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

发布时间:2019-10-20 18:52: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学习涉外礼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人们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会影响到本部门、本单位的形象,甚至国家的荣誉。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掌握涉外礼仪知识,懂得礼仪规范。

二、礼仪是外事工作的窗口,外事活动礼仪先行礼宾工作在外事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外事接待工作的先行军,是窗口工作,门面工作。接待外宾,礼宾安排一定做到紧张而有序,有条不紊,这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部门外事工作水平的一个侧面,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形象问题。从事外事礼仪工作必须首先深刻理解礼宾工作的重要意义,学会事先考虑、周密安排,同时也要准备应变措施。凡事考虑在先,做在前面,这是外宾接待的重要一环。

三、现代涉外礼仪的基本准则

主权平等,相互尊重(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反对种族歧(列举案例

四、涉外礼仪通则

1. 个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服装等)。

2. 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堂堂正正。不应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表现得狂傲自大,目中无人)。

3. 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着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握手礼通行各国)。

4. 入乡随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

5. 信守约定(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6. 热情适度,内外有别(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

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会使人厌烦或怀疑你别有用心。要分清内外,

注意保密)。

7. 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

轻自贱,过度对人谦虚客套)

8. 尊重隐私(在对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

9. 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

10. 以右为尊(在并排站立,行走,就座,会见,会谈,宴会席次桌次,乘车,挂国旗等都应遵循这一原则)。

禁忌

人们在交流中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在日常交际中也不是任何话题都可以涉及的。在一定的文化中,有些话题是需要回避的。由于人们不愿或不敢随便谈论这些话题或词汇,于是就出现了禁忌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违反言语禁忌,往往会显得唐突无理,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要重视禁忌语的使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大部分禁忌语属于言语禁忌语,言语禁忌就是指在言语运用中禁止说(写)出或禁止随便说(写)出某些话语(包括文字),是社会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人们忌言疾病和死亡;忌言大小便等生理功能;忌言聋、哑、瞎、瘸等身体残疾;忌言他人的隐私或短处等。

委婉语

委婉语的使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交际对方感到友善、不强迫、不让人无台阶可下。委婉语的基本特征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来代替那些粗鲁无礼、令人不快的词语。人们普遍认为,使用委婉语是社会文明的象征。礼貌功能可以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无理,使用较为礼貌的委婉说法既顾全了双方的面子,也能反映个人的品格、风度和修养。

一、言语禁忌

中西方文化中,禁忌语无处不在,言语禁忌主要有三类:称谓禁忌、词汇禁忌和话题禁忌。

1. 称谓禁忌

2. 词汇禁忌

1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都对“死”有恐惧,都不愿意提及“死”字。在中国,在老人面前谈起其死后的事要说“您百年之后怎样怎样”。用“百年之后”代替死字。其它如崩(帝王用)、薨(诸侯用)、殁、不禄(大夫用)、去世、仙逝、作古、牺牲、永别等。英语国家的人们也讳言die,西方人常用一些别的词来代替“死”。如,go west, go to a better world, pass away, pass out, go to sleep, go to heaven, join the majority, join one’s ancestors, go to the other world, close one’s eyes, to be in heaven, cut off, kick off, give up the ghost, breathe one’s last等等。

中西方也都有委婉的说法“如厕”,西方人则常用go to the toilet go to the men’s ladiesroomrest roomgo to the public comfort stationwash one’s handsto powder her noseto go somewhere, to freshen up pass waterdo one’s business等等。有时干脆用手指做出WC的字样来表示这个意思。其中to reargo to the gents’go to the Green mango to men’s room是男子用语。powder her nosefix one’s facego to visit ladies’ roomgo to no-man-land是女性用语。在英国有人用the fourth(第四)来表示“厕所”。据说这个习语源自19世纪剑桥大学里流行的笑话,当时大学生早起的常规活动就是(1),做礼拜(2),用早餐,(3),吸烟,(4),上厕所。后来就有了go to the fourth的说法了。在美国儿童也有用number one(一号)委婉地指“厕所”,但是这仅是表示“小便”,“大便”用number two(二号)。

