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记叙文的线索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 题,分4分。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正课 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知识链接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的构思的配合。其分类如下:
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如《我的母亲》一文的第二部分就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而伟大的一生。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章题目“从-----------就可以看出文章说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具体而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以人物为线索。如《最后一课》以“我”(小弗朗士)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4)以事件为线索。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教学活动
两类结构



1 / 6


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5)以事
物为线索。“一物”:一事指作品中说描绘的具体





的物。如《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情节是围绕“紫藤萝瀑布”展

开的,“紫藤萝瀑布”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等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紫藤萝瀑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中以“我
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济南的冬天》中以“我对济
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为线索。

文章线索的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

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1.理清
二、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下面三个考题,说出有关说明顺序考点的常考题型。
行文线索(以(一)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17年三年模拟五年中考第92页)
为线索)。
8.“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2.依据在下面横线处。(4分)
例句格式 1)① ,波澜顿起。
3.抓住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关键事件 3)② ,波澜又起 (二)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试题精编 3页) 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 言分别概括 (4 (三)2016兰州《守桥》 (面对面练习册第38页) 19.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提问:常考题型有哪些? 1)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4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有关谁的几件事。 (4 3)请简要分析标题有什么妙处? 三、解析下列试题,总结答题思路。 (一)、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17年三年模 拟五年中考第92页) 8.“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2 / 6
在下面横线处。(4分)
1)① ,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② ,波澜又起

答案:8.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 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共4分) 要点归纳
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依据例句格式 3.抓住关键事件
(二)、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试题精编第3页)
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 答案:
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要点归纳 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2.按任务+事件格式依次列出

(三)2016兰州《守桥》 (面对面练习册第38页)
19.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2)具有深层含义,暗示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3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4)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的情感。 要点归纳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2交代行文线索 3交代文章主要内容 4点明文章主旨

附:
守桥 3 / 6

1设置悬念,
2交代行文线
3交代文章主要内容
4点明文章主


葛俊康

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 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 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 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 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 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 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 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 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 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4 / 6
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 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9.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小结:
5 / 6
概括事件
补写情节
标题作用空间人物
时间
考查题型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线索的分类线线索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6 / 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d2e64a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a.html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