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2-04-05 08:14: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及赏析

汉乐府民歌三首

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注释】

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咸阳西北七十里处。劫:劫持;绑架。高堂:官府衙门。走马:善跑的马。追吏:逼人的官吏。恻:悲痛。漉:渗出;榨出。犊:小牛。

【译文】

平陵东,陵上种上松柏桐,不知何人劫走我义公。义公被绑在公堂下,逼他交钱百万,还有两匹善跑的马。交两匹马,实在难,看见那追缴的官吏我心悲痛。心悲痛,血和泪水齐流出,回去告诉我家,卖掉那条黄牛犊。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汉乐府民歌。大意是说: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地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把小黄牛卖掉凑钱来赎身。诗中虽未直言谁是绑架者,只说不知何人,但后来写到义公是被劫持到高堂下,且面对的是追吏,可见绑架者至少是和官府串通一气的。综观这首叙事诗,情节简单,却又起伏不断;叙述平淡,却又极讲究章法,能在关键处画龙点睛而发人深省。冷峻的叙事中寓有褒贬,让人明显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而这,正是汉乐府民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即以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真实、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全诗共四句,分四个层次。自第二层以下,每层头三个字重复上一层末的三个字。这种写法古称顶针,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使全诗脉胳连贯,且层次分明,也使得情感在反复渲染中得以步步加深。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译文】

枯鱼被人带过河,走到河上伤心泣,何时才能思后悔,即使后悔也来不及。写信给鲂鱼和鲇鱼,告诉他们,千千万万慎出入。

 

【赏析】

此诗属汉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寓言诗。“枯鱼”就是干鱼。诗中写一个遭到灾祸的人以枯鱼自比,警告人们行动小心,以免招来祸患。

开头两句突兀而起,奇峭警拔。诗中说:一条枯鱼过河时,不禁伤心痛哭,悲叹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既是枯鱼,何以又会过河?又何以哭泣?何以悔恨?这一切,诗中先不说明。“何时悔复及”,什么时候失悔还来得及啊!这是用反诘语表示否定,以加强悲叹的语气,加重表现沉痛的心情。先说结果,后叙原因,可以突出结果。诗中这样处理,不仅可以突出悔恨,还可避免平铺直叙,使内容富有曲折。

三四两句仍然不直接回答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而写枯鱼作书(写信)给鲂、鱮,但枯鱼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却在书的内容中自然透露出来,构想非常巧妙。鲂即鳊鱼,鱮即鲢鱼,诗中用它们代指鱼类,它们就是枯鱼的伙伴。书仅“相教慎出入”五字,内容却极丰富。“相教”即相互告诫。“慎出入”是说无论外出还是归来,都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首先是尽量少外出;即使不得已外出,也要处处留心。这里不但表现了枯鱼对伙伴们的关切,还透露出枯鱼之所以泣、悔,就是由于当初麻痹大意,以致被人捕去,此刻被人携过河去,看到过去在里面游嬉过的河水,以后却再也不可能回到那里面去,不禁伤心痛哭,悔恨万分。它用自己的惨痛教训告诫伙伴,希望它们不要再蹈自己的覆辙。这既是对伙伴的警告,也是枯鱼对自己的悲悼。

从内容看,此诗可能作于东汉末年。这时军阀混战,连年不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之一。曹操在《蒿里行》中曾描写过当时社会的惨象:“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枯鱼过河泣》以鱼拟人,正反映了在东汉末年的动乱社会中,随时都可能有灾祸降临到人们头上的残酷现实。

此诗通篇全用比喻,想象新奇,结构精巧。清人沈德潜评论此诗说:“汉人每有此种奇想”(《古诗源》),确实显示了汉乐府的高度艺术表现力。

子夜四时歌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译文】

秋风吹入窗来,带起罗帐飘荡,思妇夜不能寐,来到窗前,抬头看那月光,想着,那远方的良人。

 

【赏析】

这首题为《秋歌》的诗原载《乐府诗集》的《子夜四时歌》,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共75首。此诗前两句写秋风,渲染气氛;后两句借明月写女子对出征丈夫的思情,意境高远。全诗没有写女人的眼泪、叹息,但由于把感情与秋风、罗帐、明月等景物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因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赏析】

