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 16课《云南的歌会》

发布时间:2020-09-06 09:17: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件编号________

20



16课:《云南的歌会》

【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学习重点】  

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学习难点】  

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蹲(   )踞(   )   酬(    )和         熹(   )微  

龙吟凤哕(   )     迤(    )西       柞( ) 

箍(  ) 桶 忌讳(    )       譬(   )喻

2、解释词语:

蹲踞:

酬和:

譬喻:

熹微: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生面别开:

3、简介作者沈从文: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

2、文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这三个场合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三、拓展比较,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同样是描写外貌,却能有不同的写法。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拓展检测案】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一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榜       样

秦  俑

峰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家乡教书。当同学们都去火车站送他时,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壮的古诗: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到县教育局报到,签了字后,办公室的同志瞪着一对金鱼眼问:“你是师大毕业的?”峰子什么话也没说,背起两大袋子书和行李,头也不回地搭车回了家。

父亲见峰子回来了,远远地迎了上去,说:“工作好了吧?”

峰子没吱声,把行李往父亲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说:“省晚报让去做记者,没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学校教书。”

父亲颤着声问:“是不是在学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评三好学生呢,怎会犯事?”峰子坐了下来。

“那怎么回咱这破村?”

“学校不是少了老师么。”

【A】父亲 愣了好一阵,叹了口气,便去张罗着煮面条。

峰子早没了娘。他看着驼了背的父亲,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亲要是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记耳光,他的心里也许会好受一点。

吃过面,峰子便去村小学找校长。

【B】 说是学校,其实不过一层四间的茅草土坯屋,屋旁竖着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头飘着一面早已发白的旗。学校长年驻校的,也就校长一人。

峰子在学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长,校长正戴着那副掉了一条腿的老花眼镜,在地里侍弄自己种的蔬菜。

峰子轻轻地唤了一声:“校长。”

校长回过头,眼镜差点儿就掉到了地上。他见了峰子,脸上的笑便浮了上来,说:“峰子回来了。”

“我是来向您报到的,我也来学校教书,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长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汪了泪,顾不上擦掉泥巴,就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长破例炒了一盘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长一边喝酒一边说:“想你考上大学那年,学校里的娃儿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当榜样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总有东家西家的请他到家里吃饭教课,说是要自家的娃子学学他的样。

可是,这一年暑假过去,也没见哪家有人来请他。和乡里乡亲的见了,还有人不相信地问:“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书?”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长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师多了,学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册挨家挨户去问,问来问去,都回答说,我家娃儿不念书了,过两年让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说:“孩子还小,怎就不让念了?”

“念了书没用。”

“怎没用?念了书可以考大学啊。”

对方就不吭声了,任峰子怎么劝说也没用。等峰子一脚跨出大门,【D】后边就传来轻轻的嘀咕:“                ”

这话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

一年后,县教育局捎了信过来,说是让峰子去领“扶贫助学志愿者”奖章,他成了全县教师的榜样呢……

(选文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小说,将峰子的主要活动补充完整。

告别同学→          →回到家里→          →答乡亲疑问→          →获得嘉奖

(2)得知峰子决定回乡教书后,【A】处父亲“愣了好一阵, 叹了口气”表现了 他        和

的复杂心理;【C】处校长“……只是汪了泪,……紧紧地握住峰子的手”则反映了他          的心理。

(3)【B】处划线句子属于环境描写,这里既反映了乡村              的特点,又衬托了峰子              的品质。

(4)联系上下文,试写出【D】处“嘀咕”的话。

(5)峰子是一位有着“悲壮”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他的“悲”和“壮”,请各举一例并作简要点评。

①“悲”                                 

                                

②“壮”                                                                  

            

导学后反思:

【自主预习案】

1、dūn jù  chóu hè  xī huì  yǐ  zuò  gū  huì  pì

2、两腿弯曲,坐着或像坐着的样子。

用诗词应答。

打比方。

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来说道理或抒情达意。

从容移动,不受拘束。

传说中的神奇声音。

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生面:新在面目。

3、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围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出版《月下小景》、《虎雏》、《石子船》、《八骏图》等二十多部小说集,成为当时新文学领域中多产作家之一。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

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作者的云南之行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课内探究案】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村寨传歌”更是盛况空前。侧重对唱歌场面的描写。