对于生理有缺陷的人,如跛(cripple),聋(deaf)和盲(blind)的委婉说法则是“the mobility-impaired”,“hearing-impaired”,“visually impaired”等等。如,B.O.代替body odor(狐臭),C.C或者the big C代替癌症, V.D.代替venereal disease(性病),heart condition代替heart attack disease(心脏病)人体缺点和生理缺陷

女性对于自身的身材、长相都非常在意,英语中会使用slim(细长的)、slender(苗条的)、delicate(纤细的)代替skinny woman(骨瘦如柴的女人),说到身材较胖的女性会使用mighty(壮)、plump(丰满的)代替fat,说到相貌较差要使用plain-looking(相貌平平)代替ugly(丑陋的)。

还有一些生理上的缺陷,为避免伤及自尊心,也会使用委婉表达:a slow hammer(愚笨的学生)取代(a stupid student);懒学生(lazy)被称为underachievera below average studentworking on his own level意思为成绩差的学生,can do better with help是指反应比较迟钝的学生。

学生考试作弊要用depend on others to do his/her work。人们常用这些委婉语来减少对他人的批评。a special student(残疾学生)取代(a disabled student);a visually retarded man(盲人)取代a blind manthe handicapped(跛子)取代the crippled等。

2. 社会地位与等级

生活的贫富、职业的贵贱倾向于低调陈述,而不要直言不讳。用needyunderprivilegedthe less well offlow-income group等来代替poor(贫穷)。

在英语中不说poor countries(穷国)而要用backward countries/ undeveloped countries/developing countries/emerging nations来表达

谈到slum(贫民窟),要委婉的表达为substandard housing(低于标准的住宅)。

Cheap(便宜的、廉价的)通常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通常用(economy)等来表达。

如,street orderly(街道清洁师)取代dust man

如,sanitary engineer(卫生工程师),packing engineer(装运工),dwelling engineer(杂务工)。

所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称为industrygarbage industry(垃圾业)意指垃圾清运业;eating industry(饮食业),甚至将赌博也美化为extractive industry

tree surgeon(花木外科医师)取代tree-trimmer。这些好听的有关职业的委婉语的产生与社会文明进步是分不开的。

谈到等级,英语中对一等以下的级别比较敏感,因此在介绍飞机舱位时使用first class and economy class(头等舱和经济舱),而不会说first class and second class(头等舱和二等舱)。

涨价要说upward price readjustment

used car意为旧车。

有用dining room attendance来指代waiter或者waitress(服务员),用communication monitor来指话务员,就连housewife人们也用domestic engineer(家庭工程师)或者domestic manager(家庭管理人)来代替。

3. 年龄

西方人忌讳老,对老十分敏感,认为老是无用的标志。英美老年人不喜欢被称作old people,也不喜欢说agedaging甚至the elderly等称呼,较为偏爱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或golden-ager(黄金年代的人)等委婉的称呼。英语中golden ager指六十五岁以上的退休者、年长者。敬老院称为ever-green clubs(四季常青俱乐部)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3. 话题禁忌

一般说来,无论哪种文化,都会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如,西方文化通常允许人们比较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业余爱好、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有些话题却只能在某些场合与某些人进行交谈,还有一些话题则属于禁忌,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与人谈论。英美人强调个性独立,不愿别人干涉自己隐私,诸如经济情况、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年龄等都属于禁忌范畴。

二、 习俗禁忌

1. 社交禁忌

1) 隐私禁忌

在英语国家的人们最大的禁忌是触及个人隐私。这与西方所推行的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制度有很大关系。不愿别人过问或干涉自己的事情。个人隐私大致包括个人的年龄、财产、工资、婚姻、职业、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除非本人乐意,否则询问别人的隐私会引起对方极大的不快。

2)预约禁忌

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需要事先预约,忌突然造访。否则,会给被访者带来极大不便。因为突然拜访可能会打乱对方的安排,给对方造成麻烦。迟到或突然取消是不礼貌的。但习惯上,尤其是宴请或宴会时,美国人习惯晚35分钟到达,因为女主人在开饭前5分钟才有时间换装。

