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11-10 13:21: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选择:
1 只考虑劳动与资本两个生间要素,技术进步分成三种类型:希克斯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名词解释:
1 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P2 2 劳动力需求交叉弹性:
简答:
一、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相关)P4 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1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2 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
3 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1

4 二、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简答,选择)P7 1、生产技术的假设
2、组织目标的假设,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
3、市场环境的假设,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竟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竟争性市场三种。
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劳动力具有相同的质量。
三、劳动力需求的分类?(简答,选择)P6 1、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对劳动力需求的说明,一般分三个层次展开,即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2、长期与短期劳动力需求
所谓短期需求是指在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短期与长期都是功能方面的确定义。
四、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P12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增加的产量开始剃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五、劳动力弹性五类型及经济含义?(重点)P34 在经济学中,弹性表示两个经济量变化的关系。这既包括需求弹性,也包括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又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还可以分为需求点弹性和需求弧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的五种状态:
1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劳动需求弹性称为完全无弹性。
2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有时也称为无弹性,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较小,意味着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的升降速率变化不敏感。
3 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
4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5 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六、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要素?简答(0707P38
3

工资上涨使劳动成本提高,因而企业乐于以其他要素替代劳动,从而使雇工规模有所缩小,这是替代效应在发挥作用。具体说明:
1 要素替代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2 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两点重点启示:
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产品市场的竟争力度越强,则该市场中单个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就越大。
整个行业或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要比单个企业的小得多。
3 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4 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七、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有哪些特点?P7 长期需求是指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论是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作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工资、资本价格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对长期劳动力需求所产生的影响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更大、更复杂。
八、试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P41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
1 是使企来能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

4

2 是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选择:
1 人口的年龄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从两个方面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①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 ②通过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2 边际效用和总效用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增加;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的增加停止。
3 随着工资的提高,替代效应造成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小于收入效应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最终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供给的负向影响。
判断:
1边际效用和总效用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增加;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的增加停止。
名词解释:
1 劳动率参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2 效用:表示商品或劳务同消费者的愉快或痛苦之间的关系。

5

3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
4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量之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消费者心理上会感到增加的满足或效用越来越小。这就是说,随着消费量增加,总效用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递减。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总效用度增量趋于递减。
6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与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也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相同效用的条件下,增加(减少)一些余暇时间,需要减少(增加)多少劳动收入。(重点)
简答:
一、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包括:
1 个体决策
2 个体意愿:1)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当时的工资水平高低、工作时间长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口规模与结构等。2)劳动力供给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或称为实际就业人数。劳动力供给的量与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供给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6

3 时间要素
二、影响劳动力参于率的因素?(论述)0707 P63 劳动率参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
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3、工资水平
4、个人非劳动收入
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6、社会保障制度
7、宏观经济状况
8、其他因素
三、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 (要考的)P66 1、所谓的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敏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7

2、人们观察到,在经济总水平上升或下降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亦发生波动。但是这种波动的变化方向却有差异,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在有些经济衰退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上升,而在另一些衰退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下降。针对这种状况,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劳动参与假设: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3、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长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于率与失来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4、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四、劳动力供给弹性?(必考)P68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1、供给无弹性,即 Es=0 不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这时工资率固定,而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绝对值大于零。是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和百分比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

8

同。是与横轴夹角为45°并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是一条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
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是一条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五、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1、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2、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位移。
六、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含义特征?(重点) P79 含义: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余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择,如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A种组合与B种组合对他提供的效用相同,他不能区别何种组合的效用高或何种组合选择顺序在前,此时,AB两种组合对于主体来说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1 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曲线上所有点之间的效用相同,不同的无差异曲线效用不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越高,即选择顺序在前;反之,刚效用低,选择顺序在后。

9

2 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3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值、凸向原点的曲线。
4 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劳动收入替代余暇的比率。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选择:
1、失业(U)与职业空位(V)通常是并存的。 P119 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供求均衡三种类型。P98 3、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08春班)P96 判断:
1、静态均衡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08春班)P97 2、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08春班)P110 名词解释:
1、均衡工资:就是在此工资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处于量的相等状态,高于这一工资水平。P100
10

