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归纳

发布时间:2020-06-09 09:54: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国子学是隋以后历代王朝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是专门培养皇室子弟的最高学府。

2.羌指我国西部民族之一,古代诗歌经常提及的“羌笛”这一乐器就原出于古羌族。

3.爵,爵位,古代爵位分若干等,如“楚国公”“燕郡王”等属于高等级的爵位。

4.妃,原意为“配偶”,后来专指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子。

5.知:主持、管理的意思。如“知高平、潍二县”就可以翻译为先后任高平县、潍县的县令。

6.中官:指“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又称“阉人”。

7.典试:科举考试最高等第,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文中指张问达主持山东的科举考试。

8.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时认为将有凶灾。例如“比年日食皆在四月”的天象变化。

9.陛辞,临行前向皇帝告别。陛,特指皇帝宫殿的台阶;陛下,指宫殿的台阶下,后用于对帝王的尊称。

10.宫、商、角、徵、羽,古人认为这五声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五声不乱,国家的政治就会清明。

11.定省,即昏定晨省,本指晚间为父母安定床衽,早晨起来省问父母安否;后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12.宋孝宗,南宋皇帝赵眘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

13.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

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14.字:是古人成年时所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15.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

16.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17.诰,专用于上对下,也指文体名,训诫或任命封赠的文告,隋唐以后帝王授官、封赠、贬谪也用诰。

18.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也指诸侯或者大官的死。

19.尚书,官名,始置于战国,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

20.谪,贬官降职或流放。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1.字:古人有名又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的,女子十五岁成人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字和名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22.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23.赙赠:古代丧葬礼极为隆重,耗财力很多,届时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常拿财物助丧家办理丧事,这一习俗,称之为赙赠。

24.《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5.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如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26.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27.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28.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

29.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人们谨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30.薨,是诸侯死的讳称。依照周礼,“死”在讳称上按尊卑分为五个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死,士曰不禄,庶人曰卒。

31.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贬官;“右迁”“迁除”表示升职。

32.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语中,与“敕”组成的词一般与皇帝有关,如“敕书”指皇帝行文给臣僚的文书,“敕符”指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33.丞, 官名,意为承、辅佐。多作为佐官之称,官名称丞者俱系佐官。汉如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九卿之佐官尽称为丞,所属各署亦以丞为令之佐官,地方政府之县令也有丞,即县丞。

34.监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监军,称监御史。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监御史还有统兵作战的权力。

35.军正,古代军中执法官名称,掌军事刑法,自春秋时期起到汉代,先后都曾设置此官,汉又有军正丞。这是我国最早的专职军事法官。

36.听事,指处理政事,也作“厅事”,语出《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37.乾宁,皇帝年号。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38.食邑又称采邑、采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39.孝廉,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推举孝悌之人和廉洁正直之士。《陈情表》作者李密就曾被举荐为孝廉。

40.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

41.阼是指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的台阶,用来借指帝位。践阼,是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后指帝王即位。

42.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如“避宣宗讳”就是封建社会的“国讳”,即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比如“成基命”与明宣宗的名字“朱瞻基”有重字,故要避讳。

43.“少詹事”,秦汉置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唐设太子詹事、少詹事,总东宫内外庶务。

44.“酉”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十二属相之一,猴。

45.“手札”亦作“手剳”,犹手书,指亲笔信。如“令崇焕作手札招之”中的“手札”就是此意。

46.《尚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简称“书”,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47.服阙,古代守丧时的礼节,指在守丧期间要穿丧服,忌穿鲜艳,丧服一般用粗麻布做成。

48.太守,是秦至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后来也作为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49.三府,三公府简称。东汉曾设太尉、司空和司徒,并称三公,亦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50.太师,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三公之首。后来成为加衔,无实际职权。

51.河右,河西的别称。古代泛指黄河以西地区,相当于今宁夏和甘肃一带。

52.出,指朝官降职为地方官,在古代类似的表达还有黜、谪、贬、放、窜等。

53.驿,旧时可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可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54.科举时代,通过最高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元明清时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称状元,二甲称榜眼,三甲称探花。

