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学生版)

发布时间:2018-06-26 10:12: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基础篇

姓名:

原文: 1.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无忧。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汉·刘向《新序》)

【注释】①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②阴德:暗中所行的好事。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婴儿时( )( 2. 3. 4.归( 5.泣( 6.不食( 7.其故 )( 8.向( 9.安( 10.天报福( 11.及( 12.楚令尹( 13.未治国人其仁也( )(

基本内容的理解:

1.请完整地回答:孙叔敖出游回家后为何哭泣?

2.选文记述了孙叔敖幼时的一件事,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 的人,因为

原文: 2.欧阳询观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马宗霍《书林纪事》)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尝行 )( 2.驻马观 3.良久去( 4.复反 )( 5.及( 6.乃( 7.宿旁( )( 8.

基本内容的理解:

1.选文逐层深入地表现了欧阳修对古碑书法的沉醉,请依次概述: 复反,下马观之

2.选文中的欧阳询是一个具备了 心和 心的人。

原文: 3.乐不思蜀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注释】①王:指司马文王,三国时魏国大将军司马昭。②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③郤Xì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 2.乐( 3.郤正闻 4.后问( 5.答( )( 6.闭其目( 7.如前( 8.乃似郤正语( 9.如尊命( 10.左右(

基本内容的理解:

经历了这两次回答后,刘禅应该给司马文王留下了 的印象。

原文: 4.陆绩怀橘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选自晋·陈寿《三国志》)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 2.怀橘二枚( 3.及归 )( 4.作宾客怀橘( 5.以遗母( )( 6.大奇之 )( )(

基本内容的理解:

你如何评价陆绩的这种行为?

原文: 5.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以施欤? (选自宋·苏轼《东坡全集》)

【注释】①痴:此指傻乎乎。 庶几 希望。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置( 2.浣衣于水者( 3. 4.自若 5.视( 6.久之( 7.首抵触( 8.儿痴( 9.不知 10.亦卒去( )( 11.食人( )( 12.威( )(

基本内容的理解:

1.老虎采取了“ ”和“ ”的方式来试探两小儿。

2.这个故事可以带给人的启示是:

原文: 6.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曾子市( )( 2.其子随 3.泣( 4. 5.顾( 6.市( 7.之( 8.特( 9.耳( 10.欺之( 11.成教 12.烹彘(

基本内容的理解:

曾子教育孩子的原则是:

原文: 7.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选自《列子》)

【注释】①攫:抓取。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而之市( )( )( 2.适鬻金者所( )( )( 3. )( 4.得之 )( 5. 6.见金(

基本内容的理解:

本文借齐人攫金的故事讽刺了那些 的人。

原文: 8.诸葛恪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注释】①瑾:诸葛瑾,字子瑜。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 ②长检:长的标签。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群臣( 2.使人( 3.曰( 4.乞请笔两字( 5.笔( )( 6.座欢笑( 7.乃以驴赐恪( )(

基本内容的理解:

1.孙权让人在驴脸上贴纸条写字的目的是

2.诸葛恪在此事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请试作分析。

原文: 9. 商鞅立信

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具( 2.恐民不信( 3.徙置 )( 4.十金( 5.怪之 )( 6.予五十金( 7.明不欺( 8.下令(

基本内容的理解:

本文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原文: 10.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选自明·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都御史刚峰海公:海瑞,字汝贤,号刚峰。都御史,官职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②宦囊:做官的俸禄。③金:银子。④葛布一端:麻布两丈。⑤司寇凤洲:指王世贞。明朝大臣,文学家。⑥党:同伙的人,集团。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于官舍( 2.而已( 3.多得( 4.之云 )(

基本内容的理解:

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原文: 11.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②跣(xiǎn):赤脚。③被:同“披”。④其:怎么。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善( 2.徙于越( )( 3.或谓之( )( 4.子之所长( 5.使无穷( 6.可得乎( )(

基本内容的理解:

这则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原文: 12.徐有功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私害公?” 

【注释】①皇甫文备:人名,复姓皇甫。②武后:指武则天。③徐大理:指徐有功。大理,官名,主管刑法。④论狱:判决案件。⑤党逆人:与叛逆分子勾结。⑥出之: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出,使动用法。宽:宽松。曩:以往,过去,从前。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狱( 2.无何( 3.人所告( 4.曰( 5.欲出之( 6.可以 

基本内容的理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原文: 13. 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 ①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春秋时郑国人,政治家。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②执然明:郑国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③夫人朝夕退而游焉: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退,工作完毕后回来;游,闲逛;焉,句末语气词,无意义。④善否:好与不好。⑤药:名词作动词,以……为药,当作治病的良药。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执政 2.何如( 3.何为( 4.人( 5.吾师也( 6.之何毁之( 7.止( )( 8. 9.吾不救也( 10.不如吾闻而之也(

基本内容的理解:

1.对待百姓的议政,子产和然明的态度是怎样的?分别用一个字归纳他们的做法:子产 ,然明

2.这则故事表现了子产的什么品质?