2、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有:(选择)P97 一般意义上经济均衡: 经济学中最初定义的均衡,特指市场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不存在市场,也就无所谓均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只能有平衡,而不会有均衡。
凯恩斯失业均衡: 按照古典均衡定义,失业均衡是一个悖论:失业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这时即使在商品市场和资金市场中存在着供求均等,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仍然存在着超额供给,因而是非均衡的,而不是均衡。
非均衡概念: 在古典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一般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必然要立即向其他状态转化。在非均衡理论中,非均衡与瓦尔拉均衡一样,具有行为确定的含义,因此具有稳固性,可以持久地存在,而不是一种过渡状态。
3、均衡就业量:在劳动力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而此时通过市场实现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变业量。08春班)P100 4、自愿失业: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08春有)
5、非自愿失业:它不是由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的,是因为产品需求下降时厂商销售发生困难,对劳动力供给造成数量限制情形下发生的失业。0707 P11708春有)
6、劳动力过剩: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是短边,劳动力供给是长边,劳动力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劳动力过剩又称为劳动力过度供给。
P119 7、帕金森定律:劳动时间的增加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也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11

简答:
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原因 P100 在劳动力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而此时通过市场实现的就业量即为均衡变业量。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劳动力市场静态形成是通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双方自发地相互作用形成的。
二、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意义)? P102
1、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对静态的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减少。(选择)
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增加;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减少。(选择)
3、劳动力供求双方同时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均衡的破坏也可能是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造成的,供求双方的变化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多选,简答) P11008春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12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四、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主要原因?6 P11608春有)
1、工资率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工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
2、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节。
3、由于劳动力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受人的主观偏好、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
4、信息不足。
5、过度选择。
6、制度和政策因素。
第四章劳动时间
选择
1、非全日制就业模式主要有以下方面:08春有)P145
13

1)经济性因素在决定非全日制就业态势方面起主导性作用。
2)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者较多,非市场经济国家非全日制就业者较少。
2、工日不仅包括实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还包括未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和非全日缺勤的时间。08春)P130 3、与劳动时间的长度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称为准固定成本。08春)P138 判断:
1、超时工资率不宜定得过高。08春)P143 2、兼职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超时工作。08春)P143 3、短期性经济复苏会使企业为适应产品需求的增加而延长加班时间,而长期性经济增长则会使企业在供不应求的劳动力市场中,为确保一定人数的劳动力,主动缩短以制度劳动时间为中心的劳动时间,并积极发展弹性劳动时间制度。08春)P148(选择,判断)
名词解释:
1 流量:一定时间内的总劳动时间是流量。08春有) P130 2 存量: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是存量。08春有)
3 劳动时间:又称工作时间,是反映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

14

4 工日: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个轮班的时间。
5 工时: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1个小时的时间。
6、帕金森定律:劳动时间的增加和产量的增加并不总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也被称为“帕金森定律”P150 08春有)
简答:
二、劳动时间的功能?(多选,简答)08春有) P132 1 计量功能。
2 指示功能。
3 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和发展功能。
4 人际交往功能。
三、道德风险方面是怎样影响劳动时间供给? (重点) P14708春有)
道德风险又称隐蔽行动问题,最早源自于保险行业。
广义的道德风险是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难以观测或监督另一方的行动;狭义的道德风险是指保险机制使投保人缺乏一种自我约束或自我防范的动力。

15

体现在有效劳动供给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不便监督或是由于监督不力,人们的脑力、体力的支付程度不足,低于实际工资水平。
有些劳动行为的绩效和产出量难以计量和检测,只能实行计时工资,因而有效劳动供给量势必受到影响,工作效率损失也在所难免。
四、解决道德风险,增加有效劳动供给的措施?(简答,多选)P14708春有)
1、是建立和完善一种监督制衡机制,但事实上有些劳动行为是难以有效监督的,或者说由于监督成本过于高昂,以致实施某些监督措施得不偿失。
2、是完善和强化劳动报酬激励机制。
五、有效劳动时间供给及其影响因素?P146 影响有效劳动时间供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劳动力生理方面
2、道德风险方面
六、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 P149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劳动时间的不断缩短、非劳动时间的不断延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劳动力再生产水平极大提高的体现。一切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取决于劳动的节约,由于时间是劳动的天然尺度,因此“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进间的节约”。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劳动时间的节约都为下一阶段劳动时间的节约奠定定基础。