55.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主管刑罚,在不同的朝代职责范围不尽相同,长官为刑部尚书。

56.东宫,一般指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西宫可以借指妃嫔是同样的道理。

57.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为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如赠官“金紫光禄大夫”。

58.关中,指相当于今之陕西省中部。从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更丰饶的沃野之地。古代的“关中”和今天的“关内”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区。

59.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诸生本指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学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60.优,优等。如“以优补长安尉”,是说因考核得到优秀等级从而补任长安尉。唐代对官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官员的政绩、才干和品德,考核后分出三等九级。

61.赠,赠官,“赠吏部尚书”,即朝廷在某人逝世后追赠其为吏部尚书。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62.“擢”意为提拔、挑选人员使其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与“拔”意思相近。

63.“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是负责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64.“乘传”指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也指乘坐驿车或奉命出使。

65.“兵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兵部尚书,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

66.拔贡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67.咸丰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用于纪年的,另外还有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之意。

68.疏是古代臣子上给皇帝的奏章,也指上疏给皇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69.祠是封建时代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之人的房屋,也泛指祭祀。

70.“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71.爵即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72.践阼,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帝王即位。

73.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而男子20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行笄礼时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

74.敬称,也叫“尊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例如,对君主称“大王”“陛下”,对去世的皇帝称“太宗”“太祖”等谥号,对官员或尊长称“公”“君”“子”,对平辈或朋友称字、号,对老师称“夫子”“先生”,都是敬称。

75.九州,中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来九州有泛指全中国的意思。

76.参军,古代官名,最初指丞相的军事参谋,《出师表》提及的蒋琬时任此官。

77.弃市,古代五刑之一,指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的头砍下来悬挂示众。

78.犯跸,古代的一种罪名,指冲撞了皇帝出行车队或违反了禁止通行的命令。

79.长史,古代官名,最早设于秦代,其执掌事务不一,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80.“户部”是六部之一。六部即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户部管户籍、财经以及掌学校、科举之事。

81.“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输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82.“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83.“谥号”是指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84.吐蕃是活跃在蒙古高原对我国隋唐政权造成严重威胁的少数民族部落联盟。

85.陴,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墙”;俗称“城垛子”。

86.馘【guó】:古代割掉敌人的首级以计数献功。

87.榇:棺材。古代多以梧桐木做棺,故为梧桐的别称。

88.中使:又称中官,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89.古时座次尊卑有别,《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90.古代地名有很多习惯称呼或叫法,比如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而《赤壁之战》:“江表英雄,咸归附之。”中的“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91.《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为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130篇,50余万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2.“名字”古今的理解不同。古代,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而字,则是成年后举行冠礼时取的。名和字是有关联的:如诸葛亮字孔明,杜甫字子美,名与字为同义词,互作解释;司马迁字子长,韩愈字退之,名与字则为反义词,从反面作解。

93.踞本指蹲坐,腿足屈曲、身体长时间不挪动位置;跽、跪、箕踞等词都能表示古人的坐姿。

94.胡床:《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云:“栖,谓之床。”顾名思义,胡床是指汉代自胡人处传来的一种睡具。

95.孤露本指孤单无所荫庇,后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古代类似的常见词语还有见背、弃养等。

96.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本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97.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98.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99.配流,是古代惩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100.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1.国士是指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也可以指有力量的勇士。

2.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长官称尚书,副长官为左、右侍郎。

3.下车意思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

4.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5.闾里,乡里,指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按照匠人营国制度,居住区可分为国宅和闾里。

6.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帽子。

7.公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爵位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8.河北,省名。与《鸿门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北”意同。

9.嘉靖是年号。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

10.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如“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11.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叫纠弹。

12.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13.知府,也称太守,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14.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可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15.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国家也不可以强召丁忧的人为官。

