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0-08-21 06:51: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班主任工作学习笔记

次丘镇枣杭小学 贾正奎

首先我们接下来看的每一个案例都有值得借鉴和需要反思的地方。希望我们大家结合自身用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

一、学年开始(目标)

核心问题:

1、学生自定目标有什么意义?

2、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实现个人目标?

3、什么样的目标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看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做法,您觉得他对于个别学生问题拿目标书为评来处理问题,他会有利弊何在?

其实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首先目标对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对于员工的行为,应当说有极好的激励作用,这个激励作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目标实际上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是有差距的,而这个差距不可能由目标的降低来解决,而一定是学生来改善自我,达到目标水平。所以这个事情就一定会带有激励的作用,所以从我们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也好,或者在教育学上会比较多的使用目标激励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或者改变员工的行为,其实道理就在这儿,那么这个案例当中其实这个教师,我觉得孩子的年龄还是比较小的,然后他组织学生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的这一学年的目标,而且把他张榜贴在学校里,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他用这种目标的方式让阅读,重新阅读,然后又对比自己现有这样一个状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的差距,然后振奋起来。我觉得这个过程应当说他是符合一个目标激励的基本的操作的程序,但是这个过程里,我因为不太了解他的学生的状态,但是我在看这个案例的时候,我想如果这个学生是一个比较自信、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其实我们可以选择不是在公众面前,而是在下边,然后让他重温目标书这样一个方式,来认识自己现有的这种状态的不足。

那么这个老师其实选择的是全班的方式,当目标制定完了以后,确实是不能束之高阁的,也就是说这个目标一定要成为一个时时刻刻鞭策、检查、推动学生进步这样一个持续性的力量,这个过程就包括非常多的要组织的部分,所以我希望这个老师在这个案例之后,其实可以很好的去思考和确定一个目标管理的程序。就是当学生制定完目标之后,我们应当怎么做,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学生出了问题,我们再去重温目标,恐怕要在一个时间之后,因为我们的孩子很小,所以他们很快会忘记他们说的什么或者他们的承诺了什么,那么应当有一个持续性的,让他们对自己目标的关注,甚至可以把一个大的目标更细化,细化到学生的不同时刻,那么在这种状况下这个目标书的作用,就发挥作用会更好一些,但是我自己其实在这个目标管理这个问题上也多少有一点忧虑,这个忧虑就在于什么呢?就是学生的成长应当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而且也是一种非常发自于内心这样一种愉快的成长,如果我们在目标管理当中过多的去强调这个目标,是不是也会引导学生有特别急功近利的一种追求,这个事也是我一个所忧虑的东西,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想我们目标的管理或者目标的教育应该和其他教育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既了解自己的目标要为之努力、克服困难,同时也能够使得他们的情感、个性等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

目标其实是管理的方式之一,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东西使用的时候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应该结合其他方式共同来完成,这样会更好一些。从这个案例中老师应对这两个学生的具体做法说到了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做这块工作上基本的思路,就是咱们制定目标不能只制定就束之高阁,而应该在制定目标之后,我们确定一个具体的监督或者说指导学生去达成目标的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每一个时段按照目标来激励自己,发挥我们说的目标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而不是出了问题以后,再以目标为凭来被动应对问题,而且这个里面可能班主任老师还要注意避免可能会出现学生因为过于看中目标,看中目标达成度,可能会导致有一种功利思想。关于目标的执行过程,可以每次开班会都提醒学生,然后表扬一些做的好的,请班干部监督、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每个月都要对目标的达成做一次评价。同学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我们可以做一个目标树,把目标进行细化,分几步可以完成目标。每次评价是可以是完成了第几步,完成的效果如何等等。

目标要多样化,不能都是学习要超过谁,要考多少分。这样的目标很难实现,不适合全部学生。应该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德智体美劳都要有涉及。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难有超越的时候能制定一些其他方面的目标,也能促进学生达到一个增加信心,热爱学习的目的。比如说我们学生定目标要超过谁呢?班长,要么就是学习委员等等都是很好的学生。可是最后有几人能超过呢?大部分以失败告终,那么大家最后会发现目标是给谁定的?老师啊,定完了就完了,反正最后实现不了也无所谓。那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是可以在努力后能够完成的,不是随便说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不同的目标。比如二年级还不会拖地,扫地也不是很干净,正是一个锻炼的时机。可以引导孩子制定一些关于拖地扫地等劳动方面的目标。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二、制定班规

核心问题:

1、班级管理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2、制定班规与培养学生自管自育有什么关系?

