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二)—共享单车

发布时间:2017-10-31 10:28: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高考作文名师押题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二)共享单车

【作文猜想二】共享经济,共治共管共谋好未来

一、作文素材

2016年是共享单车发展迅猛的一年,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享单车已有数百万辆。

共享单车的出现对于出行是一件极为便捷的事情,随着各品牌单车的不断投放,由共享单车所引发的交通拥堵、随便停放等现象,也成了让各方头疼的问题所在。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步普及化,破坏共享单车的乱象屡见不鲜。记者走访发现,并非所有共享单车都共享了,除被破坏之外,一些共享单车甚至变成了私家车。占为己有、恶意破坏、改装兜售、乱停乱走,享单车,谁在享?

如何应对新生事物带来的新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企业和政府都应想想解决之道。

二、构思点拨

共享单车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财产类法律问题。上述法律法规能否在骑行过程中得到良好贯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民的法律素养。

相比共享专车,共享单车的法律问题更为细碎和贴近民生。共享单车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财产类法律问题。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国民道德水平的照妖镜

在共享单车热潮喷涌的当下,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的约束范围,上述法律法规能否在骑行过程中得到良好贯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法律素养。这种法律素养甚至决定着共享单车经济模式能走多远。

共享单车第一个层面上的法律问题,涉及交通和市容城建的行政管理问题。

人们更习以为常的是有关部门对机动车的管理,对于非机动车尤其自行车的违章问题,或偶以道德问题谴责,或视而不见。但实际上,非机动车违章问题的多见程度甚于机动车,早已是交通管理的老大难。

除了交通管理问题,市容管理问题也十分突出。

享单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桩停放、即走即停。这一特点让骑行更加便利快捷,也让共享单车模式得以迅速传播。但同时,无序停放、过度投放的问题已经困扰到城市管理者。

共享单车停放在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行人和机动车道、小区绿化带、盲道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来就是一个老大难的交通问题,应当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如果尺度过大过死,可能会被诟病因噎废食,影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专车那样;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个街道会被废铜烂铁的单车占据,有一天交通会被无序行驶的单车阻塞。

除了上述违反行政管理的行为之外,基于单车本身使用、所有等权利的问题,在更大程度上考验着国民的法律素养。

未按要求停放、未按要求骑行,除了违反行政法规外,在民法层面上,便是一种违约行为,说到底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尤其在约束和监督机制欠缺的共享单车模式下,一般违约和侵权行为都不会被追究责任,那么诚信原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骑行者最基本法律素养的表现之一。

共享单车行业正在深度试水中国社会,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验着国民基本的法律素养。

2017年【作文猜想三】坚守本心,穿越繁华艰险终圆梦

一、作文素材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圆”来如此

二、构思点拨

材料只一句话,表意简洁明确。重心在六个字“脚在走心不变”,结合整句提取关键词可以是:圆满、行动、坚守。由此拓展形成基本立意:坚守本心,执着行动,追求圆满。审题时可能出现偏颇,要注意到画圆成功需要两个要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同时还存在一个误区,空谈执着与坚守而忽略其意义所向,只是抽象的谈执着与坚守,导致立论缥缈,失去根基和方向。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定力+行动=成功。

立定原点不动摇,始终不渝地把既定的路走下去,这就是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的答案。路是心的选择,人生旅途中,只有心存定力,不随波逐流,并付出行动,持之以恒地坚定自己的脚步,才有可能实现美好的人生之梦。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言,人活着本来没有意义,正因为有梦想、有追求,人生才有意义。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人生来就是为了梦想而活着。活着,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目标。我们的人生目标一旦确立后,就离不开过硬的定力,需要我们在复杂纷繁社会变化中,把握自己的意志定力。有定力的人,意志坚定,不随物流、不为境转,一如青竹,沿着生长的方向节节攀高。

反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今天觉得当记者有名声,明天认为从政有地位,后天又认为做生意有“钱”途。心不定则方向乱,人生是条单行线,容不得我们将宝贵的年华浪费在摇摆不定的选择上。唯有正视自己的实力,认真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历艰险而不动摇,矢志不渝,才会大有作为。

一位哲人说过,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在“心不变”后,还必须做到“脚在走”。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了人生目标,坚定了人生方向后,还要有行动的付出。有了梦想,我们就要做个行者,在路上。今天的你付出多大的努力,取决于你对梦想的态度。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光有梦想没有行动梦想就会化为空想。

我们身边常有一些同学为自己设定要考取某某名牌大学的目标,可天天却在喊学习真累啊,不愿为之多付出。试问:你的目标如何才能达成呢?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他的哪一项发明是在没付出行动的情况下,就轻而易举地得到的呢?电灯,是他尝试了近千次的失败才发明的。成功的关键,在于付诸行动。只有付出行动,才会有丰硕的果实,唯有洒下辛勤的汗水,唯有脚踏实地去做,才会有收获。人生宛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我们要用心来掌舵,用希望来引航,用行动来到达。

如果定力源于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定,行动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性定,那么成功就可能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当然,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也必须学会什么才是值得坚守的,追求的。如果取舍不当,焦头烂额地乱冲,最终可能陷于适得其反的苦恼中。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四)——胜负成败

【作文猜想四】胜负成败,人生身心修炼更宝贵

一、作文素材

(一)巴菲特说: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四项特征: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如果不具备前两项,那后面两项会害了你;很多人选择合作伙伴,都会忽视正直善良这一关键项。

里根也曾说:如果你正直,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善良,什么也都不重要了!一一做一个善良正直坦然的人!做事就是先做人,做人成功了,做事不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也是暂时的!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答案:都不是。有一个很靠谱的解释,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解读: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2.无需提醒的自觉;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二)女人一定要有四样东西: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 穿得起上千的大衣,也不嫌弃几十元的T恤,可以小鸟依人,也可以自力更生。有你,我可以坐拥天下,没你,我的世界依然伟大!

