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教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案
编号
课题名称
二月兰
会计S191,金融管理S191、建筑室
S191合班,计算机网络S191

课时数
3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授课形式讲授+实践
1、了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
教学目标
2、理解季羡林先生独特的人生经验;3、理解、把握作者的悲欢与人生态度;4、理解《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1、季羡林大师的生平经历及创作;2、《二月兰》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二月兰》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与手

多媒体讲练结合、互动讨论
课后作业尝试用一首诗来表达你的乡土情结。

课后小结

备注


教案
环节
(时间分配)
内容
活动设计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5钟)二、季羡林生平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10分钟)三、季羡二、季羡林生平林多方面具体介绍
30分钟)
三、季羡林多方面具体介绍
互动交流
1.求学经历2.文化贡献
四、《二月兰》303.消费观
分钟)4.情感逸事
四、《二月兰》
故事分享互动交流
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2.再度课文,读“景语”3.细读体会,话“悲欢”
五、艺术特色101)悼念亲人的悲与欢
钟)
六、课堂小结2钟)七、不一样的季羡3分钟)八、推荐阅读1分钟)九、布置作业
5分钟)十、主题演讲
39分钟)
小组讨论观看视频
2)十年浩劫悲与欢3)悲欢难辨再问花
五、艺术特色六、课堂小结七、不一样的季羡林八、推荐阅读
《清塘荷韵》、《幽径悲剧》、《夹竹
桃》
九、布置作业试着用一首诗来表达你的乡土情结。
十、主题演讲学生演讲,教师点评
专题演讲故事分享
多媒体
备课笔记
二月兰

一、导入新课:
今天的课我要带大家来认识一位老者,对这位老者的认识呢,可以从这样一个故事开始:有一个北京大学的新生入校,带了大量的行李,他看见路边有一个淳朴得像一位农民的老者,便以为是校工,于是便让这位老者替自己看行李长达半小时之久。这位老者欣然同意,并且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过了几天北京大学召开新生入学典礼,这位同学惊讶地发现坐在北京大学主席台正中的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者。
2009711日,国宝级大师季羡林先生逝世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二月兰》我感觉并不只
是学习一篇文章而已,我所要带给大家的是季羡林大师的生平逸事,以及从这些逸事中可以管窥到的一代大师的风范和人格。希望本次课程的讲授能够得到这样的效果——每个同学的心灵都得到一次洗礼;每个同学都获得一份教益,也许可以成为终生难忘的一次体会。二、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平:
季羡林(19112009.7.11),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在济南三合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就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看视频)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kè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
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2009711111027秒,季羡林逝世。
以上为季羡林老先生的生平概况。有一位学者曾这样形容季羡林先生,说站在他的身边就像站在大海边一样,往远处看看不到边,往下看,看不到底,实际上季羡林先生就是大海,那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大海,接下来我们通过季羡林的求学经历、文化贡献、观、情感逸事等方面来进一步了解这位老先生。
三、季羡林多方面具体介绍

(一)求学经历六岁离家去求学
六岁以前,季羡林先生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他究竟教了季羡林先生些什么,现在完全忘掉了。岁离家,季羡林先生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从那时起,季羡林先生才算开始上学,曾在私塾里念过一些时候,念的不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之类,以后接着上小学。
季羡林先生在新育小学考过甲等第三名、乙等第一名,不是拔尖的学生,也不怎样努力念书。三年高小,平平常常。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季羡林先生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季羡林先生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季羡林先生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他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季羡林先生当时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是报了很差的正谊中学。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季羡林先生翻译出来了,只是为了不知道“已经”这个词儿的英文译法而苦恼了很长时间。结果他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季羡林先生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他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他的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季羡林先生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叔父并没有受过什么系统教育,但是他绝顶聪明,完全靠自学,经史子集都读了不少,能诗,善书,还能刻图章。他没有男孩子,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季羡林先生身上。
季羡林先生说:“我今天勉强学得了一些东西,都出于他之赐,我永远不会忘掉。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十点钟才回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八年。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但也不了解其深远意义,依然顽皮如故,摸鱼钓虾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
初中毕业以后,季羡林在正谊念了半年高中。一九二六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他提倡读经。教国文的老师是王崑玉先生,是一位桐城派的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后来到山东大学去当讲师了。他对季羡林的影响极大。季羡林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读〈徐文长传〉书后》,受到他的高度赞扬,批语是“亦简劲,亦畅达”。季羡林在吃惊之余,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弄到了《韩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欧阳修、三苏等的文集,想认真钻研一番。
一九二九年,季羡林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学习了一年,这在季羡林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国文方面,这里有几个全国闻名的作家:胡也频、董秋芳、夏莱蒂、董每戡等等。

