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

发布时间:2012-04-12 12:34: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昨天 今天 明天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

              

“衣食住行”乃人生活之根本。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也是每一个年代,每一个时期生活的基本需要。“衣食住行”是最普通的,也是最本质的。所以它们的变化也是最能够清晰反映社会飞速发展的。

衣:以前衣少因为没布票,现在穿少为了赶时髦。

穿衣60年 从蓝大褂到高档名牌

“人靠衣裳、马靠鞍”。现在,人们在解决温饱后,往往把衣着放在首位,因为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

从灰蓝到多彩--唤起了多少人的记忆,这些服装都是那个年代的缩影。建国60年,我国的“穿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0年代灰色天空”将我们带到了那个色彩单调、着装单一的年代,80年代晨曦微露”则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服装变化对人们观念的冲击,到“90年代缤纷时代”、“21世纪乱花迷眼”则体现了服装成为人们凸显个性标志,展示服装全球化、品牌化时尚潮流。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在亲历中国的首都北京后他撰文写道:“几年或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既单调又一律……

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的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

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有 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人们购买成衣或布料都需要布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困难条件下,改衣服和在旧衣裤上缝补丁是许多女人的功课。等衣服实在不能穿了,那些零碎的布片也会成为做鞋的材料。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随着国家轻纺工业的发展和乡镇制衣制鞋工业的出现,市场上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供应数量迅速增多,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进而导致布票成为最先被废除的票证。与此同时,因为电视广告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再加上个体经营户的合法化,大批倒爷从广州等边贸城市贩运而来的特色服装,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服装选择。大陆人穿牛仔裤的历史,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80年代:色彩缤纷时代的来临

  中国人的穿着发生最大变化的时期,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场变化以为西服正名为开始,以建国后第一批时装模特为标志,以男人装、女人装、中老年服装和童装的市场细分为内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穿衣戴帽的状况以及人们对服装的认识。

  如果说,西服在建国初期还仅仅被看作西式服装的话,那么随着政治运动的升级,这种西方人发明的服装样式,在文革期间就成了资产阶级的某种象征。改革开放后,被解放的思想也解救了西服。从饭店业开始,继而又在企事业单位流行。特别是在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公开倡导穿西服后,农村里的乡镇干部和年轻人也成为西装一族。

尽管那时的西服用料和做工不能与今天的西服同日而语,但它冲破了极左思想对人们穿衣打扮的束缚,改变了中国男人过去那种近乎于绝对化的着装状况,但却启动了中国时装业的闸门,具有革命的意味。

90年代:这个世界变化快

一衣多季’是过去时了,现在是‘一季多衣’的时代了!

1998年,某时尚杂志上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发布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万不用奇怪。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

  中国服装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以年龄、职业、档次的细分,也是中国人衣着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演变的开始。 即使在广大农村地区,服装也早已从遮体御寒的生活必需品升级,也开始对穿戴讲究起来。

从布票年代的一衣多季到取消布票后的一季多衣,中国人在衣着上的变化速度,令西方媒体时而发出惊叹。现在,在国内各大城市,由人们越来越个性化的穿着而构成的街景,已经与国际大都市几无差别。中国大陆的服装季节也已经与世界同步。即使是世界最新推出的服装,都少不了在第一时间购买的中国消费者。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20世纪90年代,文化衫、蝙蝠衫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进入21世纪以来,这样具有全国性效应的单项热点已经销声匿迹了。这也正说明中国人对着装的追求已经转向个性化、多元化。大家开始不再只是简单、盲目地追随“流行”,而是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衣着打扮。

到了本世纪后,人们对衣着消费的品牌、质量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年轻人注重服装的新潮、时髦、体现个性化,中年人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及舒适度,高薪阶层更是青睐服装的品牌与档次,而世界顶级服装也已成为富裕阶层的寻常穿着。

短短60年,中国人对服装的审美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型。“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成为当今中国人着装的中心意识。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22世纪之后:i-wear——智能服装

未来的服装将是电子和生物通信服装。夹克冬暖夏凉、内衣起抗生素的作用、西服里配有电脑和手机、无尘衣、变色衣、衣服上的花会自动开合、能播放动画的衣服......这些智能衣服将会成为未来纺织行业的新趋势。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食:以前青菜上桌肉精贵,现在追捧粗粮讲营养。

饮食60年 从大白菜到健康饮食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菜篮子、米袋子的变化。从粮油食品凭票供应到大鱼大肉满桌,再到现在的粗细粮搭配、营养配餐,折射出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票证时代:过年才能吃上肉