(三)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曾受邀在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说:善良比聪明重要。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Cleverness is a gift, kindness is a choice)。天赋得来容易,因为它们与生俱来,但选择往往很困难。

(四)201512月某天在西班牙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车手伊斯梅尔埃斯特万,在距离终点只有300米时不幸遭遇爆胎,他只能扛起自行车跑向终点。他身后的竞争对手奥古斯汀·纳瓦罗拒绝超越对手,慢慢地跟随在爆胎的埃斯特万身后。后来,埃斯特万想把奖牌送给纳瓦罗,但遭到了婉拒,纳瓦罗表示自己不想在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个爆胎的对手取胜,这样是不道德的。

人生有时候比的不是冠亚军,而是胸怀,情怀,境界,人格的伟大。

二、构思点拨

在职场上,我们接触过很多聪明人,每次聊天都会感叹人家的精明,也甚为觉得人们的话有道理。等你长期相处后才会发现,太聪明的人想自己的利益太多,嘴上说的和行为上做的是南辕北辙,也很难长久共事。尽管给予他很多帮助,但总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防不起聪明人的无端猜疑。结果落了个升米恩,斗米仇的教训。现在回头看,选择真诚靠谱的人很重要,无论跟他们共事还是交友,他们都始终不会让你有措手不及的意外之感。上了年岁才懂得,很能和谁聊得来只是人生的一种心理满足感,而真诚靠谱的人才能给予双方安全感。

现代社会,聪明的人很多,但真诚靠谱的人太少。论聪明,其实大家的智商基本都差不多,一些人稍微略高一些,但都在差不多的区间,除了极个别智商比较高的人。是否聪明更多时候是从一个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处理能力上反应出来。

无论中西方,在社会上,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是对一个人是否真诚靠谱的基本判断。

事实上,在中国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普遍比较聪明,因为社会关系复杂,人际关系也复杂。除了正常的学业以外,出了校园进入职场,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久而久之,在大染缸里久了,就自然变得更聪明了。

从普遍现象来看,社会上的聪明人一定能力不错,但却不一定是个诚信靠谱的人,就是说他的人品不一定有保证。真诚靠谱的人不一定是聪明的人,但却一定是人品好、靠谱的人,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是诚实守信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欣赏聪明当属正常心理,人们可以保持联系,但他不一定会愿意与你推心置腹的相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心花变数大,更怕是那些小心眼儿、小算盘耍的滴流转的人,岂能说是人品好、靠谱的人?通常情况下,能力差可以培养,可是人品坏了却不太好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选择和什么人在一起就更加重要。人生短暂,不要把你的生命浪费在不值得的地方。

虽然未来总是未知,但只要你稳重踏实地努力,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五)——创意创新

【作文猜想五】创意创新,传统文化换发新生命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于2017218日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朗读者》呼吁每一个人慢下脚步,多体会与感悟生活的美好。

素材(二)

《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为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而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素材(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于2013年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素材(四)

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节目以中华传统故事为主要内容,用知识竞赛、故事演绎、名人出题、知名校友助阵等多元化方式,来普及中华传统故事相关知识。

《中华好故事》的节目调性概括起来就是经典文本、现代传播和少年气质,用现代传播方式阐释中华文化的经典文本,还要在这些孩子的成长上还原生动的青春人生,给节目熔铸一种少年气息。

与兄弟电视台同类节目诸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相比,《中华好故事》在选材上并不拘泥于汉字文化范畴,民俗、风情、历史等领域均有涉及,题库主脑、节目嘉宾——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说,我们注重与时下文化热点交融,从而拉近中华传统文化与人们的心理距离,比如一带一路、抵御外辱等,就在我们选题范围内。我们希望人文知识与现实关怀相结合,以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题型,将节目打造成有精神回味的文化节目。

二、构思点拨

最近,有三档同为央视推出的节目迅速蹿红,这便是《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推广了在生活中渐渐淡化的成语,带动新一代的人去重新认识它;《朗读者》呼吁每一个人慢下脚步,多体会与感悟生活的美好,这两档节目都带给人们无限的正能量,然而不少人更看好的却是《中国诗词大会》,它与《中国成语大会》类似,却又不尽相同,一句句诗词带我们遇见时间,这是最隽永,最曼妙的精神营养,令人有无穷无尽的回味。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深挖传统文化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再度掀起热潮,成为荧屏新风景。

2016年,综艺荧屏大战已经打响,超过200档真人秀节目展开收视厮杀。在这些各种主题的综艺节目中,文化类综艺节目显得极为亮眼。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贵州卫视的《最爱是中华》、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等节目都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广大观众喜欢的节目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最近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以文化综艺节目为载体,通过选手比拼、嘉宾点评等模式,普及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领会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可供挖掘、创新的素材取之不尽。如今很多真人秀制作公司与其忙着在国外买版权、消费明星隐私,还不如回头挖掘民族的深厚文化,从中寻找曾经滋养我们的东西。纵观这些热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给大众,呼唤出隐藏在传统中的、能引起大众共鸣的民族DNA,找到曾经支撑民族文明前进的力量,也让娱乐综艺节目在传承文化中获得了提升,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增强这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是这个民族不断创新的智力之本,要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上不断发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讲好故事。

在当下社会,面对着多样文化思潮的冲击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一些干部群众之所以会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素质堪忧,传统文化之根和道德内涵之魂的缺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复杂的社会现状需要我们重新找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继续发扬光大,这就决定了对于传统文化应积极去继承创新,不断为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有区别地加以继承,有鉴别地予以创新,使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协调,来增强国家创新的软实力。

不论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还是推动中国梦实现,都要求我们把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发展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今天,我们发掘阐述和创新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精髓内容,就是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践行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努力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创造的新的精神食量运用于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中去,来增强我们的文化国家软实力和民族自信,赋予我们的民族文化以时代特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感染力、凝聚力。让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讲得好,群众听得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创新,传统文化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善于创新的意识,学会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用现代人所喜爱的形式展示出来。尤其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这个数字时代APP客户端、微博、微信,都可以拿来当作保存、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媒体人可以通过打造原创文化节目来,比如央视制作的《中国诗词大会》就通过将传统诗词以竞赛形式展示出来,成功地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我们现代新型媒体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受到了各年龄层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关注,有效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七)——全力以赴

