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24 03:28: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 《风筝》教学设计

原子能中学 刘占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识记字的音与形,理解词语含义,了解作者简要情况;

学习阅读文章的方法,能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文章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借助联想多角度有创意地分析理解文章中心

(二).方法与过程:质疑法,启发式引导;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阅读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亲情的可贵,珍惜亲情;学习鲁迅先生勇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品质,懂得待人宽容;了解科学对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整体感知文章,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亲情之可贵。

(二).难点:理解“精神虐杀”的深层含义,多角度探究文章主旨;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突破:质疑法与讨论探究结合,两节课分别以概括理解文意、探究“精神虐杀”含义为切入点理解文章。

?

四.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依据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可了解一些作者的情况。教师查找资料,对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做多方面了解,深入阅读理解文章,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初步阅读文章,解决字词问题,了解文章大意。

二.情境设置(导语)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是早年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开我国白话文学之先河、创现代杂文创作之先例,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他就是倍受人们尊敬爱戴的鲁迅先生,现在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伟人。请学生发言介绍,(教师对其发言给予表扬)教师投影,从生活经历、思想态度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简要补充介绍。

导入: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风筝》,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三.检查预习

17

1.汉字音形

蟹 xiè 诀 jué 蕾 lěi 堪 kān 恶 wù 鄙 bǐ

什 shí 瞒 mán 掷 zhì 惩 chénɡ 虐 nüè 堕 duò

2.词语理解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形容风筝的粗陋、不起眼。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惊惶:惊慌。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3.操作:教师投影出示练习,并组织提问、强调,学生自主、独立完

成练习。

四.初步分析、整体感知

(一). 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

教师活动:布置朗读任务——尽可能细致的了解文章内容,为下来的复述课文做准备;以提问朗读(文中回忆部分)和齐读(文中现实部分)综合运用的方式组织朗读文章。

学生活动:朗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了解事件经过。

(二).复述课文,对情节形成条理性认识

教师活动:提问个别学生复述课文,表扬复述中的闪光点。

学生活动:回顾全文,组织语言,在口头或心中完成复述任务。

(三).初步分析,整体感知

1.概括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旨

教师活动:投影出示“探究思考一”,指导学生依据问题速读文章,组织学生分组研讨,必要时给予启发引导。

学生活动:读清题意,结合探究练习速读文章,独立思考,形成个人理解后组内讨论、探究,形成共同意见

师生互动:以探究练习为序教师组织探究讨论,学生各组派代表发言,意见存在分歧时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必要时教师给予启发引导,最后明确答案。期间教师穿插板书,辅助学生感悟文章主旨。

(“探究思考一”及参考答案:

(1).本文写了什么人物 、什么事件、什么景色、什么心情?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人物:“我”与弟弟;事件:对少年时的一次“精神虐杀”及中年

18

时“我”祈求弟弟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二事的回忆;景色:少时故乡温和的春色,中年时异地肃杀的严冬;心情:“我”对弟弟的愧疚和无法获得宽恕的沉重,弟弟风筝被毁时的绝望,中年谈话时的冷漠。

(2).文中景色描写对体现人物心情有什么作用?

温和的春色衬托肃杀的严冬,烘托了人物愧疚、无奈、沉重的心

情。

(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回忆了自己少时所做的一件“精神虐杀”的事和中年后无法补过的经历,抒发了愧疚和沉重的心情,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

教师总结: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活动:投影出示“探究思考二”,指导学生从时间角度分析文章思路和结构。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文章,自主探究思考,发言,明确。

(“探究思考二”及参考答案:

本文作者的叙事思路是什么?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按“现实——回忆——现实”的思路叙事,结构为总分总结构。)

(四).拓展练习及参考答案(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讨论,最后明确。)

(1).如何理解第一自然段“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空中就有了“一二风筝浮动”,这令我惊异,我由此想起了少时精神虐杀的事,心中怀着深深的愧疚和无法补救的沉痛,所以悲哀。这为下文打下伏笔。)

(2).第八自然段中“而我的心很沉重”与第十一自然段中“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两个“沉重”有何不同?