3、班规仅仅是学生管学生吗?

说到制定班规这一话题,每个班主任都非常熟悉,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内容,那么如何制定班规,如何使班规的制定能够达成我们的预设目标,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管自育能力,可能不同的班主任会有不同的领悟,那么刚才我们看了一段案例故事,现在我想就刚才看到这个案例故事和大家交流一下,案例故事里边说的是一位李老师,他在代班的过程中首先是自己定班规,定得非常细致,而且在他看来,很到位,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最后他打印出来,每个学生发了一份,而实施的过程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如愿,(就像丁总常说的: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从学校这个管理来看,很多方面都扣分了,所以后来他又考虑做了调整,让学生来参与制定班规,那么就他在这个制定班规,从内容到形式上这个转变,我想他这个转变过程值得我们借鉴?

这里我觉得体现了一个理念,就是学校一直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际上育人为本,就是学校的班主任,他的所有的教育手段,包括他的管理手段核心都是培养人,都是育人,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管住,这个其实是一个最重要的理念,那么你从育人出发,和管人出发,你必然在这个过程和内容上都会有不一样的表达,你从管人出发,你可能就挖空心思,仔细想怎么样能够管住他、控制住他,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你强制性地限制行为,还是自觉的自制行为。我们通过制度对孩子进行这种行为的制约,核心就是希望这些制度的规则能够内化他,成为他自我的一种行为习惯,那么这个过程,如果说我们过去的话,还有可能,由于我们做了规定,强化,不断地强化,最后变成自己的话,对今天的孩子来讲,那种被动的,受限制的教育模式,它肯定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学生更希望主动地、积极地去适应这样一个规则,而反感外界对自己的约束,我经常跟孩子们聊天,孩子就说,你越不让我怎么着,我越怎么着,反过来我自己愿意的事情,即便难我也愿意做,可能这一代孩子的时代特征,能从这个特征出发,在制定规则,实行规则,检查规则,最后评估规则执行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把它变成一种从孩子的出发点考虑,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实现他们自律,用这样的角度设计这个过程。

由他律变成自律,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学生的行为由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就是我们原本之所以每天要准时到校,是因为,如果我迟到了,老师就让我罚站,如果我迟到了,老师就不让我上课了,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我要让他转化成内在动机,就是我要准时到校,我要做一个让自己感觉满意的人,我要守时,守时是保证学习基本的条件,也是对他的人尊重,也是包括我们班级正常上课的条件,让我自己认同这样的规则,我们讲,从他律变成自律,重点在于,不要让学生被动地去接纳你这规定是什么,而是更多地让他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每个同学都能够理解,都能够对所有的规定有发自内心的认同,那么他就能够真的变成自律,也就是他能够为自己负责任了,不需要你为他负责任,你知道了,我教训你一顿,下一次他无所谓,还是那样,或者最多是出于,因为有你的惩罚我才准时到校。一旦今天这个老师生病了,不来了,我就可以又没事了。也就是说咱们不能让学生感觉因为惧怕惩罚,惧怕承担责任,而去守这个规,而是要让他觉得应该守这个规,所以我才这么做。这样班规就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了。所以这里就要强调民主治班,从制定班规到实施都是学生认可的事,没有老师的独裁。但是老师作为一个执行者要掌握好尺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就像魏书生老师说的:做对的事总也不折腾,做的更对更对更对更对,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好更好更好更好更好。如此而已岂有它在,哪有多少新鲜事。教育的事哪有那么多不明白的,很多事都是知易行难恒愈难,比恒更难是乐难。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乐也。不是不知道就是没做,不是没做是做一两遍就不做了,过一两天又折腾回来,所以要持之以恒。持之以恒不是做给别人,那件事是做给别人的,正事儿都是做个自己的。高高兴兴品尝做这件事的快乐和幸福。 --------魏书生

2012年11月

打招呼

核心问题:

1、学生每天向老师行礼或打招呼,您是怎样回应的?