3)待人接物禁忌

在英语国家,熟人或亲朋好友相见,往往要拥抱、亲吻,异性之间也是如此。握手是社交中的礼节,西方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中国人是握手之后,相互靠近,两人的手扔不松开,或干脆变成相互抓住不放了。在西方还有一个禁忌,不能越过另两个拉在一起的手去和第四个人握手,他们这样会带来不详或招致不幸。

访客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被访者的家门时先按门铃,主人开门迎客,并说些客气话,西方人的习惯是客人入室后要脱掉外衣,这时主人常常会说:“Let me take your coat.”或“Shall I take your coat?”紧接着,主人便请客人落座。常用的套语是:“Do sit down,”“Take a seat.”“Make yourself comfortable.”客人坐定后,主人常以各种饮料待客。他们一般先征询客人的意见,问他们想用点什么,诸如茶、咖啡、啤酒、冷饮等。他们会用下面一些话来征询客人的意见: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Tea or coffee? Or something cold? How about a cup of tea? 需要注意的是,当主人说:“Would you like a drink?”那常指带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或葡萄酒之类。访客可根据各自的需要或情况作出不同的、客气的回答,比如:

Oh, thank you. That would be lovely.

I’d like a cup of coffee.

Yes, please, if it is not too much bother.

No, thanks. I’ve just had a cup of tea.

主人一般将客人要的饮料放在客人落座旁边的桌上,当主人送上饮料时,客人不必站起来接过去。但是按照西方人的习惯,端上来的饮料需要全部喝掉。如果喝不了多少,则少要。如果要了饮料又剩下许多,主人会认为客人嫌饮料不好,或者表示不喜欢喝,这自然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误解。虽然吸烟仍然是不少西方人的一种嗜好,但到其他人家做客时,主人主动请人吸烟的情况极少。客人自己想吸烟时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不可贸然地从口袋中掏出香烟直接抽。

2. 公共场合禁忌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在公共场合要严格遵守先来后到的顺序,严禁别人打扰。他人不能加塞儿、注视别人办事或帮忙出主意。到餐馆就餐,如果人多客满,后到的人不能打扰先到的人,必须要在门口等候。不能自己在餐厅内任意游走找位子。类似于公共汽车上拥挤抢座、围观凑热闹等都是不礼貌的举动。在公共场合打电话或与他人交谈时,要绝对禁止大声喧哗。而且他们说话的声音比我们要低一些。在公共场合或聚会上,打喷嚏是绝对禁止的。这是中外都有的禁忌。实在有需要时,要转身过去,用手纸或手绢捂着鼻子,事后还要说一声对不起(Excuse me),周围人会说一声“上帝保佑你。”

3. 宗教信仰

宗教和宗教信仰是禁忌语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英语国家,基督教是国教或者是主要宗教之一,上帝的名字Jehovah(耶和华)便是他们最大的禁忌语。

4. 种族

在英语中,种族歧视语是语言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在美国英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黑人在历史上备受歧视。随着时代的发展,黑人和其他美国少数民族的地位有所提高。那些过来用来咒骂黑人或其他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语言变得敏感起来。有的完全变为禁忌语,有的变为半禁忌语。如“nigger”,“niggra”或“niggruh”(黑鬼)是侮辱性色彩强烈的完全禁忌语言。“Negro(黑人)”带有轻蔑性,“Boy(黑奴)”专指黑人男性,带有侮辱性, Negro”和“Boy”属于半禁忌语或完全禁忌语。现在人们称黑人为“blacks”或“colored people”。

美国英语中的种族歧视语不限于美国黑人一个种族,如把美籍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称为“dagos”,把美籍犹太人称为“kikes”,把美籍波兰人称“Polacks”,把美籍华人称为“chinks”,把美籍日本人称为“Japs”等,实际上也是一种禁忌语或半禁忌语,应当引起英语使用者的注意。

5. 性别

性别歧视,主要是对女性的歧视,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它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歧视语。性别歧视语的范围很广,不能一一涉及。但是某些性别歧视语带有明显的轻蔑或侮辱的色彩,因而可以被视为禁忌语。

英语中还有一些带有轻蔑色彩、专指中老年妇女的词汇, trot(老太婆)、marhorse(粗声大气、肥胖固执的女人)、crone(干瘪皱皮的老太婆)、beldam(貌丑、凶悍的老太婆)等。

