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发布时间:2020-04-25 03:49: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意蕴

如何面对死亡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向死而生」这四个字所表示的涵义,意指如能明白生与死的关系,积极的过好每一日,从而勇敢的面对死亡。

以故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他的名着「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中进行了一种「实存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并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这事实可以看成「人人终必死亡」的真义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便是「向死的存在」则年龄的增长至死亡的过程不是根本问题,因为生死乃是一体两面的镜子,相辅相成,所以在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着作中,把人生最后关头(临终或是死亡过程)描述为「 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 」(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如果你能开始把死亡看做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位无形友好的伴侣,它温和地提醒你,不要等到明天才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学习着「活」你的生命,而不只是通过它来度过你的每一天。

但在现今的社会里,对于人来说,不论经济如何的发展,不论政局如何的稳定,不论社会如何祥和,都不足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死问题。因为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世界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光彩,大部分的人从来不顾自己的生死问题,都以世俗标准去衡量人生的高低好坏,从早到晚都是醉生梦死,对于自我的生死不闻不问,导致最后之能落得被动接受自己的死亡悲剧。这就如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所说「有些人过着空虚漫无目的的生活,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对死亡的否定」,因为当你像永远不会死一样地生活着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拖延你明知应做的事情。你所过的生活,是准备明天和回忆昨天,而将每一天都浪费掉了。相反,如果你完全了解,你每天醒来的时候,那可能是你最后一天,你就会把握「这一天」去成长,进一步变成真我,并向别人展开」。

谈论到向死而生,不但要探讨死亡的问题,也要探讨理解生命的问题,因为生与死时一体不可分离的两面,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更是左右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禅家教人参透生死大事,要人大死一番,再活现成,唯有参透死亡才能实实在在地生活,并承担与之俱来的痛苦和责任。为什么禅家要人参透生死大事呢如果你静下心来想,你会发现生与死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独自一人」,一个人光溜溜的降临这个世上,一个人双脚一蹬的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死亡是一种自我承担,而如何面临或应付死亡,完全取决与自己「实存的态度」 (existential attitude),就如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根」在道家比喻为自然无为的天道,就像万物循环中的一瞬,人生就譬如春天花开,秋日落叶那样的逝去,是无法避免也无须挣扎,而如果能更进一步体悟到自我的死亡是落叶归根的自然过程,也就自然能够明白死是一种觉醒。无论如何,像其他生命历程的各种层面一样,我们应该安然接受死亡。

不过,说「接受死亡」总是比做简单,当我们知道了这个道里之后,要怎么去做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着手,「正视生命,珍视生命,帮助生命」,接下来便一步步的去说该怎么做。

第一「正视生命」,生活本身就是意义。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了悟其中的道里呢,通常人们只是任由生命来来去去,只顾忙着日常的活动,生活就是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电话,止不住的欲望,过完一天算一天的日子就是生活,重视生聚教训,强调成功和成就,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普遍不知道珍惜生活和生命之美,更忽略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和体验,所以审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视角抽离开,不再活在别人的心目中,正视自己心中的自我,并忠实自我,你会发现每个人的人生课题都不一样,你不应该走别人的道路,而是找出真实自我完成你人生的功课。生命的存在与肯定就是充分的意义,我们生命存在的一天,只有通过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与行为表现,才能体认我们对于生命的自我肯定,真正完成我们人生的自我责任。

接着要明白世间的「无常」,「无」是没有,「常」是固定不变;「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是不会永远保持同样的状态而不起变化的。这道理就是一颗种子放在泥土中,然后再对它施肥、浇花,给予种种的照顾,有朝一日,种子定会发芽生长,一直到成为一颗大树,为我们提供荫凉或结出满树的果实。因为我们知道一颗种子不会永远只是一颗种子,只要有着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这个「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无常并不会由于我们的无知而停止。当无常发生时,它就如是发生了。但是,如果毫无准备,我们将会感到很痛苦。然而,若我们对无常有所认识,将会有所准备,我们将能克服伴随无常而来的任何困难,如此过后便是正视生命,了解自我真性的方式了。