本篇选自《文选》。

古诗,通常是指古代诗歌。汉人称《诗经》为古诗,南北朝人称汉魏诗为古诗。汉诗中有一部分无名氏作品,也许有五六十首,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其中选取了十九首,后人称之为《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一致,大约产生于东汉晚期。作者大概是一些失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姓名已不可考。

诗的内容主要是反应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以及思妇的怨情。诗的艺术价值很高,一方面继承了诗三百篇,另一方面又开创了建安魏晋五言诗的风气。后来的诗人多受其影响。钟嵘《诗品》评为一字千金,诚非过誉。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当时政治异常黑暗,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古诗十九首》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特别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本篇可分作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总领下文。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胡马、越鸟二句是说鸟兽还懂得依恋故乡,何况人呢?以鸟兽和人作比,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随着时间的飞驰,游子越走越远,思妇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深切。衣带日已缓形象地揭示了思妇的这种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和游子不顾反形成对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最后两句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可是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译文】

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赏析】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袁绍等关东诸将起兵讨董卓,结果虽然造成自相戕杀的军阀混战局面,但其始未免不心存忠义,是“心在王室”的正义之举,故首四句仍予以肯定。“军合”以下六句一转,写关东诸将各怀异心,不免导致争权夺利的混战。“踟躇”句以“雁行”喻诸军貌合神离,尤其生动。“势利”四句,扣紧“势利”二字,写尽诸将的自私心理。“铠甲”以下四句写战争给军民带来深重的苦难,概括而形象,“生民”二句直抒胸怀,怜世悯人热肠自见,使本诗更具思想深度。

全诗气度雄阔,笔力雄健。诗以叙事起,以抒发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灾难之情终,是诗亦是史,“诗史”之誉,足以当之。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转凉,草木的叶子纷纷飘落,白露已然变成寒霜,燕子和大雁也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思想你远游异乡满腹愁肠,不愿旅居在外总想回归故乡。那你为什么还久久地留在他方?我孤苦寂寞独守空房,忧上心来思念你不能忘怀,不知不觉泪水已打湿了我的衣裳。取过琴弹起一曲清商悲音,伴着琴唱出的是低微的短歌,(琴声也排遣不了我的满怀忧伤,)陪伴我的只有床上明亮的月光。(抬起头望星空,)只见银河转西,长夜漫漫,牛郎织女在两岸望眼欲穿, ――你们倒是有什么罪过呀,为什么被分隔在银河两边!

        

【赏析】

曹丕,三曹之一,建安文学的重要作家,善于学习乐府民歌的表现形式,内容多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感情细腻,委婉缠绵,语言浅显,清丽自然。《燕歌行》为乐府旧题。燕是北方边地,历来征戍不绝,使得亲人离别,不能团聚,所以《燕歌行》大都用来写离别之情。曹丕的《燕歌行》共二首,通常指其第一首,即本诗。本诗被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它本身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是曹丕的代表作。

本诗写了一位思妇思念远游在外的丈夫的心理活动,委婉曲折,如泣如诉,可说是用人物自己的口吻写的一篇内心独白。全诗十五句,按其感情脉络和心理变化,可分为五个层次,即感秋――盼归――思君――遣愁――恨天。

一(123)感秋。从物候的变化写秋的来临,即分别从天气候、植物候、动物候几个方面写秋风寒霜、叶落雁归,描绘出一幅肃杀、凄清的秋景图,既点明了时令,描写了环境,又渲染了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忧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种感物起兴的开头方式带有鲜明的民歌特点。

二(456)盼归。紧承上一层,写盼望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点明抒情主题。然而不直抒胸臆,却先宕开一笔,从对方反写游子怀乡,惆怅思归。这样写,既表明思念是双方共同的心愿,丰富了诗的内容,又变换了抒情角度,使行文有了波澜。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大家熟知的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二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想象兄弟登高思念自己,实写自己“倍思亲”之情;又如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设想佳人闺情,以写自己的思念。此处亦然,明写丈夫恋乡思归,实写自己一日三秋的盼归之情。末句顺势责问:“为何你滞留外乡,迟迟不归呀?”嗔怪中表达出情深意切,爱恨交集,因爱生恨,因思生怨的复杂心理。

