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B大调夜曲op.32 no.1的和声与曲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5 23:05: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肖邦B大调夜曲op.32no.1的和声与曲式分
作者:戴云静
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04

【摘要】本文以肖邦《B大调夜曲》op32.no.1为研究对象,对这首夜曲曲式结构进行简要的阐述及进行和声分析。这是一部打破传统夜曲曲式结构的作品,集合了肖邦对音乐创新的智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肖邦;B大调夜曲;和声;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243-02【本文著录格式】戴云静.肖邦B大调夜曲op.32no.1的和声与曲式分析[J].北方音乐,20200204):243245.引言
在肖邦众多的夜曲作品中,《B大调夜曲》(op.32no.1)这首夜曲不为人们所知。由于历史资料记载较少,有关研究此曲的资料也不多,整体结构又较为特殊,同时演奏这首乐曲的演奏者、钢琴家屈指可数。所以,本文将对这首鲜为人知的乐曲做一个和声、曲式结构和风格等大致的分析,为演奏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一个简单粗略的参考。一、作者简介以及创作背景(一)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创作有200多首作品,除17首歌曲、大提琴曲、钢琴三重奏是钢琴与人声或其他乐器结合外,其余全部都是钢琴曲,包括3首奏鸣曲、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即兴曲以及24首前奏曲、21首夜曲、27首练习曲、19首波兰舞曲、17首圆舞曲、58首玛祖卡、2首幻想曲等。他在这一领域达到了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历史上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二)创作背景
肖邦的《B大调夜曲》(op.32no.1)创作年代不详,出版于183712月。1835年,肖邦在德国认识了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小姐,他们互相倾慕对方的才华,两个人都陷入了热恋中,可他们的恋情不被玛利亚的家人看好,认为肖邦食不果腹,门不当户不对。所以,他们几年的恋情由于家人的反对开始冷却了,肖邦曾想再作努力等待时机,然而这个时机却始终没来。和玛利亚爱情的失败是肖邦生活和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随即肖邦写出了这首夜曲。二、作品分析
肖邦的《B大调夜曲》(op.32no.1)整首曲子都是遵循着传统的功能进行,但是又将细微的创新一点点渗透到原有的结构当中。这个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推翻了原先夜曲作为小型独奏体裁,而增加了许多意外、阻碍、转调甚至是义无反顾地远离起点的写法。
肖邦的《B大调夜曲》(op.32no.1)是复二·三部曲式。这种曲式结构与单二部、单三部曲式的构造情形相似,当复二部曲式的B部反复,并且在反复过程中发生结构规模的改变,导致第二遍的B部必须重写,便构成由反复演变出来的第三部。结构图如下:(一)呈示部(1-20
呈示部结构为单三部曲式分为:A-B-A’
1A段(1-8)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个小节。整个A部的材料由1-2小节的动机发展而成,运用了三连音、五连音。低声部的由属持续音构成持续了四个小节,调性为B调,和声上运用了离调和弦(DT/D7),增强了乐曲的戏剧感,终止式为s-D7-t,结束在小主和弦上,借用了b小调的主和弦。
2B段(9-12)由四个小节组成,引用了A段的材料,旋律发生了改变,采用了四个声部的旋律,与A段两个声部的旋律形成对比,这里有一点复调的味道,借用了巴洛克风格音乐,并且运用了属持续音,强调B大调的,调性终止式为D7-T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3A’段(13-20)是变化再现A段,运用了三十二分音符,增加了乐曲的动力性和积极性。终止式为S-D7-T完满终止。
4)整个呈示部中的单三中仅以乐句形式示人,只是两段半结构的小单三曲式。材料上展示了优美抒情的音乐风格,右手的旋律轻快优美,左手的织体采用连续的八分音符与右手的旋律相辅相成,整个曲式结构方整,B段的结构较短,与传统的单三部曲式相比短小了很多。(二)展开部(21-66
展开部的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加复奏。展开部中含有AB段材料的扩充再现,仿佛是被放大了的再现单二部曲式。
1C段(21-31)由11个小节组成,结构非方整。从材料上看,C段中含有A段的材料的影子但并不完全相同,左手伴奏织体是引用了A部材料,使用了连续八分音符分解和弦,右手运用较多的八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整体看来有四个声部。演奏时应该注意力度记号的處理。调性为属调#F调上→#g,从大调转到了小调,这样情感色彩发生了变化,产生色中的伤感之感。和声上运用了D7-T两次反复,还有阻碍终止(TSDDTDT)。在第26小节,转到了#g小调,终止式为S-D7-T
2B段(32-41)有10个小节,结构非方整。这里材料运用非常考究,是[A]B段的扩充,这里以B段材料的出现作为发展结构(新的调性布局及新结构规模)。和声上运用#g小调的属持续音,调性由#g小调在转到了B大调(第15小节)上,转到B大调后,由s-D7后运用了意外进行(Ds-DD7-D7),最后在终止式s-K46-D7-T完满结束。整段展现出了忧郁转向明亮的音乐性格,右手连贯的旋律与左手分解和弦织体的搭配抒发了夜色宁静的美感。
3C段(42-52)这里完全再现前面的C段。
4B’段(53-66)这是第三次B段材料的出现,在这里前七小节是完全再现B段材料的。60小节后突然转向了主调的小调式,61小节有B大调的终止式(s-K46-D7),62小节突然转向b小调的TS级和弦进行阻碍终止,64小节出现了同名大小调的两个K64和弦并置,最终转入柔板速度,坚定地停留在b小调t和弦上。三、总结
整首乐曲都充满了肖邦浪漫主义的风格,两乐段的结构实际上也是为肖邦这种构思服务的。如果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一定会产生ABA的稳固结构。肖邦用利用利都奈罗的方式取消ABA,换成AB进一步瓦解了乐曲稳固的外框架。所以,这种复二·三部曲式并不常见,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e100b7e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e.html

《肖邦B大调夜曲op.32 no.1的和声与曲式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