灵感来自勤奋
一九三0年,季羡林高中毕业,到北平来考大学。当时考一个名牌大学,十分困难,录取的百分比很低。为了得到更多的录取机会,季羡林那八十多位同班毕业生,每人几乎都报七八个大学。季羡林却只报了北大和清华,结果两个大学都考上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季羡林选了清华,因为,季羡林想,清华出国机会多,他的专修方向是德文。
在所有的课程中,季羡林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季羡林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季羡林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一九三四年,季羡林清华毕业。母校山东济南高中的校长宋还吾先生邀季羡林回母校任国文教员。了一年书,到了一九三五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季羡林报名应考,被录取。一九三五年深秋,季羡林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始了国外的学习生活。从一九三七年起,季羡林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季羡林的留学生活结束时三十五岁。
一九四六年秋天,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从那时到现在,季羡林一直没有离开北大过。
季羡林说,他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
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爱书如命:视频24'48-26'46(二)季羡林的文化贡献正是因为季羡林在学习中养成的勤奋、爱书如命,造就了他在文化上的巨大贡献。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季羡林先生在文化上的贡献可以从温家宝总理探望时的对话看出:温家宝总理曾八次探望季羡林大师
20078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看望我国著名文学

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并对季羡林95周岁生日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当天,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2003年、2005年,温家宝曾两次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温家宝说:“您写的
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温家宝说:“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我们要坚持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三)季羡林消费观
季羡林也有“第×职业”季羡林作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语言文学,他不喜欢义理,所以写的哲学文章很少。
但到晚年,却又一反常态,大谈起“天人合一”的玄学来。文章一经发表,便语惊四座,颇有影响。他还谈起了另一种哲学———消费哲学,也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与经济基础有关。季羡林的经济基础如何呢?从账面上来看,季羡林的工资是北大教师中最高的,因为他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确定的“老一级”教授。但他每月的工资,经过七折八扣,领到手以后,平均约700800元钱。这些钱,他要给小保姆张淑贞一半,除了她的工资,她还有一个男孩,在北大二附中上学,学费、杂费、生活费全部由季羡林负担。这样一来,他再交完房费、天然气费、电费、电话费等,实际上拿到手的也只有300元左右了。用它来支付全家的生活费,怎么会够呢?
这里就有了一个对比: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被定为一级教授,在六类工资地区的北京,每月拿的工资345元,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每月津贴100元。这是一个“不菲”的工资数目。因为当时物价奇低,去莫斯科餐厅吃饭,一顿大约15元到2元,汤菜俱全,还有黄油面包,外加啤酒一杯。如果吃烤鸭,六七元钱足矣,还能吃只挺大的。这样的物价,有每月450元的固定工资,简直是“阔死了”。而如今,他是全国最有资格的“老一级”教授了,因为比他资格更老的陈岱孙老教授已经去