“吃饱”,对于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来说是棒茬粥,杂面馒头,见不到油花儿的炒菜,每餐必吃的咸菜。所有的这些都是那个食物匮乏年代饮食状况的体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票证时代”——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等。很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足供应,老百姓也顾不上什么口感、营养,只要能吃饱就行。许多家庭一年大半时间吃的是青菜腌制的咸菜。餐桌上常年的菜肴以咸菜、蔬菜为主,一般只有一两个菜,来客人或逢年过节才会买点荤菜。水果、糖果对寻常百姓就是奢侈品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吃饭问题是首要问题。伴随着人为的运动和自然灾害,粮食紧张的矛盾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里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那时每人每月平均只有几两肉、几两油、几个鸡蛋,副食品严重不足,几乎人人都感觉吃不饱,家家都感到粮食紧张。那时规定,次月粮票可在上月 24 日开始使用,众多等米下锅的家庭都赶在这一天买粮食。这一天,也就成了粮店最忙的日子。

花样时代:百姓餐桌食品翻新

中国粮食供应的转机也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合作制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日益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也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几年时间内,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就实现了家家有余粮,户户不愁吃。同时,在粮食产品连续丰产的带动下,养殖业也发展迅速,城镇居民的食品供应也从紧张、单一转而呈现充足、丰富的局面。

“吃好”,父母辈的饮食状况有很大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市场化,粮票、油票、肉票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市场上食物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已不再是奢侈品,早已闯入了普通百姓家。

绿色时代:吃出营养健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食品市场供应丰富,人均主食消费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副食的比重却在日渐上升。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注重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及多样化。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及餐饮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关企业顺应形势发展,适应居民消费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食品种类。尤其在健康理念的催动下,绿色食品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已成时尚。这些变化是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难以想象的。

“吃健康”,我们这一辈对吃也越来越讲究了,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绿色食品深受人民喜爱。人们开始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食物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已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取代了昔日的大鱼大肉,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现如今,多元化的饮食结构促使人们崇尚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健康饮食观念在寻常百姓家也得到体现。

还有一个变化:流行吃粗粮。以前红苕、洋芋、窝窝头等都是穷人家的主食,现在却备受城里人追捧。大家吃肉吃腻了,转而吃点粗粮,不仅能换换口味,关键是粗粮能清洗肠胃,有利健康。

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它渐渐成为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未来时代:分子角度制造科学食品

未来我们人类吃什么?来看看下面这份食谱吧——早餐:“基因”牛奶、植物香肠面包、无胆固醇千层饼;午餐:水果啤酒、人造鱼、植物纤维肉、去皮水果;午后点心:维生素冷餐食品;晚餐:无胆固醇鸡蛋、肉味奶酪、凉拌菜。

再看看专家为21世纪设计的食品吧: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转基因食品。植物纤维肉制作的“植物香肠”等人造食品。用普通农业病毒和一种能降低血压的氨基酸衍生物相结合的降血压水果的疗效食品。以及螺旋藻、食用菌及昆虫蛋白。

住:以前想住城里小二层,现在乡村别墅美煞人。

住房60年 从土坯房到高层建筑

住房是是民生大事,也是人的加油站,更是避风和挡雨的港湾。 60年时代变迁,住房从土坯屋到砖瓦房,又从砖瓦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三代人蜗居在不到20平方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方米的居室,人们的住房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住房的四步曲。

第一步曲:土坯屋、砖瓦屋年代

“忧屋”,在建国初期,人们的居住情况大多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本不宽敞的屋子就显得更加的“拥挤”。当时人们对房子的要求并不高,只求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的也大多是土房或砖房。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第二步曲:福利分房年代

“有屋”,到了建国中期,各家各户几乎都住上了属于自己的砖房或单元楼,一家几口别提多幸福了。

上世纪80年代起,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统建、统配、低租金的形式。住房基本上是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一般说来也就是10-30平方米。安排分配住房要论资排辈来得取。单位职工分房要排队,每名职工都盼着分房尽快轮上自己,所以,各单位管房的人就格外吃香,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递条子的,托关系的,甚至有拿菜刀威胁的……房管部门的门槛都被踩破了。

福利分房制度下,除了极少数“单元楼”,大多数楼是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筒子楼。曾有无数人在这样的筒子楼里结婚生子。上班是面对面的同事,下班是门对门的邻居,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盐飞溅、人声鼎沸,这样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也许都成了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第三步曲:多层住宅、物业小区年代

“优屋”,在建国60年之际,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式、别墅也逐渐的由“不敢想”转变为了“拥有”。住房的大变化也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人们在情愿和不情愿的心态下告别了福利分房,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商品房。同时也在理解和不理解的状态下,开始感受到商品化住房的好处,并且开始享受逐步优化的住房条件。

1996年开始到2002年,房地产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开始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无论从建筑平面规划到小区规划,还是从景观到物业配套都有了较大的飞跃,逐渐出现了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小区。

这个时期的楼房基本还是以多层住宅为主,当时的人对住房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便利于生活的就是好的,理想的房子就是一到楼下不远处,能购买到生活所需品,所以当时“街边楼”非常盛行。