三(789)思君。由上层写对方转写自身,极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把忠贞不渝又百无聊赖,满腹思念却无处诉说的愁苦、凄楚、忧郁、幽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其中,“空”字,当然不是说家徒四壁,而是暗示:没有心上人在,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虚无,没了意义。“不觉泪下沾衣裳”是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泪”是思的外在表现,“泪下”而“不觉”,正是动情之处。“沾衣裳”则突出了相思之苦,忧愁之深。这一句活画出那种只有自悲自叹,黯然垂泪的无奈情形,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101112)遣愁。这种悲苦的心情实在难以承受,无奈之中,拿过琴弹起一支琴曲,这不是一般欢娱时的消遣,而是极度悲愁而又无以消解时的排遣。言为心声,曲亦为心声,所以此情此境,弹唱的也只能是哀怨低回的商调短歌,而不是高昂欢畅的长歌。琴声与心声交相感应,心声即琴声,琴声亦即心声。然而遣愁的结果却是愁思难消--“明月皎皎照我床”一句营造出一片清冷、空寂的氛围,表现了思妇惆怅、寂寞的心情,既是写景,又是暗示借琴遣愁的结果。这句诗从《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化出,隐含其下句“忧愁不能寐”的意思,只是更含蓄了。

五(131415)恨天。承上层,由室内月光写到室外星空,由星空写到银河,由银河自然地到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牛郎、织女彼此相爱却被分隔银河两岸,每年只能在七夕相聚一次,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浪漫而凄美的神话爱情故事。思妇借牛女以自比,只字不提自身,却处处对应自身:写牛女的钟情,就是写自己的相思;慨叹牛女不能相会,就是慨叹自己夫妇不能团聚;说牛、女无罪受罚,其实也就是控诉上天的不公和自身的不幸。这一层,

综合运用类比和反诘的方式,含蓄婉曲,意味深长。

以上五个层次,张弛有致,层次分明,脉胳清晰,转接自然顺畅。全诗一再变换抒情角度,运用赋、比、兴多种表现手法,综合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等方法,从各个侧面反复渲染思妇的情绪,表达充分而不给人重复堆砌之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精品。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白马装饰金属马龙头,轻捷向西北奔驰。请问哪家的少年?幽州并州游侠少年。少年离开家乡,扬名沙漠边垂。平时过去手执良弓,楛木杆的箭多么参差不齐。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开弓穿破箭靶子。扬起手迎上去射中攀援如飞的猴子,俯下身子射裂箭靶子。强健轻快超过猴猿,勇敢剽悍像豹子无角龙。

边疆多紧急的情况,胡人多次出动。(紧急的)文书从北方传来,快马加鞭登上高堤。长驱直入击败匈奴,向左进攻压倒鲜卑。放弃性命锋利的刀尖,性命怎么可以顾惜?父母尚且不顾及,怎么提得上孩子和妻子?名字编在战士名册,不能心理顾念私事。献身奔赴国难,对待死不在意像回家。

 

【赏析】

曹植的这篇《白马篇》是本人非常喜欢的一篇诗文。先不说别的,它一改子建后期阴郁低迷的冷色调文风,写的实在够荡气回肠,够豪气冲天、够鼓动人心!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曹子建,一个并不如一般人认为的纵情美酒、放浪形骸的浪漫诗人,而是一个有着建功立业、策马边疆的豪情壮志的热血男儿!都说乱世出英雄,这才是有着独特的三国气质的男儿,这才是当之无愧的枭雄之子!!

白马篇成诗于曹植的青年时代,诗中有两句说: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查南匈奴在建安二十(216)已臣伏于曹植之父曹操(详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从这个角度看,《白马篇》当作于这以前。曹植生于初平三年(192),建安二十一年时是二十五岁,写《白马篇》的时候他也就二十岁左右;诗中充满了青年人的朝气和豪情。

建安本是东汉末年献帝在位时的年号,共二十五年(196—220),而文学史上的所谓建安时代则要长一些,一般地说它包括这二十五年及其前后共约五十年左右时间,也就是从董卓作乱的中平六年(189)起,到魏明帝曹睿去世的景初二年(238)。这是个苦难深重的时代。但是这又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的仁人志士面对内忧外患,都纷纷立下决心要稳定局面,收拾外忧,平定内患。曹植本人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但我们都知道,曹植的一生极其坎坷。出生帝王之家,难免处处受绊。先是兄弟反目,后是父亲的不信任,渐渐地,曹植就由一个热血青年退化成一个忧郁青年,那些年轻时代的驰骋沙场杀敌建功的梦,也随着岁月而褪色了。因此,受种种条件的制约,他留给后世的基本上都是文学上的丰碑。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说,曹植是从六朝到唐初的诗神。当然,到了唐朝后期,天宝年间出了个杜甫,诗神的宝座便让给了和子建仅一字之差的子美了。后话,后话。