性别歧视在汉语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长舌妇就反映了人们对女人的轻蔑态度。对女人的称呼词如贱人、泼妇、母老虎、悍妇、母夜叉、母老虎、臭娘们儿、都含有轻视贬斥的意味,连咒骂人的脏话也常与女性有关,如他妈的、他娘的。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这些说法已不大使用。

英语中也有不少性别歧视语,比如在英语中,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提到性别不明的人时,一律用he而不用she,有些词带有轻蔑或侮辱色彩。被视为禁忌语。英语中一些动物的名字常常用来指称某些女性,比如bat, dog, mutton(贱妇,妓女),cat(恶妇,包藏祸心的女人),cow(肥胖而不整洁的女人)等。比如hen(爱管闲事或嘴碎的终年妇女)、mutton(放荡的女人)

6、节日禁忌

圣诞节是西方的大节日,但这个节日的禁忌主要和圣诞布丁联系着。英美等西方国家过圣诞节做布丁就像我们中国人春节包饺子一样。不少西方人认为,搅动圣诞布丁能使自己在未来一年中事事如意。因此,在做圣诞布丁时,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至少要搅动一下布丁,并许下一个心愿。但禁忌是,搅动布丁只能顺时针方向,不能逆时针方向;自己许下的的心愿不能告诉任何人。

元旦是中西方国家共同庆祝的节日,西方人也十分重视这一天,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这一天言行格外留神,希望新的一年中有好运气。他们认为,元旦的第一个访客是一个怎样的人奠定全家在这一年里是走运还是倒霉的基本格局。他们认为最吉利的第一个拜访者应是一个黑发的陌生人。其次是黑发的朋友或熟人。而长着红发,或长着斗鸡眼,或者眉毛连在一起的人被认为是厄运的使者,第一个来访者若是女子也被认为是不祥之兆。显然,人们很忌讳在这一天碰到可能会带来厄运的拜访者。所以人们常常会邀请一位男性朋友做自己家的第一个拜访者。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后,这个拜访者就应及时登门,以确保那些所谓不吉利的人不会先他而到。拜访者还应携带一些不必很昂贵的礼物,如,面包,象征丰衣足食;煤块,象征温暖;硬币或盐,预示着财运亨通。

7. 饮食

饮食是一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而饮食禁忌便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禁忌既包括饮食的内容,及忌吃哪种食物,也包括饮食方式,即进食时忌讳某种行为或方式。西方人忌吃肥肉、粘骨和鸡鸭类的皮(烤鸭、烤鸡的皮除外),忌吃鳖鱼,忌食各种动物的头、脚、内脏做成的食品,如狗肉、蛇肉等。我们都知道伊斯兰教教徒忌吃猪肉,印度教的教徒忌吃牛肉,佛教徒忌吃各种肉类,也就是忌荤。另外,我们还知道进食时有各种规矩,西方人用刀叉吃饭,东方人用筷子,还有的民族用手抓饭吃,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有各种禁忌,比如西方人进食忌刀叉取材时叮当作响,尤其是刀叉弄响了水杯。如果弄响了水杯而又不终止,便会带来不幸。西方人进食时,自己不喜欢的饭菜要少要,或不要,忌自己的菜盘剩下东西不用;忌大吃大喝弄出声音;忌喝汤时弄出声;口中有食物时忌说话;忌弄撒了盐;餐毕刀叉要按规矩放好;忌饭后当众剔牙。

8. 送礼禁忌

在日常交往中,逢年过节时各地人们都有给亲朋好友送礼的习俗。送礼也有讲究。西方人收到礼物后,当着送礼人的面要打开礼物,而且要对礼物赞美一番,并向对方表示感谢。

英语国家有送鲜花的习惯,送花是一种高雅的礼仪行为。但给什么人送什么花是有讲究的,千万不能弄错。首先,送花忌送双数,因为双数的花会招来厄运。另外送花忌送白花,如白色的百合和白色的山茶花,因为这种颜色被看作是厄运的预兆或死亡的象征。在英语等西方国家,红色象征生命力和炽热的爱情,粉红色的花象征忠诚的爱,桔黄色的花象征蓬勃和朝气,紫色象征敬意和良好的祝愿,黄色花象征轻蔑,白色花象征死亡。因此,送什么花给什么人要酌情而定。如果不了解这些禁忌,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9. 颜色禁忌

