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被误解的文言

发布时间:2018-12-26 01:47: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些被误解的文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第五章整章内容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白话意思为: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当台风一刮,既要刮到我的家,也要刮到你的家。它要到那最豪华的富人家里去一趟,也要到那乞丐家里逛一圈。它要刮到皇帝家里,也要刮到阿猫阿狗的家。还要刮到那小小蚂蚁的穴里。 
天地不仁,就是天地的大仁之处。很多人听到这里就又不明白了。怎么不仁,反而就是大仁了?是的,正因为不仁,看待万物都是如一,所以才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所以才是真正的大仁。

三甲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
以清代科举为例,分四级
: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
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在宫中主持,也叫廷试。
贡士均可参加,以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如此看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体育比赛的报道,三甲这个词使用频率很高,但都用错了。
比如《超女三甲下月同台唱》,看过内容始知,是把三甲当作超女的冠军、亚军和季军了。预测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成绩,有进三甲有决心也有难度的标题,也是把三甲当作前三名。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成语释疑:这里的修养,修为的意思。
词语意思是人不提高自己的修养,那么天地不容的

而不是人如果不为自己谋利、谋权、谋色,就要招到天地诛杀的意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词名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
大致意思是: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
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诵,原意是歌颂战友之情,如今多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本来是歌颂基友之情的现在演变成了男女之情

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和众多,用来赞美建筑的

他的雕塑作品美轮美奂,让人赞不绝口……”这里的美轮美奂用错了。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打工妹们都是豆蔻年华,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这里的豆蔻年华用错了。作者把豆蔻年华理解成青春年华了。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而不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

七月流火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七月流火说的是时令节气,没有一点气温高低的意思


正是七月流火,天气十分炎热……”错误的用法

万人空巷


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并非说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里。有诗为证: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说的就是人们都走出家门去城外看潮水。


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使里巷空阔冷落。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灯火阑珊


灯火稀疏, 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古时入夜后家家举灯, 至就寝才灭去灯火。因此灯火阑珊又代表「夜深」、深宵无人之时分

不能错当灯火辉煌使用

凯旋



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称为郊劳。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卤获的战利品。现泛指被派出去的军队、组织、机构或人圆满地完成所指派的任务后载誉归来


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后面再加归来二字,岂不成了战胜归来而归来了么?
所以凯旋归来这个词是错的

空穴来风



原意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也有名为《空穴来风》的图书。第六版词典中,空穴来风也可以表示事情没有根据。
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差强人意



差:程度副词,勉强,尚,略,稍微;强:振奋。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 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谓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
后谓尚能令人满意。《周书·李贤传》:太祖 喜曰:李万岁 所言,差强人意。’”


这个成语意思是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勉强还行,差:稍微,大致,比较。
但这个词语绝不是使人感到差劲的意思,之所以有人将差强人意理解成使人感到差劲是将字作不好、差劲理解了。

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不刊之论的解释是,不可改动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由此可见,词典里不刊之论并没有刊登的义项

昨日黄花



是一个典型而又普遍错用的乱造的词语,应为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出自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明日黄花的解释是,苏轼的诗《九日次韵王巩》,指过了重阳节的菊花,即将枯萎,没什么观赏价值了。后用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明日黄花的解释是,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而现实生活里,新闻出版物、网络等媒体,频频出现昨日黄花明日黄花这个词,生生被昨日黄花这个滥造的词语鸠占凤巢

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出自《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长袖善舞之,容易被误解为跳舞舞蹈之意。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长袖善舞,穿着长袖衣服容易舞得好看。比喻条件好,事情就容易成功;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长袖善舞的解释是,比喻做事条件好、有凭借,就容易成功。后来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并无跳舞舞蹈之义项。

善莫大焉


常被误解为最好不过的事
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句话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荒淫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善莫大焉原意是,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指犯了错误后只要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能从中获得利益。
通常人们在使用善莫大焉一词时,忽略了其包含知错能改的涵义

不足为训



不足为训之,常常被误解为教训之意。 
不足为训出自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不足为训的解释都是,不能作为典范和法则。 
可见不足为训,并无教训的义项 

胴体



常被人们错误地用来形容女人的裸体 
《辞源》对胴体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胴体解释为,1牲畜等屠宰后的躯干部分;2指认不着衣装的躯体。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胴体,1指躯干,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2、指人的躯体。 
长期以来,人们对胴体一词的含义渐趋狎亵。完全违背了胴体一词的本意,将其用来形容女性的裸体,纵观所有词典,胴体一词根本没有女性裸体的义项。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用胴体来形容女性身体,具有一定的侮辱意味。