回到《白马篇》本身来看。诗的一开头便给我们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一个骑着白马的游侠快马加鞭往西北方向奔驰。主人公非常厉害,从小就扬名沙漠边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值得一提的是:何谓游侠?游侠是官方的吗?非也非也,游侠是属于民间的武士,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救人于厄,振人不赡,有点类似与绿林好汉。在封建秩序稳定的时期,游侠之风便渐趋衰糜,但是一到乱世,尤其是像东汉末年的这种天下大乱的历史时期,游侠之风便会非常盛行,因此才有了我们的这一篇《白马篇》。

英雄当然不会是空有其名,名副其实的英雄才是真英雄。曹植深谙此道,因此接下来连用四句对诗详尽地刻画了我们这位游侠的英姿。除此之外,我们的这位游侠还并不把他的一身武艺献给黑道,他有着一颗爱国心,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因为边城告急,所以才有了一开始的连翩西北驰,才有了后来了厉马登高堤。最后的八句算是游侠的内心独白,将勇士视死如归、国家至上的心情刻画地淋漓尽致。至此,一个乱世的英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同样的,也深入人心。

只可惜,曹植一生都未能如他所写的这般驰骋沙场,报国成仁。这位终老聊城的陈思王,是文学上的奇迹,是建安风骨的宠儿,却永远都做不了他想做的自己。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注释】

燕丹:燕太子名丹。士:指春秋战国那些诸侯的门客。赢:秦王姓嬴氏。强赢:指秦国。这两句是说燕太子丹喜欢供养门客,用意在向秦王报仇。

百夫良:能抵抗百人的良士,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百人之中最雄俊者。岁暮:晚年,或年深日久。荆卿:即荆轲,卿是尊称。这两句是说燕太子丹招募勇士,年深日久得到了荆轲。

君子:指荆轲。死知己:为知己者而死。燕京:燕国的都城。这两句是说荆柯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手持宝剑离开燕京去为燕太子丹报仇。

素骥:白马。广陌:大道。我:荆轲自称。这两句是说白马在大道上长啸,燕太子丹等人慷慨送行。

危冠:高冠。长缨:系冠的丝带。这两句是说荆柯怒发冲冠、猛气动缨。

饮饯:饮酒送别。易水:源出河北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入拒马河。四座:周围座位。这两句是说在易水上饮酒送别,周围坐的都是英豪。

渐离:高渐离。筑:古乐器名,象答,十三弦,颈细而曲,用竹敲打。宋意:燕国勇士。这两句是说高渐离击筑,宋意高歌。

萧萧:风声。淡淡:同澹澹,水动摇的样子。荆轲出发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这两句是说悲风萧萧,寒波澹澹。

商、羽:都是音调名。古代乐调分宫、商、角、征、羽五音,商音凄凉,羽音慷慨。这两句是说筑奏商调人们都为之流涕,奏羽调人们则慷慨震惊。

这两句是说心中知道此去必死,但可传名于后世。

盖:车盖。飞盖:车奔驰如飞。秦庭:秦的朝廷。这句和上句是说荆轲登车飞驰去秦,连头也没回。

凌厉:奋勇直前的样子。逶迤:迂曲长远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奋勇直前飞越万里路程,迂回曲折经过上千座城镇。

图:指荆轲所献燕国督亢地图。穷:尽。事:指行刺之事。豪主:指秦始皇。怔营:惶惧。这两句是说地图舒展到尽头,行刺的事自然发生了,秦始皇当时非常惊恐。

剑术疏:剑术不精。奇功:指刺杀秦始皇的事。这两句是转述鲁勾践的话,惋惜荆轲剑术不精,以致大功未成。

其人:指荆轲。余情:生气。这两句是说荆轲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千古。

  

【译文】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汉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色,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意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调使人悲痛流涕,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赏析】

