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发布时间:2018-11-18 10:27: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辛弃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较之其它作品,更显老辣与深邃,更显雄浑与苍凉。读此词,我们不难发觉,词人是怀着极复杂的心情来铸此华章的。

京口北固亭是一个定点,词人登此四望,将时空聚焦于斯,加大了词作的容量,增添了词作的气度。

上阕从历史的风烟中清点旧迹,发出“世无英雄”的慨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孙权的典故,是因孙仲谋在京口建立霸业,与曹操分庭抗礼。纵使物换星移,沧桑变迁,当年的繁华与孙吴的王气已消逝,然孙权不畏强敌、建立功勋的气概定当永垂史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第二典用南朝宋武帝刘裕收复失地的旧事。虽然昔日故所已渐渐被人遗忘,然寄奴以京口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东晋政权,挥戈北伐的壮举想来依然振奋人心。立于北固亭,面对千古江山,追慕古圣先贤,一个是不畏强暴,一个是扭转乾坤,而当今南宋朝廷的苟安怯懦不正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吗?今昔对比,词人作为屡立战功的主战派老臣,其心绪难平是可以揣测的。

如果说上阕运用典故是赞叹中含一缕不满,下阕的内容则是哀叹中带一腔忧虑。“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此三句典故中套用典故。“封狼居胥”用汉朝霍去病的典,有对建功立业的敬仰之情;而“元嘉草草”用刘裕之子刘义隆的典,则态度与前者完全相对,是词人对急于事功、草率盲动的一种嘲讽。这典中套典的潜台词是:南宋王朝,你将走哪条路?而当时朝廷的仓促北伐,无疑更像当年的刘义隆,那么,“仓皇北顾”的历史复辙无疑也会重蹈,这里面含着词人的远见卓识。“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三句道出词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现实冷静的审视。作为屡立战功的老臣,辛弃疾依然是主战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关键是怎么个战法。他四十三年前,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率众南归。那时的战斗岁月是词人生命中的黄金时期,从朝廷至兵士,同仇敌忾,势如破竹。而四十三年后的今天,很多情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里面不但有时机的问题,更有一个南宋统治者的态度问题,即他们是真想抗战,还是想借北伐扩充自己的势力?南宋北伐是否作好了物质、思想、军事诸方面的准备?如果这一切都是否定的,“仓皇北顾”的悲剧就在眼前。词人回顾四十三年前的景况,其忧患意识是深沉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此三句又用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典故,他大败刘义隆的北伐军,追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狒狸祠。这里用拓跋焘喻金主完颜亮南侵之事。大敌当前,南宋王朝由上自下皆歌舞升平。而四十三年以来,南宋朝廷又失去了多少可以雪耻的战机,自己又失去了多少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机会。这里,国家民族的悲哀与个人的失意结合在一起,意味深长。“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延续上面的无奈愁绪,用廉颇报国无门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境遇。选择这一典故入词,词人的心情是复杂的。第一,南宋此时的危难程度比战国时的赵国有过之无不及。第二,自己尚有满腔热情及浑身力气可以一搏。第三,廉颇的报国无门是由于恶人当道,从中作梗;而此时的自己也面临这种处境,南宋统治阶级内部的重重矛盾使自己陷入逆境,并非真受重用。词人将这些复杂的感情凝聚到最后这个典故中去,从中可见词人的苦闷,亦可见词人过人的洞察力。

这首词的用意深远,思想容量超出一般。大量有选择地用典,既是追怀古人古事,又是针对今人今事,使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使本词表现出极大的承载能力。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结合,使词的内涵深厚丰富。感情深沉强烈,被誉为辛词第一。(杨慎《词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fd05b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3.html

《《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