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阅读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10 14:09: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化苦旅》阅读专题

临淄中学 张丹

一、《文化苦旅》导读: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是“余秋雨散文”的奠基、定范之作。在这部名著中,余先生记述在全国各文化圣地的游历,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抒发洞穿时空感人至深的文化情思。作为游历之旅与文化之旅,《文化苦旅》经停了许多著名“驿站”:《阳关雪》《牌坊》《道士塔》《都江堰》《风雨天一阁》《杭州宣言》《莫高窟》《黄州突围》……一个个文化圣地,或黄沙飞舞,飞天曼妙;或微风细雨、绿柳拂水;或青石小路、素瓦灰檐;或水桥交错、亭台轩榭:总让我们鉴今思古而流连忘返。走惯了远方的三毛唱到“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余秋雨这样说着,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它犹如同一位虔诚的僧人那样义无反顾,为着尘世的救赎,芒鞋破钵,苦行佛陀。

二、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文化苦旅》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主要内容有:

1、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

2、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

3、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

三、散文特点:

余光中先生说:“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散文,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思考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着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解析文化的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下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

1、将灵魂落于山水,将悲情寄于历史,是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特点,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 自序中写道: “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在《莫高窟》中,他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这是何等的气魄,在余秋雨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前人留下的骨架,而是充满了血肉、永远不会凋零的生命。在《道士塔》中, 余秋雨面对面前的断壁残垣,想起了: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重新诉说历史时,想象了一些细节,进而使感情更加浓烈。这是作者对那些卑劣行径的的声讨,对那段屈辱历史 的的哀叹,是以史为鉴,敦促现代人不走过去的老路,更好的保护中华民族古老绚烂的文化。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

2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且看《夜雨诗意》中将军眉舒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率平缓了。”其中的动词,是点点入心,而通过各项人物及事物的变态用字,使我们感受到战场之平息,体味激情下的平静。 

3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娴熟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抒情与议论的完美结合

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

如《阳关雪》中,作者在实地寻访阳关古址之后这样写到: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 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

2 叙事的小说化生动的特点。

    余秋雨深谙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他凭借小说这种文体,使他的作品为广大读者所接受。首先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余秋雨是一个比较善于构建故事,甚至是很多传奇色彩很浓的故事,《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生动的故事使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3 余散文中的剧场效果 

余在创作文化散文之前是从事戏剧理论创作,对于戏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地运用了戏剧效果。他也曾说:我在散文中追求的场景,会使有些段落写法上近似小说,但小说的场景是虚构的,而我的散文中的情景,则力求真实。这些话我们可以从《文化苦旅》中找到印证,如《都江堰》那久久伫立的仪态,复杂的心理情绪都可作为剧场的一个场景。还如《白发苏州》、《信客》等篇章,只要略改一下就可搬上舞台。因此,这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文章,充满了阅读张力,常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境界。

 

四、语言分析

散文词义、句意理解类题型

新《考试大纲》 在文学类文本B级“理解”中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两个考点。

一般而言,散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包括:表现文章主旨 、反映深层含义、反映具体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重要句子则主要包括:意义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蕴涵某些深层含意的句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需要明白本体或喻体真正含意的句子;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富有哲理性、起到警策作用的句子;等等。

理解句子含意

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这几种语句:含蓄句(或有某些深刻含意,或凝聚了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哲理与警示作用) 行文思路句(包括对下文有起始作用的总领句,对上文有概括作用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照应句等)、技巧句(使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句子)、结构复杂句、文眼句(或揭示主旨,或彰显作者的主要的情感与观点)

答题模板

手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本句采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

 

1、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都江堰》

赏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都江堰的细细浸润、节节延伸、灵动和谦卑.运用对比的手法,把都江堰和长城作对比,凸显其独特和神圣,表达作者对都江堰谦卑的赞扬之情。

2、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

赏析:运用象征的手法,西天的晚霞,凄美、艳丽。在冒险家斯坦因眼里, 凄艳的晚霞象征着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古老民族,它虽然美丽但正在衰弱。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优秀文物流失的痛心之情。

3、他们在沙漠中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

赏析:“股股炊烟”和“茶香缕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国冒险家正疯狂地掠夺数以万计的敦煌文物,而中国官员竟然熟视无睹,安然于座,以此衬出当时中国官员的腐败、麻木、不作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

