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0-04-24 09:46: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头、一头,由。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 《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诗中的等字眼,恰当地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真情。诗人往往会抓住典型的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离开故乡,已是路途漫漫,但诗人仍频频回首,遥望故乡。这种眷恋与不舍化作点点泪珠,沾湿衣襟。不曾想,竟遇上回长安的使者!诗人马上转忧为喜,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带信的机会吗?但诗人随即又发愁了,因为是在路上偶遇,没有纸笔,写不成信啊!匆匆相见,又立即分手,千言万语,不容细谈。无奈何,只好捎个平安的口信吧。朴素自然的诗句,饱含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品读着一首首愁肠百结、哀怨缠绵的乡愁诗,我们似乎触摸到了诗人们的那颗诚炽的心。汲取着古典诗歌的艺术营养,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美感与熏陶,你一定会得到美的享受。

隐逸的乡愁——杜荀鹤《闽中秋思》赏析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陶晓跃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杜荀鹤是晚唐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名实在不怎么响亮,然而他的《闽中秋思》,又实在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字,极准确地构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然而,诗人却不肯让你沉醉于其中。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也好,也好,乃至那,那,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试想,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让我们久久地回味了。

  靓景哀情——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赏析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近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杜牧在晚唐诗人中具有特殊的位置,他的诗语言华美而含蓄,意境妍丽而清幽。特别是他的绝句,常常能在极短小的篇幅中,描摹出一幅色泽鲜艳的优美画面,用最为精炼的语言,传达出幽深的情思。《齐安郡后池绝句》,就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品。 
  菱透浮萍绿锦池,诗的起句,紧扣诗题。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满眼的青绿,柔和而又宜目。特别是一个字,绘出的是菱的傲然突起,其形象之兀立,可感可掬,这也为满池平平的绿萍,添加了一种属于诗人内心的情绪。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由池中之景转入岸边之象,这是池塘夏色图必不可少的衬托。岸边蔷薇摇曳,而摇曳的蔷薇中,传递出来的是莺的婉转的歌声,这歌声拨动着花儿和叶儿的颤抖。一个字,又将千啭的无形的声音有形化了。这样的一幅图画中,有声与色的搭配,有动和静的结合,同时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感,密含在风景的描写中,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尽日无人看微雨,这句看似闲笔,却十分耐人寻味,微雨使得诗的画面染上了一层寂寥、迷离的色彩,尽日无人,却隐然托出景的诗人,诗人百无聊赖的孤独情状,便在物景中时隐时现。鸳鸯相对浴红衣,诗人也许是意识到了画面色彩的搭配素净有余而明艳不足,于是,末句又为这幅画添上了艳艳的一笔。鸳鸯的红衣不仅在一片葱绿中格外的醒目耀眼,鸳鸯相对的戏水,同样还暗衬出诗人的孤寂和幽怨。 
  杜牧是一个素有政治抱负的人,却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之志,百无一酬。所以,他的眼底、笔下的自然景观,无论是绿的浮萍、黄的夏莺、粉的蔷薇,还是色泽艳丽的鸳鸯,都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而隐逸于这些色彩背后的,则是诗人欲说还休的人世间的无限感慨,于是那看似靓丽的景观,也就自然地漫溢着一种哀愁。景中有人在,景中有情在,诗人内心深处的隐情,就这样曲折地浮沉在诗的字里行间。 
  诗人的另一首诗《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依恨,一时回首背西风。也完全可以作为这首诗的参读。在这首诗中,两竿落日之景,半缕轻烟之象,都相依着一种原于心灵深处的,这种,是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诗人自我内情不期而遇的融合。对照两诗,当然,《齐安郡后池绝句》的色彩更为靓丽,意境更为空灵,也就更有若即若离之妙了。

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但是诗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他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脚印(朱自清《毁灭》)以求得段落的满足。全诗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诗人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 