【作文猜想七】全力以赴,水到渠成终尽如人意

一、作文素材

事到尽头,总会尽如人意。如果还不尽如人意,说明还没到尽头。”——巴西谚语

白岩松两次引用上面这句谚语,一次是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解说上,一次是他在里约出镜报道中介绍奥运场馆建设时。

二、构思点拨

名言或者是谚语之所以口耳相传,大幅度、高频率的被引用,大都是因为它的言简意赅和屡试不爽。巴西的这句名言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不好说。但套用移植在我们所熟知的巴西骄傲——足球上却是恰如其分。24小时足球场、不知道孩子是先学会走路还是先学会踢足球、海滩或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踢球少年,等等这些,生动传神的诠释着巴西人与生俱来、无处不在、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足球文化。

由此,五星可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是功到自然成的水到渠成,是他们心灵文化深处对足球的高度契合和极致追求。也正因为如此匪夷所思、走到尽头的极端情结,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足球巨星,演绎创造出了如梦如幻,既是即兴杂耍又是精湛艺术的桑巴足球,也使足球王国的美誉实至名归。毫无疑问,足球就是巴西人践行万事走到尽头都会尽如人意的最有力例证、最杰出代表。

虽然巴西与我们语言不相通,但是心灵与文化总是相通的。巴西名言所表达的内涵意蕴,不仅在我们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古语中可以得到体现,即使在我们的现实语境中,也不乏类似的表达,甚至是精确的解释。万事走到尽头都会尽如人意,但凡还不尽如人意,一定是还没走到尽头。实际上说的就是精益求精到无以复加,所以完美。而这本身就是一个规律,或者说是公理、定理。就像现在的一句流行语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一样。而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健儿就是这句名言的直观注脚和情景再现。

万事走到尽头,说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审美,一种能力,也是匠心独运的成功路径和不二方法,更是一种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质量观念、工作理念、生活信念。把事情或者是工作不断往深处想、往细处做的精神和境界。指向的是,从细致做起,把事情做到精致,乃至做到百分百的极致。而这正契合着坚持不懈、驰而不息的把事情或者是工作做到无可挑剔的工匠精神。

理论不彻底,难以说服人。同理,对于做事情、干工作来说,做事不彻底、不到位,万事不走到尽头,留下的不仅仅是余地,更是瑕疵与缺憾,是不完美。而万事走到尽头需要的则是尽力,需要的是智力、体力、能力和努力的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万事走到尽头都会尽如人意,但凡还不尽如人意,一定是还没走到尽头。是句巴西谚语,但对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奥运舞台上何尝不是如此呢!

2017年作文猜想八》心有所想,不受制于人修成正果

一、 作文素材

一个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以后呢?”老和尚答:“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答:“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担水,担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所谓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

二、 构思点拨

本题材出自《禅宗公案》,材料主旨在材料末尾已经通过老和尚之口说出:“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但面对此明确的主旨要迅速构思成文却不是易事。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来说,要想写好这样深含禅理的材料作文,必须首先要把他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人生联系起来比照印证,才可能领悟材料的深刻寓意,才能写出与当今现实相结合的好文。

材料中所说的“砍柴担水做饭”其实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任何事物,而“砍柴时惦记着担水,担水时惦记着做饭”可以理解为做事浮躁,不能守一,充满贪欲等,“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就是指做事专注,去掉浮躁,踏实净心等。

所以,本题可选的写作角度有:做人做事贵在踏实专注,不要太过浮躁;要控制自己的内心,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欲望不要太多,要报元守一,知足常乐;做人要做好自我,勿迷失方向,大道至简,专注当下,素心而行。

老和尚的劳作悟道,描绘了一段心路历程。可以想象,得道前,他总是心神不定,干着这个,想着那个。也许会想,早点干完后,得个好表扬;不落人之后,不被人小看;快点收工,好挤出时间去禅房诵几页经书,早点修成正果-------想着这些,人就活得比较累,活儿就未必干得好,偌还有“偷工减料”、赶进度之类,或许人生在“得道”前和“得道”后,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该做的还是得做,但是心态的不同会大大影响你完成的质量。这确实需要时间去参透。现在你需要做的只是静下来,从这一刻起,将那些欲望、得失、成败放在身后,仅仅专注于现在需要完成的事情,并做下去。

2017作文猜想九:自强不息,千锤万凿方能成大器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

下雨了,一个信徒在屋檐下躲雨,正好看见一位禅师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素材(二)

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了佛,一半做成了台阶。人们都踩着台阶去拜佛。台阶不服气地问佛:“我们同是一块石头,人们凭什么踩着我去朝拜你呢?”佛回答道:“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锤万凿。”台阶沉默了。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天籁、如果你不勇敢,没人会替你坚强

二、构思点拨

下雨了,但是没有带伞,你会怎么办?是拔腿就跑,是悠然自得,还是像材
料中的信徒一样找禅师普度?很多时候,没伞的孩子得自己努力奔跑,跑出雨幕,
跑进阳光里,写好这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读懂关键语句,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语 “雨”与“雨伞”,需要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它, “雨”可以理解为“困境”、 “磨难”等,而“雨伞”则可以理解为“方法”、“捷径”等。再把禅师的话结合起来,“自找伞”实际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主。简单地说,就是求人不如求己;能帮助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2.衍生关键立意。围绕着“自强”、“求人不如求己”,结合材料,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立意来——没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求已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求己比求人更重要,但并非是万事不求人;自强是一种态度……好的立意,会让你的文章深刻起来,从而获得老师的青睐。

人生之所以存在不同,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是因为我们对机会和挑战的定义不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还是选择消极地逃避,就结果而言,我们不敢做绝对的判断,但是这两种人生态度却告诉我们一个很明白的道理,幸运是不存在的,努力才是硬道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和你我一样,都很平凡,都是没有伞却刚巧碰上大雨的孩子。当然你此刻羡慕成绩优秀的他们也一样如此,只不过他们一开始就存在希望,憧憬远方的晴空,选择了奔跑,而且很努力,所以,你才会落
在他们后边。如果一开始,在刚巧碰到下雨的时候,你就决心努力奔跑,也许,你现在就和他们一样,值得别人羡慕。

佛说: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你今天获得的成绩,是昨天努力的成果;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今天的努力跟进取就是决定因素。我们生来平凡,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聪颖的天资,没有雄厚的资本,我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遇上雨天,就必须努力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我才有可能遇见人生的彩虹。

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晚年得子,不胜欣喜。但他对儿子从不溺爱,他在弥留之际,叫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他床前时,他已经咽气了,儿子悲痛欲绝,突然发现茶几上有一张父亲的字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郑板桥给儿子上的最后一课。

奔跑吧,现在就努力奔跑起来,不犹豫,不退缩,勇往直前,未来定会无限美好!

