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氏考略

发布时间:2015-11-06 20:21: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庹氏考略

庹登泉

中华姓氏,庹氏实乃稀姓(古时姓与氏有别,后来姓氏合一)。清代吴玉麟在《素材随笔》中说:“湖南有塔姓、剪姓、绛姓、庹姓者,皆少见。”不仅《百家姓》中无庹姓,就是其他典籍文献亦少见庹姓者。庹氏为何成稀姓?庹氏起源于何时?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身为庹氏后裔,现就庹氏的读音、起源、分布等作些考证与探讨。

一、“庹”姓读音

“庹”字产生于何时,目前不得而知。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收有九千多个字,但无“庹”字。《康熙字典》对“庹”字的注释是:“庹,《海韵》音佗,姓也。《万姓统谱》:‘万历间有河南之阳卫指挥庹五常,慈州人。’又《字汇补》音讬,两腕引长谓之庹。”《万姓统谱》为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凌迪知撰,140卷,另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和《氏族博考》14卷。可见这是一部收集姓氏较为丰富的著作。就目前所涉及的资料看,《万姓统谱》是收有庹姓的最早典籍。《海韵》记载了“庹”字作为姓氏时的读音“佗”(tuó),这应是庹姓读音的最早记载。

从《康熙字典》中可以看出,在明代,“庹”字作为姓氏时读tuó,即现代汉语的第二声,作量词时读tuō,读第一声(《字汇》为明代梅膺祚著,清朝学者吴任臣对其进行增补,即《字汇补》)。但是,后来出版的字典辞书对“庹”字的注音却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修订本(1908年始编),对“庹”字的注释是:“庹,1tuǒ,量词。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见《字汇补》。2tuó,姓,明万历有庹五常。见《万姓统谱》。”这时,“庹”字作为姓氏仍然读tuó,但作为量词时却是读第三声tuǒ了。

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合订本《辞海》,对庹姓读音有了变化,第858页的“庹”字条是:“1、(tuǒ 妥)一种约略计量长度的单位,以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为标准,约当五市尺。2、(tuō 拖)姓。明代有庹五常。”这时已把庹姓读音由第二声变成了第一声。

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又把庹姓读音变成了第三声。其“庹”字条的注释是:“庹(tuǒ)量词,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约合五尺。Tuǒ)姓。”

1979年以后出版的很多《新华字典》,有的收有“庹”字,对庹姓注音也是tuǒ;有的收有“庹”字而没有“姓”的义项。2011年版新编学生《新华字典》则没有“庹”字词条了。

从以上不同年代的工具书中可以看出,“庹”字作为姓氏的读音是不统一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不同的读音,还体现在地域上。就笔者所知,如今湖南慈利一带的庹姓人读“庹”仍然读tuō,第一声;河南郑州的庹姓人读“庹”也是保留古音读“佗”;而湖南澧县的庹姓人读“庹”则读duò(夺),连声母也发生了变化。

同为姓氏的“庹”字,为何有不同的读音呢?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辞书编纂者采信的资料不一,因而注音不同。前面提到的《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对庹姓的注音有的是 “佗”、有的是“tuó”或“tuō”,其声调基本相同,实际上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两种读音。这两种读音采信的可能是有关古籍文献,也可能是选取了某一地域庹姓人的读音而收编入典的。至于《现代汉语词典》为何不沿袭前两种读音而要另注为“Tuǒ”呢?是中国汉字改革委员会对“庹”字重新审定了读音?还是编纂者采信了其他文献资料?确切的原因不得而知。

二是不同地域的人对“庹”字读音的讹变所致。“庹”与“度”形似,而“度”字表示“忖度”、“揣度”意思时又读duó,如“审时度(duó)势”,所以,很有可能有人就误把“庹”字读成duó了。由此以讹传讹,以致后来澧县区域的庹姓人都把自己的姓读成了duò。

二、庹氏起源

关于庹氏起源,前人有所探讨,但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第一说,庹姓由度姓改姓而来。说是古代有掌度量衡的官员,其后以官为姓,为度氏,后来有一部分因故改为庹氏。此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度氏以官为姓,二是“庹”由“度”改。说度氏以官为姓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古时很多姓氏是以官封姓或以领地封姓的。比如“司马”这个复姓,就是以官为姓的。上古时有人名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时,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后来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至于庹姓如何由度姓改,四川庹氏族人认为:庹姓起源于古巴蜀,原为度姓,由古时巴人(即賨cóng人)七姓之一于宋元之交改姓而来。賨,秦汉时期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后也指这部分少数民族。此说有一定的史料依据。《世本》说:巴人早在廪君时期就有巴、樊、瞫、相、郑五姓(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该支源于湖北武落钟离山(现长阳境内);巴的另一支,就是活跃于川北的賨人,有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华阳国志·巴志》说:高祖邦募賨人出兵定三秦后,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 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有“夷侯杜臣伟、夷侯杜永严”、“夷民度山”等题名。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罗开玉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我国古代历史、考古、文化及民风民俗研究,他在《古代巴蜀土著姓氏研究》一文中说:“巴蜀庹(读沱)氏,至宋代为显族,为度氏分支。”