16.谥,谥号,是古代君主、后妃、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中肯评价的称号。

17.“殿试” 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 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18.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子女按礼须守丧两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19.六论,宋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20.“记注”、“知制诰”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21.建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光武,是刘秀死后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

22.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

23.“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24.《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作者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

25.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是对动荡局势下皇帝离开京城的讳称。

26.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政府高官的名称,唐时称六部的正职为尚书。

27.大赦,是赦免的一种,是指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使特定犯人免于惩处的制度。

28.职贡,古代称藩属或外国按时向朝廷进贡。不修职贡意味着对朝廷不忠。

29.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格未壮,所以称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30.太宗: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叫庙号。如“太宗”和“康熙”都是庙号。

31.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如“累迁”、“以功迁”。有时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32.寅、巳:古代的纪时法有天干和地支纪时法。“寅”“巳”采用地支纪时法,寅指三时到五时,巳指九时到十一时。

33.《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党庠、遂序、国学指各级各类学校。

34.井田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

35.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

36.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合称唐宋八大家。

37.阳、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38.城郭: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墙。

39.晦: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40.桐城,地方,“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41.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

42.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魏国等六个诸侯国。

43.“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44.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汉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5.“龆龀”指儿童换牙,文中指的是进入童年时期。古人常用生理特征来代指年龄,如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

46.“鳏”是对无妻或丧妻者的称谓,文中指的是丧妻。古代有“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的说法。

47.“昆弟”即“兄弟。”“昆”指哥哥。“昆弟之好”指兄弟般的情谊。

48.“七十岁”被称为“古稀”,“六十岁”被称为“花甲”,“八十岁”被称为“期颐”。

49.“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因放榜之日桂花飘香,又称“桂榜”。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50.“休致”指官吏年老辞官,后泛指辞官,“致仕”、“悬车”、“乞骸骨"亦有此意。原品休致指享有原来官职的品级而告老退休。

51.“丁内忧”指遭父母丧事。源于汉代,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孝,不准为官,如国家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52.“户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六部之一,长官为尚书,副职称侍郎。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他还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53.州,地方行政区域的一级,相传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到宋时州已很多。

54.宣和二年,这是年号纪年,自汉武帝起有年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55.郡守,官名,指一郡之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

56.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唐朝将长安城周边地区分为京县和畿县,统称京畿。

57.谏议大夫:秦代设置郎中令之官,专掌议论,东汉起改称谏议大夫。唐宋时期分为左、右谏议大夫,专掌朝政阙失的讽喻规谏,甚至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58.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59.庠是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国家最高学府,或泛指学校教育事业。

60.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61.公车,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或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和现代“公车”含义不同。

62.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私访”之意。

63.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64.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65.行台,也叫行台省,是魏晋至金代御史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66.京师,出自《大雅•公刘》“京师之野”,后世因以泛称国家的都城。

67.朔可指朔方,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朔”即“北方的”。

68.郊,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郊迎指出迎于郊以示敬重。

69.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元年指的是帝王改换年号的下一年。

70.六军本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后来泛指禁军,其具体组成部分各朝代并不一致。

71.北狩本意是到北方狩猎,但有时用作婉词,如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到北方,也被称作北狩。

72.谥武靖,即人的谥号为“武靖”。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73.“秩”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秩满”是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

74.“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

75.“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

76.受禅,指同一朝代,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也指古时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77.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78.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79.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古代百姓大多穿粗布制成的衣物。

80.朕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时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秦灭六国后始成皇帝自称。

81.公为爵位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制;后代大多沿袭此制。

82.免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有时也可表示敬意。

83.髡刑是上古时代五刑之一,即把人的头发、眉毛全部或部分剃掉,以示耻辱。

84.《王氏易》指曹魏时期王弼注解的《周易》,以对《周易》独到的解读流行于六朝隋唐。

85.冀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辽宁省、陕西省全境及内蒙地区。

86.庶人,本指平民,有时也能指太子。如李承乾即当时储君,贵为太子,又被称为庶人承乾。

87.释奠,即释奠礼,国子祭酒率领师生陈设乐舞呈献牲酒拜祭孔子,以示对先圣的祟敬之情。

88.路,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元代的“永宁路”相当于明代的“永宁府”。

89.蛮,是中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或南方人的称呼,一般不带有文化上的歧视。

90.漕运,是古代利用河道和海道调运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91.朝贡,即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来朝见君主,敬献礼物,以表示顺从或臣服。