  《匆匆》是诗人的感兴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动自己情绪的俄然激发,诗人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想象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现,诗人的笔使它们形象完整,使空灵的乌有,得着它的居处,并有名儿可唤。(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诗人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诗人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诗人的情绪随着时间从无形到有形,从隐现到明晰的一组不断变化的画面而呈现出起伏的浪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溜去了。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泪潸潸了。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诗人并没有作抽象的议论,他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通过形象表现出来,把触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那里,寻那新鲜的东西。(朱自清《诗与感觉》)因此,空灵的时间被形象化了,习已为常的生活画面里透出诗人独得的秘密 
  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步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太阳被人格化了,他象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迈动脚步来了,悄悄地从诗人的身边走过,随着太阳的挪移茫茫然跟着旋转了。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飞逝的流。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当他企图挽留时,它又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诗人用活泼的文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一个活生活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 
  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拗地追求着。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相对照,使诗人更清楚地看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果说第三节还是以作者一天的具体感受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以个别来反映一般的话,在这里,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各种影象凝聚在一个点上,使时间流逝的情况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蓝色、乳白色的;有动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诗人看到了,触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追寻自己生命的游丝般的痕迹 
  诗人随着情绪的飞动,缘情造境,把空灵的时间形象化,又加之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素质。格律诗靠格律和韵来体现它的音乐性,自由诗也用分行和韵来保持它的节奏感。散文诗抛弃了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的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亨特认为:虽是散文,有时也显出节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义上的类型,而取得了散文诗的名义,就是在诗的领域里的一种半节奏的作品。(《美学概论》傅东华译)《匆匆》就是这样的半节奏的作品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为谐和情绪的律动,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相同的句式成流线型,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仿佛看到时间的流。而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显得轻快流畅。句法结构单纯,没有多层次的变化,如一条流动的河连续不断,如一条调合的琴,泛着连续的音浪。它的音乐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扬顿挫上着力,而是在句的流畅轻快上取胜,作者并没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俏俏地挪移,”“茫茫然旋转,时间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使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即一方面状时间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写出时间迈步之声。同时,诗人一方面状客观之事,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现实的音响引起诗人情绪的波动,通过语言的音响表现出来,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以显出它的疏隐绵远的节奏来,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 
  复沓的运用,也是散文诗维持其音乐特点通常运用的手段。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出诗人感慨的遥深来,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句的反复,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匆匆》结构也十分单纯,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显作品流畅感,也显出诗绪的跳跃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开。一般诗句为显示情绪的跳跃性,往往别于一般的语言句法结构,不顾语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散文诗却不然,它基本运用是散文的句式,作者情绪的跳跃一般没有自由诗那样大的跨度。但它也别于散文,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形成间隙,凭作者思绪连接。《匆匆》的问句问而不答,而答意隐含之中,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显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