封建


所谓封建,应该为封土地、建诸侯之简称。
在现代人的话语体系中,最为滥用的一个词汇,莫过于封建了。往大里说,有所谓封建主义封建社会反封建之类。
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意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常用的学术名词。
封建这个字的由来,马克思主义史家基于法律的论点,认为它主要强调划分土地所有权。目前一般将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做为对比。
但是封建作为一个动作封邦建国或者赏赐土地,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是不存在的

一言九鼎


说话有份量,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很大,能起到很大作用。
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

首鼠两端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为: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首鼠:又作首施踌躇等,双声连绵词,表犹豫不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不负众望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是意义截然不同的两个词语。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其中的辜负的意思。而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群众信服。其中的使人信服的意思。很明显,这两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相反


《诗经。大雅。下武》中有永言配命,成王之孚句,后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深孚众望,令大家深深信服。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不负众望,没有令大家失望。在词义上,深孚众望和不负众望有相同之处,只是深孚众望程度更深一些。人们又根据这两个成语组合成一个新成语:不孚众望。其意为不能令大家信服。


不负众望这个词是人们自己造出来的,即使用也只能用于口语之中。目前来讲并不算规范的书面语。

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差距不大)
望其项背,也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通常表示与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也说神工鬼斧
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馀,鬼斧神工多得髓。
秦牧《艺海拾贝·酷肖》:这个小故事我想不是无稽的,因为世间的确有许多功参造化鬼斧神工的巧匠。亦作鬼斧工

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语出《初学记》卷十七引汉张衡《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宋陈善《扪虱新话·文贵精工》:杨大年每遇作文……以小方纸细书,挥翰如飞,文不加点。
对于此成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这就大错特错了

无所不至


《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成语释义:至:到。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成语同义词:无所不为
感情色彩:贬义

成语:弹冠相庆


解释: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用于贬义的意思。后来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久假不归


《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


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是个成语,意思是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不能作为缺乏整体观点的

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唐·杜甫《丽人行》,也出自于生活。
【释义】炙:烤;本语意指手摸上去感到热的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贬义词

方兴未艾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不知所云

云:说。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出自《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实际意思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其实,这句俗语的本来面目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这是因为狼生性狡猾,且体格强壮,能奔善跑,一旦被猎人发现,它不是东躲西藏,就是逃之夭夭。猎人若想逮住它,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而爬山路是非常费鞋子的一件事情,再加上古人脚上穿的多是草鞋、布鞋,很不耐磨。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广泛流传开来了。


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方言中,鞋子却一直被读成“haizi。时间一长,人们就习非成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金屋藏娇:一般用到这个词,大部分人的用意是指给家里或者某个地方养着个小三儿。别急,我们来看看原句。这个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当初娶陈阿娇时说的句话:“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所以,金屋藏娇的“娇”实际指的是大老婆!不是小三!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句话现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了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者们的代言,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侮辱,其实这种解读是严重错误的,完全理解错了孔子他老人家的意思了!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原文原本是这样的: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奸以为直者。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矣,其终也已。

联系全文不难发现,现如今的解释是根本无法与之衔接的。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孔子说:只有你这样的人啊(指子贡)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了。相近了会看你不顺眼,远离了又会埋怨你。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孔子研究院指导下于20059月出版的《论语新译》一书,对此有全面考证,发现《论语》中收入孔子所说18字都是通假字,通意为,都是代词,不是名词,指代说话者的另一方。

对牛弹琴 

一般认为是指那个音乐家非常愚蠢。 

但其实,故事是这样说的:古代的琴师对牛弹奏美妙的音乐时,牛只顾吃草。然而当他模仿苍蝇、牛蝇、小牛的叫声演奏时,那牛不由左右观望。这故事其实表明了古人的机变,说的是和因人而异相似的道理。(这不是断章取义和曲解) 

人尽可夫 

一般认为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女子的作风问题。 

但实际上,这只是字面解释,人尽可夫本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是后来的夫子理学断章取义,用以戕害女子。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原文:(郑)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於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春秋时期,郑厉公深恨相国祭足专政,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纠去把其老丈人干掉,就可接任相国的位子。雍纠对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错。回家后面对老婆有点心虚,被老婆雍姬看出问题,一番逼问,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随将事情原委告知父亲,祭足反杀雍纠,厉公逃往别国,祭足又拥立了郑昭公。 

可见,人尽可夫现在的意思,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断章取义和曲解。 

来自网络,至于是什么网,我也忘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bab8c3581b6bd97e19ea1e.html

《一些被误解的文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