2017年作文猜想十:青蛙蛤蟆,追求有别方显大格局

一、作文素材

老师问:

青蛙和懒蛤蟆有何不同?

学生答:

青蛙思想保守、不知进取,只会坐井观天,是负能量;癞蛤蟆思想前卫、积极进取,天天想吃天鹅肉,有远大理想和目标,是正能量。

所以,青蛙上了饭桌成了一道菜,叫炒田鸡;癞蛤蟆上了办公桌被称作聚财金蟾。

结论:长得美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梦想和目标!

2、构思点拨

世间有喜有悲、有春日的阳光明媚,也会有寒冬的朔风凛冽。有顺境的快乐舒畅,当然也有逆境的忧虑彷徨!

青蛙与癞蛤蟆生活在井中,狭小的空间使孤独寂寞的它们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突然,天空中飞过一只天鹅。癞蛤蟆马上挥舞着刀叉想饱食天鹅肉。可青蛙呢,似乎无动于衷。

两者的处境相同,但行为却不一样。而我们呢,面对逆境时的我们又会如何选择呢?是:“望鹅兴叹”,还是“垂涎三尺”?“望鹅兴叹”者处于逆境之中缺乏吃天鹅肉的信心,如果连信心和希望都没有的话,那成功更是不可能的了。如果像青蛙那样,连“望鹅兴叹”的心思都没有,甘于现状,彻底绝了改变现状的念头,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和希望?而那位“垂涎三尺”的仁兄也似乎缺点儿什么,离“吃天鹅肉”还很遥远,看那蠢蠢欲动的样儿也未免太乐观了吧!

身处逆境,我们不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亦不能坐等成功“从天而降”。我们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挑战逆境,享受冲出逆境的快乐。

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就应该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梦想,决不能像青蛙那样不思进取。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即使结果是失败的,我们的人生也会显示它的价值和分量。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光芒却彪炳史册,光耀千秋。夸父与日逐走,渴死途中,却激发了世人探索和奋斗的热情: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不复还,却鼓舞了后人反抗暴政的斗志;斯科特角逐南极,长眠于茫茫雪野,却留下来人类与自然挑战的不朽神话。

连梦都不愿做的青蛙,其未来只能是坐井观天;癞蛤蟆的梦想虽然不能实现,但只要敢于做梦,未来就肯定会比不思进取的青蛙美好。

2017年作文猜想十二:不忘初心,浮躁社会方得始终途

、作文素材

素材(一)

201671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95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站在从历史到未来的一个关键点上,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赤子之心,是即将进入第二个百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本、灵魂之根、生命之源。

素材(二)

读大学时,有位老教授对我们做过一个测试。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学生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素材(三)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人的,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二、构思点拔

这是一道具有启发性的材料作文题,看似复杂的一连串问题里,隐藏的竟是如此简单的道理。

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坚持初心,可以让人少走弯路。但现实生活当中,初心却也是最容易被忘记的东西。往往直到有一天如梦初醒,才发现,很久以来孜孜以求的东西,全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一颗无比美好的初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烦恼的增多,人们对初心不再执著,甚至将它彻底抛在脑后。就像人们在感慨事业和情感的困惑时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华严经》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佛法如此,人生亦然。人生的梦想与追求,在面对种种诱惑和侵扰时想要安心守护又谈何容易?但遥远而坎坷的人生路上,无论前方如何艰险,无论世事如何纷杂,始终都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始终坚守最初的目的,呵护最初的心情,冲破阻碍,不收干扰,坚定向前。
   俞敏洪曾对年轻人说过一段话:不管你在什么年龄,什么年代,不管你失恋了还是失业了,不管你是被人坑了还是被人害了,请记住,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只有你不忘初心,才不会犯大的错误。哪怕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你也不要忘了初心,孝敬父母是初心,善待自己是初心,忠诚朋友是初心,希望国家美好是初心,所有这些初心要存于心里。 
   的确,怀有初心的人,活得简单,活得真实,活得丰盈。这样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活,也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大问题和小困扰。如今,人常常会在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时感到迷茫。但很多时候,不是这个世界变了,而是我们的心变了。而不变的初心,会像长在灵魂深处的一双明亮的眼睛,指引我们思想的方向。初心里所包含着的善良、包容、勇敢、坚韧、自信,都是我们永远都不该遗忘和丢弃的优秀品质。 
   所以,适时地放慢脚步,倾听自己的心声,问问自己的初衷,与自己的初心做一次对话。 
   不忘初心,才会懂得珍惜和坚守,感情才可以历久弥新;不忘初心,才会懂得奋斗和坚持,事业才可以蒸蒸日上;不忘初心,才不会迷失自我、随波逐流,人格才会散发出恒久的魅力……只要你对自己的初心不离不弃,它终究会回报你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这个纷繁的过程中,有人受到他人的节奏的干扰而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最终人生目标难以实现;也有人坚守自己本心所求不累于外物,最终成功抵达目标。
2017年作文猜想十一:工匠精神,缔造中国智造力量源

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者加工过程全身心的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称之为工匠。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

2016年“北京大工匠”评选活动——谁是北京大工匠

为培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20161010日,北京市总工会正式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北京大工匠”评选工作安排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北京大工匠”选树工作的实施方案》,2016年“北京大工匠”评选工作全面启动。

此次开展评选工作的10个工种,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工、焊工、钳工、中药炮制工、汽车维修工、汽车装调工、工程测量员、电器设备安装工、手工木工、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今年是首次评选,重点选取的是符合北京发展方向的产业工种,今后将根据首都产业战略的调整,评选行业也将进行调整,今后工种评选肯定还会扩大,比如老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都有可能纳入评选。