人们赋予颜色不同的含义,有正面的,有负面的,各国人民对某些颜色有偏爱,对有些颜色厌恶。那些有负面意义的颜色就成了禁忌。美国人大多数都不喜欢红色,认为红色令人生厌。在美国及其他国家,人们偏爱黄色,含有期待、怀念的意思,人们往往拿着黄色的彩纸、黄色的手帕来迎接远方归来的亲人。在西方,新娘结婚都穿白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素雅、光明。各国对颜色的忌讳

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10、数字、日期禁忌

对某些数字或日期的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现象。在几乎所有对西方人来说,“13”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开“13”,吃饭时避免13人同坐一桌。门牌、房间没有13号,运动员中没有13号运动衣等。这一禁忌来源于《圣经》,耶稣同其弟子共进晚餐时,第十三人是弟子犹大,后犹大为了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耶稣后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把奇数(13除外)当做幸运的象征。

习俗

1. 姓名

2. 称谓

Sir(先生、阁下)和Madam(夫人、女士、太太、小姐)是一组男女对应的敬称语,Sir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用于不是很亲密的人际关系之间,例如,下级对上级、服务员和顾客、晚辈对长辈等。包括陌生人之间称呼男士也为SirMadam是对陌生女性的尊称。Sir可以和姓名或教名连用,但不能和姓氏连用。当它和姓名或教名连用时,它就不是表示先生的含义,而是此人的爵位。如,Sir John(约翰爵士)。Madam以前可以和教名连用,但现在主要和姓氏或职称连用。如,Madam Green(格林夫人),Madam President(总统女士或总统阁下)

英语中的Lady也是一个用于女士的称谓语,一般用于称呼尊贵的夫人,采用Lady+姓氏的方法,如Lady Green。它还常常用来称呼贵族或有地位的人的妻子或女儿, 如,Lady Cliton Lady也可以和职称连用,如Lady General ManagerLady作为一个敬称,它的单、复数形式可以单独使用。如“This is your dress, Lady.”,“Good evening, Ladies.

Mr. (先生)和Mrs.是英语中另外一组敬称语。Mr. Mister一词的缩略形式。而Mister是从Master(男主人)一词变化而来的。Mrs.Mistress(夫人、小姐)一词缩略而来。这组称谓可以和姓氏或姓名使用,但一般不和教名连用。Mr.多用于对无职称或不了解其职称者的称呼,语气正式,关系不密切。如,Mr. John GreenMr. GreenMr.也可以和职称连用。如Mr. President由于表现出色、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色的某些人可以和他从事的运动或职业连用,如Mr. Soccer(足球先生)。Mr.如果不和姓名连用,需要写作MisterMister单用时有时会反映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不满,如“What are you doing on earth, Mister?”(你究竟在干什么啊,先生?)。Mrs. 是用于对已婚妇女的称谓,和其丈夫的姓氏或婚礼后的姓名连用。Ms.(女士)是英语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女性敬称词。实际上,它是Mrs.(太太)和Miss.(小姐)合成而来的。让人们使用这一称谓时,要和妇女本人的姓名或姓连用。据说该词的出现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是和Mr.一词平等的称谓语。Miss(小姐U)是对未婚女子的称谓语,语气正式。在英国的学校里,学生对女教师通常称小姐。一般情况下,小姐一词要与姓氏或姓名连用。Miss Smith。在一般情况下,小姐一词不能和教名或首名连用。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人们对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女性,包括年龄大的女性,也开始用小姐相称。这反映了女性都喜欢自己永远青春的心理。

职务称谓

英语中也有职务称谓,就是使用职务或职称来称呼他人。一般的做法是:职称+姓氏,Dr. James(詹姆斯博士),Professor Smith(史密斯教授),Dr. Green(格林大夫)。有职称的人更喜欢别人用职称+姓氏来称呼自己。英语中还有一类职务称谓多见于对皇族、政府官员、军、宗教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称呼,如,“Queen Mary”(玛丽女王),“Princess Grace”(格瑞斯公主),“General Patten”(巴顿将军),Judge Henry(亨利法官),Father Black(布莱克神父)。对国王或女王需要说Your Majesty, His Majesty or Her Majesty(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要说Your Highness(殿下),对法官要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