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

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本色美。

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歌。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拓展检测案】

一.1、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2、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 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 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赶马的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二.回县报到    面见校长    动员流生

惊愕(出乎意料)    失望(无奈)    激动

贫穷落后    立志乡村教育高尚

上了大学又怎样啦,还不照样回家教书种地……

“悲”示例:①往年寒暑假,峰子一回家,总有人请他吃饭教课,而决定回乡教书的这年暑假却没有人请他,乡亲对他态度的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心酸。②“到秋天开学了,报到的学生竟暴减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一个“暴”字,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到校人数急剧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他始料不及,间接写出了此时的峰子已成为家长心中的“坏榜样”,令人痛心。③家长的嘀咕刺得峰子的心一阵阵地疼。这里写出了峰子动员流生时,家长们的冷漠无知深深地戳伤了峰子的心。

“壮”示例:①“头也不回”写出了峰子放弃到省晚报做记者的机会,回乡教书的毅然决然。②面对乡亲对峰子回乡教书的疑问,他“爽快”地回答“是”。“是!”独词成句,掷地有声,写出了峰子回乡执教的坚定与自豪。③“……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看似轻松俏皮的话语表现了峰子扎根农村教育的庄重选择。

----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大



31 地球爷爷的手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受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

  二、深入领会

  1.让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举例: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读好:

  (1)“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

  (2)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3)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三、想象练说

  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能大胆地说吗?

  1. 小组里互相举例说地球爷爷有手的例子。

   我们从读中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很神奇,能让——能让——(生接着说)那还能让什么掉下来呢? 

  2. 提名学生说,师评议。(你真聪明!会动脑筋!真棒!)

  3. 想象说话:孩子们真会说,老师还要考考你们,假如地球没有地心引力,会怎么样呢?请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

  4. 提名学生说:你想到了什么?

  5. 出示宇航员在太空、月球上行走的图片和在航天飞机中的失重图片。教师讲授如果没有了地心引力,会是什么样子。

  

  6. 师小结:孩子们说得太棒了!个个都是智慧星、表达星!

  四、指导书写

  1.师:说得这么棒,相信你们字也会写得很漂亮!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识字动画,让学生观察要写的字。(本课的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

  3.教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教师桌间辅导。

  五、拓展延伸

  1.师: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认、会读、会说、会写,你们还会动手做,不断地实践探索。其实,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等待小朋友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老师愿与你们一起努力,共同去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2.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课后探索:

  树上的黄叶会掉下,为什么刚长出的叶子不掉下来呢?

  纸飞机飞出去后总是要掉到地上,为什么真飞机不掉下来呢?

  师:孩子们,带着这些疑问,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不断学习,课后继续去探索吧!



第五单元 加与减

第2节 三位数减法

【第六课时】算得对吗(验算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和加减法的验算过程,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2.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

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图中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问题1:应付多少元?售货员阿姨算得对吗?你有什么好办法验证吗?

独立思考,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在练习本上记录下自己的解决过程。

2. 小组交流,分享方法。

四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方法,给其他同学说清楚你是怎样想的。

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思考或者问题,咱们来一起全班交流一下吧。

3.全班交流,分享方法。

展示方法:

小结:首先通过竖式进行计算138+118=256,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用总和256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118,看看是不是另外一个加数138,如果是,那么就是对的;如果不是,就是错的。这个过程就是加法题的验算。

4.问题2:付给售货员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你有方法验证吗?

独立思考,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在练习本上记录下自己的解决过程。

5. 全班交流,分享方法。

展示方法:

小结:先用竖式计算300-44=256,然后可以通过用花掉的256加上找回的44元看看是不是最开始一共的300元。如果是,就是对的。这就是减法题的验算方法。

6.计算并验算。

答案:621,验算:621-254=367;546,验算:546+186=732。

(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独立思考,完成在书上。

同桌互相检查。

答案:136+288=424,验算:424-288=136。 答:淘气笑笑一共收集了424张卡片。

独立思考,完成在书上。

同桌互相检查。

答案:(1)165+117=282,验算:282-117=165;答:一共花了282元。

(2)282+28=310 310≠300,答:找回28元不对,多了10元。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学习的方法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2e820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07.html

《整理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 16课《云南的歌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