16

七、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P15008春有)
1、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2、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产品增多。
3、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节约能源。
4、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扩大就业。
5、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6、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五章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
选择:
1、人们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年龄后移、生率下降的同时,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P162 08春有)判
2、一般情况下,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的流动率比较低。 P173 08春有)
判断:
1、中国育龄妇女的初婚和生育年龄有一种逐渐后推趋势。 P16708春)

17

2、结婚仍然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 P170 08春)
名词解释:
简答:
一、生命周期的变化如何影响劳动参于率? P162 1、首先,生命周期系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段,因此也可以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人们在其生活的不同时期提供给劳动力市场的劳动时间的数量是不同的。
2、其次,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与过去相比,人们的生命周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年龄后移、生率下降的同时,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3、人们的平均结婚年龄、生育年龄在延后,平均寿命在延长,生命周期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人口的劳动参与决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平均寿命的延长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时间,也延长了许多人参与市场性劳动的时间。
二、入学率为何会逐年上升呢? P166 1、经济学角度两种观点:一个是把大学教育看做人力资本投资,另一个是把大学教育看做消费。前者是通过受教育(支付费用)对未来能够获得更大收益的预期,为此有必要放弃现在的收入机会(就为),后者则是与未来无关的,是为了提高现在的效用而支出教育费用,推迟就业。
2、把大学教育当做消费看待时,与其他消费需要相同,家庭收入和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人们参与大学教育的愿望造成影响。

18

3、入学率的提高是在大学教育从免费到收费,并且收费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的环境下形成的。意味着相对价格的上升对大学入学率下降的压力弱于中国家庭实际收入增加以及中国人对人力资本认识的迅速提高,以及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望不断提升等非经济因素对大学入学率上升的推力。
三、成为个体决策后,婚姻的经济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多选,简答) P170 08春有)
1、首先,由于婚姻所形成的夫妻共同生活,两人的平均生活费用与独身一人时期相比可能有所下降,这种下降源自于分工的收益和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2、其次,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夫妻双方很容易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3、掌握对方信息不完全,结婚仍然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
四、家庭教育子女的目的?(多选,简答)
P172 1、投资的:在经济不发达时期,孩子作为消费主体的同时,更易被当做未来承担生产活动的主体而受到强调,当做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种投资的对象而被认同,或者被期望为家业的继承和发展的人才。
2、消费的:存在着一种把子女看做提高父母的效用的耐久消费品,与其他消费品相同。
五、养育成本如何影响养育子女的经济决策?P172
1、子女养育费用的增加已成为少生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的价格和与育儿消耗的时间对应的工资率是社会制造的约束条件。
2、如果是母亲负责育儿,那么父亲在工资率上升时使家庭收入增加,通过收入效应导致对孩

19

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需求的扩大。必须育儿的母亲在工资率上升时,因母亲不能参加工作加大了机会成本,此时通过替代效应使人们选择少生育。
3、在工资高的高学历女性那里替代效应发挥着比收入效应更大的作用。
六、退休年龄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影响退休时间决策的因素?(多选,简答) P178 08有)
影响实际退休时间决策的因素除了个人或家庭的财富积累程度和工作兴趣之外,主要有养老金制度、社会经济环境、个人生理条件等三个方面。
1、养老金的影响 2、再就业机会多寡的影响 3、健康程度的影响
上述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加以分析。该理论认为人们是以自已的效用最大化来决定实际退休时机的。
第八章 就业与失业
选择:
1、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中失业状况最基本的指标是失业率。 P263 21994年我国开始承认有失业。P264 08春)
3、通过实证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每降低3%,失业率就会升高1%。这就是著名的“奥肯法则” P268 08春有)