   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陶渊明的这首诗显然是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报,报复、报仇之意),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也就同时紧紧地系在读者的心上。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慨,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慨,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采而又有分量的结尾。正如张玉谷说的:既惜之,复慕之,结得抟捖有力,遂使通首皆振得起”(《古诗赏析》)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为什么呢?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使我们看到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亦如此。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吧。是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此亦有诗为证: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龚自珍《己亥杂诗》)

 

登池上楼诗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译文】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高飞的鸿鸟发出悠远的鸣声。看到迫近云霄的飞鸿我深感惭愧,想起潜沉在深渊的虬龙我也不安。 要想增进德业限于智力拙劣,要想隐退躬耕体力不能胜任。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荡的树林。久病在床在衾被之间分不清季节的变化,不如揭开帷帘打开窗子暂且登楼眺望。 倾耳聆听海上汹涌的波涛,放眼眺望险峻的山峰,  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存的寒风,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水池的堤岸上生长着春草,藏在园柳中的群鸟也变换了鸣叫声。“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悲伤,“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感伤。索居容易使人觉得长久,离开群体使人难以安心。  保持节操岂止古人才能做到,没有烦闷在今日得到了证明。

 

【赏析】

谢灵运作为南朝门第最为华贵的士族家庭的子弟,作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爵位继承人,又自幼颖悟过人,长成后骄纵自负,在政治上自然抱有很大的雄心。而宋武帝刘裕去世后,诸子年幼,形势不稳,又使他深深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后,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刘裕次子刘义真(庐陵王)过去甚得父亲的欢心,颇有觊觎帝位之意。他与谢灵运关系密切,常对人说,如果他做皇帝,便用谢灵运为宰相。这情况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而谢灵运完全是诗人的性格,高傲、坦露、褊躁,不擅于政治权谋。他常对徐羡之等施以批评攻讦,引起对方的猜忌,终于在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来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长久卧病,至明年(景平元年)春始愈,于是登楼观景,写下《登池上楼》这一名篇,抒写郁闷之情。

全诗大致分为三层,但衔接很紧密。前八句为第一层,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魏晋南朝时代权力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因此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困境。诗一开头即由此下笔:潜虬一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生活,飞鸿一句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境界;下面两句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自己都不能做到,深感惭傀。四句中,第三句紧接第二句,第四句远承第一句,诗意连贯而有变化。以上四句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自己的困境,但为何会这样,并未交代清楚,所以又有后四句把前四句加以落实。进德谓进取功业,施恩德于世人,与飞鸿一句相应。——但虽有此志,却是才智不及。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耿直守正,乃至受人陷害。退耕谓退隐田园,以耕作自资,与潜虬一句相应。——但徒怀此愿,却是力所未能。以谢氏的富有,当然谈不上退耕力不任的问题。这句实际的意思,是说自己颇有退隐之心,只是为形势所格,无法实现。因为当时谢灵运如果拒绝赴任,就是公开表示与当权者对抗,极可能招致更大麻烦。下面进一步写自己于无奈中来到这偏僻的海隅,入冬后久卧病床,所对唯有萧索枯瑟之空林。全诗由虚入实,由远及近,气氛渐渐降到最低点。

衾枕以下八句为第二层,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衾枕昧节候紧承前一句卧疴对空林而来,写卧病中不知不觉,已是冬去春来,同时自然而然引出下旬褰开暂登临谓短时间,有抱病强起之意。倾耳举目两句,写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极度喜爱。池塘水波轻拍,在倾耳细听之际,令人虑澄意解;远山参差耸立,于放眼遥望之中,使人心旷神怡。眼前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色呢?初景即新春的阳光,正在革除绪风即残冬的余风,新阳即春代替了故阴即冬的统治。初景新阳写出总体的感受,是虚笔,下面池塘园柳两句,转为近景的具体描绘。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曾引起很多人的赞赏,甚至引出一些带有神秘性的传说。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不论,这一联诗的名声,看来确是不小。但也有人提出:这二句实在很平常,有什么可夸耀的?究竟应如何看待,颇可稍加分析。

