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

发布时间:2012-10-27 10:31: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长江水系的形式及形成原因

长江水系发达,径流充足,干流横贯万里,沿途有成千上万条大小支流汇人。在长江众多的支流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k㎡的就有437条,超过3000k㎡的有170条,超过1×104k㎡的有49条,超过5×104k㎡的有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9条。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的流域面积都超过10×104k㎡。嘉陵江流域面积为16×104k㎡,居第一位,汉江流域面积为15.9×104km㎡,居第二位。长江有90条支流的多年平均流量在100m3/s以上。长江有18条支流的长度超过500km,有6条支流的长度超过1000km

长江水系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长江干流拥有700多条一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40多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9条,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

长江支流水系成对称状分布,水量大,支流集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8条支流的多年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超过了黄河水量。

长江水系的河流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为峡谷型河流,包括长江干流金沙江和三峡河段、支流雅砻江中下游、岷江上游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上游及其支流白龙江。赤水河、乌江、汉江上游等。这类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其边缘山地、秦岭、大巴山地,流域面积占长江流域总面积一半以上,河谷切割较深,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第二类为丘陵平原型河流,包括长江干流四川盆地河段、长江中下游、岷江中下游、嘉陵江中下游、资水、湘江、汉江中下游。这类河流出自峡谷,大部分流经丘陵和平原,水能资源相对减少,而人口较为密集,土地利用率较高,交通便利,经济开发程度较高。第三类河流是长江中下游直接汇入江湖的中小河流,这类河流的流域面积小,大多缺乏水能资源,但耕地面积大,人烟稠密,农业发达,洪涝灾害比较严重。

长江庞大水系的形成,与气候和地形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范围。长江流域地形起伏较大,高原和山地面积广。高耸的山岭和起伏的丘陵,容易导致对流雨和锋面雨的产生,形成暴雨洪流,促进水系发育。在中国径流地带区划中,长江流域除江源及通天河流域以及川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处于丰水带和多水带范围内,年径流深度多在400mm以上,尤其是四川盆地西部、三峡地区、湘西和湘南。长江流域河网密度的地区差别较大。在地势平坦不利于河流水系发育的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河网密度反而超过山丘区,这是人类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多为人工开浚而逐渐演变的河流,有的则是不断整治始能维持流动的运河。

长江流域的河网结构,从全流域看,为一巨大的树枝状水系。长江干流从青藏高原腹地至入海口,蜿蜒贯穿中国大陆地势三级阶梯,有如大树的主于;众多的支流南北伸展,犹如树枝。但是,由于流域各地地质构造、基岩性质和地表形态十分复杂,从局部地区看,又呈现不同的河网结构。金沙江和雅砻江纵贯川西滇北平行断裂区,循构造线发育的干流和受地形、构造控制影响形成的相互平行排列的短小支流,共同组成了羽状河网;嘉陵江处于四川盆地中部,受盆地地形影响,形成十分典型的扇状河网;岷江和沱江流经四川盆地西缘山麓冲积扇时,形成由一点向外散开的辐散状河网;乌江和湘江的支流也排列成羽状河网,其中乌江的一些支流经过潜流发育的喀斯特地貌区,局部河段潜入地下,形成奇特的断尾河或断头河;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在人类长期活动影响下,河道交织成网,又形成网状河网。

各种不同的河网结构往往对河网的水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表现在暴雨后洪水集聚快慢、洪峰的出现势头和持续时问长短等方面。如扇状河网的汇水点,洪峰汇聚迅速,水势猛涨;网状河网的支流均匀分散,水势变化较和缓;辐散状河网,水流由集中变分散,水势由湍急变平缓,导致泥沙大量淤积;网状河网地带,地势低平,水流相互沟通,水势变化和缓,但遇集中暴雨易渍涝成灾。长江中游大支流多,又集聚上游干支流来水,汛期洪流相遇,位了汇水点的荆江和武汉河段,河槽宣泄能力有限,加之两岸地势低平,极易造成洪患,因而成为长江防洪的重点地区。

长江支流

湘江

湘江又称湘水,是长江主要支流之一,还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于山地之中,表现着山溪河流的特征。湘江在永州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湘江在永州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湘江在衡山以下为下游,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

资江

  资江又称资水,湖南四水之一,长江的主要支流。资江分南源与西源,主源为南源即大夷水。资水位于湖南省中部,西南以雪峰山脉和沅水交界,东隔衡山山脉与湘水毗邻,南以五岭山脉和广西桂水流域相接。流域形状南北长而东西窄;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资水有两源:左源赧水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青山,右源夫夷水发源于广西资源县越城岭,两水于邵阳县双江口汇合。左源赧水发源地深切高山峻岭,为高山峡谷区,坡陡流急,但到武冈附近即进入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开阔,坡度平缓;武冈以下至双江口,两岸多低矮山岭,只有局部峡谷,大部河谷平缓;至小庙头为资水上游。小庙头至马迹塘为资水中游,河道穿越雪峰山脉,两岸高山对峙,河谷陡峭,基岩裸露,河床险滩礁石密布,流态紊乱,航道弯曲狭窄;河谷由前泥盆系变质岩及泥盆系砂岩等坚硬岩体构成,为开发水力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马迹塘以下为资水下游,河谷开阔,地形平坦,多近代冲积台地和丘陵,益阳市以下为洞庭湖冲积平原