第四步曲:小高层、享受型居住年代

  “豪屋”, 楼市的户型结构有了飞跃式的变化,从传统的户型结构发展到错层、跃层、复式,如今一些空间更为丰富的新户型也在不断诞生,既有针对单身贵族的中小精英户型,也有针对豪客的豪宅别墅。这些户型无论是在通风、采光、观景,还是节能等方面都大大增加了市民居住的舒适度,有效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随着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住房使用面积和住宅式样均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居住的选择面更宽了,楼市上有高层公寓,有复式和越层结构住房,有花园小区,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犹如好马配好鞍的道理,有了宽敞明亮的住房,居室的装饰装修也随之越来越讲究起来。各色住房装修以人为本,又因人而异,一家一个风格,几年几种流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的就是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户型设计告别过去“三大一小”形式,更贴近生活、更人性化,设计更趋于合理,像现在的不少楼盘就采用了套间形式,实现了“动静分区,干湿分离”,人们对房子的通风性、阳光性要求更高了,从景观设计上更加注重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第五步曲:智能房屋年代

人们希望通过智能系统,可以对大门、卧室、客厅……进行统一自动化管理。每间房子的用水、用电、取暖、照明都处于最佳状态。既能根据主人的喜好对每个角落的光线、温度、湿度和安全状况进行控制,也能根据光线的强弱、温度的高低等进行自动调节。机器人会擦窗户,会用吸尘器清扫地毯。红外线装置保卫业主安全,我们可以通过电脑、电视看到来访者,并把来访者的声音、图像一一记录下来。足不出户,能够通过联网系统方便、快捷获取外界信息。

住宅从竣工伊始就提供全套的装修和家具,不追求“个性化”,只讲究实用性,而且因为是规模化建设经营,所以费用相对节省。并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规划,这类住房将有效实现节能、节材、节水,减少垃圾,减少噪音,改善城市绿化,改善空气质量。

行:以前上班没车要小跑,现在坚持步行为环保。

出行60年 从自行车到私家跑车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从最早到的步行,到马车,牛车,再到汽车,火车,无不体现一种时代的进步。

前奏:骑自行车就像开奔驰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皇冠一样。

中国人对自行车的感情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一直保持在 150 元左右。这样的价位相当于城市职工平均三个多月的工资。由于收入低,人们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品外,要想攒下能够买一辆自行车的钱,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

就算是攒够了钱,也未必能买到。很多人都知道,当年的自行车也凭票供应。一年里一个单位分不到几张票,排队等候也要排上几年。如此贵重和来之不易的自行车,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那时候,自行车的用场很多,上下班,走亲访友,买粮食换煤气罐,都有自行车的功劳。

序曲:拥有摩托车感觉很富足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挤公交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必修课。只要你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就必须学会挤车和忍受挨挤。车少人多,每辆公交车都是严重超员,有时人多得连车门都关不上,司机就把车开起来,再踩一脚刹车,这么一晃动,车里的人就挤得更瓷实了,车门也就关上了。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更是麻烦。没有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状况也不怎么样,再加上长途汽车很少,铁路运力不足,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通常是人满为患。有人说,那时候天天都是春运。

高潮:来势如潮的私家车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到本世纪初已呈普及之势。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谋生,更增添了旅游休闲。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地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又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同时也给人带来些许现代交通制造的烦恼。

  如今的交通工具已是花样繁多:在繁华都市,知名品牌轿车会不经意间从人们身边招摇而过,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人们品出了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品出了今日改革开放成果的甘甜。绿色出行,也是时尚。这种时尚就在于,同是骑自行车或徒步行走,人们的心情与以前大不一样。

尾声:聪明的交通工具

在最近美国国家汽车研究中心的研制方案中,未来交通工具的立足点是:实用、价廉、节约能源,正如美国国家汽车研究中心在自己的宣传页上所说的那样,在未来,交通工具不是最好的,但它绝对是最实用的。

“聪明交通工具”包括许多部分,其中最重要之一的“e-call(电子紧急呼救)”系统,可以在发生事故后由交通工具中的人员手工启动或者由感应器自动启动,通过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发出紧急呼救信息,将语音和数据信号传给最近的急救中心。“聪明交通工具”项目还包括诸如能够提前通过传感器及无线局域网通知路面情况的早期预警系统。

空中“飞车” 、“海底”列车 、“飞翔”列车 、“地下”飞机 、“公交”飞碟、“无人驾驶”列车……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新中国送走苦难,改革潮带来富裕。抚今追昔,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背景下,中国商业实行的计划分配制度,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发挥过重大作用。今天,当我们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时,不能忘记那段蹉跎岁月,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共和国的成长而节衣缩食的人们。

  从“衣食住行”看新中国的变化,看到的不仅是物质,更是经济、文化、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e455afd1f34693daef3e15.html

《衣食住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