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1-12-12 10:53: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姓名 张艳

学号 00905004

年级 09

专业 国际经济贸易

完成日期 2011-11-4

【摘要】中国一直强调要充分认识本国国情,制定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策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强调,不是我们国家领导人睡醒一觉突然悟出来的,而是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错误发展路径总结出来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我们迎接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开始。经济增长方式也理所当然的随之发生转变,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的理性分析,让我们戒掉了焦躁和盲目,让我们经济的发展变得步伐稳健。

【关键字】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制度转变、集约型

【正文】

一、经济增长方式概述

按《发展经济学》教材的定义,经济增长方式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分两种类型:一是粗放型增长,又称外延型增长,指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二是集约型增长,又称内含型增长,指主要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从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增长方式有其不同的增长源泉,粗放型增长来源于简单的要素投入数量增加,而内含型增长则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相对于粗放型增长,集约型增长拥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与远瞻性,是一种较为高级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即使再地大物博,资源充沛,也有“资源的极限”那一天,毕竟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其他经济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总是稀缺的。因此,单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对于一个独立的国家体来说,无非是坐吃山空,有限的增长年限是可以预见的。我们都知道,经济学的最终研究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国之内,都存在着一个资源的最优配置,根据不同的需求,将资源合理配置到不同的部门。如果生产要素的数量被按照个人或集体意志刻意在各部门间增减,将最终导致国内各部门生产发展的极大不平衡,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各部门的发展都还不健全,这种一头冷一头热的做法,等同于拆了东墙补西墙,与社会的均衡发展相违背。

相比之下,选择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我们常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价值”,就是这个道理。资源是稀缺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技术进步)去提高它的创造力,增加它的边际产品量,这样我们就等于有了多倍的资源和要素。一般来说,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受资源由相对富有到逐渐稀缺这一规律的约束。这种转变,是许多国家的切身经历,而古往今来,我们所说的经验,不也是从大多数人的经历中总结而来的吗?

二、中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领导者们找到了该走的路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实现民主自由的社会,因此剥削色彩明显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可以,怀揣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向往,人民大众一致拥护党的这一明确选择。

社会制度确立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经济体制了。因为第一次跟对了,所以这次我们没有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现状,而是又将目光投向了苏联。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内战的爆发,使苏联经济实力严重受挫,为了尽快恢复经济,苏维埃政权实行了加速国有化、中央集中物资分配权、对农民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战争和体制的实施人民强烈不满,社会各方面危机加重。20世纪20年代后,在斯大林的主张下,苏维埃俄国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包括: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制;根据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新中国成立后,在较短时间内便确立了前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并一直延续了30多年【1】。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在此期间,由于缺乏大规模建设所需资本,中国只能通过压低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给予劳动者低工资和消费补贴、上缴国企利润、实行统收统支等政策来积累建设所需资金。并且运用这些资金接受了苏联援建的l56项重大项目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掀起“以钢为纲”的群众性运动推进整个经济建设片面发展重工业,并持续了20年。

虽然重工业产值实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1978年为41.1%),但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和产值极低,发展停滞不前,农轻重比例失调,产业结构畸形。久而久之,只有速度没有质量的增长,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消费指数低。亚当斯密曾说:衡量一国财富的高低是看可供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重工业产值虽高,但创造出来的产品都是金属、钢材等,不能果腹不能保暖,经济增长,但可供居民消费的产品却少之又少。

在拉动经济的三匹马车中,消费被排在了最后一位,不仅如此,还成为了为投资提供资金来源的牺牲品。人民可供消费的产品极少,工资又被强行压低,这种生活状态与所谓的民主自由富强的理想社会反差的确太大。企业利润被上缴,进行再生产和扩大规模等投资都由政府调配,灵活性和自主性受到限制,企业家没有了利益,也就没有了动机,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低下。

三、改革开放后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对之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充分认识到了之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果差、积累率高,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等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对人民生活所需基本物质基础的保证等,都是一个国家寻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基与前提。好比一颗苹果树,倘若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整日缺土少肥的,你怎么能期望它枝繁叶茂,结的果实又大又多。

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十条方针,可以说是重视和尝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开端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19959月,在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专门讲到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重申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江泽民在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上提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6222,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重要性和提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3

自提出转变之日起,我们一直没有停下实现转变的步伐。将推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重新排序,以前是“出口,投资,消费”,现在是“消费,投资,出口”【4】。对外经济战略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而占领国际市场,到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配置而开发国内市场,将刺激国内消费放在了首位。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劳动者工资和财产性收入等措施,藏富于民,充分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的生产和消费积极性。

对于国有企业,1981-1982,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主要是分配上实行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自负盈亏。1984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宣布,国营企业将逐步实行厂长负责制。198411月在少数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试点。1986年全国部分城市进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试点的基础上,1987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199311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在中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的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革,一是抓大放小,抓好一批大中型企业,对一般小型企业要进一步放开搞活。二是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现有企业改组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发展股份制企业,理顺企业产权关系,探索政企分开,解决试点企业的富余人员的问题,发展并规范各种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同步互动的还有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企业等,充分体现出了政府对各企业的放权让利政策,为新的市场机制注入了活力。

除此之外,国家财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生产性财政体制为主,过渡到以公共性财政体制为主,即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再一味的倾注于创办企业、从事生产性经营活动,而是更多的转向对公共产品的投资。比如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此来提高公民身体及科学文化素质,并启动居民公共消费,有效搞活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减少行政性财政支出,对政府日常开支和设施建设及公务人员的待遇等,也予以一定的监督,以减少资金浪费和贪污腐败现象。

四、结语

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时期所遗留下的后遗症,阻碍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比如原材料的出口比例高,国内资源日益紧缺;行政性财政支出居高不下,政府部门铺张浪费,贪污营私;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是对的,通过自我摸索和对外借鉴经验,我们国家成功的攻克了种种难关。最终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产业结构稳定,农重轻协调发展,人民实现了小康水平,全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1】马方方, 王少国.《中国经济概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12.第一版

2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8.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N].人民日报,2006-02-23.

4】魏杰. 《亲历改革》. 1978—2008中国经济发展回顾.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4. 第一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93bcaeaf8c75fbfc77db229.html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