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2-01-13 14:53: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只要活着就好

——电影《活着》和小说《活着》的比较

这是,活着本身的警醒;

这是,死亡边缘的警醒

——题记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余华

【开篇】如果生活选择欺骗你,过往的一切也只随浮云飘散,那么你hi选择随风而逝吗?如果活着仅仅是为了等待死亡的一刻,眼前的一切始终是摇曳不定,那么,你以何种方式承受死亡的重量,亦或许,你无法知道答案,生与死这两个字自己也无法释怀,但背景下的中国,却是以既残忍而又赤裸裸的方式向你袒露生与死的定义,而现如今逃离当时背景下的中国,残留在我们记忆中似乎只有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惧怕,我想,这是一个生长在温室中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刻骨铭心。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对于生存的艰难挣扎,讲述了中国社会变迁的种种利弊;接二连三的死亡,已经成为小说的主线,死亡的背后,延伸的是对旧中国的社会的控诉。

【改编】在中国的大陆,这曾经是一部禁片,在国外,这是一部获奖无数的影片。曾获法国戛纳47届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全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 。这或许就是一个背景下的成果的展现。葛优、巩俐这两大牌明星的加入,让张艺谋执片导演的《活着》曾风靡一时,且不论及其中的影像技巧,曾做为过一部禁片,可想而知这在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出入】作为一种文本形式,小说《活着》其所渗透出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是同属时代的的小说作品是无可比拟,不是因为她有着多么艳丽的辞藻,也不是因为她行文结构的独特,当让,小说《活着》的叙述结构无非就是简单的回忆体的形式,这仅仅只是一种正常的文体表达方式。小说体的《活着》更多是是其中所蕴藏着对生命的渴求和对活着的坚韧,且不论及她本身的文本意义,留给我们的是对其更深层次的震撼。且看现如今的翻拍电影版的《活着》

无可否认,他也是时代的产物。或许电影的《活着》让你能明显感受到小说和电影的差距感,电影情节似乎缺少了小说中的强烈的现实感,贴近当时的政治生活是电影拍摄的出发点。如在书中对家珍换上软骨症的描述,小说史赤裸裸的,而在电影剧作中并没有体现,甚至于电影的结果相比较而言是乐意让人接受的,小说原著中,家珍最后死了,苦根(电影中的馒头)死了,福贵一人独守着老牛,坚韧而又沉默的活着。同时还少了对血腥场面的描写,最明显的一个就是有庆的死亡,小说中,有庆是因为输血过量而死的,而在电影中,是因为意外而让吉普车撞在墙上而被压倒了。等等,原著中和电影中的情节是有出入的,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不同形式的叙述是置身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余华生活的背景不同于张艺谋拍摄的初衷,显而易见地是,他们用自我的方式控诉了对社会的不满,关心介乎于生和死之间的标准,何为生存,怎样才能活着,这是不约而同的主旨。一曲黑色的关于生和死的话题便是如此,用小说,用电影被一一呈现出来了。

【镜头一】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痛,再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楚,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

——

生,何惧?死,又何惧?无奈接受命运的捉弄,没有自己的退路,一直忍让到死亡的逼迫的终结,电影中的结局固然已经终结了主人公福贵的不幸,家珍还在,馒头长大了“小鸡长大了就是鹅,鹅长大了就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之后了呢?”是啊,牛以后呢?福贵告诉馒头“到那个时候馒头就可以开上火车,飞机了”“到那时候,咱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此刻,不需要再用生与死来告诫他们,只要你活着,就能有好的日子过了,经历了如此之多,家珍和福贵眼神的交流便是他们对生与死的释然和淡定。这是电影中的。

死亡,贯穿在福贵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论及死亡,福贵的父亲当属第一个了,仗着家业的厚实,赌博成了福贵的日常工作般,几次踏进赌场的门槛,被人设计的福贵依旧天真地重复着,直到祖宅被抵押,紧随的是父亲被气死,家道中落是无法逃避的结果。

因家境的贫困而不得不依靠平影戏谋生的福贵,却有无辜的被卷入战争中,回到等待着他的是:母亲病危了,女儿凤霞哑了。

或许,此时的福贵是幸运的。曾经设计自己的龙二被“批斗”了。就是当年通过赌博赢取福贵祖屋的龙二在建国初因抗法和破坏国家财产而被判处死刑,福贵感慨着自己的“幸运”。虽然龙二的死是因为其违法抗法,他被枪毙也是死有余辜的,而福贵如果当年继续保留着祖屋 ,那他难免也会成为一个冷酷自私的刻薄地主。 而且这样的剧情描写更显示出了这种乱世年代,世事无常。年轻时的人生选择造就了今天相反的命运结局。的确如此吗?

