许多企业不愿承担此风险进行创新的原因。因此,应该重视对企业的政策服务,解除企业的各种后顾之忧。其中,为企业的创新产品应用创造良好环境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调动起消费的需求,才能为企业的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也才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身想士卒,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和操作方法,对企业自主开发首次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实行首购或订购。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支持社会购买和使用自主创新产品。
当前是经济困难期,更是重要的战略调整转型期。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自主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使浙江经济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开创农村文化发展新局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农民的文化精神需求日益增加,
极开创农村文化新局面意义深远。
农民的精神生活离不开农村文化,农村的繁荣稳定更离不开农村文化。近年来,通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信息共享等活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多,文化底子薄,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农村文化产品供应量少,质量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要。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农村甚至成为赌博文化淫秽文滋生的温床。
追本溯源,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与资金短缺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密切相关。2004年,在文化事业仅占财政支出0.4%的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费用仅占全国文化事业的26.5%。截至20047月,全国农村乡镇中,有23687个文化站要重建、改建。另外,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落后,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无法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积极开创农村文化发展新局面,具体来说,
一、认清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一级政府要加强对发展农村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把农村文化发展指标作为文化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地方政绩综合考评体系,作为日常工作来

22


抓。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和推广适合农村文化发展的模式,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通过演出补贴等形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开展适合农民实际需求的低票价电影,农业科普书籍展销等活动。政府要牵头鼓励各社会文艺团体利用节日下乡义演,丰富农村文化。
三、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地方政府应通过农村花会、灯会、赛歌会等文化平台建设,鼓励农民文化自演自乐,对一些面临生存危机的农村艺术文化,政府应设专款进行保护,通过舞台展现重回农民生活,重获艺术生命。对一些具有特色文化的农村,政府应通过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社会企业参与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开发,既活跃农村文化,又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农村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则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积极开创农村文化新局面不仅有利于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促进农村繁荣稳定,更是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



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实施了送书下乡、文化信息共享、送电影下乡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文化工作底子太薄,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是农村文化的供给数量少,质量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时下正是农村冬闲时节,本应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好时候,但许多农民却无所事事,只能蹲墙根,晒太阳。由于健康文化缺位,如今在农村一些地方,赌博盛行、迷信成风、低俗色情表演不断,破坏了淳朴的乡风,也造成了许多让人头痛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所谓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一翼突进,而是农村整体文明的腾飞。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一是投入明显不足。2004年,在全国文化事业费仅占全国财政总支出0.4%的情况下,农村文化经费又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截至20047月,全国农村乡镇中,有23687个文化站需要新建、改建;三是为农村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更新发展思路,创新内容与形式,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
首先,要认清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领导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软”,只重经济建设不重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使得农村文化工作被虚化。二是“偏”,在文化整体工作上,又只重城

23


市不重农村,只重在城市里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标志性建设,不重在农村开展春风化雨的文化活动。对此,各级领导要统一认识,把农村文化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加大工作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投入。目前,各地正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应借此机会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投入。其次,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责任。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下一步,应该从完善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入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此同时,要借即将在全国展开的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内部改革,建立一种良好的机制,提高其为农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最后,要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
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文化下乡”工作,这些活动也确实为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注重“送”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让农村“土生土长”、“不走”的文化发展壮大起来。
从目前情况看,一要重视、扶持民间的“自乐”活动。现在,许多农村都产生了一些自娱自乐的民间文艺团体,深受群众喜爱。对此,各地政府要大力支持,通过积极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等活动,促进它们的发展。二是要发展文化产业。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引导各种市场主体对其进行开发,则不仅可以生产出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而且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当地经济。
尽管农村文化工作目前还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思想上予以重视,工作上敢于创新,相信农村文化一定会得到大发展,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以及提高农民素质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命脉--“把脉”中国的土地问题
200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通知要求必须长期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严格土地管理。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妥善解决当前突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切实保护耕地,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土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地是经济发展必须依赖的资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做事情、谈发展,必须立足于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强劲,同时,浪费土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违法违规用地,如一些地方在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搞“以租代征”、未批先占先用,擅自扩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范围,违法提供建设用地搞非农建设等。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扭转用地粗放浪费的势头,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这是一条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也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必须从建设用地的源头严格把关,从严控制。要认真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各类建设规划不能随意确定用地规模,必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合控制作用,统筹安排,该调的调,该减的减。我们应当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在审批项目用地时做好核查工作,务必做到
24


紧凑用地,不盲目铺摊子大面积占用土地。加强土地管理,对于土地使用的审批做好监督工作,防止暗箱操作,杜绝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需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要从土地价款、税收政策、指标安排等方面给予激励。对粗放浪费用地的,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同时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和底下空间,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衡量一个地区的工作成绩和干部政绩,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各地要十分珍惜和爱护土地,不能一搞建设就想到新占土,而要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作出评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要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必须有严格的监管考核办法。有关部门应认清所担负的责任,坚决落实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的方针,及时掌握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定期评价分析,对严重破坏、浪费、闲置土地资源的违规违法案件,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要继续实行“部门联合、经常督促、及时通报、公开调查”的工作机制,从严查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任务紧迫而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体现在政府决策中,落实到各项建设中,科学规划用地,着眼内涵挖潜,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的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像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因此,立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我国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和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规划与方案,我们要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如下这些原则: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时,要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的指引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要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打破条块分割,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产品真正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更加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形成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需要集中经营的,要按规模经济的要求,调整企业组织的结构。需要专业化分工的,要按专业化的要求,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25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要与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这次产业结构调整,正面临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的契机,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对改变产业和经济的面貌带来根本性的影响。要不失时机地跟踪和了解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引进和开发这些先进技术。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需要认真对待,趋利避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要与各项配套改革结合起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体制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都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带来大量职工岗位的调整,人员的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因此,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在结构调整中分流和下岗的职工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是顺利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措施。最后,优化产业结构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出调整规划和方案。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因此,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和任务也会存在差别。我们需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本地区的问题,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需要和可能,确定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方案,而不能搞一刀切,一哄而起。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立足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fe31bc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c.html

《20篇申论范文-熟读背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