世。而他的全月基本工资加各种补贴,也就一千二三百元钱,这就是他每月实际上留在手里只有300多元钱的原因。
这样的老教授,工资这样低,怎么维持生活?老先生笑笑说:“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提高的话,也绝没有降低。”人们问难道你有点金术吗?他回答说,非也。季羡林道出的奥秘是:20世纪50年代大学教师主要靠工资生活,不懂什么“第二职业”,也不允许有“第二职业”。而今天却大改其道,学校里也有种种形式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季羡林也有了“第×职业”,就是“爬格子”。他爬了60多年格子,名气大,稿费多,时不时地就收到稿费。这样,他手头虽只剩300元的工资,却从来不感到拮据,原因就是有源不断的稿费做后备军。
50年前的雨衣仍在穿
手头虽然有钱,但季羡林在生活上却向来没有太高的追求。对吃,一如既往,从来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早晨仍然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他从来不让家人或保姆陪他4时起床,为他做早饭,所以早餐是几十年的“一贯制”,从来不变化。午晚两餐,素菜为多,很少吃肉。饮食如此简单,他全家的伙食费不过500元多一点。
至于穿,季羡林简直是个清教徒。他的衣服多是穿过十年八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有一件雨衣,是他在
1946年从德国回到上海时买的,至今仍在穿。有一天,一位专家说,你的这件雨衣,款式真时髦!他听后大惑不
解。专家一解释,他才知道:原来50多年前流行的款式,经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在不知经过多少变化之后,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指导下,现在又回到了50年前的款式。他听后,大为兴奋。没想到自己守株待兔,终于守到了。他也没有想到,人类在衣着方面的一点小聪明,原来竟如此脆弱!
他的老主意是:以不变应万变。他想,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上十分豪华的衣服,打扮得珠光宝气,天天照镜子自我欣赏,那他不是疯子,便是傻子。穿衣服给别人看,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千差万别,那么你满足了这帮人,必然开罪于另一帮人,反正不能让人人都高兴。所以,季羡林的穿衣哲学是我行我素,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不能让你指挥我。在穿衣方面,他是个完全自由自主的人,他的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永不变化。他的用品也是如此。只要能用,他决不丢弃,敝帚自珍是他的用物哲学。他的穿戴和用品,也真因为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不同,有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评论:赶潮流者说他是老古董、老保守、老顽固,而学者层却认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儒者。儒雅的风度,从其学识和人品中来,而不是从其衣着中来。
季羡林消费哲学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他觉得无聊,“斯下矣”。他的潜意识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
季羡林绝非“大款”,但他在自己的消费哲学指导下,素衣淡食,生活简单,却把大把大把的钱送给身边急需的人,或者捐给家乡的学校。这样的消费哲学,但愿能有更多的人会理解。

(四)季羡林情感逸事
文学大师季羡林,他的一生只有一位妻子,这位妻子属于包办婚姻,是他的叔叔撮合介绍的,虽然没有爱情的火花,但是终究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视频9'31-12'28)大家要问季羡林有没有遇到真爱,是有的:
在季羡林留学德国期间,他通过好友田德望认识了迈耶一家。他们是季羡林的邻居。羡林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论文需要先打成清稿再送给教授看。可是他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而迈耶家的女儿伊姆加德小姐会打字,又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所以有一段时间,季羡林几乎天天晚上到伊姆加德家来。因为原稿太潦草,内容又比较专业,伊姆加德自己根本看不懂,季羡林必须要坐在边上,口述和解释。两人这样工作,经常到深夜。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呆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几篇很长的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所以,直至1945年季羡林离开德国前,还经常去她家打字。
期间,迈耶一家,就是这个伊姆加德小姐家里,遇上任何喜庆的日子,都会准备茶点,邀请季羡林做客。伊姆加德的妈妈每次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旁边。那会儿在哥廷根的中国人很少,季羡林形单影只,他自己都觉得常有寂寞之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但那时,季羡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
因为他当时是一个有妻子、有儿女的人。尽管那是一次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但是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与伊姆加德恋爱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然而,放弃这段感情,又会使已经深爱着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会遗憾终生。最终,他做出决定,回到中国,不再与其联络。
1991年,八十岁的季羡林在写长篇回忆录《留德十年》时,首次披露了他五十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
历。
到这个地方,大家对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印象?(请学生起来回答)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季羡林所写的《二月兰》,看看季羡林老先生还有哪些我们不了解的一面,哪些更为细腻的情感。四、《二月兰》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学生可能会用以下几种情感读:
怀念、幸福、悲伤、平淡、喜爱、感慨、羡慕相机引导让学生概括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老祖在二月兰中采芥菜;婉如在二月兰中匆匆而去的身影;虎子和咪咪在二月兰丛里嬉戏;我在文革中遭劫难,成了“不可接触者”;文革后,我成了“极可接触者”。(二)再度课文,读“景语”
1.找出文中描写“二月兰”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语段预设:

1“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
2“直到前年⋯⋯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3“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4“这种野花⋯⋯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板书预设:
形:“常见的野花”、“十分平凡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紫气直冲云霄”⋯⋯生命力旺
(“成长”生长方面)
神:“笑对春风”(拟人化的手法,作者由衷地欣赏“二月兰”,文中多次“反复”)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二月兰虽然貌似弱小平凡,但不择境遇丕泰,有着惊人的顽强生命力。季羡林老先生对这平凡的小花由衷地欣赏。
2.“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中的“这个样子”指的是?(原句回答)预设: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
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过渡语:
二月兰“纵化大浪中”,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但是,人呢?东坡有词云:“人有悲欢离合”⋯⋯(由花及人,切入“悲欢”)
(三)细读体会,话“悲欢”
1.悼念亲人的悲与欢
预设:由花及人(老祖、婉如⋯⋯)——悼念亲人、怀念亲人朗读第六段文字:
“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
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
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当小保姆杨莹还在我家时,她也同小山和二月兰结上了缘。我曾套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
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资料链接(季羡林与婶母、女儿的感情、对猫的情感)

1)季羡林有将近13年一直住在叔父婶母家里,是叔父婶母把他抚养成人。特别是在季羡林留德十年期
间,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音信不通,生死两茫茫,是是婶母含辛茹苦支撑着季家这个大家庭并供养季羡林的子女读书,因此季羡林全家都尊称她为老祖。季羡林对叔父婶母感情也极深。
“老祖”学过中医,为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她做了一个牌子挂在大门口,行医为生。她医道很高明,特别是治疗扁桃体发炎,有的症状很严重,嗓子眼儿都烂了,她拿出自己配的药,用特制的小喷壶往嗓子眼里喷,两天就好了。“老祖”不但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当时穷人多,来看病拿不起钱的,“老祖”不但免收医疗费,还要搭上药。半个济南城都知道南关有个好中医大夫。虽然每天来求“老祖”看病的很多,但赚钱不多,一家人生活还是比较紧张。
多年来,最让季羡林怀念的就是他曾经有过的温馨的家,这是由婶母、妻子和他三个孤苦的人共同组建的家庭。
说起季羡林的出国,还有一段曲折故事。1929年,18岁的季羡林受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比他大4岁的妻子彭德华结了婚。这时季羡林想出国。叔父说:你要不给我生个男孩,别想出去。结果,头胎是个女孩。幸而两年又生了个儿子。这时叔父说:好了,我有后代了,你可以走了。季羡林1935年赴德国求学时,儿子季承才3个月,女儿季婉如刚满四岁。
2)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季羡林走过的风风雨雨近百年的人生中,他最痛爱女儿季婉如。婉如生前是一名
高级建筑工程师,从小乖巧懂事,深得季羡林的喜爱,她五岁上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天津大学毕业后工作也不错。尽管她上班很忙很累,但星期天总是很早起床,坐公交车到父亲住处,一刻不停地收拾家务,走时还带一大包要洗的衣物。婉如55岁退休,59岁得癌症去世。那一年季羡林81岁。女儿的过早离世对季羡林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很大伤害。
3)季羡林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动物,并感到同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但他当上“铲
屎官”的时间比丰子恺要晚得多,为猫提笔时已是20世纪90年代。不过在爱猫的程度上,可以说他与丰前辈不相上下。
季羡林比较著名的“猫文”有两篇,一篇为《老猫》,另一篇为《咪咪二世》。前者写的是他在1978年养的两只分别叫“虎子”和“咪咪”的猫的故事。通过这篇小文,得知季老养猫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如何也绝不打猫,大概也是因为这样,他养的猫似乎也恃宠而骄,不仅脾气暴烈,见人就咬。那只比虎子小3岁的波斯猫咪咪更是常常到处小便,桌子上、椅子上、沙发上,无处不便,最令人头疼的大概就是在“铲屎”的稿子上撒尿了。季老在《老猫》中写道:“最让我心烦的是,它偏偏看上了我桌子上的稿纸。我正写着什么文章,然而它却根本不管这一套,跳上去,屁股往下一蹲,一泡猫尿流在上面,还闪着微弱的光。说我不急,那不是真的。我心里真急,但是,我谨遵我的一条戒律:决不打小猫一掌,在任何情况之下,也不打