《归去来兮辞》之文化意蕴浅酌

晋安帝义熙元年秋(405年),陶渊明出任彭泽令,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仕。他这次做官到辞官的过程,据萧统的 《陶渊明传》 所载是这样的:“……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 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辞职,赋《归去来》 结合《归去来兮辞》序不难看出,陶渊明是在幼稚盈室,仓无储粟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出仕。虽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令他确实欢愉了一番,可质性自然的他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于是为酒食无忧在县令一职上混混而已的 陶渊明毅然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支撑起历千年而不朽的文人风范,使一些有良知的中国文人在这里找到一点依托;而陶渊明的率真、坦诚却又令无数的名流大惊失色。 历代文人耻言著书都为稻粱谋,更耻于做官是为俸禄谋,而陶渊明直言不讳,令文以载道的神圣光环黯然失色。需要明确的是,陶渊明的弃官主要是因为性情不适于做官,屈曲心性让他不愉快,并非是认定官场腐败、黑暗、怕污了自己的品行。同时,大可不必拿他的性格弱点大做文章,人生一世,怎能以一个字来规整性格的优劣? 陶渊明就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便是明证。 
  《归去来兮辞》是诗人积半生之体会而发自深心的呼唤——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来吧,田园都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那才是自己的安身之所啊!既然已经认识到心灵成了形体的奴隶,何必还耽留不返、惆怅独悲。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喊出来的肺腑之言,喊出了他对于出仕的悔恨,一个字更是掷地有声,饱含强烈的谴责和质问直逼自己的灵 魂,理智的认识到今是而昨非。诗人悟到十三年间五番入仕实在是误入歧途,误落尘网里,一去三十年,而今天的归返田园才是正确的选择。没有那样的经 历也不会有此时的认识,现在返归还不算晚,归舟轻快,归心似箭。归心是很多人都有过的共同体验,尤其那些浪迹天涯的游子,以及那些奔走江湖、上下求索的文 人志士。 
  人之一生是在不断远离生之本源,去探寻、求索许多若隐若现、美丽迷离的东西,从孤独走向孤独,不论其间有多少欢乐、繁华,都将被时间流水洗去,只剩下心灵 的孤独与归途的踉跄。陶渊明的归田,不同于那种不食周粟,不仕新朝,不与浊世同流合污以及避祸患于乱世的归隐,而更是人到中年后的归根,是踏遍万水千 山、饱览沧桑之后的归返精神家园。归隐之士总还怀有再出的念头,尤其如唐朝终南山之隐士,以隐博名,以隐求仕。归根却是回到母腹回到母怀,静待重归于 尘土。正因如此,诗人才卸去了所有负荷,心灵完全放松,神思飞向了家园。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中国人自古崇尚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种追求血脉相连的亲情文化,是许多无为甚至有为人士的理想园地。陶渊明隐居在家,天伦之乐也随之成为他清谈人生的寄 托。他曾在许多诗篇中写到小孩在他身边嬉戏,牙牙学语。如在《和郭主簿》中感受到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在我侧,学语未成音的天趣。陶渊明直奔 家门时,温情满怀的或许就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真诚场景,其坦率天真的人性美熠耀着屋宇,有了这样的深情厚谊,官场的那种曲意逢迎,装腔作势就显得 可鄙可憎了。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打量着久别的庭院,虽然田园将芜,可松菊犹存呢,诗人怎不无限开心,更何况还有美酒做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嘛。《汉书艺文志》云: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天下。享 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福之会。酒与诗,和中国历代文人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那些奇才怪杰,更多是酒中仙、醉中鬼。近有唐伯虎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 ”  ,李白斗酒诗百篇 ” …… 远有竹林七贤”  ,嵇康自言平生是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吾老毕矣”  ,史载其醉时如玉山之将倾”  ;曾备酒肉向天发誓一饮一石五斗解醒的刘伶,常常是乘鹿车,携一壶酒,让人带上铁锸随之,自言:死便埋我!”……凡林下风味,岂可无酒?陶渊明 嗜酒,朋友颜延之在悼念他的诔文中也称之性乐酒德。南朝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郡将尝侯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嗜酒 率真超脱若是,无怪乎谪仙人李白在《戏赠郑溧阳》对陶氏赞不绝口,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陶渊明归隐后的第一件乐事便是引壶觞以自酌,斟满一杯酒,自饮自酌,那份悠然,那份沉醉,都是陶渊明追慕已久的个性释放。酒能给人以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快感,使人陶陶然忘却世俗之 累,挣脱人生的羁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这与隐士的心境恰好吻合,他是在借酒解忧,正如魏武帝 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庄子》有言,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其神全也。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况得全于天乎?无怪乎陶渊明北窗高卧,醒而醉、醉 而醒,竟有羲皇上人之感。可想而知,要是有谁来夺其酒杯,定将遭致最强烈的回击。据说陶渊明曾接受东林寺高僧慧远的邀请,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吉日良辰,领 略了寺门外修竹映翠、花药氤氲的胜景,顿觉心旷神怡,便与慧远请谈起来。