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发布时间:2023-03-12 13:2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听众朋友,对于刘欢,您一定不陌生,或许现在您还可以唱出许多他的歌曲。圆滚滚的身材、圆圆的脸蛋、扎起的长发、黑色套装,刘欢形象似乎十年如一日。但是他的歌声确是十年难得一遇的。在刘欢的身上具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歌手典型的特征:“晚会歌手”、“电视歌手”、“走穴歌手”……这些名头也是刘欢与同时代歌手的共性特征,而在一次次的赶场、追名、逐利的竞争游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原本具有灵气的歌手渐渐被磨平个性,最终堕落到平庸的境地。但相反的是,刘欢却在这一次次可能未必全是自我随兴的表演中摸索出许多音乐的质与核,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凝练成一种属于自我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刘欢的身上也具有九十年代歌手典型的特征:这就是对于形式风格的不断开拓与探索。听一听美国开放式自由的《北京人在纽约》的配乐、听一听法国式小资情调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配乐,还有纯东方化的《胡雪岩》的配乐,你就会感慨刘欢在这条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有多从容和洒脱。

在刘欢身上同样也具有新世纪歌手典型的特征:在电子音效的纷飞翻涌中折射出一种永恒的怀旧情调。《六十年代生人》这张唱片就是这种电音与怀旧碰撞最好的明证。

在刘欢身上也有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歌手的“恶习”特征:想像一下他的歌曲,不管你是二十岁还是七十岁,肯定都能如数家珍报上一大串歌名,但是如果要你说出他究竟出过哪些优秀的专辑,那么在脑子里空白一片的人肯定也是大有人在。

不过,刘欢的流行与被接受却是不争的事实,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校园歌手似的人物,最终成长为横跨中国歌坛二十年的歌手兼音乐人,他感染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年龄跨度的听众,但是他的音乐却并没有滥俗。从他的歌声里、音乐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他把音乐当作文化高度来对待的艺术态度,以及隐藏于这种态度背后的澎湃的艺术激情。多年

来,一直关注着刘欢的媒体曾经毫不吝啬地为他冠以各种各样的美名:“中国歌王”、“中国流行歌坛第一人”、“中国主流音乐的教父级人物”.“中国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流行乐坛的常青树、不倒翁”“著名歌唱家”、“流行音乐家”等等,多年的磨砺使刘欢历久弥新,他甚至成为“确保演出品味和档次提升的标志”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在我们记忆中穿梭的音符。
星期一、三、五播《雪城》,星期二、四、六播《便衣警察》,这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播出安排,对于八十年代以后出生、习惯以每天两集的速度在一大堆零食的咀嚼和十五分钟插播广告的缓冲中欣赏电视剧的人们来说,这种隔天跳跃式的节目编排,会否让你觉得非常的奇怪呢?而这确实是在多年前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当然,让现在的人们无法想像得到的还包括当时播出《便衣警察》时所造成的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而每次电视剧开播前从黑白电视机劣质音箱里传出的“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那段“不惧风流”的歌声时,我们还总是能听到于小巷深处某些角落传出的深情附和,音与画不仅在电视剧里完美的统一,甚至在电视剧以外也统一到了一起,这样的日子又怎么能不让人怀念。
这首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整个神州大地,歌曲的优美曲调和丰富的内涵表达人们的思乡之情、依恋之情,感动着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源,它也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界从港台翻唱、西北风等等热度流行过后走向沉静和内敛时期的代表作品。即使你没有去过江南水乡,但只要这首《弯弯的月亮》的前奏响起,你就禁不住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片明月印照小桥的淡淡写意画面,那种属于江南特有的山水气质几乎充塞了每一个乐符,甚至连乐符与乐符之间的丝许缝隙也被它们牢牢的填满了.在此之前的刘欢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具有男儿气概的歌手,而从《千万次的问》开始,欢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歌手了,借着《北京人在纽约》这部当年热播的电视剧,刘欢已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65a38ec6294dd88d0d26b94.html

《刘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