2、师生打招呼仅仅是文明礼貌行为吗?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3、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看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老师是一个很民主的老师,用很民主的方式管理班级的这样一个老师,因为他让学生各抒己见,才有学生站起来谈到了学生对老师打招呼不回应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以,首先我认为老师是用一个民主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他从学生的反映当中,他很敏感,马上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接下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看到有一个环节我认为很重要,第一个,为什么学生跟我打招呼我不回答,第二个我不回答学生会有什么感觉呢?第三,我以前看过一个研究,居然有那么高比例的老师对学生跟他打招呼他没有反映。这三条可以看出这个老师的反思精神很强。另外,他能很自如地把知识进行迁移。他看过的东西跟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这个老师是非常不错的。第三个更重要的是他不把打招呼看成是一个学生打招呼老师不回应这个一个层面的问题,他把它上升到哲学的问题,他提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样一个观点。那么,我认为,这个老师反映从日常现象中抽象出更深层次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自己去思考的着力点;这样会使老师能够自我超越,把日常问题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案例中我感觉很好的地方。

我觉得打招呼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比较复杂。比如说,老师是偶尔不回应学生打招呼呢?还是所有的学生打招呼他都不回应呢?那么作为学生也是,刚开学,他觉得新鲜,他跟老师打招呼,还是说他后来他就不打招呼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应该具体来分析。的确,我也在学校里观察过,有的学生跟老师打招呼,确实是人多,有的老师不一定回应。老师有时候就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就走了,弄的学生特别的没面子,或者是学生觉得伤自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觉得老师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个老师注意力不集中,他的注意力在其他事情上,他想他的教案,他经历的一些事情,没准他心情不好,比如说校长刚才批评他了。他注意力没放在学生的身上,他自己有压力,他放在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上。所以他不可以总是对外界的学生那是敏感。还有就是老师一对多,他的精力有限,他跟所有的人打招呼他受不了。人家问:你好,他说:你好。他可能在一个走廊要打一百个招呼。所以,索性这个老师说算了,我就谁也不理了。可能跟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我觉得作为老师,要解决几个问题,一个就是你首先要积极心态,要有阳光心态。你每天快快乐乐的,我发现人每天快快乐乐的就愿意回应别人打招呼。人快乐的时候,甚至你不跟我打招呼,我都跟你打招呼。我高兴的时候,我精力充沛,所以老师要有阳光心态。哪怕你的冲突、你的焦虑、你的职业上的一些倦怠、一些枯竭,你再心烦意乱也好,你也要把它化解。你每天要具备阳光心态,这时候你把心态问题解决好了,你热爱你的学校,你觉得学校里的每天生活很阳光、很好玩、很有趣,孩子们特点可爱。我想,情绪的问题解决了,打招呼这个问题它就会发自内心了。否则,你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他打招呼也是非常勉强的。应付一下。我想这是我们老师要解决的阳光心态问题。你老是愁眉苦脸的,心事重重的,你就懒得跟学生打招呼,学生也不喜欢你。

还有一点,我觉得老师面对学生打招呼问题要经济化,学生挺热情:老师好!给你鞠躬。但是我们作为老师不可能永远给学生说:你好。再给学生鞠躬,这不太可能。因为他要面对成百上千的学生,他不可能都鞠躬。我觉得老师可以经济一些,别人跟你打招呼,你不说,跟学生点点头也行。你有一个反应就好,我觉得学生可能最害怕的是老师连一点反应都没有。特别热情地跟老师打招呼:老师好,站一边,老师视而不见走过去了,我觉得作为老师要简短地反应一下。另外,讲到一个换位问题,尊重学生,换位的问题。还有一个回应要“经济化”。挥挥手,拍拍肩膀,点点头。都可以。

第二问题,招呼的方式问题,可能要制度化一些。比如早上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打招呼,一天的开始,比如说放学的时候,要走的时候,再见等等。我想这是一个学校文化的问题。什么地方、时间打招呼,可能这样更好。有的学校就是,来的时候,出去的时候,比较认真,规范,这是很好的。学校是一个亚文化,社会是个主文化,社会的主文化,人家跟你打招呼,你肯定要回应的,所以老师绝对要认识到学校亚文化一定要和主文化是一致的。你在社会上有人跟你打招呼,你不回应,肯定很不礼貌,在学校里学生跟你打招呼,你还是要回应的,还是要点头微笑。我们作为老师应该转化一下思想,放下架子,主动跟学生打招呼。我觉得主动打招呼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阳光心态。实际上这是积极的,表明我对你的关注。同样,每天都在这样的生活氛围当中,我觉得不是一种烦琐,而是一种愉快,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

打招呼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礼貌的问题,同时也会感染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如果大家进校门都主动问一句:早上好!你今天真漂亮!今天气色不错啊!学生和老师都会有一种很不错的心态。一个好的开端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学生一天学习也会很开心。老师也会很积极工作。尤其是大家不论领导,老师,学生,后勤,保安,等等大家都主动问上一句,那咱们学校的团结实干的劲头会更足。业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才是一个团队应该有的一个氛围。

2012年12月份

日计划---忙要忙到点子上

核心问题:

1、班主任的忙乱是不是必然的?