它。此时,我赶快把稿纸拿起来,抖掉了上面的猫尿,等它自己干。心里又好气,又好笑,真是哭笑不得。家人对我的嘲笑,我置若罔闻,‘全等秋风过耳边'”也真是难为了这位“铲屎官”了。
咪咪年老寿终后,季羡林非常伤心,并发誓一定要找到一只毛长尾粗的纯白波斯猫。天不负有心人,后来终于找到,为了区别于前任,他老人家便效仿秦始皇的方式,给这只小猫命名为“咪咪二世”,这只小猫也成了晚年季羡林快乐的源泉。
体会悲欢交织的情感:悼念亲人、怀念亲人由此可见,季羡林对祖母、女儿、猫咪都有着很深厚的情感,所以回忆勾起时带来的是内心的幸福与满足。但我们朗读这段文字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几个关键词语,两个“活着”两个“还在”,由此可见他们都已不在人世。而(本文写作于1993年,恰是婉如去世1992年的第二年⋯⋯82岁的老人,触景生情⋯⋯)悲欢交织、怀念亲人。
同时,再读第七段文字,体会作者的“寂寥”“凄凉”“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虎子和咪咪也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和凄凉。”可以额外讲讲季老与儿子的事情:20.00-24'4830.15-41.00
季羡林对亲人的这种深厚情感也体现在对母亲的思念中,亦延续到了故园情深中:母亲:5'39-7'45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家乡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他90岁的生日时,回到了家乡山东临清,虽然他大半生都生活在外面的世界,但在内心深处对家乡永远保留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依恋。对家乡,季羡林先生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他深情地回忆说:“早年我考上清华,家庭很困难,清平县(当
时临清称清平)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补助150元钱,没有那150元,我很难上完清华,对家乡我永远心存感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多年来,季先生心系故土,为家乡孩子捐赠了数千册图书,并设立了奖学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盼望家乡多出人才。家乡人对季先生同样充满感激之情。
2.“十年浩劫”悲与欢(世事沧桑,人生变幻,沉痛之感)
1)“不可接触者”——亲人不离不弃,“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
小猫憨态可掬,依偎身旁。(无量的安慰)
“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这份“欢”更加可贵、更加难得。
Ps:本段原文: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我当时实在非常难过。我知道正义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倒,人妖难分,我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经历复杂,出生在极端贫困的山庄里的贫农之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我当时生活的写照”。文革中,他“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分配挖大粪、看门房、守电话、发信件,变成“不可接触者”。如此丰富的阅历和坎坷的人生经验,奠定了他散文创作厚重的底色。或许这也是他悲中的一丝欢。
2)“极可接触者”——老祖到哪里去了呢?婉如到哪里去了呢?
(亲人离世,无限“寂寞与凄凉”)“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这份“悲”更加伤感、更加沉痛。生趣
链接——“老祖和婉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寂寥”“凄凉”句;“寂寞”“凄凉”句。
3.悲欢难辨——再“问花”
可以看出,季老一直在叩问生命中的悲与喜的哲学命题,但他悲欢难辨,于是他去问?(苍松、翠
柏、二月兰),得到的答案是?(引导学生看原文)



“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泪眼问花花不语”(实则:自问自答,自言自语)
大家觉得季老从二月兰身上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学生答)
4.花“语”传“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月兰悲?欢?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顺其自然——“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纵浪大化中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它如浮云。
笑对春风——“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季先生从二月兰身上得到生命的启迪和暗示,使他虽在文革中备受摧残,但仍巍然屹立,这是他伟大人格的缩影。作者认为人生的历程悲中有欢,欢中有悲,这是生命的自然常态,本色如此。如何度过这悲欢相交的生命呢?“二月兰”在诠释,在解疑:珍惜亲情,处逆境,顺从自然。五、艺术特色:
1.运用反复这一手法染气氛、突出意象、强化情感,是《二月兰》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A.“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
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开头、中间出现两次,一字不差。
B.“笑对春风”出现两次;“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出现三次;“紫气直冲云霄”
出现四次。
从反复的修辞格来说,属于间隔反复,与连续反复相区别。也就是说,在反复的语词或段落中间,间隔着其他文字或段落。就本文而言,二月兰的反复描写之间,插入了作者的回忆、情感与议论。
2.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也是本文的特点。二月兰从“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到“变成百朵,千
朵,万朵”,藤萝与二月兰
的区别“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
,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细察。

