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之宗

发布时间:2015-08-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医家之宗 —— 《黄帝内经》 中国中医科学院 季巍巍 一、概述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中医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一部巨著。之所以称其为“医家之宗”,是因为《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几千年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名著,而且还记载着当时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学派主张及自然学科的成就,这些内容又与医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所以,《内经》是一部以医学为主、涉及多学科的巨著。从古到今,众多医家和有关学科专家对《内经》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也有大量的著述,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 《内经》学,该学科在现代中医教育中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二、《内经》成书时代和背景 (一)《内经》的背景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 162 篇论文。假托以“黄帝”冠书名,其作者并非黄帝。大多是以黄帝和岐伯的问答形式进行写作。如下是开篇的一段写作体例:“昔在黄帝 , 生而神灵 , 弱而能言 , 幼而徇齐 , 长而敦敏 , 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段话的第一句内容是介绍黄帝自小异于他人,即“生而神灵 , 弱而能言”,随后提出问题:“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即古代的人大多活到上百岁时,动作依旧灵敏非常,但现在的人怎么还没有过半百,动作就已经开始慢慢的衰老了?“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岐伯向黄帝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就是说,《黄帝内经》的体裁格式是假借黄帝和岐伯的问答形式进行撰写的。 (二)《内经》的性质

关于《内经》的成书众说纷纭。有人指出,《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也有人称成书于西汉到东汉末之间。虽结论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内经》并非一时一人的作品。通过分析《内经》各个篇章所反映的社会背景、纪实纪年、学术思想、医理、诊疗技术以及文章的笔法、文字的使用、篇幅的大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在《内经》成书之前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论文甚至学术学派,已先后产生并开始流传,随后经过整理、加工、补充和完善编辑逐渐形成《黄帝内经》。因此,它是具有论文汇编的性质。 (三)《内经》的成书时代

即使是本书成编之后,随着年代的迁移,经过辗转传抄的同时伴随着增补、删改,但通过这些内容,还是能够大概的判断出《黄帝内经》的成编时代。通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发现,《黄帝内经》首次在《汉书 艺文志》中出现。在《汉书 艺文志》中《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以及《旁篇》并称为“医经七家”。也就是说,在西汉末年《内经》已成编,西汉即为《内经》的成书下限。《史记》是《内经》成编上限的重要标志,《史记》中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和各个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先秦诸子》及其著作均有介绍,并且专门为扁鹊、仓公等医家做撰,但唯独没有《内经》的记载,所以推测《内经》应该是在《史记》成书之后编成。而且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一批医书包括《上下经》、《五色》、《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等,这也是《内经》所引述过的古医书,说明《黄帝内经》成书于仓公之后,而仓公的生活年代为公元前 2 世纪,所以推测《内经》成书于《史记》之后的公元 1 世纪以内。另外,《内经》全书贯穿的学术思想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而《五行学说》相生相克体系的提出和《阴阳学说》有关,起源于战国末期的阴阳家 ——
邹衍。《阴阳学说》发展到西汉中期
在董仲舒、淮南王刘安等人的著作中体现的比较完备,由此表明《内经》的最后成编是在西汉的中期或稍后,所以,推测《内经》的成编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1 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三、《内经》的沿革 (一)《内经》的流传

1. 医经七家:在 《汉书 艺文志》中,《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以及《旁篇》被称为“医经七家”一并传世。 2. 张仲景:在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自述“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等”即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时参考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并列举了许多古代名医,如“上有神农、黄帝、岐伯,中世有常桑、扁鹊等”这些线索表明,黄帝、岐伯和雷公记载在《素问》中,黄帝、岐伯、博高、雷公、邵书和邵诗记载在《灵枢》中,也由此表明《素问》确属于《黄帝内经》,而《九卷》是《内经》的另一部。 3. 唐代王冰:《素问》和《灵枢》在晋朝之后流行情况史料上只有简单的记载,在历代医家整理《素问》功劳最大的是唐代的王冰。经过王冰的编撰,《素问》恢复到八十一篇的旧数,并且以二十四卷本开始行世。 4. 高保衡、林亿:延续到 宋代,高保衡和林亿等奉朝廷之命开始校勘医籍,对王冰本再行考证,并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的教本即如今《素问》的原型,在宋代以后,元、明、清各代均以该本进行翻刻,没有再变化。 5. 史崧:如今 通行的《灵枢经》是南宋绍兴乙亥年,史崧的家藏旧本,通过开印而流传。《灵枢》共九卷八十一篇,卷数和王冰的《素问》相同,全名定为《黄帝内经 枢经》,也是元、明、清续刻的蓝本。 经过如此编纂和翻刻,《黄帝内经》的两部分内容《素问》和《灵枢》才得以完整的流传下来。 (二)《内经》书名的含义


