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发布时间:2023-02-24 10:44: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赏析
作者:陈清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12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作文题,要求考生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并阐述看法和理由,体现了试题立意的综合性及思辨性。命题形式上继续采用任务驱动新材料作文,材料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考生完成特定语境下的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内容上明确针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素养”“有效学习”“阅读”“实践”等概念,而且在导语中强调语文素养关系到个人终身发展,还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从而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前所未有的表述,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生活体验、关注社会现实,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民族自信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

《行路漫漫,阅世茫茫》是一篇在内容、表达和特征三个方面均获满分的考场作文。作者语言积累之丰富,文学功底之深厚,语文素养之高超令人惊叹赞赏,文章个性十足而切中题旨,有着浓浓的书香味、厚重的人文关怀以及对自我和世界深邃而宽广的理性思考。

真正的好文,应当能够打动人心,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需要作者保持一颗敏感的心,触摸生活,感悟生活,然后化作文字。选文的作者正是做到了这些,才能在考场上写就辞采斐然、盈满哲理情思,可以照亮我们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之路的美文佳作。

选文立意准确,说理透彻。文章紧扣材料要求,开篇通过分析比较提高语文素养三种途径的利弊,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社会实践当是提高语文素养之不二法门,并从“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两个方面展开,正所谓漫漫之路在于“行”,茫茫之世贵于“阅”,深刻缜密,说理透彻,思辨性极强。

选文文笔优美,表达精确。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或者引用中外名言诗词增加文化内涵;或者调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妙语连珠,生动形象;或者使用文言笔法,精练表达,令人称道。

选文思路缜密,素养毕现。文章标题严整,统摄全篇,叠字入题,气度不凡。文章把社会生活实践分解为忘情于万里遥迢的“行万里路”和游走于世情尘嚣的“阅人无数”,把语文素养界定为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信手拈来,娓娓道来又令人折服。

不过,小作者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说成“古谚”是值得商榷的。

阅卷场上,在六个方面出现亮点可以大幅提高作文分数,这六个点分别是思想的深度、思想的广度、思辨性、材料与观点的契合度、语言通顺流利有文采、结构清晰。一般认为越靠前的亮点越有价值。事实上,任何一篇作文,最先留给评阅者印象的一定是文字表达。是不是文从字顺,言语有没有个性化,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印象,因此,表达能力成为考场作文的排头兵。《行路漫漫,阅世茫茫》一文恰恰在表达能力上令人眼前大亮,读之欣然,全文用词精当贴切,文笔洗练优美,语言凝练明净而极富表现力,旁征博引而又不蔓不枝。

作文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决定考生作文分数高低的永远是写作能力本身。作文中的语文素养集中体现于表达、思维和思想这三个层面。选文紧扣材料中的“比较”二字,在引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观点,所选论据既有张潮之例,也有培根之言,尤以张潮言行为主要论据,将之置于全文的主体部分,这就保证了论证思路的集中性、论证结构的严谨性,还能够和作者妙手偶得的其他材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本文用作论据的材料与观点可谓
完美契合。全文最具价值的当属作者自己对“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准确而又全面的理解和阐述,如果说概念是虚的,那么这篇选文就是作者自身语文素养生动而具体的呈现。

表达、思维之上,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一篇文章是优秀之作还是堪称典范的最后维度。“吾心所愿,唯有投身于社会实践,行遍万水千山,察得世事洞明,以登临语文素养的最高层”,几句话笔端一现,便见其思想的深度与广度,顿然令全文观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丰富的社会内涵。作者没有声嘶力竭地传播宏论,讲起话来也并非掷地有声,说理的文字倒是给人许多柔美的感觉,但是,作者有她自己的套路,那就是心思细密,百转千回,她的观点,她的思想,她所说的一切,最后都叫你不得不信服。

(陈清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c9fb15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e4.html

《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