作者还特别注重景物和画面的色彩感。写二月兰“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写松柏“郁郁葱葱”,写榆树高枝“刺入蔚蓝的晴空”,写春天景色是“烟”和“紫雾”,写小猫在二月兰丛中是:“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此外,描写常因情感与想象的渗入而显得生动。如二月兰“正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

听到”,“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令人耳目一新,似能感受到作者的诗人气质与灵动心境。
六、课堂小结: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前对穷通寿夭也是颇有一些想法的。十年浩劫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今天我们赏读了季先生的二月兰,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老先生的生平、逸事,相信每个同学会有一些感悟,心灵受到某种触动。文学的力量就在于此,愿我们感悟生活,享受生活,丰厚生活的内涵。无愧于生活的赐予——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无论是顺途还是坎坷,一路前行:纵浪大化,不喜不惧。
七、不一样的季羡林
我不是书呆子我还会讲荤段子——季羡林我冒雨到图书馆去看报,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一九三二年九月十一日)我以为老叶(季老的老师)不上班,他却去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二十一日)
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二十三日)看清华对附中女子篮球赛。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其实不是去看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十二月二十一日)
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十七日)。季羡林年轻时曾在日记中写到:“前两天下了点雨,天气好极了。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石点头》,短篇的,描写并不怎样淫秽,但不知为什么,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喏,这就是看起来一本正经的国学大师的日记,哪里有那么多抒情啦哲学啦吧啦吧啦让人听不懂的高深莫测,而是既像个小孩子一样卖萌也像个成年人一样各种开车,不正经起来也是另一番滋味。
八、推荐阅读
季羡林《清塘荷韵》、《幽径悲剧》、《夹竹桃》(《二月兰》选自辑五“拥抱自然”)九、布置作业
二月兰象征意义辩论本文反复多次描写了二月兰意象,作者的赞颂之情溢于言表。那二月兰究竟象征着什么?学者对此有两种看法:
1.寄寓了他对生命中有着非凡地位的几位亲人的深沉怀念和无尽哀思;歌颂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并且昭
示着逆境中巍然屹立、顺从自然、顽强执着的品性;又有着对生命悲欢的哲学思考。(课堂讲述的)
2.认为作者由花及人,移情于花,人与花才在想象中互渗合一,“借花喻人”。
一是借花喻人的“人”大多是作者的亲人,如老祖、婉如、德华等,这反映了他从自己人生经验中得出的对亲情的特别珍重。在他眼里,亲情的价值远在名誉、地位、金钱之上。

二是借花喻人的“人”都是女性。不仅他的亲人是女性,保姆是女性,连他钟爱有加的小猫虎子和咪咪,作者用的代词也是“她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花是女性的原型象征。作者写二月兰用了拟人化的“她”,再借花喻人,都源于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说,作者借二月兰的意象歌颂了亲情,更歌颂了女性身上特有的美好品质。
二月兰象征着平凡的众多女性平常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十分平凡的野花”,“以多胜”——众多平凡女性的写照;
“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寓示着女性具有险恶环境下原始的本能的顽强生命力量;
“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是女性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的人生态度的隐喻。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的文革中,她们决不反潮流、随风倒,依然保持着一种“平常心”。这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历经沧桑考验的生存智慧,在普通人特别是平凡女性大众身上积淀得尤为深厚。
二月兰还象征着一种女性情感与气质特征,即善良、关爱他人与自我牺牲。它们同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的产物。作者周围的女性,在文革中并不视他为异类,殚精竭虑给他弄好吃的,希望给他增添生趣。作者之所以能在绝境中活下来,全依赖她们身上的这种美好品质。(文革自杀事件举例——老舍;普通亲人)人事沧桑,世态炎凉,使作者对人生悲欢抱着复杂的心情与认识。长期的“不可接触者”的经历,“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最后,作者连“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都不甚清楚了。悲中有欢,欢中有悲,悲欢难辨,这就是结论。这也是二月兰所象征的平凡女性的人生态度,更是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生存智慧。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下节课进行辩论。(以座位为界,分为正反两方)十、课堂演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d557a8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9.html

《《二月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