慧远出家前,对儒道经典,倒也下过一番功夫。所以,两下初论济世、独善之道,陶渊 明倒也觉得彼此趣味相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嘛。可当慧远说不饮酒,是佛家五戒之一,居士与僧众当慎戒之时,陶渊明拂袖扬长而去。乃至后 来住宅化为灰烬,也不肯接受朋友的盛情而上庐山,其率真、孤傲若此。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文人士大夫的爱菊,远祖是屈原,有诗为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但真正的始祖却要论有菊癖的 隐士陶渊明,他不但种菊,以菊下酒,还写下不少咏菊诗。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凌寒而开,幽香灿烂,宁可枝头抱 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遗民郑思肖)正是这样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傲品质吸引了诗人、造就了诗人。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权相严嵩做生日,翰林学士都去祝 寿,争先恐后挤上前打躬作揖。时菊花满堂,陆树声独自落在后面,幽默了一句:此处怕见陶渊明。难得一个马屁精的心中还惦记着陶大山人。在咏菊诗中,我 们容易感受战地黄花分外香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战斗与辉煌,可曾体察到陶渊明笔下的佳色之秋菊、采菊之悠然的质朴与平淡?菊,花之隐逸者 也。菊花是陶渊明委顺自然大化生命观的寄托,也是陶渊明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诗人爱菊,更爱松。《字说》云: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这固 然有杜撰之嫌,却也反映出对松的敬畏之情。在中国文化中,松树的地位极其崇高,当得百木之长的荣誉。孔子对松的赞语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话 同他的思想一同进入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居首位。可气的是,以寒瘦著称的唐代诗人贾岛竟敢与陶渊明唱反调,天令既不从,甚不敬天 时。松乃不臣木,青青独何为?不过,这一曲反调也许唱出了自己的幽愤,陶渊明的孤傲,岂不快哉!三径就荒何足惜,有松菊犹存悦其心、抚孤松快其意足矣。《饮酒》(其八)云: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青松是孤独的,亦如寂寞的陶渊明;青松是挺拔的,亦如傲岸的隐逸 者。正如吴瞻泰《陶诗汇注》所说,是借孤松为己写照,青松象征自己坚贞不渝的人格。人生最可贵的是固守,而固守的是松的贫瘠、菊的凄美,如果没有 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挺立一生的主体人格,又如何能卓然见高枝呢?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性本爱山丘的陶渊明钟情于大自然的一切恩赐,如果说爱柳树、松树、菊花是其人性的流露的话,那么,无心的云、倦飞的鸟则是诗人精神的归 依。陶渊明弃官归隐,弃的是衣食的无忧,拥有的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要归!请看《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四句既有非帆动、非风动,是为心动的禅意,又有不拘形迹、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道心。陶渊明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的就是无心的空灵俊 逸。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第二十一章)云无心以出岫不就是这种玄之又玄的奇妙境界么?诗 人由鸟儿们倦飞而知还的境,生出他在隐居之地也如鸟儿回到安乐窝巢一般的意,意与境合,怡悦的神思幻化到鸟儿身上,有一种劫后逢生的欣慰与安宁。可这是以 诗人一生之体验来感悟眼前景观的,这其中包含的人生真谛岂是倦鸟知还、倦鸟归林之类字句可以表达?在此不得不提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曰:众鸟高飞 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此时距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 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终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一种安慰。以静观动,以动衬静,以动静二态透出一个字;又以一个字去修饰,从而 这种闲适显示了更深的人生寄寓,将敬亭山拟人化,似乎是两个朋友相互凝视,也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融洽关系。遗憾的是,这首倾注天人合一思想的活化石 般的诗作,竟被人以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注销。销则销矣,可千万别去伤害优游于林泉之上的陶大人 
  诗人的心性与世俗格格不入,他坚持认为是世道违背他的愿望。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可按照而今的时髦观点论,陶渊明是没有学好生存这一课的主儿,这是诗人的悲哀,抑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已届知命之年的陶渊明,曾向膝下五个儿子 讲起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坦言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这绝非对其性格弱点的自省,而是对一生追求无怨无悔的认可,虽泣血的心痛楚万分。真正的 中国文人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屈原因美政不得施行而沉尸汨罗;李白一生率性追求终以捞月赴死;王国维为一生钟情的文化而飘然跳湖;……他们是伟大的,因为 他们都能固守自我的神圣领地;固守不仅是坚持的与物多忤,更是一种文化心态的从容与高迈。固守是诗意的,乐琴书以消忧临清流以赋诗便成了陶渊明难得的雅趣。荀子曾在《乐论篇第二十》中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因为钟鼓为金石之声,雄浑壮美,适合于言志;琴瑟之音则平淡、 雅和,适于养心。陶渊明推崇琴乐琴风,是在返朴归真、怡然自得的生活中体会到的隐士情趣,是诗人摆 脱官场压抑生活的束缚后所得身心之乐。历史上的隐士大多隐居山林,朝夕以山水为伴,游乐于山水之间。这种寻求山林的野趣和娱情诗酒的雅趣一样,共同点缀了 隐逸之土心灵清纯的晴空。