素材(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3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20161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可是中国作为一个“制笔大国”,为何一个圆珠笔头上的“圆珠”却遇到了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呢?新华社在123日的一篇报导中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目前,碳化钨球珠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但球座体的生产,无论是设备还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

据报导,中国不仅仅在圆珠笔产业上存在着技术问题,同时在制造业中很多领域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了50%,而美国、日本仅为5%

二、构思点拨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她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正摆脱低端竞争格局,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工匠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亟待补上的“精神之钙”。

工匠精神,是生产者、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切磋、琢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深度结构调整,这为那些在品质、创新上有远大追求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需要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地“补钙”,从职业精神的培养,到职业教育的改革,再到荣誉体系的激励以及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让中国制造的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

其实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能将能工巧匠视作“济世圣人”。《考工记》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卖油翁……这些人都是能工巧匠的典范,体现了工匠精神的魅力。

“工匠精神”是依附于工匠而存在的一种精神现象或特有品质,是伴随着工匠的成长逐步培育起来的,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手磨合和精神的孕育阶段。

工匠手艺的习得都是从学徒开始的。这时的工匠还都是技能学习初始阶段的人,跟着师傅打下手,多看、多思,熟悉基本流程,遵循师傅的指令进行一些简单操作。这时的工匠还基本处在感性认知的低级阶段,技能和精神都还没有成型,对精神的培育是发端性的。

第二个阶段是成为能手和精神形成阶段。

在工匠的学徒阶段,徒弟通过观摩和动手制作,发现自己和师傅的差距,也逐渐明确了差距的成因和努力的方向,从而产生出意志和决心。这种意志和决心就是做事的执着精神和职业态度,也就是工匠精神开始形成的标志。

第三个阶段就是成为专家和精神定型阶段。

庖丁解牛中姓丁的厨子一把刀用了19年,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因为他对牛的感知是“目无全牛”,顺应牛体结构的缝隙而运刀,所以他的技能已达到了顺应规律、“进乎技也”的境界,这就是专家和大师的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劳动,是一种自由劳动的状态,技艺成为一种终生的追求、灵魂的归依、精神的栖居,成为一种追求、信仰和生活方式。而达到这一境界,倘若没有工匠精神的砥砺和支撑,是不可能的。

这时,“工匠精神”的发展和建构就已经成熟和定型了。技艺登顶的过程使他们备尝各种滋味和艰辛,练就了执着坚韧的品格;超一流的产品和技艺,凝聚着他们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有口皆碑赞誉的背后,是他们的信誉、质量和德性的保证。他们是“工匠精神”的集大成者,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精神标杆和职业楷模。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才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在互联网思维狂舞的疯狂年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相当于追本溯源,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2017年作文猜想十三:家风家训,传播精神文明正能量

杨绛先生:“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在于自己。”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

2016525110分,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于北京逝世。她是丈夫钱钟书口中“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过《 吉诃德》,出版过《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作品。

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博学多才,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用千万稿费资助寒门学子……先生的文人风骨、治学态度与社会担当,是当代人身上所稀缺的闪光点。

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她是钱钟书夫人,“先生”这个称呼,放在女人身上,带着浓浓的民国味道。能称为“先生”的女人都是不普通的,要有大学问、有风骨、真正的读书人。她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用先生称呼的女性了,也给那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素材(二)

《我们仨》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的生活回忆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对梦境的描写,隐喻对失去家人的隐忧,作为进入第二部门的引子。第二部分,《当我们仨失散了》。以一个长梦的方式,描写了三人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丈夫和女儿先后生病住院,她一人奔走于两处,照顾他们。最终,她还是失去了他们。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自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至1997年、1998年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离世,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六十多年的时光,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普通、平常却又爱意充盈。严格、良好的家风润物无声地渗透在一家三口为人、治学、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强好学、忠恕为人的好传统弥足珍贵。

素材(三)

一个年轻人很崇拜杨绛,于是就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已对杨先生的仰慕之情以及许多的人生困惑。杨绛回信,除必要的寒暄和鼓励晚辈的句子外,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二、构思点拨

《我们仨》中的家,是一个平常的家。生活的磨难丝毫不能折损他们对高贵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个家的背后是家人的相互扶持,是好传统的代际传承,纯洁的家风令人向往。

家风,是一个大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的传统风尚,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也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家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说起家风,不得不提到我们很钦佩的一位大师,就是杨绛先生。曾经有人这样概括先生的一生,“她既是模范的贤妻良母,又是一流的学者作家,她无愧学富五车,但温文尔雅,虽是人中龙凤,却谦虚低调,她用“风雅”二字诠释百岁人生”。杨绛先生的逝世,被文化界看作是一个时代的逝世,一座灯塔的消失。地位如此重要,和先生的文化造诣和自身修养必然息息相关,而造就先生风雅终身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家风。众所周知,“无锡杨家”是文化界不折不扣的名门望族,风雅之气,实际是“家风”使然,当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优秀的品德是形成优良家风的基础和前提。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也曾说:“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很快就会失去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怎样传承中华文化,怎样推进文化进步,是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0161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指出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家风也是德行素养、立身创业的精神滋养。党员干部更要树立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家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为廉洁为政为官提供精神支撑,为推进优秀文化建设做出行动表率。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家风正,则社风正、民风正。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好的个体,更能建成强大的国家。

2017年作文猜想十五:绿色发展,国在山河破一样痛心

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

据新华社长沙20121016日电“救救南岳衡山!救救我的家乡!”华中科大一大学生在微博上称,家乡湖南衡山“秀美山峰已经被开发商开膛破肚”,请求网友“救救中华民族的南岳衡山”。

照片中,苍翠群山间的裸露岩石带,犹如一道带血的伤疤刺痛了无数网友的心。从披露的情况看,采石点燕子崖在衡山核心景区外,行政区划分上归衡山县管辖,但是却属于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岳区也回应称“采石行为破坏了衡山的山形地貌”。

素材(二)

