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心得5篇

发布时间:2020-02-12 10:23: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5篇

【篇一】

乡村振兴是当前基层工作的头等大事,更是基层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参加乡村振兴报告会,让我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履好职尽好责,就是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解决难题,切实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前部分农村群众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传统的重义轻利、勤劳纯朴观念正在减弱。少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甚至争当贫困户,“自己躺着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针对此现象,我走村串户,与村民深入交心谈心,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同时深入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帮助农村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光荣、等靠要可耻的观念,激发群众自立自强的内生动力。2014年以来,我们村有42户159人在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脱贫摘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党员干部就应该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听民声、集民意,了解群众的思想、困难、愿望,帮助农村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共谋发展的观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当前,农村群众发展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受文化水平底、基础条件有限等因素影响,部分村民发展无计、致富无门。在当阳乡玉灵村,原来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或者种植苞谷、红薯、洋芋“三大坨”,收入十分微薄。村支两委结合实际条件和县上产业规划,发动村民种植板栗、脆李、核桃,结合大九路建成通车,发展乡村农家乐。现在已发展900亩脆李、1400亩板栗、150亩核桃,村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中,基层党员干部要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让村民赶有目标、干有方向;要积极帮助村民引项目、引资金;要组织开展培训,鼓励村民互帮互学,掌握实用技术,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

基层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当阳乡玉灵村党员干部带头整治“无事酒”,凡是参与“无事酒”的,一律免职;无职党员参与“无事酒”,给予党内处分。基层党员干部要抓好自身建设,强化教育管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讲公德,模范遵纪守法。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带头抵制,要求群众参与的,自己带头参与,帮助农村群众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和习俗,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009年,我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后,先后针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劝诫不能认真履职的村妇女主任,辞退不能认真履职村团支部书记,有效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必须把堡垒建实、把旗帜擦亮。要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带领村民克难攻坚、勇挑重担,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乡村治理和发展更需要一批领头雁,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把村民当家人,把村事当家事,为村民办实事,才能带领大家齐心合力共同把全村建设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篇二】

在开年第一课上,有幸聆听了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刘奇教授关于乡村振兴的专题讲座,感受到“观念转轨、动能转换、治理转型”的 “三转”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六合”是具体抓好落实的主要途径。刘教授在研究乡村振兴方面,站位高、立意深,与农村实际结合的紧密,具有丰富的实践性。作为基层党委书记,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执行者,可谓是耳目一新,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改变了我以前对乡村振兴的狭隘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乡村振兴是扛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最基层的执行者,我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 坚持规划引领,为乡村振兴指明发展路径。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方向。首先,要对乡村建设制定详实、科学、适宜的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对现有的镇村规划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修编和完善,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保证镇村规划体系与乡村振兴规划体系相适应、相协调。其次,对产业发展做长远的合理规划,通过制定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产业规划,构建起有序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壮大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坚持精而又实的规划,确保持续发展,落实沉稳有效。

二、抓住“三农”核心,打牢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主体上的变革,从而推动中国广大乡村的发展。

1、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本体。我们当前农业生产仍然是处于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生产,距离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乡村振兴中的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不仅仅是以土地产出为要求,而是聚合“一、二、三” 产融合发展、共同兴旺的现代化农业格局。让农业走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传统文化农业等各类农业主体并驾齐驱的现代化农业,同时强化农业产业各种政策保护,切实减少农业风险。

2、农村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农村是农民的家,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一个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绿化、文化的美丽家园,让广大农民记住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的乡愁,才是乡村振兴的最终要求。强化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强化乡村综合治理和管护,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善,留得住人、留得住心,把农村真正打造成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的载体。

3、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十三亿中国人中,有着近十亿的农民,乡村振兴也就是怎么样解决农民富的问题,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乡村的振兴发展对于“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根植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等多方面努力,解决社会保障的各类问题,培养一批专业化、团队化的职业新农民,推进让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新关系,让有能力、有门路、有激情的专业农民主动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三、 强化配套保障,为统筹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乡村振兴中镇村是政策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一线指战员,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相关制度,把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现代金融等新时代的现代元素融入乡村,以配套保障为基础,为统筹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等支持是在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整合乡村振兴政策和资金向基层一线倾斜,确保工作落实有保障;二是规范完善各类配套设施,为群众上学、就医、文化活动等提供便利条件,共享发展成果;三是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利用宣传、教育、治理等多种形式,促进乡村文明进步,促进群众和谐相处。