(第一个“沉重”主要是为自己少时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而愧疚,第二个“沉重”除此之外,还有未能获得弟弟宽恕而无奈、悲哀之意。)

(五).学习小结

学生总结:学生自主小结本课所学内容,选一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能够真诚的为少时所犯错误反省、补过,这是一种多么光辉的美德,所以,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少年一定要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自省、知错就改。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探究和练习”二、三题。

(2).预习思考“精神虐杀”的深刻含义。

19

?

附:板书设计

?

风筝

鲁迅

?

?

人物 事件 景色 心情 中心

?

?

↗ 嫌恶风筝 精神虐杀 故乡春色 愧疚

我 回忆过去经历

↘ 祈求宽恕 补过无方 温和 沉重

抒发懊悔之情

↗喜欢风筝 制作被毁 异地冬季 绝望

弟弟 追寻兄弟亲情

↘全然忘却 无怨的恕 肃杀 冷漠

?

?

第二课时

一.情景设置:

教师提问:文中被作者称为“精神虐杀”的 是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作者少时折毁了弟弟的风筝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这是一件大事,还是一件小事?

学生回答:应该算一件小事。

教师再问:能称得上“虐杀”的应是大事还是小事

学生回答:当然是大事。

教师设疑:那么文中的事就不能称为“虐杀”。生活中鲁迅是否如此

“虐杀”弟弟呢,我们来看一看文中被虐的周建人和作者的二弟周作人是怎么说的。投影出示资料(见后文“附”中的材料。)

教师追问:既然生活中作者并没有如此虐待弟弟,那为什么作者却严肃的称折毁风筝为“精神虐杀”呢?这四个字中一定包含了作者借题发挥的较为隐晦和深刻的含义。那这深刻含义又是什么呢?

激发兴趣,导入:今天,我们共同的任务是挖掘出这四个字下面的深刻含义。

二.品读分析、研讨探究

20

(一).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师板书“精神虐杀”四字,并宣布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文章进行深层次分析,以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分析探究.

第一步,教师投影出示“探究思考一”,提问:为何作者称此次行为为“虐杀”,“虐”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三四自然段的内容来分析。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三四自然段,独立思考,然后组内研讨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根据情况,可做启发引导——从虐人者与被虐者两个方面来分析。最后明确。

(“探究思考一”参考答案:

从虐人者角度看:

一,态度无理专制。自己“向来不爱放风筝”,“嫌恶它”,便视弟弟的行为是“笑柄”,是“可鄙的”。“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便毁坏了他的风筝。

二,行为粗暴。“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

在地下,踏扁了”。

三.不顾及被虐者的感受。“傲然走出”,“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从被虐者角度看:

一,? 喜欢风筝。“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

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了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二,制作辛苦、隐蔽。“多日不很看见他了”,“在后园拾枯竹”,在“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里的“尘封的什物堆中”,“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

三,风筝细致精美,几近完成。“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四,神态行为。“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索着”,敌不过我,“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教师总结:“杀”已很残忍,“虐杀”就更令人心惊了,作者称其行为为虐杀,这既突出了虐人者的罪过,又突出了被虐者的不幸。

第二步,教师投影出示“探究思考二”,提问:作者折毁的是风筝,可他为何称它是精神上的虐杀,此处的“精神”是指什么?

学生组内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组织讨论,根据情况可给予一定的启发——发挥想象力,思考

21

弟弟失去的除了风筝,还有什么?

(“探究练习二”的参考答案

这里的精神是指儿童的快乐、兴趣、爱好、理想……)

第三步,教师投影出示“探究思考三”——少年时,作者为何要对弟弟进行“精神虐杀”?

教师提问:中年后作者对“精神虐杀”一事充满了自责和愧疚,可少时为何要那么做?用文章原文语句回答。

学生从原文中筛选、提取信息,独立回答。

(“探究思考三”参考答案:

“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玩艺儿。”)

教师提醒学生,这说明“我”是出于好意,想让弟弟有出息才来管教他,尽哥哥的义务。

教师再问:作者当初为何会这么想?

