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4-01-12 11:18: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范例:

三公九卿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高级官员的总称,三公是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秦汉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是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长官,秦汉的九卿是主管礼仪教育的太常,主管皇室的宗正,主管进行近卫的光禄勋(秦称郎中令),主管京城护卫的卫尉,主管舆马的太仆,主管外交的大鸿胪(秦称典客),主管刑狱的大理(秦称廷尉),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秦称治粟内史),主管皇室财政的少府。

 

郡县制

春秋战国以来开始形成、帝国时代一直沿用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又增加到四十余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一部分,郡、县二级行政建制一直为后世沿用。

 

焚书坑儒

秦朝为统制思想文化而制造的两起事件,焚书秦相李斯驳斥淳于越实行分封制的主张,并进一步提出禁止私学和焚毁民间藏书,以禁止民间学者议政,被秦始皇采纳。坑儒是因为方士无法为秦始皇寻觅仙药,诋毁秦始皇,相约逃亡,秦始皇下令追查诋毁秦政者,涉案的方士与儒生被活埋于咸阳。

 

驰道

驰道是秦汉时专供皇帝驰行的道路,秦代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主要有两大干线,一条通往燕这么早齐,一条通往吴楚。臣民不得骑乘车马行驶驰道。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击溃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当时秦将章邯引兵北上击赵,围巨鹿,项羽等率军救赵,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秦军主力丧失殆尽。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义军占领秦都咸阳后,向关中父老宣布废除秦朝严苛的律令,相约“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受到关中百姓欢迎,史称“约法三章”。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促使经济得到显著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削藩策

西汉前期时实郡国并行制,大封同姓诸侯,以图屏卫中央政权,但诸侯林立,对中央集权造成危害。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认为削不削藩,诸侯都会造后,主张早日削弱或裁撤诸侯。景帝采纳其议,但由此引发诸侯叛乱。

 

七国之乱

晁错提出削藩策之后,公元前154年,西汉诸侯中,早已图谋反叛的吴王刘濞联合七国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举兵反叛。汉廷诛晁错后,七国叛军并不罢休,并被进行派兵镇压,此后诸侯国的权力渐渐收归中央。

中国历史专题

.名词解释:

1. 国人、野人:部族时代,城墙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建筑起来。住在城郭内的专门从事战争的人指国人,国人属于核心部族。住在边缘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并为核心部族的战争提供粮食的人称为野人。

2. 禅让: 传说中尧、舜、禹时代举贤传授政治首领的制度,其实是中国远古时代各个部族共同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现象在传说中的反映。帝制时代通过政变夺取政权的帝王,有时也会用禅让的形式实现改朝换代,比如曹丕篡汉建魏,形式上是汉献帝禅让给曹丕的。

3. 盘庚: 中国商朝中后期君主。,名之九代孙,帝祖丁之子,帝阳甲之弟。盘庚即位之初,国都位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力排众议,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继续“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经历了一段繁盛时期,故后世又称商为“殷商”。他死后,“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即保存在今文《尚书》中的《盘庚》三篇。

4. 武丁: 武丁(约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武丁”是他死后获得的庙号殷末又追谥庙号为“高宗”, 他是商王敛(小乙)之子,商王旬(盘庚)、商王颂(小辛)之侄。武丁在位时期,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5. 甲骨文: 商周时契刻在龟甲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有系统的古文字。商代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今河南安理小屯村一带),是商代后期遗物,绝大部分是占卜记录,称甲骨卜辞,从1898年开始发现,到现在已出土约十万片。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农事、动植物、方国、地名、片伐、祭祀、商王世系等,单字有五千余个,今天可释读约二千个。

6. 周公东征: 周武王去世后,幼子周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旦摄政称王,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联合商纣王子武庚和东夷反叛,周公旦与太公望、召公奭一起,率师东征,平定叛乱,史称“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后,周公将商族众西迁,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监视商族,又大举分封,在东方封建鲁、齐、燕三国,以统治东夷部族。

7. 微子: 宋微子,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是国号,是爵位)。 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是宋国(今河南商丘开国远祖纣王淫乱,商代将亡,屡次劝谏。王不听,遂出走。武王克商,他肉袒面缚乞降。后纣王子武庚作乱,被周公旦攻灭,就让他继承殷祀,封于宋传说他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微子寿终后,在宋国(今商丘)建有微子祠

