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情节设置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7 01:30: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哪吒之魔童降世》情节设置分析

作者:吴璇

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7

        摘要: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动画电影叙事结构。中国悠久的文化、丰富的题材离不开叙事的巧妙组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本文基于对其情节设置的解读,以此来分析构成叙事模式内在机制以及互相之间的关联,能够为其他电影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 ; 情节设置 ; 格雷马斯 ; 人物调包

        中图分类号:J9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7-0177-02

         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索绪尔变历时性为共时性的现代语言学的影响,以及民间故事形态分析的启迪,开启了叙事文本的研究,构建了见解互殊、盘根错节的叙事学框架。[1]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取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记载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哪咤是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成,出现在明代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作品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而叙事题材是中国叙事学和西方传统叙事学的核心命题,因此具有研究《哪吒之魔童降世》其情节设置的价值。

        一、成长母题下的情节设置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里所蕴含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深受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例如《大闹天宫》《宝莲灯》等。 在这种叙事模式中,以线性为维度,围绕掌权者与无权者的斗争展开叙事,被压榨剥削的人们战胜了掌权者势力,结局是无权者战胜掌权者,迎来了胜利的光明。[2]而《哪吒之魔童降世》进行了改编与创新。

         取材神话题材的中国动画电影侧重表达英雄成长。成长母题的中国动画电影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往往是正面的主人公历经险阻获得成长,最后打败恶势力赢得胜利的故事,英雄生来就是英雄的使命,對于内心的挣扎刻画较少,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样是成长的叙事模式,但是对于主人公有着普通人的叛逆、调皮、需要陪伴和友谊等,是经历完成历史扬弃的新一代哪吒,也开启了更为合理的表意空间。

        二、人物调包双雄结构的情节设置

         相对于《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等作品的故事情节,大多数是突出剧中的一个主角, 而《哪咤之魔童降世》在情节设置中将反面次要角色敖丙变为与哪咤抗衡的重要角色, 由哪咤为主角变为哪咤——敖丙的结构。

         在此次的《哪咤之魔童降世》当中,将主线与分线进行了有效的划分与联系。人物的设置上也是分清主次,并且以中心人物为主,整个情节当中,没有出现之前的纣王、妲己、金咤木咤等等人物习惯性与其向结合的形象,也能够很好的讲述故事,并且也能很好的将故事完整的表述,完成了由掉包引出的双雄结构逻辑。

         影片是从混元珠开始的。 影片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云端间混元珠的场景,通过画外音介绍混元珠的来历, 然后镜头一转,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不同风格的出场,在开篇中,太乙真人一幅大腹便便的样子,为后面故事发展喝酒误事埋下了伏笔。本应该成为灵珠的哪咤,却因为师父太乙真人也就是执行者的一次醉酒的疏忽,从而导致了灵珠与魔丸的被人调包。影片采用身份转换的文本策略,本应该成为英雄的哪咤变成了混世魔王 本应该成为惩恶扬善的英雄却变成了众人嫌弃的妖怪;在观影空间设计身份置换的信息释放,为后续情节设置做好铺垫。

         在《哪咤之魔童降世》中,动画电影以神话形式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矛盾,英雄与偏见不平等现象的斗争成为叙事的主要线索。调包在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等作品中亦有体现,运用到故事讲述时开头的悬念设计,借助于反转的故事情节能更好的将观众带入其中。母亲殷夫人的一次善意的谎言,让哪吒误以为自己才是灵珠,兴高采烈的准备自己的生日宴,却没想到在宴会之前被人告知自己才是魔丸,被动知道了自己真实的身世,编剧为哪吒设置了一个古希腊悲剧中主人公对抗命运却无法逃脱的困境,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没有阻挡哪咤的一个正义的想做英雄的心。令人为之振奋的是哪吒喊出的口号: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争到底,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一句成为了整个电影的核心,并且将整个电影推到的高潮。

        三、格雷马斯矩阵图下的情节演变

         立陶宛裔语言学家格雷马斯在表层结构研究中就提出施动者模式。敖丙由帮助者被李靖发现后变成加害者,帮助者被发现龙族的身份后,被撕掉面具后置换身份,由帮助者变成施暴者,但最后还是选择与哪咤一起对抗天雷,他不惜毁坏了全龙族的铠甲,与哪咤融为一体,共同去对抗不公的天。格雷马斯在叙说深层结构时引入符号学矩阵观念,该格雷马斯矩阵图是具有逻辑语义特征的组织形式,他在《结构语义学》中提出了六个行动位呈三组二元对立的关系。[4]矩阵图如下:

        

         从以上的二元对立关系结构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一行动模式中,有两条同时发生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受到天命的驱使,哪吒产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识,为了第一条线索的实现,第二条线索中哪吒身边的一系列人成为助手,推动了哪吒对命运的抗争,而与此相对应的情况是他的反对者们希望哪吒毁灭。

         黑格尔认为冲突的双方在悲剧中必然走向共同毁灭。”[5]比如《哈姆雷特》的结局中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克劳狄斯以及王后全部死亡,无一人幸存,以一种令人深感崇高深重的结尾来引发人的思考。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结局是哪吒与敖丙的肉体毁灭。《俄狄浦斯王》展现人跟命运的冲突,这里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有共同的点。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美学思想表明非有机叙事强调叙事要突破有机整体论的束缚。[6]结局哪吒与敖丙的结合,灵珠与魔丸融为一体, 构成了最原始的龙珠,也构成了主旋律经常弘扬的命运共同体,这一情节的演变, 既与开篇优秀的连接,又弘扬的当前时代的主旋律。亚里士多德在阐述悲剧情节时提出有机整体观念——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统一性。[7]哪吒与敖丙的结合,灵珠与魔丸融为一体,开头与结尾呼应,增加了叙事的完整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于《哪吒之魔童降世》解构情节的设置, 整个故事情节设置既有传承又不缺乏创新,情节叙事完整,还能够实现前后的相照应。 因此,国产动画电影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后续的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吸收借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叙事方式,继承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突破取其时代精华,不断推进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产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叙事学(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王灵丽.中美动画电影叙事比较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8.

        [3][]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三版).[M].谭君强,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李琼华.电影《变相怪杰》的格雷马斯叙事语法解读[J].电影评介,2012,(21.

        [5][]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李坤.从有机叙事到非有机叙事——吉尔·德勒兹美学视域下艺术叙事新探[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3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898d35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0.html

《《哪吒之魔童降世》情节设置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