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贺的相关资料

发布时间:2019-08-16 11:19: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人李贺的相关资料

本文是关于李贺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诗人李贺的相关资料讲述什么呢?诗人李贺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父亲名晋肃 为避父讳李贺不能考进士郁郁而终
  避讳是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的意思。但在殷商时期,并没有严格的避讳制度,而是到了秦始皇时期才开始逐渐形成,比如秦始皇名嬴政,故此正月称为“征月”。由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种千奇百怪的避讳层出不穷,即使博学如钱钟书者,也未必能通览。
  避讳中最著名的例子或许就是有“鬼才”之称的诗人李贺,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为避父讳,李贺不能考进士,郁郁而终。这种荒唐的现象,今人看来或许荒谬,但它确实存在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因避讳的范例实在太多,下面找一些有趣的例子,博君一笑。
  光武帝刘秀,为避讳,所以秀才又称茂才。隋炀帝名杨广,故广乐改称长乐,广陵改称江都。南京古称建业,因晋愍帝司马邺讳业,所以又改称建康,如此三番,莫衷一是。这样的例子极多,如果不熟悉中国历史,常常搞不清楚同城市异名。
  五代十国时期的钱王名镠,为避讳把石榴改成金樱,而把姓刘的改为姓金,为避讳连姓氏都要改,也是够荒唐的。而避讳的涉及面可谓层出不穷,杜甫的父亲名闲,所以杜甫写诗从不用“闲”字。苏轼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为人作序不称序,而是叫“叙”或是“引”。
  以上的避讳或许还可理解,下面的避讳着实荒唐,不可理喻。
  唐末政治家杨行密,父名怤,与“夫”同音,故改“御史大夫”为“御史大卿”。至有《兴唐寺钟题志》云:“金紫光禄大,兼御史大,乃银青光禄大。”都去掉了夫字,甚为好笑。更好笑的是,宋朝刘温叟,父名乐,于是他终生不听音乐。而徐绩的父亲名石,于是老徐平生不用石器,就是遇到石桥,也是让人背负过去,如此不近情理的避讳,实在让人发噱。
  唐大诗人李贺死于抑郁症?
  前些日子,我应邀到洛宁讲课,从洛阳下高速公路后不久到宜阳。再向前走,到宜阳县三乡乡昌谷村,村头一小亭,周围几个农民正在干着什么,石碑上赫然写着:唐诗人李贺故里。
  啊?那位大名鼎鼎的唐代诗鬼的家乡就在这里?下车,在碑前驻足良久。对这位年仅27岁就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慨叹不已……
  李贺少年时作诗便崭露头角,十五岁左右乐府诗就写得很出名了。人们把他同老一辈著名诗人李益并称为“二李”。他写诗有自己“怪僻的习惯”:不愿闭门命题作诗,而喜欢到家门以外较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去寻求诗的灵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李贺可能是最早坚持深入生活的文艺工作者了。李商隐作《李长吉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诗人。他生当韩、柳、元、白等大诗人竞相辉煌的时代,然而后起的李贺却能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他诗歌的中心内容是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他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为诗歌涂上了一层幽婉冷艳凄戾的色彩。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手法,又对汉魏六朝乐府、萧梁艳体诗、鲍照、李白诗多所汲取,搜奇猎艳,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十八岁时,李贺从昌谷来到东都洛阳。这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李贺携《雁门太守行》诗拜谒他,得到赏识。两年后,韩愈改任都官员外郎,皇甫湜任监察御史,到东都巡视,两人曾同访李贺。
  元和五年(810),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了河南府试,成绩优异,被荐应进士举。他于当年冬赴长安,准备参加次年二月的考试。这时他遭到了与其争名的人的攻击。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他们说进士的“进”字与贺父李晋肃的“晋”字同音,根据当时的避讳法,李贺不应参加礼部考试。韩愈为此专门写了《讳辩》一文,驳斥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然而李贺终未能参加考试。他陷于极度抑郁愤懑之中。
  元和六年(811)春,李贺重返长安,就任太常寺奉礼郎。这是一个具体执行宗庙祭祀礼仪的卑微小官(从九品上)。傲岸自尊的李贺将它视为奉箕帚的臣妾,感到屈辱,不到三年就告病辞官,再次离开了长安。在京期间,李贺写了《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和《赠陈商》、《送沈亚之歌》等不少诗篇。《金铜仙人辞汉歌》也很可能是他告别长安之作。
  李贺未成年而丧父,家境穷困。由于衣食所迫,他的弟弟不得不远出谋生。他也在回乡的第二年(814)秋,前往潞州(今山西长治县),投奔友人张彻。张彻是韩愈的侄婿,那时刚刚就职于昭义节度使幕府。李贺沿途写了《长平箭头歌》等作品。他在潞州,寄食三年,无所获而归。不久,死于家中,卒年二十七岁。
  李贺究竟因为什么而死,无从考证,但从他的怀才不遇和他诗中最多用的鬼字、泣字、死字和血字,证明他可能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在促使李贺的死亡中肯定会起很大的作用。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一般人群中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3-20%,重性抑郁约5% 。随着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表明精神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存在着相互作用。抑郁障碍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并且影响到对躯体疾病的易感性。由此可以推测:李贺很可能是因怀才不遇导致抑郁症,因抑郁造成全身免役功能下降,诱发了某种疾病,不治身亡。如果是在今天,采用合适的心理干预和抗抑郁治疗,就不会有27岁就英年早逝的悲剧发生了。
  其实,何必呢?你的才华如日中天,你的诗作光彩照人,永留人间,即使没有当上进士什么的,那又何妨?看你同时代的那些进士们,不是早已烟消云散,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消失在永远中了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5c5bf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6.html

《诗人李贺的相关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