92.辟,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官府征聘荐举并授予官职,《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即取此意。

93.茂才,即秀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东汉时因避刘秀的讳改为茂才,而明清两代称举人为茂才。

94.擢,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95.行在是“行在所”的简称,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之地。

96.敕,指敕令,是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97.诸侯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此处诸侯指拥兵一方的割据势力。

98.《春秋》是中国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分为《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99.私谥:古时人死后由亲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与朝廷颁赐的不同。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和靖(陶渊明)等。

200.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为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来指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即用此意。

1.“衣冠”在古代指士以上的服装。代指缙绅、名门世族,又借指绅士、礼教、斯文。

2.“莫府”即幕府,本指将帅营帐,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又指高官的幕僚,幕宾。

3.“二千石”指郡守,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有此称,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

4.“大兴府”中“府”是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比县高一级,明清时相当于汉朝的郡,府的长官称知府。

5.“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中央及地方官吏。

6.“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罪己诏”是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危难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7.“萧国公”中“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分为五等,“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

8.“驾帖”,在明代,秉承皇帝旨意,由刑科签发的逮捕人的公文。

9.“廷杖”,是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在殿阶下杖责朝臣,有当廷被杖死者。

10.“削籍”,指革职。“白疏”,有格式无内容的空白奏章。

11.“朔日”,每月初一。另外,“望日”是指每月十五。“晦日”是指每月三十。

12. “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13.“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14.“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15.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16.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17.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

18.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举人。

19.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如《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20.歃血,指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或涂抹于钟鼓之上,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如违约背叛盟友,将遭神的制裁,命如此牲。

21.《周礼》是儒家经典,它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对礼法、礼义作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是古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影响深远。

22.宗室,即国君或皇帝的宗族,中国古代也称大宗的庙为宗室,通常以与皇帝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人宗室之列,历代就此规定不一。

23.“壬子”是干支纪时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

24.伍,是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也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文中用来代指军队,今天也有“参军入伍”之说。

25.疏,疏通、分条陈述,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战国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朝始称为奏。汉代臣僚分析问题的奏章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26.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27.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28.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29.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

30.行在:亦称“行在所”,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经之地。

31.京师: 京城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其所在地的行政长官称作“京兆尹”。

32.推官,官名,唐朝始置,明代对推官职掌一般都说是“专掌刑名”,或者说“理刑名”。

33.荫子,指子弟承荫,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34.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35.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尊号,另外也有“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

36.里,指百姓居住处,古代有“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之说。文中“同里”指“同乡”。

37.国学,明朝时指国子监,是朝廷在京城设立的官学,也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38.遭艰,指遭父母之丧。父母死后,儿子要守丧三年,期间不能去做官,但可以应考。

39.“氏”,在夏商周时用来区别贵贱,贵者有名有氏,贱者无名无氏。氏可用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住地名等。

40.“闾里”,可以指乡里或城里平民居住的地方。“闾里”在汉代也是对城市居民实行监管、宵禁、征役的基本单位。

41.“西域”,是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其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42.“谥”分为官谥和私谥、褒谥和恶谥等。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后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

43.“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长子,“位”即君位。

44.“舍人”指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通事舍人是官职名。宋、元以来也俗称权贵子弟为“舍人”,犹称公子。

45.“禁军”是封建时代受帝王管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都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46.“牙军”,即亲兵或卫兵,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

47.文学,是与德行、言语、政事并称,被后世的学者视为儒学“孔门四科”之一的学术门类。

48.推官、吏、知州、宰相,均为古代行政官员职务的称谓,“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49.防御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唐代防御使全称为防御守捉使。有都防御使、州防御使两种。