  在与亲友的闲谈中感到温情的宽慰,在调琴观书中忘却心中的忧愁 ,除此以外 ,陶渊明还有农事、出游以为寄托 :农民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中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或忙于农事、或忘情山水,好一派逍遥自适的隐者情怀。可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树木逢春欣欣向荣,泉水涓涓长流不息,万物得时生机蓬勃,而人呢。他无限感慨,而尤为珍惜这眼前的风物、这有限的人生,并从中悟到永恒的哲理,将主 体精神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受文化浸润的中国文人大都有这种造化,尤其是他们在身处逆境之时。柳宗元被贬永州,贫病交迫,老母病故, 居处遭火,更有毁谤迭至。他硬是在生之绝境中移情于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二句,得陶渊明赋中这四句的真意,既为自己身同沉舟病树、垂垂将老而悲,更为自然万物的永远欣欣向荣而喜,只有融我于自然,精神才能超脱肉体的约束, 摆脱物质的羁缚,而在天地间获得永生。到了这番境界,吾生将休又何足道哉?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成败与生死是困扰人类心灵的两大难题,尤其生死之忧一般人难以化解。死生亦大矣,生是伟大的创造,死又何尝不是诗意的归宿?林语堂说的是, 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陶渊明退隐归来,已经不计成败,忘情自然,又不在乎生死,聊乘化以归尽,所以才 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或趁良辰独游,或于农时劳作或登高岗纵情呼啸,或临清流慢声吟诗。  陶渊明的忘成败、忘生死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并非是屡遭挫折后的消极沮丧、悲观厌世。他是现实而有寄托的,不是在幻想失落之后倍觉空虚。平 平淡淡,从从容容,但绝不是万念俱灰、心神已灭。看透一切,而后找到自己的位置求得心与物的和谐,在丰富的体验中融我于物,做到物我两忘,这才是真正的隐 者。钟嵘评掏潜诗直中鹄的,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国古代一大批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心态,而《归去来兮辞》逼真地再现了一代隐士生活的心路历程,是 我们解读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林语堂的一句话很是值得玩味,在陶渊明身上,我们看见那中积极的人生观已经丧失其愚蠢的满足,而那种玩世的哲 学也已经丧失其尖刻的叛逆性,而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在宽容的、嘲弄的精神中达到成熟期了。那么,《归去来兮辞》所表现出的文化心态——平静的彻悟,又何尝 不是最文化的文化? 
  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最和谐的产物。

从毛泽东诗词看伟人风采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诗人,他将伟人之大气魄、诗人之大手笔、兵圣之大智勇,浑然集于一身。而他的诗词意境更是如天地之苍茫、江河之奔涌、山岳之岿然、星光之灿烂,是民族文化的奇珍异宝,思想武库、诗作灵河,被赞颂为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
  从毛泽东的诗词里,我们不仅能回溯历史,感悟伟人的革命历程,也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领略到毛泽东伟大的精神品质和真挚的情感。
  一、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抱负
  毛泽东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7岁才走出大山求学,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这并没有阻挡他立下壮志成就伟业的决心。
  在1910年毛泽东写的一首诗《呈父亲》里便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嗓子地,人生何处无青山?这几句诗正体现了毛泽东心有大志。同年的另一首诗《咏娃》: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更是通过写青蛙的阳刚漫天,霸气十足,抒发诗人自己的抱负及理想。
  随后,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青年的他心怀天下,踌躇满志,怀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运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经历了这样的岁月,更加激发了毛泽东改变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于是有了1925年深秋的《沁园春  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满怀热情的毛泽东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从这些诗词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心怀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远大胸怀和领袖气概。
  二、豁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投身革命的毛泽东为了中国的命运到处奔走,当时局势复杂,革命工作开展之路十分艰难,但是毛泽东向来以豁达的胸襟面对一切,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这样一首词:
  《元旦如梦令》: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只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是1929年冬,古田会议刚刚结束,国民党便集中闽、粤、赣三省16个团的兵力来围剿红四军,为安全计,朱、毛分兵转移,毛所率部队多不过数千,而且弹尽粮绝,他们衣衫褴褛,生死未卜,但毛这时把生死置之度外,完全变成一个诗人了,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半山腰里的红军队伍逶迤而来,只觉风展红旗如画,这是何等气魄,何等境界!
