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美食

发布时间:2012-12-17 16:31: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我们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吃更是一件大事。过去,吃只是为了生存,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填饱肚皮,由生理上的需要提升为心理上的满足,变为一种享受。饮食文化也随之产生,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形成了多种菜系,各地也形成了极赋地方特色的美食。其中,陕西美食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是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关键词: 美食 陕西 饮食文化

一、秦菜 4

(二)秦菜的简介 6

(三)秦菜的发展 7

二、面点小吃 7

() 陕西的面 7

()泡馍 10

三、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3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不同,在饮食烹调和菜肴种类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味。其中著名的菜系就是公认的川、鲁、粤、苏、浙、闽、皖、湘八省烹饪菜系了,即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而其中川、鲁、粤、苏四个菜系以四大风味而著称。不过在此之外,陕西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名城,餐饮风格自成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秦菜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著称。除此之外,陕西的小吃,也是不得不提的,和秦菜一样,陕西的小吃也是极具地方特色,花样繁多。

一、秦菜

(一)秦菜的历史

陕西菜简称秦菜,秦菜的形成和发展,与陕西的气候、物产以及历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陕西位于黄河中游、西北地区东部。横跨三个气候带,北部陕北陕北高原(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温带半干旱气候,盛产红枣、苹果、羊;陕南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有生姜、柿子、板栗、魔芋、果子狸等;关中“八百里秦川”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有秦川牛、关中驴、渭河鱼以及葱姜蒜辣椒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物产,为秦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陕西作为十三朝古都,是当时各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秦菜能够取各地菜肴之精华;又由于陕西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境内主要有汉、满、回、蒙、藏等民族,兼收各民族佳肴之风味;并且挖掘继承历代宫廷菜肴之技艺。因而菜式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据《周礼》、《礼记》、《诗经》的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出现的“西周八珍”,就已经形成用料广泛,讲究刀功,使用多种调料和用多种烹调技法,形成了多种风味俱全的风味特色。烹饪机构的严密组织和科学分工、筵席定式、以乐佐食等对后世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秦菜发展到第二个高峰。《吕氏春秋·本味》,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烹饪成就,对烹饪从选料、加工到调味、火候等都作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述,一直指导着中国烹饪的实践。到两汉时,引进“胡食”,红、白案有了分工。
  隋唐时期,秦菜发展到第三个高峰。那时京城长安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不但茶楼酒肆鳞次栉比,而且经营规模很大,以至“三五百人之馔”可以“立办”。烹饪原料已是“水陆罗八珍”,美味佳肴不胜枚举,仅韦巨源一席“烧尾宴”就有名菜、美点58款。还首创了花色冷拼,有了“槐叶冷淘”等冷食。
  抗战时期,秦菜发展到第四个高峰。京、津、鲁、豫、淮扬以及西餐等帮系餐馆纷纷进入西安,在西安仅大中型餐馆即达100家,使秦菜得以注入新鲜血液,兼收并蓄,逐步形成技术全面,味型多,适应面广的独特风格。
  秦菜又与许多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说,甚至古代哲学有关,成为历史的见证。例如“细沙炒八宝”与“周八士火化商纣王”,“全家福”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八卦鱼肚”与易经八卦等有关。

(二)秦菜的简介

秦菜发展至今,各个方面都已经相当成熟,善于用料,刀工精细,讲究火功,色香味俱全,但比较注重保留菜的本色、本形、原味,以鲜香、嫩爽、酥烂而独树一帜。由于其流传于宫廷菜,所以风格华丽典雅。大致上可以将其菜式分为三类:热炒大菜、冷荤凉菜、面点小吃。

秦菜对于原料,可以说是将其用到了极致,无所不用,就连人们视之为废的鸡嗉、鱼肠,也能变成席上之珍。但是却又对选料极为严格,如“奶汤锅子鱼”非黄河活鲤不做。在刀功方面,也是极其考究,什么样的菜式用什么样的刀法;可以单手切片,肉片薄如纸,可在绸布上切肉丝,而绸布无损;可将猪耳朵切得细如毛发;可用前推后移的来回刀双切肉丝,等等