如今的日本,山水环境无愧于“美丽日本”四个字。就像伦敦早已告别了“雾都茫茫”一样,东京也早已告别了“烟都”的称号。从曾经的“公害列岛”,到如今的碧水蓝天,日本是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

日本的水俣市,所处的水俣湾是一片被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风景优美,被誉为“九州地中海”。半个多世纪前,这片海域一度遭化工厂废水污染,数千人食用被污染的海产而丢掉性命,中毒而保住性命的人,不是身体瘫痪,言语不清,就是双手颤抖、走路跌倒,这被称为“水俣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与现在的中国颇为相似,当时是日本经济的腾飞期,但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报道说,东京、大板等大城市由于长年的空气污染,被称为“烟都”;在工厂集中的工业地区则集中爆发各种公害病,水俣市的水俣病、新潟县还出了第二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病、富山县“痛痛病”,被并称为“日本四大公害病”。公害病直接导致数千人死亡,健康受到影响的人则不计其数,日本列岛因此一度被称为“公害列岛”。而对四大公害病的诉讼,成为了日本环保史的一个转折点,漫长而艰巨的诉讼过程,引发了日益高涨的民间舆论和席卷日本全国的“反公害”市民运动,并推动了日本行政、司法和立法领域的改革,最终走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污染期。

1、构思点拨

杜甫在其名篇《望春》中用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深刻描写了隋唐时期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悲凉景象。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却是另外一种境况,那就是“国破山河在,城污草木枯”。虽然“破”的主体不一样,但山河残破,美丽无存的景象,同样令人伤感痛心。“国破山河在”是因为战争灾祸造成的,有客观因素在里面,但是造成今天这种“国破山河在”的,却完全是一些人在利益驱使下对大自然的摧残和破坏。

一个国家,如果为发展而压碎了环境,那就是对发展的最大反讽。遥想我们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抗战时期,曾今是“国破山河在”,“一寸山河一寸血”;放眼当下和平时期建设的大好时光,却已是“国在山河破”,“一寸山河一寸污”!污染之严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天生的空气地下的水,都遭受了空前的污染,这被称为“天地有毒”。

“天地有毒”的本质,则是“人间有毒”;“人间有毒”的要害,则是“人心腐坏”;“人心腐坏”的终极表现,则有两个方面;企业追求利润,不顾环境成本;官员追求政绩,不谋环保落实。我国宪法第26条说:“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是“国策”,但在许多地方却变成了挂历一样挂着看看的“挂策”。权利习惯于对政绩进行粉饰抛光,所以一些地方出了环境事件后,总是掩饰与遮盖。

比国破山河在更让人窒息的,或是国在山河破。

十面霾伏,心肺之患,环境污染已是全面公敌,环境质量已成民众期盼的“最大公约数”。谁都知道必须除霾,但是一落到集体执行上,就瞻前顾后,在一些官员心中,要GDP,要就业,要饭碗,要社会稳定,哪一个不比除霾重要?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APEC蓝,阅兵蓝,乃至08奥运蓝,只要想要天蓝,并不缺乏手段,关键就看有没有决心。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诚然,雾霾萦绕的中国梦不是清晰的中国梦,不除掉心肺之患的中国梦不是健康的中国梦。

圣雄甘地说:“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贪婪才是真正的贫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越来越穷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难道我们真的期待“重整山河待后生”吗?

2017年作文猜想十六:安身立命,奋斗不息进步主旋律

一、作文素材

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列举败家的十大行为和兴家的十大行为。兴家投资排在第一名的是:在北京买房。随后就是在上海、深圳等房价上涨非常明显的都市买房。而败家行为排行榜不走寻常路:卖房创业赫然被列为败家行为之首!随着 炒房团遍地开花,去岁今春各地楼市的轮番上涨,这已经不是微博上那种@所谓的网络段子,而成了血淋淋的事实。故而,最近的《北大毕业生卖掉价值四百万住房创业:相信奋斗的力量》在朋友圈刷爆屏了。

二、构思点拨

房价暴涨,主流媒体频繁发声,人民日报在发布了《楼市疯了》之后,2016927日再度发文《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文章指出,我们不能因为房价高企而失去对奋斗的信仰,相比于房子,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双手;相比于炒房,我们更应该激发努力奋斗的士气。否则,失去奋斗,拥有再多的房产,我们也将无家可归。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2016年年初,在央视的一次采访中,一位购房者就表示:“去年六月份买的一套房到现在涨了500万,涨了百分之七八十。工作再辛苦努力不如买套房,成为很多购房者的内心写照。如今半年过后,相信当时采访的购房者,也会发出同样的心声:“房价涨这么快,买房比工作更赚钱。

一方面是房价暴涨,一方面是奋斗,这两者矛盾吗?

奋斗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是,离开了房子,拿什么生活呢?

奋斗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可是,这么多年,有比买房更赚钱的投资吗?

奋斗和买房,本身没有矛盾,可是在房价暴涨、买房投资暴利的刺激下,奋斗显得有些小肚鸡肠。试想,当一个奋斗几十年的创业者,突然发现,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累死累活的还不如倒腾几套房子,你会作何感想。

人民日报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但同样,能够买房投资都不是穷人,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如果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产,谈何炒房呢?就算是二三线城市,房价也不便宜。

决定一个人是否奋斗还是炒房的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一种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做自己想做的,才有可能使自己更加幸福,更加充足。

无论怎样,都不应该让房价消解奋斗的价值。否则,没房的人为房子日夜奔波,成为物质上的房奴:炒房的人则梦想着躺着把钱挣了,成为精神上的房奴。其结果,则可能是房价在高歌猛进中,消解了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当每个人都相信依靠奋斗能够改变命运,当每个企业都相信坚持主业才是人间正道,我们这个社会才能释放更强发展动力、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更重要的是,在谈论炒房还是奋斗之前,我们应该建立,健全一个完善的政策,而不是今天去库存,明天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对创业,应该出台更多奖励措施,宽松的环境,才能给我们一个更加理性的奋斗空间。