原文: 14. 曹植聪慧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 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②属文:写文章。③太祖:指曹操。④倩人:托借别人。⑤顾:只,只要。⑥奈何:为什么(表示反问)。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援:提,拿。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辞赋数十万言 2.文( 3.论( 4.当面试( 5.悉将诸子登台( )( 6.使赋( )( 7.观( 8.之(

基本内容的理解:

1.从文中可以看出曹植聪慧的具体表现是

2.默写曹植的《七步诗》。

原文: 15.赵广誓死不屈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亦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不能画,协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合淝:即合肥。②李伯时:即李龙眠,北宋著名画家。③建炎:宋高宗年号。④贼:指金兵。⑤协:同“胁”,威胁。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久之( 2.能乱真( 3.不能画( 4.

基本内容的理解:

1.从赵广学会作画的经过可以推断他是一个 的人。

2.赵广在金兵面前的表现可以用孟子的一句“ ”来概括。

原文: 16. 刘庭式娶盲女

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注释】未及第:没考上科举。纳币:送聘礼。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成约而未纳币 2.疾( 3.劝纳其幼女( 4.之矣( 5.岂负吾初心( )( 6.娶盲女(

基本内容的理解:

1.女家“不敢复言婚姻之事”的原因是:

2.从刘庭式娶盲女之举可知他是一个

的人。

原文: 17.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簿,同寝,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注释】绸缪:情谊深切。蹴:用脚踢。此非恶声也:古人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之兆,祖逖不这么认为。本流徙部曲:先前一同流亡来的部属。部曲:部下,军队。中流:江心。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俱为司州簿( )( 2.寝( 3.起舞( 4.社稷倾覆( 5.部曲百余家渡江

基本内容的理解:

1.“闻鸡起舞”现为成语,用以比喻

2.你还能说出几个像祖逖一样发奋努力的古人的故事吗?

原文: 18.公冶长背诺

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居无何,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讯之,长告其故,宰不信,适檐前雀噪甚急,宰因问长曰:“汝如解禽言,能解此雀来噪者为何事耶?”长倾听良久曰:“雀云东乡有车粟覆地,来呼众雀往啄之耳。”宰使人廉之,果尔,遂释冶长。

【注释】公冶长:孔子的学生。鸱:即鹞鹰。邑宰:县官。廉:考察,查访。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其肉( 2.公冶长应而往( )( 3.獐( 4.是以( 5.居( 6.无何( 7.长告其 8.檐前雀噪甚急( 9. 10.冶长

基本内容的理解:

1.公冶长背诺具体是指他违背了 的诺言。

2.公冶长的背诺和“遥呼”之举都是缘于他

的心理。

原文: 19.陶母责子

  陶侃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封酢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选自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土石横截水流,留一缺口,让鱼随水流入竹篓一类器具中。坩鲊:一坛腌鱼。饷:以食物送人。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 2.反书责侃( )( 3.吏( 4.

基本内容的理解:

陶母责子是希望他成为一个 的官员。

原文: 20.鸟不畏人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

【注释】武阳君:苏轼的母亲。鷇:初生的小鸟。桐花凤:鸟名。忮:恶。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书室( 2.众鸟其上( 3.武阳君杀生( 4.皆不捕取鸟雀( 5.为珍异难见(

基本内容的理解:

1.请概括选文写了家中庭院的哪两处奇观。

2.作者认为,这两处奇观的存在得益于人的“ ”,具体就是文中写到的“

”。

原文: 21.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注释】居作:本刑法名,罚令囚犯服劳役,这里指做佣工。耆老:老人。

恒:平常,普通。责让:批评。豕:猪。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曾误 2.延及它舍( )( 3.以豕偿之( 4.主人之( 5.为( 6.悉还其豕( )( 7.鸿不而去(

基本内容的理解:

1.文中的梁鸿是一个怎样的人?

原文: 22.点石成金

昔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感其至心,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念当有以济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如此,便可授子大道。”其人曰:“不然,我心欲汝此指头耳。”

【注释】虔奉吕祖:虔奉,真诚地信奉。吕祖,传说中的道教真人吕洞宾。

粲然:金光闪闪的样子。诚:确实,的确。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心( )( 2.悯之( 3.伸一指( 4. 5.如此 6.