秦菜就像一瓶味道纯正的香水,当菜端上桌的时候,包装朴实无华,迎面扑来的香气,和在你将其发入口中慢慢品尝的时候,酸、辣、苦、甜、咸不断地刺激你的味蕾,这些都只是厨师在烹饪过程中对其赋予的前调;洗洗的品尝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那些原料本来所具有的味道,鲜香、原汁原味,这便是秦菜的中调,原来的原味。最后,就是你吃完之后,心理和生理上双重的满足,以及对这道菜久久的回味,这边是秦菜的主调。给你的五官以不同程度的冲击。

(三)秦菜的发展

现今的秦菜,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以及喜爱。而秦菜的厨师们,也正努力地将秦菜推向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古老历史传统的陕西秦菜迅速发展,人才辈出,名厨云集,美食荟萃,名馔竞妍。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烹饪文化人物和中国烹饪大师、名师,为秦菜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秦菜在全面继承发扬传统优良技艺的同时,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积极挖掘,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其在色、香、味、形、质、营养、器皿、卫生、食疗以及意境、情趣等方面溶为一体。例如曾荣获“中国名宴”的“长安八景宴”,把美味、美景巧妙结合,早为中外宾客所赏识;又如“仿唐菜”的研制成功,使失传多年的古代珍馐重放异彩。

二、面点小吃

() 陕西的面

说起秦菜,说起陕西。常听得人说:陕西人爱吃面。这话原是不错的。不少陕西人在一起聊天,彼此问起对饭食的嗜好,多半会自称面派。不少陕西人外出,若是三天吃不上面,就觉得不舒服,若是外出十天半月,回到家里的第一餐必定是面,而且会连吃几碗,不尽兴不肯罢休。
不过,仅仅说陕西人爱吃面是不够的,陕西人爱吃的是陕西面,是制作精美的面。对于面,陕西人是爱吃而且会吃:爱,表明对面有很深的感情,能够体会面的魅力并且善于从食面中得到美的享受;会,表明对面有很深的理解,懂得怎样制作并且有能力制作出不同凡响的面食来。
陕西的面推陈出新,花样繁多,随便说说,就能列举出几十种来。譬如:可以不冠地名的拉面,卤面,油泼面,棍棍面,棋花面,浆水面,翡翠面,龙须面,木樨面,菠菜面,彪彪面,刀削面,酸汤面,蛋黄面,过水面,麻食面,烩面片;应当冠以地名的合阳踅面,大荔炉齿面,韩城大刀面,永寿长寿面,汉中梆梆面,安康窝窝面,定边荞剁面,耀州咸汤面,麟游血条面,富县鸡血面,礼泉羊肉合面,乾州酸汤挂面,潼关一窝丝扯面,西安猴头面、猴耳朵面、油泼箸头面,三原疙瘩面、合汁挂面、干烂臊子面,岐山挂面、臊子面、大刀铡面,还有关中的米儿面、蒜醮面,陕北的杂面、抿节,等等,等等。这些名称或突出其特别的原材料,或表明其与众不同的形状,或强调其引人入胜的味道,各有讲究,各具特色。光是听听这些名称,就足够引人浮想联翩,垂涎三尺。
说到,人们一般会想到面条。从广义上讲,这里说的也是面条。然而却不可以将简单地理解为面条,也不可将面条简单地理解为用面粉做的细条状的食品。《现代汉语辞典》的这一解释,至少与陕西人的习惯认识不一致。陕西的有条状的,也有非条状的,无论条状或非条状,也是有细有粗,有长有短,有厚有薄,有宽有窄,而非条状的也是有方有圆有三角形有不规则形,等等,绝不雷同。所以,细条状三个字,实在是太过简单了。有句顺口溜说陕西有八大怪十大怪,其中一怪是面条像裤带。这说的是陕西人爱吃的一种面:biangbiang面。可是陕西人还爱吃臊子面,关中的农村妇女,心灵手巧,做出的面条,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说到臊子面,特别是岐山臊子面,那就不仅是面好,汤好,伴侣也好。地道的岐山臊子面,不仅面条精制,那臊子、底菜、漂菜以及浇汤也都各有讲究。底菜和漂菜要按照不同的季节选用,如热天用白豆腐,冷时用油豆腐。底菜选用淡味菜, 如金针、木耳、豆腐、红萝卜;漂菜选用青菜,如蒜苖、韭菜。还有一特别的约定,当一碗臊子面制作完成时,那漂菜与底菜,应当是植物的根、茎、叶、花、藻五端齐全,并呈现出红、黄、绿、黑、白五色,方才算得上地道、精致。底菜和漂菜就是伴侣了。在面条的伴侣上下这样大的功夫,的确少见,堪称一绝。类似的情形,在耀州蘑菇窝窝面里也有体现。
面条是怎么制作的?人们一般会想到,觉得面条就是煮熟了吃的,而且大半是带着汤吃的。但是, 陕西的面条,却不仅采用这一种烹饪方式,蒸、炒、烙、煎、煨、炸十八般武艺通通采用。可以带汤,也可以不带汤。卤面就是蒸熟了吃的。将制作好的面条,放在蒸笼里蒸熟了吃。蒸时配以时鲜菜蔬,或者再加猪牛羊肉。菜蔬可以非常之多,比面条多得多。也可以较少。卤面丰俭随意,雅俗共赏,无论自家享用或者款待客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吃卤面应当配有美味可口的羹汤。
礼泉烙面则是烙熟了吃的。制作方法多少有点像摊煎饼。烙好后切条,浇了臊子吃。据说源于唐李世民。用作昭陵民工的食品,仿佛今日的方便面。合阳踅面也是烙熟了切条吃的。但用的面粉是七成荞麦面与三成小麦面混合而成的杂面。合阳踅面可以存放十天半月,可以热吃也可以凉吃。西安人爱吃一种炒面,是先煮后炒,有时还在炒前轻轻过一次油。选用上好菜蔬或肉类或海味,以精巧刀工切作丝状与片形,与面条一起炒了吃。