猜想二:一带一路与合作包容与文化交流

2017年名师押题: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外国人过春节”押题指导(发表于《意林作文》)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的日子。近年来,中国春节以其独特的魅力正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每逢中国农历春节,法国巴黎市政广场会挂上大红灯笼,大街小巷也会装饰一新;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30万人齐声高呼“恭喜发财”,舞龙舞狮、爆竹烟花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美国纽约州在几年前就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德国小学课本里有专门一课介绍中国春节。而且很多国家领导人和政要纷纷通过贺词、贺信等形式向中国人民和华人华侨拜年,恭贺新春,并表示将与中国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点拨】

近年来,高考作文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同时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用理性、开放、包容、创新的眼光看待现实中热点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在不断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中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也在不断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认可。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靓丽的一环,走在了最前面。如何引导国民,特别是中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从而展现大国国民风采,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首先要概括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材料内涵,抓住核心话题,避免跑题或偏题。本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接下来考生需要思考的是:面对这一现象,我怎么看?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为什么的角度去多维度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①国力提升:大国崛起是春节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②春节魅力:团圆、和谐、美好、希望、辞旧迎新、祈福、信仰、仪式、狂欢、亲情等;③文化交融:文化,要碰撞才会有美丽的火花,要传播才会有饱满的内涵,要经接纳才会有勃发的活力,要交流融合才能多姿多彩。④情感共通:和和美美,普天同庆,世人皆此心。温暖、真情、和谐、欢乐是人类的普遍追求。过年时的每一个细节都溢满人们对生活的感恩,对幸福的祈愿。而这,也是全世界人民所希望拥有的。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联系现实,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从而提升文章的深度。比如:①春节味道淡了——传统文化的弱化;②洋节盛行——对西方文化的推崇;③外国过春节,我们却批判国人过洋节——缺乏文化的包容度;④西方过春节只是看重形式,忽视内涵。

突围角度一

文化内涵是春节走出去的基础

【名师支招】

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走向世界的基础。春节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悠远灿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承载着千年古国的文化基因,记录了风土人情的发展嬗变,在漫长的时间中获得了沉甸甸的伦理、文化、民俗内涵。想让中国春节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节日,就不能只是局限于春节表面的热闹和欢乐,还要让外国人民理解春节的内涵。

【佳作赏析】

当新奇变为平常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陈伟杰

近年来,一股“春节风”开始吹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以中国为核心,大地上闪耀着夺目的红。但人终究是三分钟热度的动物,当其他国家对春节的新鲜感习以为常,世界是否会回归到“一抹红”的起点呢?

由“一抹红”演变为“满江红”,是中华文化的成功,它用独特的色彩点缀了世界文化的长河。而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以抒情的基调,俘获了各国人民的心。春节的红象征着温情与诗意,人们在“恭喜发财”中向旧时的苦痛道别,对未来给予无限的憧憬。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更像是一种仪式,很多时候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新的开始,或是郑重告知自己与过往正式决裂。

但是显然,外国人并不像我们一样对春节具备有血有肉的理解。许多外国人往往只是被过节的浓厚气氛所吸引,掺和着高呼几句“春节快乐”,欣赏一下五彩的烟花,给自己寻了一个找乐子的借口。“给的再多,不如懂我。”虽然外国人有热情,但他们不明白春节为什么需要热情?不懂得过年为什么要说吉祥话“恭喜发财”?更不能体会农民对于生活最原始、最真诚的期待。对他们来说,烟花爆竹只是消遣的工具,“新年好”不过是应景的闲话。从来没有在这个环境中经历过的人,想要感同身受无疑是天方夜谭。

“崭新与丰富之间,只能二选一。”各国人民领略到了春节的新奇,却难以洞悉个中的厚重沉淀与结晶。当新奇的浓雾渐渐淡开,视线里的,竟是一片不起眼的、习以为常的红。其实一直都是那抹红,只不过是新奇的心充当了滤镜,把它的色彩加深了罢。也许外国友人是愿意为春节投入精力的,但是没有方向感的付出着实没有太大的意义。也许人们需要做的,是对春节进行重估。重估,并不一定意味着否定,意味着审视与追问,意味着从盲目跟风的“春节风”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每一个塞在自己手中的信条问“为什么”。

当新奇变为平常后,望人们对先前之所爱,保持一如既往的激情。

【名师点评】文章思路清晰,语言形象,并且能联系现实,针对性强。开头从材料出发,言简意赅地点出春节文化的内涵,接着笔锋一转,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国人过春节仅仅沉迷于气氛与形式,引导人们关注并思考春节的内涵与厚重积淀,对春节进行重新评估,从而让春节成为世界人民的共享节日。最后收尾呼应,再次点题。

突围角度二

欢乐和谐的情感共通

【名师支招】

春节作为中国延续千年的传统,承载着美好的祝福,象征着家人的团圆。全世界的人无不渴望幸福美满,希望抛下过往的坎坷,走向未来的幸福。一个象征着和谐的节日不会带来文化交流上的种族障碍、国籍障碍和精神隔膜,所以不论从它的精神内涵还是表现形式来看,都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传承。

【佳作赏析】

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一起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于念露

随着时代发展,春节已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它带着新时代的气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走向世界,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世界之大,我们彼此之间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却有着同样的爱与希望,有着对美好、温暖生活的向往。在寒冬中耀眼的一抹红色,为略显沉郁的冬天注入来自中国的生机。这样富有激情、热烈兴奋的全民狂欢显然是不多见的,在如此庞大而浓郁的氛围感染下,春节早已不仅是中国人的节日,它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边界。

纵使春节时外国的街道欢乐祥和,人们载歌载舞,但真正让春节成为全球狂欢节的,是它身上对家的眷恋。正如全世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圆,人类天生对家的思念也是一样的。我们都想自己能有一个归属,在疲累时,在绝望时,总要有一个不变的港湾歇息。那是每个人身上的柔软,是每一次提前就会引起的无限憧憬。

中国人长期形成的家族观念,似乎对家庭,对家人,对故乡,有着更深的留恋与不舍。但这并没有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阻碍。人类都是恋家的,不过是感情浓淡有别罢了。

所以我始终坚信,能够让我们走到一起的,一定是这些人类共同的情感,而非依附于情感之上的形式,不可否认,某些活动的确是让西方人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就像春节挂的灯笼,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可我们必须知道,若是文化只流于形式而逐渐剥蚀掉自己的精神内核,其寿命便绝不会长久。

是什么让我们走到一起?