20

判断:
1、失业的界定是以劳动力是否面向市场为依据的。 P263 08春有)
2、失业者将承担极大的心理负担。P268 08春)
名词解释:
1、菲利浦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彼此是逆相关或负相关的。菲利浦斯发现在失业率高时,相应的货币工资变动率较低甚至为负,而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的变动率往往较大。
2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求职的人员。 P265 08春)
3、自然失业率:又称均衡失业率,是指在整个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 P265 08春有)
简答:
一、劳动就业的几个基本条件?P259 08春)
1、就业主体是达到法定年龄的具有劳动能力和人。
2、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属于合法社会劳动。
3、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的劳动。

21

二、如何理解充分就业?内涵?(多选,简答) P261 08春有)
1、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的概念。
2、理论界的充分就业概念。
3、统计学界的充分就业概念。
4、从供求方面对充分就业的界定。
三、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失业率上升这一现象? (重点) P266 08春有)
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2、工资刚性程度增强。
3、失业保险的影响。
4、结构性失业增加。
四、研究就业与失业状况的重要意义? (论,简) P267 08春有)
1、就业和失业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标准之一
2、就业和失状况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①从经济增长角度讲 ②从资源配置角度

22

3、就业和失业状况与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密切联系。①失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蒙受损
②失业者将承担极大的心理负担
五、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简,多选)P26908春有)
1、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三个方面。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
2、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涉及
①人口因素、
②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
③技术因素、
④制度因素
⑤心理因素
六、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论)P274 (一)、凯恩斯理论的产生背景:凯恩斯主义诞生以前,西方经济学通过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实现就业。然而经济危机使商业停顿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生产力受破坏。为此就业均衡系统破产而迫切需要新的失业理论。这时凯恩斯写了一书以此为理论基础,一反新古典主义理论的自
23

由主义传统,提出经注的政策主张。
(二)、凯恩斯的就业观点: (简)(很可能考)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对失业原因进行了新的宏观经济分析,是把失业归结为“总需求不足”,在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三条心理规律的作用下,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1、认为有非自愿失业。失业分三种: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2、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削减货币工资来解决。
3、非自愿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
(三)、凯恩斯的解决对策:只有政府通过各种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才能刺激需求、扩大就业、减少失业,以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凯恩斯提现了医治需求不足、达到充分就业的解决对策。
七、弗里德曼的就业理论?P277 他的就业理论是属于其货币理论的,他惟一的经济政策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即使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他认为,如果依靠“单一规则”使资本主义经济保持稳定,就业问题将在这个正常的经济环境中逐步得到解决。
八、配第—克拉克定理?(判断)(重点一定要背)P281 08春有)
配第—克拉克的主要结论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

24

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九、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特点? P283 08春有)
1、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
2、我国就业结构现状仍然比较落后。
3、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
十、结构性失业,特点、产生的原因? P290 (定考,要记)08春有)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表现在技能结构失衡、文化结构失衡、区域结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等许多方面。
特点:(多选)1、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2、失业周期较长
原因:(简答)1、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
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
十一、隐性失业,特征?(要考的(名,多选) P293 08春有)
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尽管这种失业不以社会上存在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这种失业实质已存在,社会上却看不到,应有的失业人口被

25

隐藏到企业内或土地上去了。
特征:(多选)1、表面上就业 2、无法准确识别
原因:1、与公开性失业相同的原因 2、不同于公开性失业的原因
第九章 人力资本投资 (考得比较多)
选择:
1、直接成本又称现时的成本,包括支付学杂费、书本费及其他一些费用。但不应包括全部的住宿和伙食等费用。P311 2、教育投资的收益,在微观上,表现为家庭或个人的货币收入增加、福利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P312 3、劳动力流动所涉及的主要成本包括:①交通费 ②搬家费 ③在流动过程中所放弃的收入
④离开家庭和朋友所带来的心理损失
⑤资历和养老金的损失 P32408春有)
名词解释:
1、一般培训:是指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对其所属企业以外的组织同样具有适用性。P319 08春有)(选择)