关于庹姓由度改之说,庹郧青曾在《庹氏源流初探》中提供过这样一段佐证材料:四川大学历史学家、名族学家邓少琴教授在一书中多处提到庹姓,亦说庹姓为古賨人七姓之一,且讲到巴蜀多处庹姓居住之地。邓教授在书中提到:“宋淳熙元年进士度正,字周卿,合川人,少从朱熹学,历官国子监丞,屡迁礼部侍郎致仕(见《宋史》卷四二二)。按,合川县有庹氏,读如沱,此可能为古之音读。宋代有庹万全,绍兴进士。”此说同新编庹氏族谱中重庆彭水县支系实录吻合。彭水支系记载:“庹谷全,自彭水迁合州,绍兴年间(南宋年号,1131-1162)进士,号万全,配李氏,生子周卿。”又载:“庹周卿,屡迁六部,配刘氏,生子瑾洪,号庹洪。”宋淳熙元年为1174年,此则庹谷全与庹周卿年代相合。度正见于《宋史》,彭水谱记度正之字为名,可见庹为度改有一定依据。

民国三十年(1941),澧县燕子山支系庹文范、庹文箴(字子铭)所续修的庹氏族谱载:“澧县旧谱载,庹之得姓,始宋中叶。”此说在时间上与四川庹氏说法相似。

关于庹姓由度改的时间,重庆酉阳庹姓人的传说与上文的说法有所不同。他们的说法是: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因涂家寨小井溪草寇事发,七姓同时改姓避难,我庹姓祖三人,长房改为涂,次房改为储,三房改为庹。此说没有提供足够的文献资料,可信度似乎不高。

第二说,庹氏源自江西。澧县的《庹氏族谱》世德上卷云:“先世籍隶江右,宦游西蜀,历官楚南。”江右即江西。这里又提出了庹氏源自江西的说法,即四川的庹姓人是由江西迁去的。此说还未找到足够的文献资料,暂且姑妄听之。不过,澧县很多庹姓人都认为祖籍是江西的,与江西人互称老表。

第三说,认为庹姓是由田姓改姓而来。湘西大庸等地庹氏持此说。根据有二:一是大庸东花园田氏祖坟有一块碑,正面书“田宗朝”,背面书“庹宗朝。”清道光十年(1830)庚寅仲春月永顺庹正灿所题墨谱序曰:“吾宗本帝系,于元降至皇庆年间,田虎判公赐少保衔,而镇永定、羊山、大庸卫。弹治宣慰,懋功伟绩,照临遐迩,后被谗,长子宗朝公乃更庹,以为氏。”大庸同治三年(1864)谱、光绪十年(1884)谱、民国十九年(1930)谱均记庹为田改。

关于庹由田改之说,澧县政协的于乾松曾收集到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田氏之祖田和曾官拜齐国宰相,田和之后曾为齐国国王。历经数朝之后,至宋仁宗庆历四年,曾为蜀地太守的田亮之后田承满以太保之职先任成都,后改任高州,即今湖北宣恩、鹤峰一带,继而于大中祥符年间受赐尚方宝剑,镇抚大庸武口寨,成了西南土司蛮酋。从此,田氏人口便落居了大庸。到了明朝之初,曾被袭为九永太司(大庸所)的田承满之后田熙被收编担任现职。田熙在莫家岗去世之后,其二儿子田虎便在大庸田家坪(现在的宋家坪)承袭了父职。就在田虎袭任父职不久,大庸毛岗土酋覃垕等便联合田虎等洞蛮反明。后事情败露,朝廷下令缉拿田虎,并令诛灭九族。田虎经过七年抗争,终因兵微将寡被杀害于大庸仙人溪芭茅山。田虎的儿子田宗朝、田宗官得知父亲遇难,便装扮成放木排的人来到澧水河上。兄弟二人正准备逃走,朝廷追兵也随即赶到岸边。追兵卷手为号筒问他们姓什么?田宗朝在木排上正拖着一根木料,便对弟弟说:“不管他们,我们只管拖。”岸上追兵因水声大未听清,也就应道:“你们姓拖?那么你们姓拖的拖字怎么写?”田宗朝望望木排上的人,只见他们头戴斗笠,背披蓑衣,赤着脚,于是心头一亮,大声喊着回答道:“广子头,廿为腰,尺字脚,就这么写。”岸上的追兵见他镇定自若,回答麻利,便信了他的话,任他“庹”姓人自由漂去。田宗朝兄弟便躲过了一劫。从此以后,田宗朝、田宗官便易田姓为庹(tuō)姓 ,成了大庸土家庹姓人的始祖,并且顺着澧水,在大庸、桑植、慈利、澧县、安乡一带繁衍,后散居到了祖国各地。