第二珍视生命人与人之间爱的关怀乃是构成死亡的尊严品质的另一种重要条件,通过对死亡的了解,会使人更懂得珍惜人生,更知道生命的意义、责任和人性的慈爱,许多人一辈子没有真正去爱过别人,有许多人从来没有认知自己这一生背负着使命,更不要提说依照自己的本质去过日子。例如说:如家族中有长者过世时,可以好好的缅怀长者所影响自己的一言一行,抑或是对于动物的怜爱之心,即使是毫不起眼的昆虫也要有爱护心,珍视生命就是对自身的心性涵,因为对于生命意义负有责任的我们,出发点应该为爱,渡边淳一曾说:「爱是一切的原点」,人一出生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加复杂,说白了,就是亲情、友情、爱情所交织而成的关系网,更不用说妳所接触到人有多少,但我们把爱想得太简单了,自己为懂爱,编画出一幅幅带着浓烈的罗曼蒂克的绘图,或是对他们的爱都是基于某种条件某种要求之下,这样所付出的爱才会觉得值得,像是小孩的成绩要好,父母才会欢喜,又或是男女之间的情爱应该在所有事情中排第一优先,这样才是爱的表现。回头想想,你有看过或是听过那个一、两岁的小孩因为自己的父母亲有钱、有权、开名车、住豪宅而对他们爱的更多更深吗我想没有。就如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所说:「这样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也只能经历一次;父母、孩子、家庭以至于生活,你都只能拥有一次;朋友,你也只能拥有一次,所有大地上的这些奇观,你都只能经历一次,海洋、天空、繁星,或者你所爱的人,不要等到自己的生命即将枯竭之时才赶去看这一切最后一眼,还等什么呢不如现在就出发吧!

珍惜你身边的人、事、物,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不要吝啬给予爱的关怀,因为你的一个微笑,一个行为,帮助了别人,帮助了生命,虽然说给予爱的同时,你可能会受到伤害、痛苦、不平等的对待,但是这也是生命的一种历练,人活着就是为了要经历世事,而从中找到安命立身的位置,所以你反而要谢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你更加认识到真我的存在,更可以面对人生各个挑战,它将会变成你的资粮,帮助你在人生最后一个挑战-死亡,可以处之泰然。

第三帮助生命巴金说过:「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别人,使每一个人都得春天,每颗心都得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自由」。人生确定了终极目标之后,要如何去实践、奉献,这是非常重要的根本问题,因为再有了对生命珍视后才可以超脱私心与俗念,提升精神,为了其他所重视的生命而奉献自我。如:印度的德雷莎修女、台湾的慈济功德会等…,正是因为她们心中有了终极目标的鼓励,才可以能忍别人所不能忍的坚持目标,勇往直前。

古今往来,我们听过多少舍身取义,为了他人而牺牲奉献,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善呢!会觉得说自己的事情都忙晕糊了,那还有那份心去帮助生命,其实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更多时候是在帮助自己,了解自身心性,破除无明从而不再执着于,因为从释迦摩尼佛生前的中心思想为四圣谛与十二因缘,简单说何谓四圣谛」是指「苦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看清楚了就知道现在我们所追求的不就是这八苦吗而这些的起源便是」对于事物渴望,但这一切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得走,寻根究底我们不就是怕自己会失去世上所以喜爱过的事物,亲人、伴侣、朋友及一切自己所爱之物都将离去。记住一句话:双手紧握空无一物,敞开双手拥有一切。

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及在实践后,便可以走向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为最终人都希望面临死亡时不但能够感到此生值得,问心无愧,同时也希望可以避负面情绪,能够死的自然,没有痛苦带着尊严离去,因为此时死亡在你来看,只不过是身体逐渐衰弱终至腐败的过程,但就深义而言则是精神继续成长不止,更加深化的积极正面的人生阶段。

纪伯伦(Gibron)在«先知»中提到生犹如死,死犹如生。就譬如说河水在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流入大海中了,在河流尽头,快入海的阶段,就如同生命的尽头,看似没有生命了,其实是进入更大的生命,进入海洋之中。你所做的任何努力,在你看来或许很小,但也别忘了,也是因为你帮助才有河流与大海相连不止,才有了新的开端。

最后,生之前无始,死之后无终。与其汲汲营营求身外物,不如真真切切求善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231a26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fa.html

《向死而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