职业称谓

英语中还有一些职业的称谓,waiter(男侍者、男服务员),boy(旅馆、餐厅的男服务员、男勤杂人员或家庭男仆)、conductor(汽车售票员)、usher(剧院领座员)等,在使用时,人们一般直呼这些称谓而不使用姓氏。

在英语国家,称姓、称名、称全名、用昵称的情形都有。在一般社交中,直呼姓氏或姓名的做法不多见。

人们见面或相遇时有互致问候或打招呼的习惯,这是世界各国共有的礼仪。根据问候的不同方式,语言问候可以分为:

1.祝愿式问候 如:Happy every dayBest wishesMerry Christmas

2.关心式问候 如:How are you?/ How is it going?/What’s up?

3.交谈式问候 如:It’s a fine day today, isn’t it? It’s a terrible day today.

4.称谓式问候 如,MaryJackDr. WangMiss Smith

5.称赞式问候 这类问候按照不同的体态动作可以分为:举手致意、点头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微笑致意。

涉外交际礼节

1.鞠躬

在西方国家也有鞠躬的礼节。称之为“bow”,即俯首、弯腰以示尊敬之意。比如,鞠躬迎客、鞠躬送客、鞠躬致意、鞠躬致谢。男士邀请女性跳舞时,一般鞠躬致意,一边说:“可以请您跳舞吗?但是西方人没有东方人三鞠躬的大礼,也没有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学生向师长鞠躬的礼俗。行礼时弯身的角度在一般情况下保持一种自然下倾,不超过15度的身体姿势。”

2握手礼

握手礼是通用的交际礼节,使用最广。

握手时,双方都要站着执礼,如果两人都坐着,可以微趋向前握手,不必起立。如果相距较远,要走上前握手。

握手中,双目注视对方,不可一面握手,一面东张西望,或斜视他处。男士同女士握手时,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或太久。男士之间可握得较紧较久,但注意不要过猛,使对方有疼痛的感觉。

握手要注意先后次序,约定俗成的做法是男士和女士之间,男士要等女士伸出手后再握。如果女士无握手之意,男士点头或欠身致意即可。一般男士不主动去和女士握手。

晚辈和长辈之间,下级和上级之间,一般是晚辈、下级要等长辈、上级伸出手来再去握,前者贸然先伸手的做法是不礼貌的。

主人和客人之间,一般是主人先伸手迎客。无论是男是女,男女主人有先伸手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客人是主人的上级,主人仍然要先伸手执礼。

如果一个人要与若干性别、年龄、身份有别的人握手,最理想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但同时,人们又忌讳交叉握手,也就是说,当其他人正在握手时,不可伸手超过他们去与别人握手。在这时应等别人握手之后再去与他人握手。

男士如果戴着帽子或手套,他应该先脱帽并摘去手套再与他人握手。如果来不及,应向对方道歉。个别女士身着礼服、礼帽并戴着手套,与他人握手时可以不脱手套。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帽,但要行军礼,然后再握手。

应邀来访的客人在告别时,作为主人应同所有的客人握别。在拜访他人,包括朋友、同事、上司等,辞别时应握手。当自己获知朋友或熟悉的人比赛获奖、晋升新职、喜结良缘、新添贵子等喜事,见面时应趋前握手以示祝贺。当参加追悼会完毕后,离别时应与逝者的主要亲属握手以示慰问之意。

3.拥抱礼

拥抱是西方的礼节

在拥抱时,两个人相对而言,右臂偏上,左臂偏下,右手护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扶着对方的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都先向左相互拥抱,再转向右拥抱,最后又向左拥抱。

4. 迎送

确认航班,预先办好入境入关手续,落实迎送人员,先握手后献花,礼宾人员引导应走在外宾左前方约1米处,左手指点方向,右手引领,一般不要触及客人的身体。送行时目送客人离去。