看起来,这一联诗(特别是前一句)确实很平常,毫无锤炼之功,所写景色亦并无特别之处.但应该注意到,它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池塘周围(尤其是向阳处)的草,因为得池水滋润,又有坡地挡住寒风,故复苏得早,生长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别的鲜嫩,有欣欣向荣的生气。但它委实太平常,一般人都注意不到。谢灵运久病初起,这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触动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于是很自然地得到这一清新之句。园柳变鸣禽,写柳枝上已有刚刚迁徙来的鸟儿在鸣叫,这同样是细微而不易察觉的变化。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敏锐的感觉,以及忧郁的心情在春的节律中发生的振荡。再有,宋初诗坛,以谢灵运本人为代表,有一种追求佳句的风气,而通常的佳句,都以反复雕琢、精于刻画取胜。在这样的风气中,此种自然生动而富有韵味的诗句,更显得特出。总之,放在特定的文学环境和具体的诗篇之中来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确不失为佳句,单独抽出来加以评论,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从全诗来看,写到这里,情绪渐渐转向开朗欣喜的暖色调。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祁祁伤豳歌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何以要伤豳歌呢?原来,按照《毛诗序》、《诗谱》等传统的解释,《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谢灵运用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谓感楚吟,是说有感于隐士的生活。这两句回复到第一层的内容,但并非单纯的重复,而是表示要从困窘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决心走隐居的道路。接着索居离群两句,写隐居生活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意思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使人容易感到岁月漫长,枯索无味,难以安心。这两句从诗意上说,是指一般人的想法,并非说自己。但在潜在心理上,这种被否定的想法,也隐约透露了他自己的某种疑虑。谢灵运出身华胄,为世人所重,且骄纵自负,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于他确非易事。但不管怎祥,他归隐的决心已下。全诗结束两句说: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意谓大德之人,避世而无所烦忧。这两句意思是:坚持节操岂止古人能够做到,《周易》所谓遁世无闷在今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征验!这样,诗的情绪便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也就在这大约半年之后,谢灵运终于称疾辞职,归隐到始宁的祖居。

本诗以登池上楼为中心,抒发了种种复杂的情绪。这里有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虽然语言颇觉隐晦,却是真实地表现了内心活动的过程。诗中写景部分与抒情结合得相当密切,并且成为诗中情绪变化的枢纽。对景物的描绘,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敏感,而这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的条件。只是,语言过于深奥、句式缺少变化,因求对仗而造成某些重复,也是显著的弱点。这些都有待于诗歌的发展来纠正。

【开头六句,托物起兴,写出自己官场失意和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情。徇禄二句,把自己迫不得已到永嘉上任及卧病之初的情况,作了交待,在诗的结构上起桥梁过渡作用。既给人以明确的时、地观念,又把自己的心境和外界的景物联系起来。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初春景色:久病初起,趁兴登楼,掀开窗帘,细听海涛隐隐入耳,远眺山峦叠翠,历历在目,满园春色,风和日丽,寒冬余气,荡然无存。池塘春草,杨柳婆娑,大地着上绿色新装,莺歌燕舞也显得更加欢快。祁祁以下,感时思归,又借《诗经》、《楚辞》的意境起兴,思如泉涌,典丽精工,由景生情,因情入理。最后,表示要向古代隐居之士学习,聊以排遣自己的苦闷。后人对诗中池塘生春草一联极为欣赏。李白说: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池上)楼》诗。为什么大家如此欣赏这两句诗呢?元遗山《论诗三十首》中说得好:池塘青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陈正字,就是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末代著名诗人。据说他写诗喜欢闭门觅句。元遗山的意思是说,诗歌创作的源泉来于生活,关在屋子里是写不出好诗来的。池塘生春草之所以好,原因就在这里。】

 

 

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粱。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注释】

①本篇为拟乐府。《出自蓟北门行》是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乐府解题》云:“其致与《从军行》同,而兼言燕、蓟风物及突骑勇悍之状。”代,拟。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南。本诗写北方发生边警,将士不畏艰险、誓死卫国的决心。诗风奇峻迅急。

羽檄(xí习):紧急征召的文书。檄,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情况紧急时插上羽毛。边亭:边地岗亭。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咸阳:秦都城,故址在今陕西长安西。此泛指京都。

(jì寄):骑兵。屯:驻扎。广武:县名,在今山西代县西。

朔方: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西北。

严秋:肃杀的秋天。筋:弓弦。竿:箭杆。

遥相望:形容使者往来不绝。

雁行:形容军队沿石径行进,如雁飞排成的行列。缘:沿。

鱼贯:形容士兵依次渡过桥梁,如游鱼前后连贯。飞梁:高架的桥梁。

⑩"箫鼓"句:谓军乐流露出汉人的情思。箫鼓,两种乐器,此代指军乐。

(11)旌甲:旌旗、铠甲。

(12)猬:刺猬。

(13)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14)国殇(shāng):为国牺牲的人。《楚辞·九歌》有《国殇》篇,追悼阵亡战士。