学生思考回答:是父母告述他的、是老师教育他的、当时人们都这么看……

教师总结:是传统的认识和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做了错事。所以,对弟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是封建传统思想。

第四步,教师投影“探究思考四”,追问:中年后作者认识到自己错误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回答。

学生自行从文章中筛选信息,思考做答。

(“探究练习四”参考答案:

作者认识到错误的直接原因是“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根本原因是他对儿童玩耍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变化,他的传统的思想观念变化了。认识到以前思想中的错误。)

第五步,教师投影“探究思考五”——精神虐杀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质疑启发:请结合以上分析过程来思考,作者写“精神虐杀”除了表达对弟弟的愧疚,表现兄弟亲情之外,还有什么用意?

学生组内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可给予一定的启发引导。

(“探究思考五”的参考答案

精神虐杀的本质是封建传统思想与观念对儿童思想的束缚,对儿童童年乐趣的剥夺,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作者写此的目的是间接地否定封建传统思想和封建教育)。

第六步,教师总结:本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候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和中年时想获得弟弟的宽恕而不得的一段情感经历,强烈地表达了

22

对弟弟深深的愧疚和痛悔,以及不得宽恕的沉重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少年时兄弟亲情的追寻,同时也较为隐晦的表明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否定。

第七步,教师投影“探究思考六”——对早年的过错弟弟早已“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而“我”的心为何“只得沉重着”,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教师启发:弟弟为何全然忘却,风筝被毁时他觉得哥哥无理吗?

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深入研讨,结合文章深层主旨分析理解。必要时师生共同探讨。

(“探究思考六”参考答案

(弟弟受传统观念影响并不认为哥哥的管束有何不对,更谈不上怨恨。几十年后,虐人者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想要补救,而被虐者却仍然麻木不悟,毫不抗挣。“我”的过错永无补过的机会以及被虐者的麻木让“我”心情沉痛,无可奈何。)

第八步,教师投影“探究思考七”——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句的含义。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醒学生结合文章深层内容,发挥想象、联想能力来分析。

学生活动:结合文章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否定,发挥联想,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分析理解。

(“探究思考七”参考答案

这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寒冷的气氛,突出了“我”的寒冷和悲哀,又是社会环境的暗示,含蓄地表现了传统思想的普遍及自己的无奈。)

三.拓展练习

操作过程:教师依次提出拓展练习,学生自主思考,举手发言,由学生自行得出结论。

拓展练习及参考答案

1.“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我”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因为“我”看到了真理,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心中极度痛悔;而且自己想要补过却不能实现,得不到宽恕,心情只得沉重下去,所以说是不幸。)

2.文中作者写了哪些补过的方法?分别是什么?作者写这些的目

的有什么不同吗?

(方法有两种:一,“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二,“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第一种方法作者明知不可行但也详写,目的是要表达自己对弟弟深

23

深的愧疚和对兄弟亲情的追寻。第二种方法也行不通,因为弟弟已全然忘却,自己没有补救的可能。作者这样写既表达了自己无可补过的沉痛,体现了兄弟亲情,又表明弟弟的麻木不悟和被虐者的悲哀,从而深化中心。

四.学习总结,思想提升

1.学生总结。依据文章多角度回答学习本文后的感受,归结主旨。

(深刻的兄弟亲情,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自省精神,传统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

2.教师总结。投影出示多媒体板书——一只美丽的蝴蝶,两翼上分别承负着“精神虐杀”和“麻木不悟”而欲飞不能。教师动情地说:“这么美的蝴蝶,由于承负着沉重和落后的思想而不能自由飞翔,这是落后思想的过错,也有蝴蝶自身不悟不挣的过失。在我们为此深深心痛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追求科学、追求进步!” 放《三月三》歌曲,让学生在课文与歌曲两种情境对比中完成思想的一次升华……

五.布置作业:1.课后探究练习一。2.谈谈你对游戏的认识和看法。

?

附: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

原因:这是没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

精神虐杀→ 实质:传统落后思想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后果:补救无法、不得宽恕、心情沉重

?

资料1: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周建人 《鲁迅回忆录》中册

?

资料2:

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

——周作人 《鲁迅回忆录》中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3e5ab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8.html

《风筝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