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书评

发布时间:2016-06-14 18:06: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穆斯林的葬礼书评

《穆斯林的葬礼》是霍达女士于198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于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该作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升沉起伏为主线背景下,描写的两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的理想和事业心以及未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梁亦清,原是回族底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和次女冰玉。本书主人公韩子奇随师父云游途径梁亦清家,因摔碎了梁亦清做的碗,并且加上对琢玉的好奇和热爱,而决定留下当学徒。一天,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每日每日夜的工作使这件作品终于在中秋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因此丧命。为了抵债,梁家将奇珍斋转给落井下石的汇远斋老板,韩子奇则为了报仇潜伏到“汇远斋”当了学徒。

三年,他刻苦钻研,学有所成,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他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

之后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因情感受挫,执意离开,便不顾姐姐反对,与姐夫一起前往英国。在伦敦,亨特的儿子奥利弗爱上了冰玉,但奥利弗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伤心的情况下爱上了韩子奇,并生下私生女新月。

战后一同回国,姐姐君璧不容母女俩,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发生爱情,因楚是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而哥哥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没能和自己喜欢的同事结婚,而是娶了新月的同学。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都也已经物是人非

穆斯林的葬礼》正式着眼于伊斯兰文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冲突,通过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和梁冰玉,韩新月等三代人的情感纠葛,讲述了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霍达女士身为回族,更是以常人不容易发现的视角写下了回族人与汉族水土交融和矛盾相交织的一面。

我认为本书中,最值得歌颂的任务是韩子奇和韩新月。

韩子奇是被玉俘虏的一个假“回回”,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玉,琢玉,卖玉,护玉,守玉,爱玉,视玉如命。且不说他的“回汉”身份,但是他对玉的这份热情,以及为了玉勇往直前不顾风雨的勇气和执着就令人称颂。其次,我认为韩子奇是本书中的一个最特别的角色,在本书中,他既是汉族的代表又是回族的一份子,他是本书中最能表现回汉民族交融和矛盾的角色,梁君璧是作为一个回族人嫁给了当时作为汉族的韩子奇,可梁君璧又是坚决反对回汉通婚的主要人物,可以这么说,梁君璧是本书中伊斯兰教意识根深蒂固的回族人,也是女儿和楚雁潮的主要阻碍。

而韩新月,则是代表了回族中的新兴势力,她虽然是回族,但是她并没有收到回族意识的深度影响,甚至她还支持回汉文化交融,可是他和汉人楚雁潮的爱情却受到了代表着回族深度意识的母亲梁君璧的强烈反对,最后因为患有心脏病遗憾离世。从古至今,改革都是从质疑开始,我认为,新月敢于质疑回族意识,那就是回汉交融最重大的一步,所以我认为本书中新月为了回汉交融做出的努力无人可及。

我认为《穆斯林的葬礼》批判的正是前面所说的“回族意识”,也就是以梁君璧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歌颂的是以韩新月和楚雁潮为代表的爱情和人性。

看到这本书的很多人都沉浸在书中的悲欢离合爱恨纠葛中,并且都认为悲剧的根源正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还有人把悲剧根源直指战争,或者是政治。我认为这都是因为不能够深刻了解此书背景的肤浅理解。

虽然书中有着妻妹横刀夺爱的“黑暗”,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阻挡作者对爱情的歌颂,换句话说,这或许就是人性。这些被大众唾弃的情节,在现实中出现的难道不多么?

霍达女士,作为一个回回后人,她对自身民族的理解和感情,会远远超越我们这些非穆斯林,那么他对自身民族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也远远超过是非穆斯林的我们。而她通过创作来反映这种反思,棉铃强大的民族内宗教势力和传统意识,很难直白的表露出这种批判思想,所以只能通过创作《穆斯林的葬礼》这样的作品来隐晦的表达回回的弊端。

如果大家都把这本书理解成配套用的爱情悲剧故事,那就太表面化了。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穆斯林,中国的回族人不喜欢《穆斯林的葬礼》,尤其是宗教仪式浓厚的穆斯林,可以说是敌视甚至仇视这本书以及作者霍达女士。

历史以来,回回在中国自成一体,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回回有自己的悲欢离合。千百年来,谁又知道这个悲欢离合中就包含了许许多多不断重演的《穆斯林的葬礼》——书中描述的爱情悲剧。这个悲剧的根本,就是宗教干涉爱情、婚姻。具体来说就是回汉通婚的问题。回回们对于和汉人的通婚,不仅仅是不支持,甚至是筹划并且攻击。

伊斯兰教的经典经书《古兰经》中明确规定,穆斯林不能跟非穆斯林通婚恋爱。穆斯林史高贵的,有经的,死后会上天堂的。而非穆斯林(回回成为卡菲勒)是低贱的,没有信仰的,死后是会下地狱的。

回回作为穆斯林,每天都要读经,日久熏染,导致这个回回群体意识非常的特殊,非常的自我,非常的排斥卡菲勒,对与和卡菲勒的交往十分的谨慎,尤其排斥跟卡菲勒的婚假,饮食交往。灰灰的民族传统意思具有强大的民间基础,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势力支撑,这个势力是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理论,以虔诚穆斯林为核心的宗教势力,而梁君璧就是这个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

为什么现实中的穆斯林仇视这本书呢,因为他们认为这本书亵渎了穆斯林,批判了伊斯兰,歪曲了《古兰经》,更让他们恼怒的是,这本一切的一切都是关于穆斯林的一本书,主人公居然是被玉俘虏的一个汉人,一个卡菲勒,这对他们来说是奇耻大辱。

回汉青年男女恋爱结婚会面临重重阻碍,大部分不会成功,而即使有回汉那女顺利结婚,那么他们的子女几乎全部加入回籍,然后不断受伊斯兰教的观念熏染,最后成为“纯正的回回”,那么其子女的子女如果涉及回汉通婚,那么也就会受到来自其父辈的干扰,穆斯林的葬礼就在回汉之间一代一代无限循环。

这种不人道的观念,千百年来不断的制造着这种爱情悲剧,这种悲剧就被叫做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创作《穆斯林的葬礼》,就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的考虑,这种宗教势力和观念的反叛却碍于霍达女士对着民族和宗教的热爱没有被阐明。但是霍达女士的目的却并没有达到。

哪怕是在今天,这种爱情的悲剧也在不断的上演,穆斯林的葬礼也一直没有结束。当我们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品读回汉文化交融的这个过程的时候,殊不知这个宗教的信仰正在冷漠,敌视我们,并且正在不断地加深这回汉的鸿沟。

回回和汉族的亲切交融,还有待于以后慢慢的深层次交流和理解。

这条路,不得不说,真的还有很长很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cbba694fe4733687f21aa7a.html

《穆斯林的葬礼书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