说庹姓源于田姓的根据之二是,过去在湘西北和鄂西南土家族庹姓人中,有“田庹一家”不通婚的传说。此说现在已不成立。现在的“田”“庹”是互通婚姻的。

关于庹宗朝的来历,另有一说与上文大相径庭,说庹朝宗乃庹熙裔孙,于明朝初年由四川成都万里桥迁到大庸田家坪,他的后裔庹国模又于清朝中叶自大庸迁桑植的万民岗和冯家坪。此说暂未看到确切的文献资料。

由于庹氏起源说法不一,所以目前尚无定论。庹郧青曾根据有关资料作过这样的假设:庹氏发源于古巴蜀(今四川、重庆),原为度姓,为古賨人七姓之一,于宋元之交改姓为庹,后散居至湘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大庸庹姓可能是本地田姓改姓而来,永顺、秀山、恩施等地庹姓为大庸庹姓外迁散居。根据现有的资料和传说,这种假设不无道理。但笔者认为,既然罗开玉博士和邓少琴教授都是从事史学研究的学者,他俩都认为庹氏起源于宋代,是由度姓改姓而来,而且提出了一定的史料依据,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庹氏源于宋代,由度姓而改。

三、庹氏分布

庹氏虽为稀姓,但现已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江西、贵州、河南、陕西、台湾等省市,其余各省也有庹氏散居。人数已达十多万。其分布情况大致是:

四川庹氏是古賨人原驻民,今四川内江、自贡、广安、苍溪、达州、南充、宜宾及重庆彭水、酉阳、铜梁、合川、大足、涪陵等地庹姓均为该支。

湖南湘西北庹姓为庹守珍、庹守珠后裔。庹守珍、庹守珠于明初奉朝廷之命自四川到湘西征蛮而入籍,其后裔逐渐散居各县。湖南澧县的庹姓始迁祖是庹嗣甫。民国三十年(1941)澧县续修的《庹氏族谱》世德上卷二十一云:“嗣甫续谱:先世籍隶江右,宦游西蜀,历官楚南。公之高祖曰国震,曾祖必胜,祖世祥,父汝松,并居慈利。公与子绍先,由慈利迁安乡县高田村马家坊,再迁澧州南门外丛桂坊,是为澧州庹氏始祖。再传后,其长孙福生迁澧西燕子山(笔者注:今杨家坊、码头铺、方石坪一带),次孙庆生迁澧东观音港。公与绍先两地往来,卒于西焉。”澧县庹氏从“嗣”字辈始,至今已传26代(庹氏字辈:国必世汝嗣,绍生永玉祖,思爵胜良邦,锦荣奇宗廷,开士尚文学,登朝[]先德纯)。

湖北松滋、保康、随州,河南南阳,云南大关等地庹姓是明代庹五常后裔。其先祖是庹国震。国震一门在慈利传代至第十五世,有邦彦公长子庹锦袍,号五常,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到明万历初(157346岁时,被朝廷派任河南之阳卫指挥(注:卫,明朝兵制。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5600人。河南之阳,今河南南阳地区)。庹五常任河南之阳卫指挥后,将子庹万清、庹万贤、庹万栋、庹万洪(义子)均从湖南慈利迁至湖北随州(北楚随邑),屯田守城,史称“军户”。

其他省市庹姓大部分从四川外迁发展而来。

1983年第六期《湖南青年》称:“全国庹姓以湖南澧水流域为多……其中慈利、大庸和澧县居全国之首。”

四、庹氏名人

据不完全统计,已知的庹氏名人有:宋朝绍兴年间进士庹谷全(号万年,自彭水迁合州);明朝将领庹守珍、庹守珠、庹五常;清朝乾隆戊午科副榜举人庹正国,清朝庹容海,慈利人,著有《枳园诗集》,《庹容海李君虎村墓表》,《莲航家书》;民国庹万选(1912—?),字悲亚,号玉钰,大庸(今张家界市)人,著有《燮宇遗稿》二卷(1929年铅印本),《淡墨轩诗稿二集》六卷首一卷,《文稿初集》二卷,《联存初集》二卷(1938年大庸元庆石印局石印本),《新注千家姓》(1944年大庸何聚林石印局石印本);现在有贵州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庹文升(湖北郧西人),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庹震(河南方城人),国家工商总局食品督查司司长庹登夫(湖南澧县码头铺镇人),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庹祖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保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庹国柱(陕西南郑人),贵州民族学院研究员、四川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庹修明(19356月生于贵阳市), 重庆庹氏书画馆馆长、书法家庹纯双(重庆铜梁人),台湾影视演员庹宗华、庹宗康(祖籍湖北松滋),著名音乐人、歌手庹志(重庆彭水人),击剑运动员庹通(重庆人)等。(作者原系澧县广电局副局长)

参阅资料:罗开玉《古代巴蜀土著姓氏研究》

庹郧青《庹氏源流初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749409a580216fc710afd6c.html

《庹氏考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