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俗的莎士比亚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粗俗的莎士比亚——从莎剧中的语言看中西文化
作者:郭燕栏目:商业文化添加时间:2009-11-1014:35:06要:莎剧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性毋庸置疑,而莎士比亚的语言能力更是让人惊讶,这里只是从莎剧中的粗俗话、俏皮话与格言、警句做对比,两者虽南辕北辙,但是在对比中体现了中国的中庸思想;从所举例句也能看出中外文化的不同。关键词:粗话;格言;警句;中庸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0910-0000-01
序言:威廉·莎士比亚(WillamShakepeare(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后人的创作,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初期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根据某部词汇索引的统计,莎士比亚一共使用过43566个不同的词。
一、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粗语
莎士比亚戏剧中有许多的粗俗话,特别是一些高雅的喜剧里。比如《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AntonyandClepatra)中的安东尼,他是罗马后三人执政之一、后三巨头之一,在决定要离开埃及回罗马时,克莉奥佩特拉非常失望,就说一句:“我恨不能有你那杆三寸枪。(IwishIhadthyinches.“三寸枪”(Inches在这里已经很直露,指的是男子的阳具。换句话说,就是克莉奥佩特拉希望自己是男儿身而不是女儿身。又如在《哈姆雷特》里有这么一场,哈姆雷特的母亲把哈姆雷特叫到她的寝宫里准备教训他一番,说他搞的这场“戏中戏”有点过火了。当哈姆雷特进入寝宫时,他母亲说:“哈姆雷特,你这下可触怒了父尊。这里的“父尊”指的是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继父。哈姆雷特回答道:“母亲大人,你这下可触怒了家翁。“你(thou”和“你(you”是两个不同的代词。“你(thou”是称呼关系较亲近的对话者的,“你(you”则是尊称。除了那些激情澎湃和庄严肃穆的豪言壮语之外,还有日常生活中的俚俗语。如“是有还是空,正是疑关一种。”但是随着独白的进行,你会发现还有哲学悬思的冥想与探究。“是有还是空,正是疑关一种。两下里怎显英雄:一则是任舛运矢石攻重重,一则是振臂开弓,射退愁海浪汹汹。”接下去,独白变得越来越雄壮深邃。开头很简单,再往中间去就是哈姆雷特历数社会丑恶面,钻研未知领域的那段了,就有不少高深难懂的东西,比方说:“谁人诸般苦甘尝,„„却只须,光光刃一行,便堪清清结业账?”他不说是自杀,而说“光光刃一行,清清结业账”。要“结业账”。从英语词源上讲,“结账”来自“安静”人怎么样使自己安静呢?用一把光刃刺死自己即可,“光”指的就是出鞘。但到结尾时,剧作家又返璞归真了,写到:“祈禁言,美人奥菲利特!天仙,一番忏祝之间,莫忘俺诸般罪愆。”就是这样,两头简单,中间深邃,中间使用的是典型的伊丽莎白时代诗歌中的华丽词藻。
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格言或警句分析
在冲破前人和旁人窠臼,自成一格的同时,莎士比亚并无虚无主义地一味反对借鉴、吸收乃至模仿。众所周知,他几乎从来不去从无到有创造新的故事,而是经常采用历史、古剧和流行叙事诗中现成的情节,因此常被戏称为“剽公”;即便剧中的台词,特别是那些带点儿格言或警句意味的,诸如“发光的未必就是黄金”《威尼斯商人》第二幕第七场)“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和“随时准备着就是了”(分别见《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和第五幕第二场)等名句,经历代学者考证,也都是从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他人作品中成功地移植过来的。
莎士比亚所有的剧作就像是一部警句、格言、谚语的合集。我们今天使用的好多表达法都可以溯源到莎士比亚。比如说,如果你觉得某个东西对你而言太难懂了,你就会说:“这对我

来说就跟希腊文似的。ItsGreektome.)谁最先说的这句话?都认为是莎士比亚。别的例子还包括“消失在空气中”。这很像现在人们挂在嘴边,听在耳中的“某某人蒸发掉了”“石头打结”据说也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在当代英文里还是很常用的。当然还有“绿了眼”指嫉妒,而我们中国人说“红眼”。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拘礼”“亲骨肉”“纹丝不动”等等。
三、从莎士比亚中的语言中看中外两种文化
中国文化受儒道两家意识形态的统制,以后又引进一个佛家,三教渐次合流,终于形成一种在静与动、阴与阳、入世与超脱、进取与无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人们常把中国文化的这种中庸精神归结到孔子之孙子思所作的《中庸》。在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方面,中庸思想表现为陶渊明式的恬淡、洁志、质朴、和谐。在艺术审美方面,中庸思想大抵表现为一种锋芒隐藏的节制,一种不走极端的平稳。在戏剧领域,中和精神同样顽强表现着自己,从曲、剧到传奇,除去屈指可数的例外,一般剧目情节的发展都离不开悲欢离合的模式,悲终于欢,离终于合,即使在现世达不到欢与合,剧中人可以去阴曹地府打一个来回(如《牡丹亭》,或者通过某中异化(如《梁祝》中之“化蝶”,总得争取一个团圆的结局。说到西方文化的遗传因子,影响最大的当推基督教思想和古希腊神话。基督教从灵与肉对立的角度出发,谴责“原罪”(尤其是在犹太教的《旧约》中),警告“末日”,规劝“赎罪”;而希腊奥林匹斯山活泼泼的诸神完全像凡人一样撒谎,吵架,私通,酗酒,酒色财气一样也逃不脱。这两种文化遗传因子各自走着极端,断无中和的可能。
总结:文章写到这儿,我们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莎士比亚所要表达的东西,同我国的传统戏曲在不少方面有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其精髓不在于堂皇的布景、曲折的剧情,而在于剧本主旨寓意的阐发,同时又能以脍炙人口的隽永诗句或唱词唱腔给观众以无限的艺术享受。此我联想到,只要我们反复吟诵莎士比亚不朽的是诗句,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去不断挖掘莎剧的真谛。而我现在从莎士比亚语言的两极分化理解到: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有各种不同才能、不同行业的人,各有自己的地位,完成不同的作用,各得其所,彼此没有冲突。一个有理想的社会,也是这样和谐的一体。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参考文献:
[1]BenJonson.“DeShakespeareNostrati”inJ.B.Priestlyetal:EnglishLiterature(Harcount,BraceandWorld.Inc.,1963p.187
[2]Kirszner,L.GandMandell.S.R(2006LiteratureReading.Reacting.Writing(fiftheditionPekingUniversityPress1699.2002
[3]NorthropFrye(1967FoolsofTime:StudiesinShakespeareanTragedyUniversityofTorontoPress
[4]Shakespeare.Willam(1997Hamlet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5]张伯香.1998.英美文学选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朱生豪.2001.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喜剧卷、悲剧卷.上海译林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72542e453610661ed9f454.html

《粗俗的莎士比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