1. “经”的本意为织物用的纵线,引申意为常道,即义理、法则、原则。在书籍中称为典范的才能称之为经典。《内经》中的“内”字和“外”字是相对而言。“内”和“外”只是表现内容上的分类,即《内经》和《外经》分别是《黄帝内经》的上下部。 2. 关于《素问》的书名医家众说纷纭,得到大家认可的是林亿的说法,他认为《太易》、《太初》、《太史》、《太素》是古人探索天地形成所分成的四个阶段,《素问》就是从天地宇宙的宏观出发,运用《经济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和论证了天然关系以及人的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关于《素问》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太易》、《太素》、《太初》、《太史》四个阶段的起始阶段。 3. 《灵枢》较多数的医家认为是王冰所改,他改《真经》为《灵枢》可能与他信奉道教有关,王冰即是道士,道号叫启玄子。在道家经书很多,正如日人丹波元胤说:“今考道藏中有《玉枢》、《神枢》、《灵轴》等之经”,而又收入是经,则《灵枢》之称,意出于羽流者欤!” , 指羽士 , 即道士的别称。 (三)《内经》的注家与注本

关于《内经》的注家和注本众多,自《内经》问世以来,历代医家开始演绎、发挥、拷造编次,随后开始注释、草稿等,大约有二百多家,著作有四百余部。下面介绍主要的注家和注本。 1. 南朝齐梁·全元起《素问》,为最早注本,已亡失。 2.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本书有关《素问》的部分保存了王冰改动之前的原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但本书在宋、元之后缢残缺不全。虽已从日本传回,仍有缺卷。 3.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他对《素问》进行整理编次的同时,对全书的名篇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注释。成为后人注释《素问》的基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4. 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本人擅长针灸,所以 所著的《灵枢》颇为人称道。 5. 明·吴崑《素问》,俗称 《素问吴注》,是以王冰的二十四卷本为底本加以注释的,他所著的《素问》阐发医理深入而不空乏,并擅改经文不足之处。
6. 明·张介宾《类经》:张介宾 将《内经》的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共十二大类,三百九十目,是现存《素问》和《灵枢》分类最完整的一部书,分类法简明扼要且实用。因其义理详细周到,所以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巨大。 7.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是张志聪率其门人集体注释的成果,对前人的著作取其精华、弃其槽粕,同时添加了不少新意。 8. 清·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本书 明白通畅,对《内经》进行选著。 四、《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八十一篇,篇幅和内容都差别较大。总体来说,《灵枢》偏重于经络和刺法,《素问》偏重于理论,但也论述经络、腧穴及针法。两部分内容既有相交叉的方面,也有个性的方面。所以将《内经》全书内容按理论体系结构进行分类研究是一种现代医家比较实用的方法之一。如今,很多医家把《内经》分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共九大类,以下为具体内容。 (一)阴阳五行

《内经》绝大多数篇章都涉及到《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阴阳非常重要。 1. 阴阳 《内经》中提到“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说明阴阳不同于具体有形的事物,而是从众多的事物里抽象出来的,它是表示对立属性的名称,即为“阴”和“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进一步提出阴阳双方的对立、互根、消长、运动是宇宙间的基本规律,篇中如是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在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由此可见,《素问》中阴阳的地位很高,提出了诊治疾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的观点,也就是说,它架设起了医学理论和阴阳学说之间的桥梁,由此阴阳学说贯穿《内经》的全书。 2. 三阴三阳
《内经》中用“一阴一阳”概括事物的同时,为表示出阴阳双方量的变化,又引进“太少阴阳”和“三阴三阳”两种模式。 1 )太少阴阳模式,多用于说明五脏,如《灵枢》中《灵枢阴阳吸日月》提到:“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少”指出生,“太”,指及上。显示出量的差异。 2 )三阴三阳模式,用于说明六经之间的关系。六经,并非直接以经脉命名。一阴指厥阴,二阴指少阴,三阴指太阴;一阳指少阳,二阳指阳明,三阳指太阳。此三阴三阳学说在后世被张仲景用于《六经辨证》中,由此可见,此理论指导意义非常重要。 3 . 五行 五行的概念包括五行的构成和五者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内经》中对五行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五行属性类分天地人,从而将人体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以及功能运动,按照其相关的类属和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是,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的理论来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同时解释病机、预测愈后、确立治则。 《内经》大部分内容是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相结合解决问题。例如五脏,既有阴阳之分,也与五行相结合。总之《内经》充分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并在运用中加以发挥,成为难以分割的浑然一体的内容。 (二)藏象