 

【赏析】

鲍照用曹植《艳歌行》首句作诗题,并由曹诗“遥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当”等句引起边亭征战生活的联想。在表现壮士赴敌投躯的忠良气节时,穿插胡地风物奇观的描写,是南朝罕见的接触边塞生活的名篇。

诗开头就表现了边亭告警的紧急情况:“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亭,亭候。边防前哨。羽檄,插上鸡毛的告急文书。烽火,古代快速传递边情的信号。咸阳,秦都,此处代指汉京。广武在今山西代县。朔方在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敌方入侵的信息接连传入京城,汉军征集马队,屯驻广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两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见义法,强化了军情的危急。后两句为一触即发的生死搏斗埋下了伏笔。

诗进而表现了胡焰嚣张,天子震怒的严重局势:“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胡方利用深秋弓坚矢劲,大举入犯,汉方天子震怒,使者促战,相望于道。四句有力地暗示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很能唤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用两联工整对句极写汉军准备投入战斗的壮阔场面,颇有先声夺人气势。“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粱。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箫鼓,军乐。流,传。旌甲,旌旗、铠甲省称。石径迂折,飞粱直跨,大军行进,秩序井然。但闻箫鼓中传出汉军的豪情壮思,旌甲上沾满胡地的霜露雪花。前两句用雁行、鱼贯两个比喻刻画汉军跋涉辛苦,纪律严明的英雄风貌。后两句则突出将士们战胜恶劣环境的大无畏精神。缘、度、流、被四字,分别起了传神点睛作用。

然后着重描写进入实战状态时气候剧变的特殊情况:“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猬,刺猬。角弓,兽角装饰的劲弓。疾风冲塞而起,沙砾满天飘扬。战马瑟缩,不能奔驰,劲弓冻结,难以开张。这四句把边塞风光与战地生活紧紧衔联,很自然地为英勇顽强的壮士安排好一个典型环境,使他们在艰苦条件下表现的可贵战斗精神有效地得到显示。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精华:“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自古以来的忠节之士,都是在严峻考验中察“见”和“识”别出来的。他们必须在紧急关头付出最大牺牲。诗人用《九歌·国殇》礼赞勇武刚强、死于国事的“鬼雄”的辞语,颂扬为国捐躯的壮士,显然寄托了他对英烈的无比崇敬之情。这两联流传万口,几乎成了封建时代衡量忠良行为准则的诗句,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此诗在思想与艺术上能达到较完美的统一,是由于紧凑曲折的情节,不断变化的画面和鲜明突出的形象在诗里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其中紧凑的情节,更起了重要作用。它由边亭告警,征骑分兵,加强防卫,进而写到虏阵精强,天子按剑,使者促战。然后着重写了汉军壮伟场面和战地自然风光。最后以壮士捐躯,死为国殇的高潮作结。

贯串于上述紧凑情节中的,是各种生活画面,如边亭、咸阳、广武、朔方、虏阵、胡霜,包括了胡汉双方的广阔空间。活跃其中的,有交驰的羽檄,连天的烽火,雁行的队列,鱼贯的军容,箫鼓的节奏,旌甲的辉光等。尤其是疾风起,沙砾场,马瑟缩,弓冻凝的边塞风光画面,“神气光舞”(陈祚明),“分明说出边塞之状”(朱熹),更为此诗增添了艺术光彩,确是鲍照表现边塞生活的重要艺术标志。

上述画面从多角度进行描绘,而位于其中心的,则是壮士的英雄群像。不只征骑、分兵、缘石径、度飞粱、吹箫伐鼓、执旌被的严峻时刻,他们的形象也十分耀眼。尤其是时危世乱之际表现的忠节,更突出地闪现了英烈们为国献身的思想亮光。

鲍照没有边塞生活的直接经验,却写出了成功的边塞作品,很可能因为他善于把自己积累的北方边塞生活间接知识和前辈作家的创作经验艺术地结合起来,他能自出心裁,自显身手,为南朝诗坛开出一朵奇葩,看来他对庄子《逍遥游》有待无待的境界,是很领会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946367caaedd3383c4d31d.html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译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