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的爱国主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武振伟《从楚与中原各国关系看屈原的爱国问题》
周代,包括屈原在内的人所爱之国,实有三种:其一,是出生之国,即“乡国”;其二,是居住之国或奉仕之国,即“君国”;其三,是构成神话谱系的先祖之国,即“祖国”。屈原对楚国的感情,正是这三种概念的结合体。从屈原一生历程看,先为怀王信任,制定宪令,有着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希望。但是不幸的是,受到奸臣的谗害,而被流放。虽然如此屈原仍冀心楚王能觉

悟其忠诚而召回自己,能够重新实现自己的理想。屈原有着强烈的宗族意识,他是楚国王族,他不会看到自己宗族的覆灭而无动于衷,而当时,秦不断攻楚,怀王时期,楚先后失去巫郡、黔中郡等等,郡郧都城之地也被秦军所占,楚军数次大败于秦。楚国的强盛维持到怀王前期而告结束。由于楚王的信谗任俊,决策失误,楚国的衰亡已成定势,屈原痛感于此,不忍离去,他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挽救自己的宗族,他是站在保存楚国社稷的立

场上来看问题的。纵观中原各国,每一国对传国宝器的重视,对宗庙的重视,莫不是其宗族意识的表现,楚国正是处理好了它灭掉小国之后对待灭国贵族的问题,才得以使灭国贵族能够安心做楚国的降臣,不再叛乱。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即是灭国不灭其祀。屈原的联齐抗秦的主张,也是站在宗族这个立场上的。应该将屈原的“爱国”界定为“热爱宗国”,这样比较合理。如果说是热爱宗国的话,那么屈原的“爱国”是成立的,同样,我们

可以称许穆夫人为“爱国诗人”因为她也是站在其宗族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的。这种界定,显然是从狭义上的“国”的概念上说的。历经几千年,中国人的宗庙观念至为强烈,祖宗的基业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也就可以理解了。屈原不愿看到楚国先公先王创立起来的基业毁于当代人的手中,《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熊绎、若敖、纷冒等几代君主,“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楚国先祖的艰难创业,使屈原不忍看到楚国千百年来

的基业毁于一旦,他对宗国深厚的感情使他不忍离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司马迁从屈原的作品中,看到了屈原“存君兴国”的一致性。屈原系心楚国、系心怀王是密不可分的。屈原的爱国思想虽然与现在的爱国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是不同意义上的。但是千百年以来,我们却从中汲取到了屈原身

上的积极的人生精神。
屈原爱国精神的认可,更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缺省性解读,人们不必拘泥于对国家范畴的阐释,而只需从中汲取利于现代人的那种精神,特别是特殊的社会原因造就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即是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国家形势与当时的楚国有着深刻的相似之处时,人们更容易理解屈原的精神。抗战时期郭沫若《屈原》历史剧演出的巨大成功也正在于此。这种爱国情感的共鸣是千载而下我们读懂屈原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4f93fbd960590c69ec376d0.html

《论屈原的爱国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