影片中把龙二受刑时的枪声弄得清脆尖锐,回荡不已,这是导演为了制造一种革命恐怖的氛围而特意作出的铺垫,这已经预示着作者和导演的伏笔——一个革命恐怖的时代开始降临。影片通过福贵的心有余悸的话不断暗示着龙二是无辜送命,这已经是赤裸裸地为当年的地富反坏右鸣冤,鼓吹地主对人民要求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抵制是有理的,当然,这也符合作者余华的反共心理和导演张艺谋的内心看法。

风雨过后的平静仅仅只是一个暗示,更加悲剧的命运等待着福贵,生活远不是他想得那么简单。生与死的交叉对于刚刚经历了龙二的死的富贵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值得庆幸的是,有庆的死、凤霞的死……对于影片的富贵来说是幸运的。

小说中有庆是死于抽血。为了学校校长、县长的老婆的孩子,有庆死在了抽血中。福贵在回忆中说“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就不停了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不停了。抽着抽着有庆的脸就白了,他还硬挺着不说,后来连嘴唇也白了,

……

那时候有庆已经不行了,可出来个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

“心跳都没了。”

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

“你真是胡闹。”

就跑进产房去救县长的女人了。”

有庆死了。

而在电影中,由输血而死的有庆变成了交通意外,区长到基层视察。

那是1958年,开始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炼了三天三夜后,福贵正要休息,有庆的同学找到他,说是区长来了,老师让同学都去学校参加大炼钢铁。尽管家珍反对,福贵还是坚持把好几天没睡好觉疲惫不堪的有庆带到学校。那天晚上,福贵正在唱皮影戏,被告知有庆因为太困了在学校的围墙下睡着了,被区长的汽车倒车撞倒砖墙砸死了。当区长来参加葬礼表示歉意时,福贵吃惊地发现他竟然是春生,他过去最要好的朋友。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福贵的皮影被斥为封建遗物,并被责令不得再进行皮影活动。春生被打成走资派,并遭到了批斗。一天晚上,春生来到福贵家的门外,坚持让他的老朋友收下他的存折。当福贵意识到春生想自杀时,试图劝阻他。突然,从未原谅过春生的家珍打开门栓,走了出去,冲着他大声喊道:春生,你记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活着永远是一种信念。

凤霞依旧是死在同一间医院中。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但在影片中,凤霞的死却带有着很浓的政治色彩。

生小孩那天,凤霞被告知失血过多,但福贵他们发现医院里唯一的医生只是一些护士学校的学生,因为有经验的医生都已经被打倒了。二喜设法把一个有经验的老教授带到医院,在小说中凤霞的死中本没有王教授这一角色但这个医生由于三天没吃饭,虚弱得连头都快抬不起来了,福贵给这个医生买馒头吃。凤霞生了,但随后却突然大出血,学生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这时老教授因为馒头吃的过急,噎着不能动......孩子虽然健康地出生了,但凤霞却由于大出血死去了……

在我看来,这是刻意却又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在当时,假如剧本还原真实,那么电影是否不被上映呢?不管怎样,有庆死于意外的结果是人人都能够接受的,没有更加血腥的场面,也没有输血的那种不忍心和对县长的排斥,至少意外是人人都不恩能够预料的。

【镜头二】如果坚韧的活着,是否能摆脱命运的捉弄。但现实告诉福贵,所有梦想都被破裂了。父母死于自己的“浪荡好赌”,龙二被枪毙,家珍死于软骨病,有庆死于输血,凤霞死于生孩子,二喜死在工地上,苦根,最有一个命脉,噎死了。独剩一个福贵和老牛相伴,回忆着自己过往的点滴。对已苦难的中国人来说,这是最悲惨的一幕;但同时也告诉苦难的中国人民,虽然面对死亡,但还是需要忍忍着活下去。

实话实说,我更乐于接受小说文本中的结局。同情和怜悯是一种方式,停留在表面的不难算不上是苦难,只有深刻体验到生与死的难以释怀,从福贵的人生观中才能读懂对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执着。

在电影中,福贵是幸福的一个。生老病死乃是常事,常有意外也是生活中的一种考验。有庆和凤霞的死,是时代的产物。家珍依旧陪在福贵身边,馒头(苦根)依旧在单纯地成长着。

到了结尾,福贵把尘封着的皮影箱拿出,而在原著中,福贵的依靠着向龙二租来的田份儿谋生,这点看来,原著中是更加贴近农民更为质朴的生活的。福贵帮孙子放入小鸡,这个空空的箱子寓意着孙子的崭新命运。当孙子问起他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这个似曾相识的问题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个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

【尾声】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电影《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

不管电影,不管小说,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63e229ed630b1c59eeb588.html

《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的对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