基本内容的理解: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成语“点石成金”的意思是

原文: 23.张助斫李树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注释】空桑:根部枯空的桑树。余浆:剩下的水。李君: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

谢以一豚:用一只小猪祭谢。 “众犬”句:本意为一只狗叫,许多狗也会跟着叫起来,比喻众人盲目符合。翕赫:轰动。滂沱:本意指雨下的很大,此指李树旁摆满了酒肉。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见空桑( 2.植种( 3.下( 4. 5.犬吠声( 6.盲者视( 7.一岁余 8.出来 9.之( )(

基本内容的理解:

本文借桑中生李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原文: 24.刘备托孤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选自《三国志》)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属以后事 2.嗣子可辅( 3.泣( 4.股肱之力( 5.诏敕后主( 6.之如父( 7.决于亮

基本内容的理解:

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一个八字成语,是

原文: 25.甘戊渡河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谨愿敦厚:恭谨而又忠厚老实。干将:古代名剑的名称。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使于齐( )( 2.河水耳( 3.王者之说( 4. 5.千里( 6.不如小狸

基本内容的理解:

1.本文列举了哪些事实论证论点?

2.甘戊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原文: 26.齐人有好猎者

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猎者( 2.而不兽( 3.则愧其家室( 4.所以( 5.不得之 6. 7. 8.疾耕( 9.人( 10.

基本内容的理解:

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

2.齐人狩猎的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

原文: 27.范式访友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告:请假。过:探望:约定。审:果真,确实。乘违:背离。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告归乡里 2.后期至( 3.具以白母( 4.何相信之审( 5.巨卿士( 6.若然 )( 7.欢而别

基本内容的理解: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原文: 28.读书五失

袁文清公……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篡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注释】要:这里指文章的要旨。失儒而无立:意为学说正统但是没有什么创意。纂录故实:纂录,摘录。故实:往事。更端:换个开头。甚:更严重。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尝云 )( 2.予少时( )( 3.古人言行( 4.常退缩而不敢望( 5.趋而从之 6.出其后( 7.喜学文(

基本内容的理解:

针对文中指出的“读书五失”,我们从中悟到应该怎样读书?请从五个方面分别说说。

原文: 29.陈寔与“梁上君子”

寔在乡间,……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注释】阴:暗中。整拂:指整理、收拾。稽颡归罪:磕头认罪。譬:晓谕,使人明白。由:因为,由于。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于梁上( 2. 3.人( 4.譬之( 5.自是( 6.县( ) 

基本内容的理解:

1.“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是指

2.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原文: 30.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祷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注释】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④骊山:今陕西临潼东。高葆祷:高大的土堡。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高葆祷于王路( 2.褒姒大 3.幽王欲褒姒笑( 4.数击鼓( 5.天下笑

基本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可以看出周幽王是怎样一个人?

原文: 31.路人献雉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不遑:没有工夫。遑:闲暇。贵:赞赏。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见之( 2.然( 3.与( 4.之( 5.献楚王( 6.以为( 7.楚王其欲献于己 8.而厚赐之( )( 9.买鸟之金十倍(

基本内容的理解:

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原文: 32.范仲淹正直

范文正公仲淹少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悴:困苦。②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笃:严重。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⑥而:你。⑦俾:使。⑧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贫悴( 2.术者病笃( 3.付子( 4.以其方( 5.文正辞避( 6.而术者气已 7.谏官( 8.汝尚幼( 9.俾我收之(

基本内容的理解:

本文最后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原文: 33.颜氏父子异志

颜竣于孝武有功贵重,其父延之常语之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说:“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竣竟为孝武所诛。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之( 2.尝早竣( 3.门( 4.未起( 5.骄傲如此( 6.能久乎( 7.孝武所诛

基本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看出,颜竣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是

原文: 34.和氏璧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刖:即砍掉足。薨:周代诸侯死称做薨。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而献之于厉王( 2.之( 3.和为诳( 4.厉王薨( 5.哭之悲( 6.之以石 7.所以( 8.

基本内容的理解: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卞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原文: 35. 张齐贤明察

张齐贤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问尔。后文定晚年为宰相,门下厮役往往侍班行,而此奴竟不沾禄。奴乘间再拜而告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独遗某,何也?”因泣下不止。齐贤悯然语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事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虽尔亦不知也。吾备位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敢以盗贼荐耶?念汝事吾日久,今予汝钱三百千,汝其去吾门下,自择所安。盖吾既发汝平昔之事,汝其有愧于吾而不可复留也。”奴震骇,泣拜而去。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事:器物的件数。②文定:张齐贤的谥号。③侍班行:按位次封官。④某:自称之词,指代“我”。⑤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⑥三百千:即三万。

译文:

中考实词、虚词链接:

1.视不问尔( 2.奴乘 3.相公独某( 4.泣下不止( 5.告人( 6汝钱三百千( 7.盖( 8.吾( 9.发(

基本内容的理解:

张贤齐是怎样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c5a3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1.html

《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