藏象或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理论。 藏象是中医学中独特的体法,充分体现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中,篇内解释了什么是藏象。《内经》是在古代人体解剖知识和生理病理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了人体组织器官的命名和分类。提出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官九窍、咽喉等器官,以及骨骼、筋脉、血脉、肌肉、皮肤、关节、毛发、爪甲等基本组织。确立这些组织器官的功能及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是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同时,藏象学说还阐释了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经、气、血、精液,其生成、分布、形态和作用;以及体内水谷运化、气血运行、精神神志生理活动的变化规律。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生理活动是天地自然相通相应的,指出
了人体在内是以五脏为中心联系组织器官,在外是应阴阳四时的五大功能系统,这体现了四时五象阴阳的整体观的思想。 《藏象》学说在《内经》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其他学说的基础,在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五脏别论等篇章内都对藏象有着非常详细的阐释。 (三)经络

经络,是经脉、络脉及经筋、经别、皮部的总称。“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支节”(【灵枢 海论】)。 沟通表里,贯通上下,运行气血,也属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系统。与藏象类似,本来属于藏象,但由于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单列出来为“经络”。《灵枢 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其能决死生、除百病、调虚实,受到医家的高度重视。 在《内经》中,明确记述了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冲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的病候。对于阳跷脉、阴跷脉、带脉、维脉部位、功能有粗略的描述。十二经脉是首尾依次连接,并且分别和脏腑相联属,它所载的经脉包括了十五别络、胃之大络、浮络和孙络,同时还开立了专篇,记述了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经水以及十二皮部的名称,循行以及所主的病候。腧穴有“俞、节、气、气府”名称等,穴位数有的记载 365 个,有点记载不止 365 个,由于命名的不同而略有差池。在《内经》中,还对于特殊的腧穴,如“五输穴:井、荥、输、经、合”以及“背俞穴”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四)病因病机 1. 病因 病因即治病的对象,涉及到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同时也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以及饮食、劳伤、跌扑等治病因素。根据治病性和所引起的疾病,将病邪分为两部分: 1 )使病发于阳分的风、雨、寒、暑;
2 )使病发于阴分的饮食居处、阴阳(房事)喜怒。 2. 病机 病机仅在《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到,即“病变所由出”,但实际病机涵盖于《内经》各篇之中,《内经》指出人的体质状态和疾病的发生、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内经》对体质病理的问题也做出非常详细的阐述。病机,是由于病因所引起的疾病的转化的过程,《内经》除了对一些猝发的疾病无明显的传遍规律之外,着重地提出了表里相传,循经传遍,脏腑相移循生克次等多种模式,此为病因病机学说。 (五)病证

1 . 病、疾、候、证。 2 . 风病、热病、寒热病、疟、咳、痹等。 (六)诊法

“诊法”是在《素问》、《慢药经胃论》中出现的,指的是诊查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在《内经》中“望、闻、问、切”分别被描述成视而可见、听声音而知所苦、言而可知、 而可得。其中“望”和“切”两诊的内容非常全面。 1. 望诊:望诊重在五色诊,包括颜面分布、身形动态、眼和舌等器官的查验,此是望诊。 2. 切诊:切诊内容丰富,涉及到切脉、诊齿肤、按局部等多种方法。切脉又分为三部九侯法、 寸口诊脉法和人迎寸口合诊法。其中寸口诊脉是应用最普遍的,现今在仍在使用这种方法。关于脉相有很多,如浮、沉、迟、数、滑、涩、缓、急、洪、钩、弦、长、短、大、小、细、 等共有 二十余种,它还形象的描述了各种珍藏脉的脉相。 3. 问诊:包括病史、现有症状,并且重视病人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了解病人的喜恶等。 4. 闻诊:涉及到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但内容较少、零散。 (七)论治

论治,包括治疗原则、治疗理论和各种疗法。
《内经》中记载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即疗法。如辨识、针刺、药物、熏洗、按摩、导引、手术、饮食等,以及部分护理内容。针刺在《内经》中地位重要而且特殊,仅针刺的方法就介绍 20 余种,针刺几乎可用于所有疾病的治疗,因此,针刺非常重要。 (八)养生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 养生一词在先秦时已存在,《内经》中出现在《 灵枢·本神篇》中,有“智者之养生也”的说法。《内经》建立了医学养生体系,主张人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要全面的摄养形和神。它所倡导的“治未病”同时具有预防医学的思想,即在疾病还未发生的时候,就要提前预防,也充分体现了养生的原则。 (九)运气

运气,即五运六气。 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日月星辰的环转、气象的变化对生物界特别人身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内经》逐步开始用五行六气,三阴三阳为理论核心,对疾病进行表述。在《内经》中涉及到五运六气的篇章在《素问》中就有七篇大论,其他篇章也有散在的关于运气学说的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f3e73f825c52cc58bd6bed0.html

《医家之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