2、班主任总会遇到临时性的问题,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3、班主任如何计划每一天?

班主任是个大管家,忙是必然的。但乱不是必然的。乱是可以克服的。这个克服的办法就是,要运用一些个教学的理论,来归拢这些事情。这位老师,他既是一个学科教师,也是一个班主任,教好他的学科,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他应该抓这么几个关键环节,主要的一是要备好课,第二是讲好课,第三要批改好作业,几个关键环节抓好了,这门课就教好了。忙他就不乱了。当班主任也是要抓几个关键环节,要了解和理解每一个孩子,然后形成一个集体,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集体,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每一个孩子,这样抓好了,这样一个环节,那他忙还在忙,但是他就不乱了。所以,可以强调一点,就是一定要抓计划性的和秩序性,带好一个班集体。有了很强的计划性,有了很好的运行的秩序性,那就忙而不乱。

一定要有一种判断,这个事情是不是现在必须得做,多长时间能够做完,而不要打乱其他的事情,最后导致喧宾夺主。那么,克服忙乱现象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一定要分权。这个问题呢,有些时候呢,我们不大注意,一些年轻的班主任,认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才好。其实有些事情可以让学生去做,比如说领消毒液,这个事情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领呢?,要让孩子,管理孩子,要让孩子通过做事,来体验责任感。像领消毒液,不止领消毒液,还可以领笤帚啊,领这领那,让孩子自己安排怎么办这个事情。有人说可能是学校制度问题。那么,这件事情来讲,提醒我们,有时候学校制度建设方面,要给老师留下宽松的时间。最后呢,就是要安排好一些时间,还要特别注意学校的文化建设。要形成一种好风气。有一些学校了风气不太好。见着面就聊天,一聊天就忘乎所以。这样的话呢,大家把聊天当成一种快乐。倒是大家从中获得一种幸福感,但是,你别忘了,你有主要的任务要完成,是吧?在这个事情来讲,一定要当日事,当日毕。在这个事情来讲,我们这样要求学生,我们自己也应该为人师表,把这个事情做好了。这样的话这几方面做好以后,我想呢,我们的计划,从个人计划,到一个整个氛围的形成,那么,形成一个整体,我们的工作做好,我们的计划就容易做的比较头头是道,有秩序。

从心理学角度,我看了一下这个老师,他一天的这个状态,给我的一个感觉,他的第一件事,可能选择的不太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他这个老师,在好像,习惯性的,我第一天到学校,我要去寻找的,我这个班上,我这个学生,到底有哪些毛病,有哪些问题,也就是他从一个消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学生,和看待他这一天的工作,这样的话呢,我们都知道,就是消极的情绪,实际上是会对人的思考,对人的行为产生干扰作用。就是你很多消极的东西,出现了以后,容易让你的思维出现混乱。那么,你处理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不得当。那么你处理的不得当,会让自己很沮丧,沮丧完了以后,你再去处理事件的时候,可能又会更乱。所以,他就会形成一个比较恶性的这种循环。就是说你的处理不当,导致你情绪的不良,情绪不良又处理不当,出现了很多,我觉得他这一天,看起来很忙乱,实际上是因为低效造成的,而失败感导致了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的,这样处理的不当。所以,我觉得如果是老师要做调整的话,他应该注意调节一种比较积极的心态。

另外呢,要形成一个刚性计划,每天要形成自己的一个标准工作,要记在一个记事簿上,然后把整个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完。而甚至呢,在一些关键的事情,时间限等等这些东西,都给自己记下来,把事情的刚性,弹性,按照类别分清楚,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我想时间长了以后他会形成一定的,新的行为结构。

一天的工作要有计划,忙要忙到点子上。那点子是什么呢?就是育人,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育人,从早上见面,到课间十分钟,到午餐,到放学。每一件事我们都不能忘了,我们是为了育人,忙要忙在育人上。

2013年1月份

五、选班委会

核心问题:

1、设立班干部是为了什么?

2、班干部怎样才能各负其责?