澧水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沿途接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澧水系湖南省第四大河,流域跨湘鄂两省,地处长江之南,北以武陵山脉北支与湖北清江水系分水,南以武陵山脉南支与沅水分野,西起湘鄂山区,东临洞庭湖尾闾。

地势西、南、北三面较高,东部较低。干流和主要支流皆自西北流向东南,干流偏于流域之南,形成梳状水系。澧水干流在桑植县南岔以上,分北、中、南三源,其中北源最长,发源于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水量最大,源出湘鄂边境八大公山东麓;南源较小,发源于永顺县步塔。三源汇合后,往南经桑植,再向东流。澧水流域主要是碳酸盐地层,岩溶发育,溶洞遍布,且相互连贯。澧水下游是澧阳平原,河网交错,水流互通。流域内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经常产生气旋雨和锋面雨,且降雨强度大,在时空分布上也不均匀。桑植、慈利是湖南省三大暴雨区之一。由于上中游河道坡度陡,洪水暴涨暴落,极易发生山洪灾害。

沅江

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于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舞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

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洞庭湖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

汉水

汉水又名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它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冢山。向东南穿越秦巴山地,流经陕南和鄂西北丹江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阳,在武汉市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褒河、丹江、唐河、白河、堵河等。汉水河道曲折。丹江口以上为上游,两岸高山耸立,峡谷多,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流经低山丘岗,接纳南河和唐白河后,水量和含沙量大增,多沙洲、石滩,河道不稳定;钟祥以下为下游,迂回在江汉平原,河床坡降小,水流缓慢,曲流发育,河汊纵横,且愈近河口,河道愈窄,泄洪能力差。在长江支流中汉江是洪水灾害最严重的一条。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盈。上游流经汉中盆地,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中游丹江口以下进入平原,沙洲和卵石滩。下游进入江汉平原,水流平缓,曲流发达,同长江之间河港纵横交错,汛期洪水常和长江洪峰相遇,宣泄不畅,易成涝灾。

雅砻江

  长江宜宾以上最大支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夹于金沙江——大渡河之间。雅砻江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自西北流向东南,其中在理塘河口河道转向北东再折回南流,绕锦屏山形成著名的雅砻江大河湾,于攀枝花汇入长江,是典型峡谷河流。

  雅砻江流域内地形异常复杂,上游地面为波状起伏的浑圆山上及缓坡,河谷多为草原宽谷。在这里,江水较为平缓。在宽浅的河谷中悠悠缓行。江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照耀下,泛出五彩光斑。它的北岸。但进入中游,地形切割越来越深,河谷越来越窄,江水也如飞箭离弦,狂奔乱跳,过了盐源金河,岸坡才较为平缓,江面也逐渐开阔起来。

嘉陵江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前者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后者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四川省广元县昭化。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

  赣江是长江的支流,南北流贯江西省的最大河流,年流量比黄河大,但是由于年水量分布不均匀,河床浅平,航运并不方便。东源贡水为正源,出武夷山黄竹岭,由绵水和湘水汇合而成。西源章水出大庾岭。章、贡两水在赣州市汇合后始称赣江。

岷江

  岷江水系岷江又称汶江、导江。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柏条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等。

岷江第一条支流为松潘境内的小蛙沟,最后一条为宜宾境内的萃河,大渡河是岷江水系最大的支流,黑水河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青衣江则是岷江下游最大的支流。

沱江

沱江又名外江、中江,上游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三个源头,均发源于九顶山。沱江进入成都平原后,由岷江水系分出的柏条河、青白江于金堂汇入沱江,所以沱江与岷江被称为双生河流。沱江流域主要流经盆地丘陵地区,是古蜀文化最集中地域之一

沱江水系发育,上游有绵远河、青白江、毗河勾通相邻流域岷江水系,构成了沱江为不封闭流域的特点;中下游支流与干流呈对称性的树枝状分布,主要支流有绛溪河、濑溪河等。

  沱江发源九顶山。分三条水流。东源:绵远河长180KM,中源:石亭江长141KM,西源:湔江长139KM,在金堂县赵镇附近相汇,成沱江主干流。另外,沱江源头活水还来源于清白江和毗河,这样它就有了5个源头,并且,岷江水网交错其间,流域被打乱,沱江里还流淌着岷江的水。沱江河道曲折,沱江河床并不平坦,而是岭壑相交,崎岖起伏

乌江

乌江,中国贵州省第一大河,发源于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5f60f44693daef5ef73df9.html

《长江水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