8. 天命: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下的人民的命运,亦指自然法则、规则,又指天赋、天性。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致命与人,决定人的命运。“天命”说早在殷商时期已流行,当时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用来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和压迫的合理依据。在孔子的学说中,“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因果报应。以后宋明理学家把人性与道德意识也看作是“天”所给予的,为封建伦理秩序的永恒性制造了理论依据。

9. 井田: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一词 ,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奴隶主使用。奴隶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井田,无偿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于是,春秋晚期,井田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推行土地个人私有制至此,井田制彻底瓦解。。秦、汉以后,实行井田制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但其均分共耕之法对后世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10. 申候之乱: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引起国丈申侯不满。奸臣虢石父借机向周幽王进谗言。周幽王在盛怒之下,准备兴兵伐申。申侯自知国小兵弱,势孤力单,不能与周匹敌。于是申侯联合缯和犬戎进攻幽王周幽王因准备未绪,举烽火求援无一响应,被申戎联军打得大败。这样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是为周平王,以奉周祀,史称“申侯之乱”。

11. 尊王攘夷: 春秋争霸时,齐桓公等霸主尊崇周王、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从而提升自己在诸侯中地位的一种政治策略。齐桓公曾确立周襄王的王位,制止侵犯周王权威的行为,这是尊王。齐桓公又曾伐山戎以救燕国,伐狄以存邢国,这是襄夷。尊王攘夷使齐桓公的霸业更加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

12. 编户齐民:国家将民众纳入记录、编入户籍,以户为单位掌握人民,是谓“编户”;理论上,阶级消融,所有民众身份平等,是谓“齐名”,所以总称“编户齐名”。编户齐名制度始于秦国,盛于秦汉,有利于有效执行赋税和徭役的征调。

13. 税亩制:我国古代按土地面积向田主征税的赋税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为提高国家战争的动员能力,井田制演变为税亩制,国家直接控制财源。

14. 军功爵:是指按军工(也包括事功)赐予爵位、田宅、食邑和封国的爵禄制度,是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而建立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魏国最先设立军功爵制,但秦国的军功爵制最完善、最合理,所以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最强,被称为“虎狼之师”。

15. 吕不韦:?~235年),姜氏,吕姓,名不韦,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奇货可居,扶立秦庄襄王,任秦国丞相,统兵灭东周国,主持编撰《吕氏春秋》,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饮鸩而死。

16. 焚书: 秦朝为统制思想文化而制造的事件,焚书秦相李斯驳斥淳于越实行分封制的主张,并进一步提出禁止私学和焚毁民间藏书,以禁止民间学者议政,被秦始皇采纳。

17. 三省:古代的一种中央行政制度,肇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宫外的尚书省和设在宫内的门下省、中书省都成了正式的辅政机构。三省长官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后门下、中书省的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三省制名存实亡

18. 刺史:古代官名。汉武帝时期,分中国为十三州,各州置刺史一名,任监察之职。王莽时期刺史改称州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东汉时期,刺史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元以后刺史之名废除。

19. 行省:元明清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的国家一级行政区划的简称,民间简称“省”。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并为后世所沿用。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0. 举孝廉:汉朝时采用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之外,更需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举为孝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并为后世所沿用。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1. 九品中正: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中正,即专门考察地方人才并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根据家世、才能的评论,对人才做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分为九等,即所谓的九品,但类别只有上品和下品。由于中正评定人才时以门第出身为最重要的标准,以至于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由此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制度。

22. 解试:是科举时代唐宋时期,州府举行的考试,即后来明清时期的乡试,是科举程序中的第一级,三天共考三场。第一场是大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是诗、赋各一首,有时也考词;第三场是子史论一道,时务策一道。解试通过后可称为解士(解元)

23. 均田制: 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 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魏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均田令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这一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24. 丧家狗:比喻无所依靠的狼狈样。典故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列国至郑国时,和弟子失散了,于是他独自站在城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描述孔子的外貌并说他疲劳得像失去主人的丧家狗。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颠沛流离,内心沮丧而疲倦,所以当子贡把原话告诉他时,他欣然地笑了:“确实是这样的啊!”。