()泡馍

说道陕西的面点,有一样东西是不能不提的,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这里说的羊肉泡便是在陕西随处可见的羊肉泡馍。

对于泡馍的来历是有一些说法的,话说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唐朝军队与借来的大食军队从凉鄯而收两京,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在唐王朝天子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被获准驻兵长安。大食兵行军打仗时常携带一种叫饦尔木的类似的食品,行军打仗旷日持久,士兵携带的饦尔木常变干变硬难以下咽,他们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这就是泡馍的雏形。随着大食兵和当地人的交往日甚,饦尔木的制作方法也从军营传播到市井,久之就形成了今天西安穆斯林群众的主食之一饦饦馍。一千多年来,经过西安坊上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泡馍已在色、香、味、形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一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喜食不厌的绝佳美食。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泡馍以烹调方法分为干泡(无汤)、口汤(食后余一口汤)、水围城(汤较多)和单走儿(吃馍喝汤)四种。餐前先将掰成黄豆般碎块,交厨师烹煮。食时选定方位,讲究蚕食,切忌搅动,以保持鲜味和原气。其间可加辣子酱,以刺激食欲,食香菜以保持口气清新。为避免泡馍中的牛羊肉脂肪腻口,可佐以糖蒜,以利再战。餐后饮一碗精制的高汤,更觉浓香溢口,神清气爽。

三、 总结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陕菜正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陕菜,这种传承了华夏五千年文化的菜系,以其海纳百川的气魄,在不断继承挖掘传统宫廷菜、官府菜、商贾菜的基础上,积极的创新。目前的陕菜可以说是具有多风格,上得厅堂的品性和风格大度、大气、大俗、大雅,精雅的高档菜、仿古菜、创新菜;下得厨房的普通的中低档菜清真菜、素菜、药膳菜;解得了嘴馋得风味独特的面点小吃;饱得了肚子的传统菜。

近日,美国CNNGO票选的亚洲十大最佳小吃城市排行榜中,中国的西安排行第二,成为内地唯一上榜的城市,同时因街头饮食混合各种饮食小吃,被CNN认为最具地方特色。羊肉串、麻酱凉皮、柿子饼、肉夹馍等10大特色小吃被国际游客赞为不可不试的西安美食代表。

千年的古城,传承着千年的美食,取各地之精华,收民族饮食之风味,品种繁多、风味各异,不愧为为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参考文献

[1] 王迎全,20020402,《且看新八大菜系之一秦菜如何出炉》,华商报

[2] 李杉杉,20120327,《西安入选亚洲十大最佳小吃城市》,西部网

[3] Sinaone20060604,《秦菜》,百度百科;

[4] wph791020060423,《羊肉泡馍》,百度百科;

[5] 中国名2010927,《牛羊肉泡馍的历史典故》,中国食品科技网

[6] 杨涛,20080823,《陕西地理位置简介》,陕西文化网

[7] 黄莹莹,20110409,《中国八大菜系形成的历史和背景》,百度文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27606ef5335a8102d22015.html

《浅谈陕西美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