  而另一首《清平乐会昌》作于1934年秋,此时毛泽东久已被剥夺了一切实职,可以说是政治生涯的低谷,甚至还有生命之虞,——差一点被当时的决策者扔在苏区喂狗,一般人都会心情沉郁,满腹牢骚,然而毛泽东却豪迈地唱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毛泽东在逆境中的泰然心态,是以顽强的斗争精神为支撑的,而不断斗争的胜利,又激发了毛泽东更加豪迈的乐观主义。
  这种大无畏的乐观,毛泽东的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甚至是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不仅指挥军队四渡赤水、回师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谋略,也留下了大量的恢弘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以豁达乐观精神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带领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将革命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独立。
  三、始终心忧天下为国为民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发展各行各业,关心人民疾苦,而在诗词中也透出了心系于民一心为民的情感。如《水调歌头  游泳》中的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其词中的起宏图主要指要架设长江大桥和在三峡建立水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江大桥一旦落成,被古时英雄叹为不可逾越的天堑长江,也会变成为畅通无阻的大道,使南北的经济文化交通能够得到迅猛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全国的繁荣昌盛。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就是要在长江的上游建立起一个规模巨大的水坝以拦住上游的水,使高峰蔽日的山峡出现一个波平如镜的大湖——山峡水库。一旦宏图实现,天堑变成往来频繁的通途湍急奔流的山峡变成波平浪静的水库,从此汹涌澎湃难以驯服的江水也能造福利民,这必将成为一个震惊古今中外的奇迹。
  这首词写于1956年,那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我国也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了当时的特大焦点。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毛泽东当然也在思索着这个重大问题。他时时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着想,他刻刻都在想着人民,心忧天下,系心于民。
  四、平淡真挚的生活情感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平凡人,他的许多词作中,也流露着对家人朋友的牵挂关怀。
  《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的第一首词,写于25岁那一年,也是他的第一首情诗,这是毛泽东毕生创作中唯一没有政治色彩,表达个人情感最为纯粹的作品。是写给新婚妻子杨开慧的,新婚不久骤然别离,长夜难眠,辗转反侧,毛泽东的炽热、深情、真挚、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开篇两句就起手不凡——“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所谓愁是一种心境,一种情绪,莫可名状,最难形容,古人的妙句无非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言其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言其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言其长;而毛词是言其形,形象清新,想象别致,自出机杼,俨然又一婉约名句。时隔五年,此时毛泽东正值而立,任重道远,为了革命大业,他不得不抛妻别子,出门远游,一方面是娇妻稚子的温馨小家,一方面是凶险莫测的茫茫征程,毛泽东选择后者,但离别之痛、后顾之忧却油然而生,千言万语汇成了一首《贺新郎》。
  不仅对于家人,对于朋友,毛泽东也显出温和的友谊,平易近人。
  渡江战役胜利后的第六天,即1949429毛泽东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诗通过对老朋友的劝导,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尤其是毛泽东在该诗洗去风云之色,王者之风,英雄之气,而以文气之声、温和之言与老朋友聊天,充分显示出领袖的风范和王者宽广仁厚的胸怀,折射出毛泽东人性之美的光辉。
  毛泽东诗词是一座内涵丰富的艺术宝库,其内容博大精神, 艺术表现既借鉴传统,又富有创新,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画面,抒发的是整个时代的激情,也彰显了他的伟大的气魄。他的作品有着极高的浪漫艺术表现力,  从他的诗词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伟人的人格魅力。他的诗词里,既有历览名山大川的感慨,也有领袖对于中国经历磨难的深刻感悟。既表现了毛主席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也蕴含着对家人亲友的款款深情。
  在往昔的峥嵘岁月中,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人民获得解放与自主,在一唱雄鸡天下白之后,他又操起了建设国家,强民富国的担子,毛主席的人生是闪光的人生。今天的我们,在领略过毛主席的气概之后,我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的艰辛,知道了战斗的残酷,知道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探索、钻研就如曾经的鏖战、需要我们拿出上九天揽月的精神和红梅般的坚强意志,与困难作斗争。须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也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荷塘月色》的通感欣赏

近现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通感的运用,缘于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本属于味觉印象,""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同表示听觉的""""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所以,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多的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上。 
  《荷塘月色》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加以联系,时嗅觉与听觉沟通。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地,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地清香。于是,""""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地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 
  此外,"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本句中的"光和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文中成功的通感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美学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又能相通。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在感受荷塘中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独处",当他直觉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会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本应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可见作者有着对生活与艺术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他要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相反,《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124824c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c.html

《古诗中的乡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