25. 子贡: 端木赐(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春秋末年卫国人,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孔子去世前子贡未能赶到,孔子去世后,子贡守丧六年,为孔子弟子中为孔子守丧最长者。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子贡经商事有记载。

26. 五德始终: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德性。“始终”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做解释。五德始终说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受到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如秦朝根据“水德代周而行”的论断,认为自己是水德。自秦汉直至宋金辽时代,五德始终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框架。

27. 究天人之际: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天即天命、天道,人即人事,此句的意思是,探求天命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司马迁自身的遭遇使他怀疑天道,但他并不把人与“天命”对立起来,并相信因果报应。

28. 士大夫就是指官吏或有声望、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的混合体。周初,士为奴隶制度下的一种阶级身份,在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兴起,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而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多数不再靠宗亲分封,他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士大夫”这一概念在战国中叶以后流行开来。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度,宋代文化考试成为做官的唯一途径,同时政府官员也必须是饱读儒家经典的文化人,这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经营知识分子的阶层,所以“士大夫”阶层在宋代正式形成。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也使得“士大夫”阶层在中国消亡。

29.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春秋三转为解释春秋的书。公羊、谷梁二传用汉时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春秋传。左传文字则是古文,称为古文春秋传。《公羊传》,强调尊王攘夷和大一统思想;《谷梁传》,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左传》事实上不是解释春秋的,而是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期鲁国一个姓邱的学者根据当时看到春秋时期的史料私人编撰的一部春秋时期的史书,汉代因为学派之争加入了很多解释春秋经的内容。

31. 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33.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35. 王与马,共天下: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司马睿公元317年,司马睿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王导大力支持司马氏政权并以他所居司马睿左右的关键地位,艰苦经营,奠定东晋皇业和琅邪王氏家族在江左的根基琅玡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因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王与马的结合,开启了东晋百年门阀政治的格局。

37. 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 五斗米道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最早的教派之一,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 (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奉道悔过,用符水咒法治病。

38. 王重阳: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王喆[1],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中国宋道士,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39. 《谏迎佛骨表》: 两汉之际,古印度佛教传到中国,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隋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唐初几个皇帝都是佛教的信仰者,佛教盛极一时,以至唐王室每三十年迎一次佛骨。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但韩愈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还险些丧命。佛教在中国的兴盛严重威胁了儒家的地位,谏迎佛骨,是儒佛矛盾激化的表现。

40. 白莲教: 白莲教是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虽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但到了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大起义已发展成嘉庆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41.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义军占领秦都咸阳后,向关中父老宣布废除秦朝严苛的律令,相约“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受到关中百姓欢迎,史称“约法三章”。

42. 王莽: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巨君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青年时期,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尊敬长辈,被誉为楷模。而后王莽青云直上,加官为大司马,仕途平坦。西汉末期,社会矛盾激化,由于王莽在朝野素有威名,被视为挽救汉王朝的不二人选,权势熏天。公元8腊月王莽代汉建,改元始建国。建国后,王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但是,改革并没有挽救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地起义不断。公元23年,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在乱军中被杀,享年69岁。

43. 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这次事件是对北魏汉化政策的一次反动。东、西魏也因这次事件建立,而后来影响中国政治三百余年的关陇集团也在因东西魏的争霸而登场。

45. 关陇集团:关陇集团,亦称关陇六镇集团或六镇胡汉关陇集团,陈寅恪所提出的学说,用以阐释西魏、北周、三代政权的特点.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

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其鼎盛时期在北周、隋,到武则天时期基本结束。

47. 内阁: 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大权独揽,造成政务十分繁忙。明成祖时期,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且为了减轻负担,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万历早期内阁权力极盛,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至今人们称呼各国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仍多按此习惯称为内阁。内阁一词已成为政府首脑部门的代称。

49. 佛郎机: 15世纪末,欧洲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发现以後,西方殖民主义者纷纷东来。明正德九年(1514),葡萄牙人乘船来到中国广东沿海,开始和明朝交往,当时人即称之为佛郎机。另外佛郎机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火炮的别称。

期末考试论述题

作者:吴铮强 20121129 Thursday

字体大小:

以下论述题任选一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1、论大一统

2、论道教

3、李斯议

4、王安石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afa3298284ac850ad024273.html

《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