4、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莫高窟》

赏析:运用夸张的手法。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写的是莫高窟里的文物被外国人所盗用,文物散落各地,但伟大的敦煌艺术不会消失,我们将继续关注,将它传承下去,这里既有作者对文物流失的痛心,也有对敦煌艺术传承的期望。

5、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沙原隐泉》

赏析:①运用拟人的手法。“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沙子被人格化了。既生动写出沙子十分柔软,让人无从着力下脚;又写出“我”对沙子又爱又恼的情感。

②运用对比。“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沙子的看似“温柔”与实则“捣乱”是对比,沙子的“温柔”和“我”的“发疯”也是对比。生动再现了沙子的特点、我爬山的窘态和内心的无奈恼怒。

③运用排比。“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得也越厉害。”“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都是用短句组成排比,句式于整齐中见活泼,前者再现爬山者的困窘,后者与拟人结合再现沙子的以静治动,饶有情趣。

6、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①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于是,满眼皆是畅快。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沙原隐泉》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将夕阳下的沙山比作用巨大筛子筛过一般,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山的纯净、圣洁,表达了作者对沙山无与伦比壮美之景的赞叹。  

7、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黄州突围》

赏析:运用比喻(博喻)和排比。将成熟喻成“光辉”、“音响”等,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苏东坡的成熟的内涵;排比句式,气势磅礴,语势强劲,节奏铿锵,更能体现苏东坡超越于人生后的大气,为下文点明苏东坡“文化突围”的内容蓄势。

8、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黄州突围》

赏析:“苏东坡成全了黄州”是因为苏轼发现了黄州的没,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让黄州成为名扬天下的名胜古迹,从而提高了黄州的美学等级。“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是指苏轼进入黄州以后,人生观、人生历程发生了变化,从而进入了全新的人生阶段。

9、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阳关雪》

赏析:①语言风格凝练(深沉、细腻);②句式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③应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比喻手法,生动形象);④用词准确,如“扭曲”准确描述了战士临亡时的悲壮和矛盾心情。

作者此处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三组排比再现了沙场征战和亲人们的思念,内涵丰富,苍凉悲壮,富有感染力。

10、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阳关雪》

赏析:采用了拟人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说明统治者所追求的只是王权,因而不可能为艺术家们提供广阔的舞台空间。与下文的九洲画风黯然阳关再也难享用温醇的诗句,文人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坍弛了等内容相照应。

11、没有焚毁的,是天一阁本身。这幢楼像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再大的灾难也承受得住。但它又不仅仅是承受,而是以满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姓范的和不是姓范的,看得他们一次.次低下头去又仰起头来。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风雨天一阁》

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天一阁比成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经历了一场场浩劫,不管怎样艰难,天一阁的精神流传了下来。它以满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低下头是如天一阁一样,中华的许多许多文化宝藏在静静地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竟未为人所敬,不为人所珍,最终落入虎口。而仰起头来是指知识分子良知的觉醒,对天一阁这样文物的保护。

12、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靠传统?靠新潮?靠内地?靠国际?靠经济?靠文化?靠美誉?靠实力?靠人情?靠效率?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他们最容易洒脱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种洒脱的孤独.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

赏析:这段话采用一连串的反问,表现上海人这个群体自身的矛盾.上海人依附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作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人洒脱的孤独,带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

12、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

赏析:这段话运用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废墟的态度.作者的视角独特,澎湃的激情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复杂而丰沛的思想感情。

13、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梦》

赏析:“梅瓣”“鹤羽”比喻那些艺术水平很高,但缺乏硬朗的主体精神和天下意识的只能算是一种残缺的美丽的隐士作品;“书签”比喻在传统文化中起到标志性作用,但并不能代表民族精神的作品。作者采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林和靖式的知识分子采用独善其身的做法对文明发展的危害,充满了忧患意识。

14、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

——余秋雨《文化苦旅》之《西湖梦》

赏析:机智: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碰了壁,急流勇退,确保安全,这是机智:知识分子的志向不能实现于社会,便躲进小天地自娱自耗,以示清高。这是一种无力的自卫和无奈的自慰,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使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在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下,总体上走向不道德。整个知识分子的精神颓废,便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退。

 

