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浪漫主义诗歌对比分析- - 《月夜》《静夜思》

发布时间:2020-06-22 14:26: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西浪漫主义诗歌对比分析

——以《月夜》和《静夜思》为例

要:本文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对比艾辛多夫代表作《月夜》和李白代表作《静夜思》,分析中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进一步分析中西传统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浪漫主义;李白;艾辛多夫;对比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可以作为代表。标志着德国浪漫派顶峰——德国诗人艾辛多夫的《月夜》也可以作为代表。虽然两位诗人年代相差甚远,但他们浪漫主义诗歌的描写却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

一、意象的选择

诗歌是靠意象说话的,诗歌的语言就是意象的语言。“月”、“地”、“天空”等意象在两位异国诗人的作品中并行不悖。

《静夜思》是一首即景思乡之作,写了月,却别具一格,把天上“月象”同自己的思乡之意融合,借明月抒写故乡之情,创造了“思乡的明月”。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清冷的秋夜,寂寥的庭院,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产生了错觉,将地上的月光看成冷冷的白霜,再定神一看,四周的环境却并非如此,这不是霜雪而是月色。抬头一望,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净!“举头”望见了“明月”──那同样照在故乡的明月,使诗人产生了无限遐想,想到了家里的亲人;想到了故乡的一切。面对空徒的四壁,长期客居异乡,没有知音的李白难以入眠,夜不成寐,呆呆地低头痴望着床前的“白霜”,更感寂寞无奈,思乡之情越聚越烈,势不能。这样,就有了诗人情感的最高流露──“低头思故乡”。这是诗人寂寞愁绪的集晶,是全诗的点睛揭题之笔,并将思乡之情反染于全诗的每字每句。

《月夜》中诗人并没有直接描摹“月夜”,而是开一笔,将视线聚焦到头顶上的天空:那湛蓝的夜空深邃而悠远,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地平线连在一起,仿佛吻着大地。“她现在花容灿烂 梦沉沉地怀思”。这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展示出月亮、云彩相互映衬下的天空那种朦胧迷离的特点,如诗如画,似梦似幻。纵观全文,无一处写到“月”,却处处显示出月光,烘托出月色,体现出诗人高妙的艺术匠心,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的诗歌中频繁出现的如“空气”、“气息”和“呼吸”等皆源自《圣经》的意象,也同时常常使用如“夜”、“古堡”以及“森林”这样一些从日耳曼民族神话中流传下来的词语。艾兴多夫尤其擅长描绘气息的流动。流动的气息产生了微风,微风撩拨着整个自然界沙沙作响。如是,艾兴多夫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整个宇宙在他的诗中成为了“歌唱的世界”。

2、意境的描摹

《静夜思》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丰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极其清新单纯的抒情小品,吟咏月夜的自由诗鲜有出其右者,在德国文学中艾辛多夫因此被誉为"月夜诗人"。作品首先用拟人的手法,将读者带入安谧迷幻的气氛:天空仿佛低头吻过了大地,大地献出美丽的胸怀,生动简练,让人动情,作者如高明的画家,优美而传神地绘出意境,不知不觉读者已陶醉在宁静的幻梦。《月夜》渲染出了一个空灵寂静的画面。这时诗人让随风起舞的麦穗和树林“发出莎莎的声响”,这就为僵固于纸上的文字和无声的画面配上了音响效果。听觉感官受到意象思维的引领,进而听觉感官开始了音乐联想,这是众多作曲家被艾兴多夫所创作的无声文字激发出音乐灵感的原因所在。

诗中的两处“好像”,暗示着诗中所写的一切都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愿望,这也是德国浪漫派诗歌的一个关键诗意,不过,这终究是一首十九世纪的诗,作为理想的“家乡”即使只能在想象中抵达,毕竟是可以通过诗歌“飞回”的,而诗人自我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也笼罩在平和安宁的气氛里,凭借心灵“宽阔的翅膀”就能够越过。整首诗以灵魂离开了大地并 “回归故乡”结尾,这样的结尾,不仅仅是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灵魂渐飞渐远、最后消失在澄明开阔的星空下的画面,而且还显示出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贯之的、欲回归神秘自然主义的主旨。纵观艾兴多夫的所有诗歌,各种声音和音乐充盈其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诗歌艺术。

三、诗歌中表现的文化差异

英文诗歌大都表达热切,感情激烈,以求再现此情。而中国的古诗词则文字简洁,意境悠远。诗人将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七八分后,便会打住,留白出来以给人遐想的空间。李白的《静夜思》便是中文诗歌中的一个典型。通篇文字都很简单,描绘的情景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看到夜晚起床之后看到空中一轮明月后,开始思念了家乡。但这一仰头一低头之间的风致却打动了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吸引了一代的国人竞相传唱。而这种感情在西方人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的。反观《月夜》,作者在前两段中营造出朦胧的氛围,最后一段点明“思乡”主题,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所在与西方文化大不相同,西方的基督教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彼岸世界。西方诗人们也把它看成了一切生命的最后安顿之所,现世人生只不过是永恒长河中一段微不足道的插曲。浪漫派诗人容易激动,然而即使是在他们最为激动的时候也并未完全为情感所俘虏,多多少少还是免不了静观的色彩。即使是在他们的入世色彩很浓的诗篇中,仍然保留着超脱凡尘的终极追求与关怀。在情感翻腾之时不写,而是到了有一定心理距离之后,平心静气时才去写的。从这一点上看就与中国的诗人们大相径庭。受古代儒道佛思想的影响,中国重视悟性,悟性是直觉思维的核心。在中国,凡事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主。诗歌往往都是在灵感来临时一气呵成的,容不得片刻拖延。

中西诗歌的差别正像朱光潜先生所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0da36a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a.html

《中西浪漫主义诗歌对比分析- - 《月夜》《静夜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