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9-06-15 21:43: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13 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曾经强大的西汉王朝灭亡标志是( )

A.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 B.王莽称帝,改国号新

C.匈奴入侵,占领河西走廊 D.献帝禅让,曹丕称帝

2.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并再度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

A 释放奴婢       B 建立刺史制度

C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光武中兴”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文景之治”

5.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期采取的措施的是( )

A.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兵役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精兵简政,惩处贪官 D.减轻刑罚,废除连坐  

6.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深化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此童谣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

A.皇权至上 B.政治腐败

C.起义不断 D.时局动荡

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绿林、赤眉起义

9.黄巾大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统治者改制失败,社会矛盾重重

C.民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

A.秦朝历史 B.西汉历史

C.东汉历史 D.西晋历史

2、非选择题

1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

12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3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当时的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A 5.C 6.C 7.B 8.C 9.D 10.C

二、非选择题

11.①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

12.相同点:都是盛世局面;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不同点: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有分裂割据的隐患;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启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13 (1)

公元前202 刘邦 长安

公元25 刘秀 洛阳

(2)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3)

示例: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光武帝释放奴婢,减轻刑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测试(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 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

3.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合并郡县,加强吏治

③减轻或废除刑罚④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4.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A.秦朝末年B.西汉中后期C.东汉初期D.东汉中后期

5.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

6.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

7. 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东汉后期什么社会状况(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8.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

9. 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是一次以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

C.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D.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

10. 下列关于外戚和宦官专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东汉中期以后

B.经常交替出现,造成了东汉后期政治的黑暗

C.外戚和宦官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腐朽势力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11. 汉光武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12.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请问这一局面建立者是谁( 

A.汉文帝B.光武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3. 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A.原因及影响B.原因及经过C.原因及特点D.特点及影响

14. 东汉中后期,造成政治黑暗,国家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实行暴政B.少数民族内迁C.军阀割据混战D.外戚、宦官专权

15. 东汉的“光武中兴”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都实行了调整政策C.都放权基层郡县D.都实行裁减官员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材料:
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材料二:光武中兴太短暂,宦官和外戚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请回答:

1)你能简要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措施吗?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哪些变化?原因有哪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64c265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e.html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