首先,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而且独生子女在家庭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和独立能力,这是一方面。从家长这方面的角度来讲,因为社会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们希望孩子从上学的时候,就不能在整个班级竞争中落下脚步,以便将来到了社会上也不会在竞争中落伍。然后另外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大的文化背景来讲,我们这个社会有一定的“官本位”的倾向,那就是只要你做了官,一切好东西可能就附到了你的身上。表现在小孩身上,可能就是我有权力管你了。孩子们说,到底谁比谁的官大啊?是我的权限大还是你的权限大,谁管谁?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还是学生自己,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在整个班级当中落在人后。每个人都想扮演一种关键的角色,每个人都想当个官,掌点权,这样虚荣心也能够得到满足,好像意味着一个好的前景。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通过班干部这样一种管理方式,让孩子无论是当官的,当班干部的,还是不当班干部的,都能够有一种社会的责任意识,事实上,无论是人人当官,还是个别人当官,它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学校生活当中就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我们在学校当中,要能够营造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学生有对社会责任、社会角色的认同和行为的实践,有可能会迁移到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之中,进而对我们整个社会能够产生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当中,最重要是要让孩子认清社会责任,学会履行他的社会职责,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当官掌权这样一个表面现象上。

我们看到,这个班里面,66人的班级,有53个人都是班干部,这就出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副班长向班长推卸责任,班长又向纪律委员推卸责任,这样相互推诿,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一个新的提法,也很有意思,叫“十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市场有注水猪肉,结果这个注水猪肉十几年来,都没有在市场上消失,你要去问注水猪肉有没有人管理?那实在是太多了,有十几个部门都管理这个注水猪肉,但是十几年来,这个注水猪肉一直是畅销的。魏书生说过:一件事只让一个人负责就好,两个人来管到时候打板子都不好分配。蒋介石说过一句话:儿子不在多,有出息只要一个就够。所以班干部也是一样。只选几个重要的,什么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等。每周都要进行总结,评价,还要教给孩子如何负责,如何管理。当然,一些重要的岗位也要必须安排人做,比如风扇,门窗等等。只要不是几个人负责同一件事就行。还有大家要明白自己具体干什么?省的到时你发问他还不知道你在说谁。最最重要的培养一个好班长,比给你一个实习老师还有用。当然如果在给你一个实习老师那就太好了。

班干部究竟要发挥什么作用?我觉得班干部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刚才讲的带头作用,模范作用,示范作用。第二个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什么?是他的服务意识,服务作用。班干部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为班级提供服务的。第三个,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班干部可以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关系起到缓冲作用。比如说,我们老师有时候跟学生产生一些矛盾,其实老师直接找学生谈,未必能谈得好。

班级管理很重要,班干部也很重要,我们选班干部,并不是说要让人人去当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孩子们学会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好的走向社会,健康成长!

2013年2月份

七、课堂管理

核心问题:

1、对班主任而言,课堂管理意味着什么?

2、在其他任课老师的课堂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谁是课堂管理的主角?

3、班主任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谈课堂管理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案例特别典型。这个案例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引发讨论的。在这里我们只能是一家之建,就是我在看这个案例之后,我的一些感觉。第一个我觉得可以看出来,这个班主任是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就是他针对班级纪律不好,不同的老师老来反映这样的问题,他是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去解决。比如说一个办法每个课前先提醒,后来效果不太好他就采取张榜,然后把有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张榜公布,还是不太管用,他就采取了跟家长的联系等等。那么甚至到最后,我干脆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课堂教室的后面,我就在这儿听所有的这些课了。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班主任是负责任的,而且是想解决问题的。

但是你如果分析他这几种不同的办法,我们会看到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种外控式控制的方式,来试图去解决,就是这个外控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尝试了几种都不行之后,这个老师开始反思了。所以他进入到由我来控制,不如激发学生自控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折,就是老师意识到这种外控式的管理并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怎么样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自制能力。那么,进入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老师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他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然后跟学习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计划,一个星期咱们减少一点,逐渐的来等等。我觉得这个都反映出教师了一些很好的愿望,以及一些很好的做法。在这个里面怎么样激发学生的自制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我觉得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一个教师意识到和如何去作,还不是完全这个对应的。所以在这个老师如何做的层面,我是感觉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这个老师提到的几个办法里头,每天晚上要让这个学生自己以班主任,以同学,以家长以不同的人的身份,给自己写信来分析别人眼中是怎么看自己的今天课堂表现的。我觉得这个能反映出,这个班主任试图让学生用这种换位思考,这种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的这样的一个做法,但是每天晚上要学生写一封信的这个做法,是不是可以持久,是不是真正能够达到解决学习自身问题的这种,就是自控能力的培养。其实还是别人怎么看过,也是一种外控式的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e12e05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b.html

《班主任工作学习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