15、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偏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来,奔逃回家。夜里,风暴雨狂;早晨,庄稼平了,瓦片掀了,大树折了,赶快去看牌坊,却定定地立着,纹丝不动。

赏析:运用衬托、拟人的手法,狂风暴雨之下,万物摧折,唯独牌坊“纹丝不动”,突出牌坊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具有难以动摇的影响。

16、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信客的职业特点就是传递消息,把亲人的音讯传递给对方,有喜有忧,有福有祸,当然也包括着噩耗。所以作者把这些都比喻成“重担”,担在了信客的肩上,说明信客的责任重大。

五、《文化苦旅》的主题

《文化苦旅》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苦”字,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如《废墟》中,作者这样议论:“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文化苦旅”之“苦”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文化历史命运之苦;第二,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

(一)  中国历史文化命运之苦

翻开《文化苦旅》,这样的叹息不绝于耳。

“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道士塔》)。古老的民族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精神创口,如余先生一般的文人只能发自内心地喊出一声:“我好恨!”。道士塔中的无奈,因为莫高窟的千古罪人王圆籙,将令人歆羡的中国艺术文化,用极少数的钱财来换取难以计数的敦煌文化,偌大的中国,岂无维护古文物的能力,听任一个古老的民族让伤口的血滴在沙漠,使敦煌文化走向黑暗。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阳关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已经不复存在,谁也不曾想象,这个已经坍塌了大半的土墩,一千多年前,曾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作者在这里抨击的是封建广义的保守、腐朽,帖于封建制度的禁锢,辉煌的历史只是阳光的一现,只能停滞在长久而黑暗的历代帝王的宗谱中。这一层次交织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欣慰和遗憾,透过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不时地流露出来,具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风雨天一阁》)。天一阁的藏书还有待于整理,但在文化信息密集、文化沟通便捷的现代,它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的悲怆和神圣。

(二)中国文人的艰辛之苦;

      余秋雨散文中更多关注推崇的是历代文人。在他眼中“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 ,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可是这些封建文人大多只能成为权力的附庸,少数不愿趋炎附势的文人只能寄情山水、云游四方、独善其身。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小人牵着大师 ,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 , 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这也正是文人和社会的无奈。

再如《阳关雪》中,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以此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表达了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惋惜和对制造这种悲剧的社会的控诉。

作者从纷繁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脉络中,在对文化人格的渴望和探索中,感觉到了文化人格不健全的隐痛。除此以外,作者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风雨天一阁》)。从各种文化现象上窥视中国文化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和人格家园。在余秋雨眼里,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人,如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都是才华横溢而又人生坎坷的人。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虽然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无论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他们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

我们从不断承传又屡遭劫难,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风雨天一阁中,看到了藏书世家范钦家族的人格闪耀,并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风雨天一阁》)有为人民修筑两条长长生命堤坝的白居易和苏东坡(《西湖梦》)。“杭州实在是太幸运了”《杭州宣言》,作者用一句通俗之言道出了关键,杭州的“魔力”使苏东坡化身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水利工程师。李冰治水及其后人的现代延续则使中国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自信,他的人格以对自然的征服而树立(《都江堰》)。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健全的文化人格的闪光和独特的生命的范本。

     纵观余秋雨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旅程,他步伐沉重,内心充满了淡淡的苦楚与忧愁。但是,在苦涩之余,他并不消极,而是用一种文化的力量支撑着自己,正如上面《沙漠隐泉》中所说的那样,他有从中寻乐,从中找美的精神,他试图从文化中寻求历史、古人、精神、人格的足迹,试图以米粟力量支撑一份文化家园。

文化苦旅作品目录

原版初序

新版小叙

第一部分 如梦起点

牌坊

寺庙

信客

第二部分 中国之旅

我的山河

都江堰

道士塔

莫高窟

沙原隐泉

阳关雪

西域喀什

废井冷眼

杭州宣言

黄州突围

山庄背影

宁古塔

抱愧山西

风雨天一阁

第三部分 世界之旅

漂泊者

这里真安静

鱼尾山屋

北欧寒夜

远方的海

写经修行

第四部分 人生之旅

谢家门孔

巴金百年

佐临遗言

寻石之路

文化之痛

天人对话

为妈妈致悼词

祭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d719f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a.html

《《文化苦旅》阅读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