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

发布时间:2020-07-19 16:17: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月兰

作者简介: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季羡林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课文赏析

二月兰:诸葛菜(二月蓝),十字花科诸葛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称二月蓝。生长于平原、山地、路旁、地边。对土壤光照等条件要求较低,耐寒旱,生命力顽强。传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采嫩梢为菜,故得名。

写作背景季羡林在写《二月兰》之前他的女儿季婉如因为肠癌去世了,老先生十分悲伤,望着窗外那似曾相识的二月兰心中难免会涌现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触,在不久后《二月兰》就出世,老先生对女儿逝去的悲痛在《二月兰》得到了体现,后文的悲欢难分是体现了作者当自己由文革时期的不可接触者,转变成了之后的最可接触者本应该高兴,但是文革时期家人健在,始终不离不弃的倍着自己,文革过后婶婶(文中的老祖)猫咪和女儿(文中的婉如)的先后离去又使作者的心情悲痛,这时作者心理的矛盾和悲痛在一句悲欢难分中得到了彻底的体现,所以一个本来时分简单的问题,随着亲人的逝世而在老先生的心中变得复杂了起来。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纵浪大化中,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在《二月兰》中,先生以巧妙自然之笔将自己的每个人生经历和二月兰结合,让悲的更悲,让欢的更欢,同时又借二月兰的不经意的“笑”表明了自己面对世事变迁的态度。融情于物,给《二月兰》营造了一种飘逸悠远的氛围。恰如先生在回忆昔日的团圆之乐时所描绘的:“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吨的清香。当宛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走去。”先生将对亲人的浓浓的依恋之情化在飘渺的二月兰花雾中,显得自然而优美、缠绵。而且,先生在表现思亲之情时,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细节,然后缓缓道出,语言从容,平静。

而整篇文章真正撼动人心灵的是先生独立不屈的人格。十年浩劫给先生所带来的巨大的身心折磨,先生用三言两语带过,而将一番翻涌的心绪赋予二月兰:在“被打得鼻青脸肿”时,

看“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象在嘲笑我”。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先生在二月兰身上找到了坚持。多年以后,当先生又再面对声名虽在,亲人离散的孤寂时,“泪眼问花花不语”,内心里悲欢难辩,但在看到二月兰“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便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时,老骥扶枥,但千里之志仍要伸的勇气不知不觉中就蔓延开来了。在二月兰的花丛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生的人生写照: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思考与练习:

1. 文章通过对居住地燕园内盛开的二月兰的描写,联系自己人生的遭遇,真切地抒写了对亲人的怀念并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行文中透露出对人格的高蹈、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叩问。

2. 运用反复这一表现手法渲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本篇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本文多次反复地描写了“二月兰”的意象,对其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首先,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其次,二月兰象征着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最后,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

3. 本文最显著的特色是运用“反复”的手法渲染气氛。如“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这段景物描写在开头和中间部分出现两次,一字不差。“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出现四次。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二月兰象征的平凡女性美好品质的赞美,而且凸显了意象。二月兰是题目,是全文记叙抒情的中心,是作者的立意所在。一次次的反复,加深了读者 印象,聚焦了读者的关注点;同时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首尾呼应营造出关注全篇的情感基调和气氛。

课文模拟练习题及其答案要点

1. 作者为什么以《二月兰》为题

1二月兰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二月兰展开的;

2)它串联起了作者对人生的回忆;(3)它凝聚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的思考

2. 文章中说原来以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作者提及了二月兰让我回忆了哪些琐事

答:(1)①老祖在二月兰旁的青草丛中挖荠菜;

②婉如在二月兰的紫雾中匆匆而去;

③小猫虎子和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

(2)“的遭遇以及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等人对的安慰;

(3)“成为极可接触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3. 根据上下文分别解释两个句子里的悲与欢的含义

4. 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5. 2)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1)“悲”指“我”成为“不可接触者”的遭遇;“欢”指老祖、德华、婉如和延宗这些家人甚至小猫们给的安慰,让感到家庭的温暖。

(2)成为极可接触者指老祖、婉如已经逝去,虎子和咪咪也不知到了哪里,这让感觉异常的寂寞与凄凉。

6. 作者笔下的二月兰具有怎样的品质从作者对二月兰的描写中,我们能看出先生怎样的人生感悟

1二月兰的品质逆境中也能生长怒放,一切顺其自然;沉默不语,笑对春风。

(2)人生感悟逆境中笑对人间冷暖,生活中体验悲欢真情。

7. 第⑥段中作者在描述老祖、婉如时均写到了“二月兰的紫雾”,请简要分析其作用,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月兰是全文的线索 贯穿全文 通过对二月兰回忆的描写 引起对老祖 婉如的回忆 睹物思人 表达了作者对老祖 婉如的思念 同时对二月兰冲天紫气的描写,是季羡林坎坷人生的写照,是季羡林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无私无畏人格魅力的写照。

8. 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结合语境赏析。

写二月兰无语”“怒放的状态,意在表达作者对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的敬仰;写与二月兰对话,意在表达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沉思考

9. 阅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一说季羡林先生从二月兰那里得出了怎样的感悟

答:历经了人世沉浮,体验了生命悲欢的作者从二月兰平凡却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虽处逆境也能生长怒放,笑对春风的特点中找到了答案,即凡事顺其自然,逆境泰然处之,以豁达明净的胸襟和平静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沉浮,笑对世间的冷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6c70d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81.html

《二月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