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9997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烟台南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部) 学生学号 课题来源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物流管理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课题类别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或立题依据) 一、选题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1、选题理论依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瓜果蔬菜已是人们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因此有关百姓“菜篮子”的许多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例如能否保证每日瓜果蔬菜的新鲜和安全、如何保证瓜果蔬菜等的供给需求和保持价格稳定等问题。
1988年起我国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以来,“菜篮子”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菜篮子”建设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为适应形势变化、满足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201018号文件就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出意见[1]。其中有部分内容涉及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建设,因此果蔬冷链物流工程的构建与发展也就凸现的尤为重要。20107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其中要求发展和完善果蔬冷链物流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2]这为发展果蔬冷链物流提出了政策依据,同时给地方政府指明了方向。为了宣传和学习、落实规划中的七个主要任务和八个重点工程,中国冷链物流联盟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于2010116-7日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暨国际冷链产业峰会”。年会是行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冷链物流行业合作交流的最佳平台。为了推动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冷链流程、冷藏运输等,应当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运作模式,从而对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稳步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果蔬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发展果蔬冷链物流,引起了国内外实业家、学者广泛的关心和关注。 2、本文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对如何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的研究凸显得重要。因此,在该背景下,本论文通过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的分析,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冷冻冷藏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先进技术与配套设施设备,使其赶上时代步伐,与国际接轨,保障果蔬始终保持低温状态下,减少成本、资源、能源上的损失和浪费,进而推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时也是顺利完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重要举措的需要。 二、国内外综述: 1、国外研究:
冷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剂的发明,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战中被摧毁,战后很快重建。美国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推动的。1958年,美国的阿萨德等人提出的冷冻食品品质保证取决于食品的冷冻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耐藏性(Tolerance,即“3T”概念;接着左尔补充提出冷冻食品品质还取决于产品冻前质量(Produce、加工方式(Processing、包装(Package)等因
素,即“3P理论”;还有―3C‖原则:冷却保鲜(Cool、清洁(Clean、小心(Care3Q”要求:冷藏保鲜链中的设备数量(Quantity、质量(Quality、冷却速度(Quick3M”条件:冷藏保鲜的工具和手段Means方法Methods管理措施Management这些理论不仅成为低温食品加工流通与冷链设施遵循的理论技术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低温食品与冷藏链发展和完善、坚实的理论基础[35]
现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已达80%。以果蔬为例,果蔬采摘后一般经过:采摘、田间包装、预冷、清洗杀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所有果蔬包装材料均印有果蔬名称、等级、净重、供应商名称、地址等,以保证信誉。并始终保持其处于低温状态,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即采摘→田间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使得果蔬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6]
1955年至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流通革命,冷链保鲜技术应用在果蔬的分级、挑选、清洗、加工、包装、预冷、冷藏、运输和销售中;1975年,日本为进一步提高与冷链相关的问题(包括生鲜食品的温度与品质的关系、适宜的温度管理方法和适宜的低温流通设施以及冷链机械的开发等)的研究水平,日本农林水产省成立了食品低温流通推进协议会,整理出《低温管理食品的品质管理方法及低温流通设施完善方向》,规定了食品低温流通温度带,并发行了《低温链指南》,使生鲜食品冷链保鲜技术进入了基本完善的阶段,前后花20年时间[78]
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果蔬安全、快捷、高效的集散、流通和销售的重要方式和保障。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果蔬冷链物流已经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不仅有相关的物流政策和法律法规,领先的物流技术和配套设施设备,还有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果蔬物流技术研究、推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具体体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技术水平上。例如:在采摘环节,机械化采收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在预冷环节,根据不同标准对果蔬进行分类,让各种预冷技术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在商品化处理环节,可以根据市场消费要求用光电技术、无伤检测技术等进行规范化商品化处理;在贮藏环节,根据被贮藏果蔬的生理特点,分别采用冰温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等贮藏保鲜技术;在运输环节,则采用专业的冷藏保温运输工具,蓄冷保温箱以及冷藏、气调集装箱等的配套设施在RFID无线射频技术、温度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配合下,运输过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其进行全程的温度监控,减少不必要产后损失和浪费;在销售环节,批发市场配备有冷藏、气调和催熟的专用库房,零售连锁超市也配备有低温展示柜,真正做到果蔬从田间到市场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9]
发达国家在其较为完善果蔬供应链流通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健全的配套设施设备为其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出口贸易全球流通、提升整体果蔬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供保证,以及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升企业效益等提供可靠保障。 2、国内研究: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作业手段简陋,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由于物流运作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先进、专业的物流技术与装备难以采用,大部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物流功能保障,使得农产品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包装简陋,性质效果差。而农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形态出现,物流活动也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使得其保鲜期缩短,难以实现远程营销。然而,[1012]果蔬的保鲜程度正是其生命和价值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2f8b8083d049649b665846.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