四、 加强党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支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乡村干部队伍,着力提升他们的服务能力、参与意识以及管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其次是留得住一批“专业人才”,让一批留得住、干得好,有激情、有热情、有情怀的在农村发光发热,通过解决谁来干的问题,把乡村振兴真正落到实处。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特别是对于我们基层干部,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是广大农民殷切的希望。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的奔跑,我们都是追梦的人”,我们共同在乡村振兴路上埋头苦干、砥砺前行,让乡村振兴的梦想早日实现。

【篇三】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篇四】

2019年7月6日-14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浙江大学乡村振兴专题研讨班学习,先后听取了浙江大学、浙江省农办等七位专家教授的授课,参观了柯桥棠棣村、桐庐环溪村、荻浦村、安吉横溪坞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所学、所看、所思感触颇多。浙江是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首创之地。2003年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部署、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10多年来,在浙江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从盆景变风景、化苗圃为森林,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成为浙江全省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浙江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省。 浙江乡村振兴的经验很多,其中我认为最主要、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六条:

一是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现实担当。乡村振兴是个长远工程、系统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农”发展与国家现代化蓝图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可以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关键是如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抓好落实。纵观浙江省乡村振兴的经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万村景区化”再到“大花园”建设,无不是靠一任接着一任干,才取得了今天的硕果。正如浙江省农办林爱梅处长所讲的,“浙江省最大的经验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匠心。”

二是要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乘车前往安吉横溪坞村的路上,放眼望去,满山的毛竹翠绿连绵,碧绿的荷塘一望无际,各具特色的民宿点缀其中,让人流连忘返。13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给当时正在犹豫要不要关停矿山的余村指明了一条“绿富美”的大道。13年来,关掉矿山的余村,空气干净了,山上的竹子也更绿了,一切都慢慢恢复了生机,余村人着实让绿水青山变成了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余村的发展也正是浙江省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本与缩影,像德清的“洋家乐”模式,像遂昌的“遂昌公社”模式等,无不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中奔向小康大道。

三是要有“敢闯创”的创新精神。浙江民营企业家的“敢闯创”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创新之花离不开培育她的土壤。这中间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基层干部敢想敢干、敢闯敢创的精神,是浙江经济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比如,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上,浙江省探索的“抱团飞地”(将贫困村、薄弱村用地指标集约打包和城郊用地指标置换)模式,就很值得学习借鉴。比如,当年“淘宝大学”大学生创业的做法曾经受到非议,但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成就了一批年轻人的财富梦想的同时,也引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风。

五是要有尊重城乡发展规律的科学观念。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比如,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的振兴作为基础和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才会有人气,才会实现生活富裕。而产业的兴旺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必须是生态宜居的,否则这样的产业是不可持续的。像安吉县,除了发展乡村旅游之外,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开发的安吉白茶俨然已经做成了大产业,价格是当地同类产品的3倍。安吉的竹业年产值200亿元,全国第一;竹制品年出口总额全国第一。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要注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升,要注重“面子”更要注重“里子”。浙江省的“五水共治”(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工程,文化礼堂建设等,应该说是为美丽乡村“里子”建设探索了成功经验。比如,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上要灵活,要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搞活经营权;要做好农民增收、市民良好体验相结合的文章,做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文章,政府在规划、引导和规范上多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创造力和市场的调节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篇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大战略和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计划生育协会作为一个在党领导下的全国性群众团体,是构建和谐村居,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的重要推动者。近几年来各级计生协会积极发挥职能,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县级计生协会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推进改革转型,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天峨县计生协会为视角对县级计生协会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简要的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浅谈几点对下一步工作的看法。

一、天峨县计生协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天峨县计生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网络健全,群众自治基础牢固的优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建档立卡的计生贫困家庭,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大力推广“爱心保险”、“关爱保险”、“计生特殊家庭综合保险”、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额贴息贷款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农村计生家庭脱贫致富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筑起了新的保障防线。同时,还全面组织开展“生育关怀·微笑行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5·29会员活动日”、卫生健康专题宣传等系列活动,在协助政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助力健康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扎实推进5个常规生育关怀项目。