26

2、特殊培训:是指员工通过培训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只对培训的企业具有适用性。P320 08春有)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多选) P307 1、舒尔茨:代表作是《人力的资本投资》。基本的观点有几点:
①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
②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③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影响
④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
2、贝克尔:代表作是《人力资本》《家庭经济分析》
3 明塞尔:
二、人力资本的含义、形式、特点?(多选,简答) P307 08春有)
人力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1、人力资本的特点:①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②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具备转让或继承的属性。 (多选)

27

2、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①各级正规教育
②职业技术培训
③健康保健
④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劳动力迁移。3、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也要考的)(简答)
1、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2、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
3、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三、劳动力流动的条件?(简答,选择) P323 08春有)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
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四、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选择) P325 08春有)(考前面三点)
28 (多选)



1、年龄:1)年龄越大者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 2)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
3)年龄较大者流动成本高于年轻人
2、家庭:
3、教育:
4、流动的距离:
5、失业率: 6、职业许可制度 7、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8、国际环境
9、工会 10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
第十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多选:
名词解释:
1、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做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用标准而产生的歧视。 P338 08春有)
判断:
1个人偏见的歧视理论:那些不愿按均衡工资雇用A类工人的企业将以利润减少为代价。所以,歧视与利润最大化原则是相悖的。P333 08春有)

29

2、利润最大化将消除歧视,因为减少了利润,在长期内歧视不能持久。 P334 08春)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多选)4种一定要掌握 P330 08春有)
1、工资收入歧视 2、就业歧视 3、职业歧视 4、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前三种歧视通常被长称为后市场歧视,或称当前市场歧视和直接市场歧视。这三种歧视是人们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遇到的歧视。 最后一种歧视中接受正规教育歧视通常被称为前市场歧视。
二、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如何理解? (要考的)P338 08春有)
1、劳动力市场往往被划分成两大不可竞争性类型:高级劳动力市场和初级劳动力市场
2、劳动者要想从初级劳动力市场流向高级劳动力市场是很难的。
3、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妇女和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力大都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进而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
4、这种歧视导致劳动力在初级市场上频繁进出,加大工作经历的不稳定性。
三、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大体有以下几种?(简答) P343 08春有)
1、性别歧视
2、年龄歧视
3、经验歧视

30

4、身高歧视
5、户籍歧视
第十一章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选择:
1个人所得税收政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工资率提高,就业量下降。在个人所得税中,劳动者承担部分税收,雇主承担部分税收。 P353 08春)
2、财政政策分为两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P364 3、收入政策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实行工资和物价管制、工资—物价指导、经济激励和经济惩罚等。P368 名词解释:
1、收入政策:是政府采取的通过控制工资和物价来制止或预防通货膨胀以及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的政策,因其控制的重点是工资和利润水平,故称为收入政策。(考)P368 08春有)
2、人力政策:又称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 P370 08春有)
简答:
一、为什么政府公共部门就业量增长相对较快?原因造成? P350 08春有)

31

1、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对公共部门服务的需求。
2、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交换为基本外在特征的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提高了公共物品的社会价值。
3、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收入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公共部门迅速发展的基础。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选择)P355 08春)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三、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当综合参考列因素: (多选) P356 1、是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是劳动生产率。
4、是就业状况。
5、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四、工会的功能?(简答)P359 08春有)
1、经济性的功能 2、政治性的功能


32 08春有)


3、社会性的功能 4、心理性的功能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
选择:
1、将劳动关系划分为三类:1、从业关系 2、组合关系 3、分配关系
2、劳动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和交换关系。P374 08春有)
名词解释:
1、劳动关系的狭义含义:是指在实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P374 08春有)
一、劳动关系的特征:(多选) P375
1、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基础,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实质与内容。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特定性,一方是雇主,一方是雇员。
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服从经营者的管理、命令和指挥,服从雇主组织内部劳动规则。
4、劳动关系通常与集体劳动相联系,通常与有酬劳动相联系。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多选) P376 08春有)

33

1、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
2、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3、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4、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三、我国劳动关系类型的转变表现在以下方面: (简答) P379 08春)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
2、劳动关系多元化
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
4、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
四、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主要有三个层次: (多选) P383 08春有)
1、国家级谈判
2、产业部门级谈判
3、企业级谈判

3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b6020e52ea551810a687ad.html

《劳动经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