50.契丹: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51.行营:皇帝出巡临时建立的驻跸处所,又名御营。旧时指统帅出征时办公的营帐或房屋,也指专设的机构。

52.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将帅。唐朝白居易《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中的“中使”就是此意。

53.金符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古代谓天赐与人君的符瑞,以为受命之凭证,犹符命,二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钢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54.至元,是中国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取《易经》“至哉坤元”之意,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蕴含着帝王君临天下宜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55.“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一般是百姓们出于对官员有德政于民的感激,因而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

56.“贯”本指穿钱的绳子,与“缗”都可作钱的计量单位,一般一千钱为一贯。

57.漕运是我国古代向京城运输粮食的重要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方式。

58.保甲是旧时统治者推行的户籍编制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59.月廪专指朝廷发给退休官员的禄米,其中“廪”本指米仓,亦可泛指粮仓。

60.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61.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62.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63.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64.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原有爵位。

65.御史,官名,职掌弹劾百官,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66.廪饩,由官府提供的薪俸,一般按月供给。

67.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外刻其功,中镌其过。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68.股肱本指大腿和胳膊,喻为辅助得力的帮手,辅佐帝王的重臣,此指主要官员。

69.孙车骑指官职为车骑将军的孙权,车骑将军是皇帝册封的位次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的高级军官。

70.行大司马指担任大司马,领司隶校尉指监管指挥司隶校尉。

71.益州牧指益州的最高官员,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

72.行在,即“行在所”,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73.节度使,官名。宋代正式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旄节而得名。节度,意为节制调度。

74.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75.故事,旧事,以往的事情。也可指先例,成法,旧日的典章制度。

76.舍人,古代的一种官名,也指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

77.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作为凭证。苏武杖汉节牧羊,即是此意。

78.幸,封建时代指皇帝亲临为幸,如临幸、巡幸,文中指宋钦宗到金营去。

79.受册,接受册命,册命指封立太子等的命令,文中指张邦昌接受册封称帝。

80.转运使,官名,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兼领维持治安、边防、钱粮、巡察等职责。

81.缗,本义为钓鱼的绳子,后为古代计量单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82.帑,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文中的帑藏,指的是国库的意思。

83.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84.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85.“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86.祚,福分,国祚是王朝理论上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的时间有区别。这里的“秦 祚”即前秦的国运。

87.教授,本意是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和现代大学的教授完全一样。

88.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 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89.“潜邸”指古代太子继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在本文中则指“未登基即位”。

90.“阙下”即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又借指京城。在古代有时还用其代称“天子”。

91.“手诏”即帝王亲笔写的诏书,它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封建后期手诏也常由人代笔。

92.“车驾”指马驾的车,这里特指帝王所乘的车,用为帝王的代称。

93.行军总管,古代隋及唐初于各州设置的官职名,是出征时军队的主帅。

94.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官员任免的大臣。

95.迁、拜,是古代授予或调动官职的专词,此外还有除、擢、封等。

96.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思为“广大之貌”。

97.内阁,明清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关。明洪武年间,仿宋制,设诸殿阁大学士,这是“内阁”机构的滥觞。

98.太仓,古代政府储藏粮食的地方,一般指京师储粮的大仓;也是一种官职名称,掌管仓廪出纳的工作。

99.书院,旧时特指政府设置的教学读书场所。唐玄宗设置丽正书院是我国书院设置之始,此后盛行于宋、明。

录囚,是一种监督监狱管理的执行司法制度。皇帝和各级官吏巡视监狱,审录在押案犯,以防止冤狱和淹狱。

300.不豫:“豫”本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往往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1.从事,有刺史属吏之称,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后从事改为参军。

2.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判死刑的犯人,后来“东市”就指刑场。

3.殿下,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

4.再拜,即拜两次,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一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5.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c16a22b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a.html

《2020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