一是从2012年至今,县级计生协会累计为9416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投入爱心保险项目专项经费36.24万元;理赔案件累计166件,赔付金额累计59.5万元,平均赔付率为178.75%,参保群众满意率100%。二是从2012年至今,共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小额贷款贴息项目409户(次),发放小额贷款贴息739.81万元;完成贷款贴息391户,贴息金额50.45万元。三是2016年争取到河池市计生协会为我县计划生育伤残、失独家庭累计48户68人购买计生特殊家庭保险,投入保险专项经费共1.36万元。同时,从2017年,争取到自治区计生协会为我县计生特殊家庭25户35人购买了计生特殊家庭综合保险,保费合计1.4万元。四是2017-2018两年全县共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23301人购买关爱保险,关爱保险项目经费合计69.9万元。

(二)深入实施国家生育关怀行动项目。积极组织实施我县各级计生协会进村入户做好计划生育家庭唇腭裂患者的调查、筛查、上报工作。截至目前,为我县13名唇腭裂患者争取到杭州微笑慈善医院在南宁红十字会医院开展的免费手术治疗的机会,减轻了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基层计生协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制约和影响计生协职能发挥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当前协会工作水平与新时代计生协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在卫生计生机构合并、生育政策调整完善、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个别干部存在对协会职能定位模糊,发展思路不清的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存在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的现象,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三是“中枢”作用发挥不够。由于人员编制少,工作事务多,对基层协会干部队伍履职尽责情况缺乏经常性的检查指导。

三、县级计生协会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今后几年,是我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是加强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群团改革、推动计生协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县级计生协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民生中奋发有为,不断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计生协组织的政治建设。计生协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提高政治能力, 把党的领导贯穿在计生协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要自觉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计生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紧扣“乡村振兴”,全面落实六项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夯实协会组织基础。结合村居两委换届,指导基层协会健全组织,配强工作人员,完善会员中心户、会员之家等活动阵地,推动解决村居计生协秘书长、会员小组长的待遇和报酬,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要切实解决流动人口中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的实际需求,建立不同形式的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创新活动形式,改进活动方法,丰富活动内容,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组织群众依法修订计划生育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形成“行得通、管理住、用得好”的完善制度体系,做好群众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维护工作,全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治理能力和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能力。二是进一步增进农村计生家庭福祉。继续完善青春健康、少数民族生殖健康、计生特殊家庭帮扶、计生系列保险等工作品牌,找准协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切合点,不断拓展关怀关爱内容,开展爱心助学、关爱女孩和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等活动。建立“一对一”、“多对一”、“邻里互助”、“精准扶贫”等多位一体的帮扶模式,根据不同的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需求,组织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计生家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高计生协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努力促进计生家庭发展与和谐幸福。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领工作。充分利用“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母亲节”以及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贯彻落实基本国策。开发利用微信、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生育关怀行动、计生协工作典型经验、基层协会先进人物等,扩大计生协会工作的影响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计生协队伍履职能力。加强计生协会干部队伍建设,是履行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需要,必须下大力解决协会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和制约协会组织建设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五个加强”措施,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强、服务精、素质高”的队伍,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加强组织建设。及时完成县级计生协会“入序”、“参公”和“三定”工作,设置办公室、组织宣传部、项目工作部等内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配齐配强协会人员,通过公开招考、遴选等方式,让优秀人员进入县计生协会队伍。同时,要做到财务独立核算、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解决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

2.加强工作引导。主要是加强对基层协会的引导,让其认清地位作用,牢记责任使命,自觉做到协会工作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投入。同时,解决好基层协会干部兼职的问题,必须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协会干部配备使用的意见,让基层落实有依有据,工作有抓手。另外,县级计生协会还要注重加大对基层协会工作指导力度,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对基层协会年度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要有指导措施,从而让基层协会干部肩上有担子、有压力。

3.加强教育培训。一是要注重业务培训。坚持组织协会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县级协会要定期举办协会业务专题培训班,组织乡、村计生协会会长、秘书长等人员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在基层组织建设、协会工作等程序方法、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突出科技知识、宣传动员和相关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观念,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二是要注重实战练兵。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本着立足岗位、重在基层、突出实效的原则,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三是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坚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拓计划协会干部的眼界、转变观念、增长知识。通过学习、借鉴他县先进工作经验,对协会业务工作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开阔基层协会工作人员的眼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6379684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3.html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