5. 介绍

低职介绍给高职,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年少介绍给年长,资浅介绍给资深,男性介绍给女性,未婚介绍给已婚。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6. 乘车:小卧车客人坐第二排右侧,主人坐左侧,翻译坐副驾驶座位。大轿车客人坐前排。

7. 会见、会谈及座位安排

会见:沙发半圆形排列,客人在右侧,主人在左侧。座位突出24人。

会谈:长条桌,客方座位面向门或入门的右侧,主人背向门或入门的左侧。如摆国旗则在主客方相对应的位置。主客方人员座位,从各自方的一边中间开始,

按右左顺序、职务高低排列。会见、会谈桌面只摆放茶、饮料、纸笔,不必摆放水果。

8. 交换名片礼仪

印制名片要朴素大方,统一规格,职务简洁,送片时机恰当,双手递接,接后细看,妥善存放(收送分开),不得乱发。出示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当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较高或年龄较大者;或者由近至远处递,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向对方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稍欠身,注视对方,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如果是坐着的,应当起立或欠身递送。接受他人递过来的名片时,应尽快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态度也要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你对名片很感兴趣,接到名片时要认真地看一下,避免将名片随意扔在桌面,放入后裤兜。切忌接过对方的名片一眼不看就随手放在一边,也不要在手中随意玩弄,不要随便拎在手上,不要拿在手中搓来搓去。

9. 服饰

无声的语言,显示一个人的个性、身份、涵养及心理状态。服装穿戴的基本原则:颜色和谐、环境和谐、自身条件和谐、时节和谐、与主人的要求和谐。男士着西装:熨烫平整、拆除商标、扣好纽扣(两扣的只扣上面的,三扣的只扣第12个或中间1个,双排扣的,应扣上所有的纽扣), 不卷不免、慎穿毛衫、巧配内衣、领结大小适中、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齐腰带或略长为宜、少装东西、鞋袜颜色一致、上台讲话正式场合要扣好扣。

女士着装化妆:交际场合可穿连衣裙或中式上衣配长裙。夏天可穿长袖或短袖衫,配长裙或过膝裙。隆重场合不能穿长裤,一定要穿裙子。公务场合穿职业装。不能穿短袜套光小腿。

隆重场合,衣裙颜色要深些。忌着黑色发亮的皮短裙。宜化淡妆。手提包不可放在餐桌、办公桌上。香水味道不可太浓,不在人面前对镜化妆、喷香水。

10. 交谈礼仪:对谈话对象有所了解;避免隐私问题,寻找共同话题;注意倾听:聚精会神,积极反应,不打断别人,不急下结论,求同存异,切忌粗鲁;善于提问:适时、引导、避免僵局;先思后言,注意条理;幽默感:注意轻松融洽;说话要有节制;避免信口开河,高谈阔论。

11. 自助餐礼仪自助餐,英文为Buffet Buffet Dinner。形式:设大菜台,不排桌次,自由入座,便于交谈。注意事项:排队取菜,不许乱挤,加塞;按冷菜,汤,热菜,点心,水果顺序分别取菜,按顺序用餐,不要什么菜都放在一起,形成大杂烩;量力而行,吃多少取多少,不许浪费;不允许外带。餐巾置于椅座表示暂时离开,放在桌上表示一去不回餐巾不可用来擦拭餐具有事不要过分地交头接耳

12. 互送礼品互送礼品是一种礼仪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的桥梁。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送礼是必要的,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送礼时的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防止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防止过多,第二防止过重厚,使别人不敢轻易接受,第三防止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异性之间互送礼物要避免一些异性敏感的物品。如男士不能给女士送化妆品等太私人的东西,容易引起误会。互送礼物要先和人家打招呼,让对方有所准备,防止措手不及。接受礼物时,西方国家的朋友喜欢当面打开,而且讲几句赞赏的话。

在礼品的挑选上,要对送礼对象的爱好、兴趣做些简单的调查,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此外,还要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对方基本的忌讳。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不要送酒、猪皮产品。送花时,西方国家比较忌讳双数,喜欢单数,一般不送单一的花种,会让颜色搭配得更加丰富,看起来更漂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3fd5277ff00bed5b9f31d96.html

《涉外礼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