是同样对一种文化的尊敬与热爱。

【名师点评】文章超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性层面,上升到人性共通的情感、心理层面,思考深入独特。并且语言精练,开头直接跳过对材料的概括理解,深入到文化层,接着从春节内涵中蕴含的温暖和谐入手,思考春节被外国接受的原因是:人类某些共通的情感,比如恋家,追求幸福、欢乐等。后面也能辩证思考,指出春节文化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重精神内核。最后能联系现实,指出近年来“年味”的萧索,引起人们的注意。文章逻辑清晰,分析透彻,思辨性强。

突围角度三

包容接纳,文化方能共存共荣

【名师支招】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想避免外来文化对自身文化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春节走出国门并成为西方喜欢的节日,正是顺应的时代的发展潮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能够接纳中华文化,兴致勃勃地过起春节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是一种坚实的保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的传播依赖的就是一种宽容的认同和接纳。

【佳作赏析】

唯有认可,方能容异

广东省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方子茵

新年伊始,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中国年”带来的欢乐与喜庆中。在一片红色海洋里,我看到了一个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地球村。

传统节日在国外的流行,是各国人民接受彼此间差异的重要表现。人们共享着节日的欢愉气氛,将春节的热闹、圣诞节的喜悦一并加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是像上世纪美苏因排斥对方的意识形态而冷战五十多年,更不是像德国因无法接受犹太人而血洗犹太族,制造“水晶之夜”那样的悲剧;人们尊重各种各样的文化,接受着大红灯笼、舞龙舞狮这些与自身习惯大相庭径的习俗,而不是像守旧官员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嗤之以鼻。国界终究挡不住优秀文化的魅力,接受差异、尊重价值也渐渐成为了世界主流思想。

中国的春节逐渐变为世界的春节,这也是因为当今世界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高度融合。再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交流的频繁,也拉进了大家心与心的距离,地球村的各国正变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铸造了一个和睦的大环境,为传统节日等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思想上的相互融合、心灵上的彼此契合这样的一个文化氛围。古有李白用“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来表达对日本知己的惋惜与不舍,今有巴黎伦敦纷纷庆春节的认同与热爱;古有各国遣唐使对中华文化的仰慕,今有各国恭贺新春、真心祝愿的友好。实际上,各国和平交流的基础正是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对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解,如此才能真正将利益冲突抛在一旁,放下心中的功利,重归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本该有的最纯真、最真诚的关系。

亦有人仍坚持着各国文化应保持其独特性,方有其存在性。并以此为幌子,反对正常的文化交流。对此,我认为,保证自己国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难道这就等同于彻底禁锢优秀文化的交流吗?任何一种没有进步、不符合当今时代价值的文化终将会被世界遗弃。我们应该做的,正是在坚守中成长,继承中发展。

唯有认可,方能容异。

【名师点评】本文从文化交流、彼此包容的角度思考,认识深入,论证有力,并且层次分明,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尊重差异和价值观的融合。行文过程中作者善用类比思维,以丰富的事例和诗词为依托,正反对比,深刻揭示了文化包容理解的重要性。后面也能针对某些以保持文化独特性为幌子的观点进行批驳,针对性强。篇末点题,余味悠长。

猜想三:虚拟与现实与人工智能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四:虚拟与现实

——母亲节网上“示爱”押题指导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审题点拨】

这是一道现象+观点的材料作文,对于这种类型的作文,考生首先是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概括,确定核心话题:母亲节人们在网上疯狂向母亲示爱。接下来就要确定立意方向。既然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几个观点,考生要做的就是选边站,要么赞同网上这种“隔空传情”的表达方式,要么赞同线下实在真诚的祝福方式,当然也可以另起炉灶,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确定立意方向之后,就要斟酌确定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议论的角度,这时考生需要回归材料,再仔细审读材料,寻找议论点。具体来说:

①网上隔空传情不是向母亲祝福的最好方式。因为第一,网上抒情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不符合母亲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与要求。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第二,情感的表达是个人的、私密的、个性的,如此热闹,千篇一律会冲淡甚至消解情感本身,从而使祝福流于形式,另外也有炫耀、作秀、给人看的嫌疑,是在消费情感。第三,源于网络的压力和外在的胁迫,可能使情感的表达并非出于自愿,从而显得不够真实。同时“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也容易使情感表达被“道德绑架”,从而走向盲目和随波逐流。

②网络让爱触手可及。首先,网上示爱可以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桎梏,让爱的表达更方便、快捷。新时代的网络给予了我们交流、传递情感的平台,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存放地和分享地。情感不再是一支无根的浮萍,它扎根在网络平台坚实的土地上,不断传输着温情、美好和正能量。其次,从历史民族的角度看,自古以来,我们的国民保守、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感情,网上示爱不失为一种进步,一种表达情感的理想方式。“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情深意切的文字、经岁月洗涤仍焕发生机的照片,一经在朋友圈发出,无不引起大家的共鸣,积聚起温情脉脉的暖意。

③重拾节日的仪式感。“母亲节”就要有母亲节的样子,要在深切理解这个节日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仪式来表达感恩。如同春节,提醒着我们春风送暖、新年伊始、万物更新。母亲节当然也有其意义。母亲节表达了人类对母亲孕育、抚养生命之伟大的尊敬感恩之情。在如今许多节日祝福话语、形式趋同,表达流于表面的情况下,重拾节日的仪式感显得尤为重要。

④情感的表达要回归本真,回归实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古人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挚诗句与对“意恐迟迟归”的母亲“密密缝”的体察与感动,尚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时时刻刻牵挂心头的孝义与汉文帝亲试汤药的实际孝行,难道现在就只有字符一样、格式一致、甚至连内容都可以复制粘贴毫无新意的祝福话语了吗?对于不善表达的我们,母亲节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好时机。与其在朋友圈热闹,不如回家好好陪母亲“热闹”,哪怕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这样的爱的表达才拳拳深情,温馨动人。

⑤不要肆意揣度诋毁别人的爱心和苦心,勿消解爱的真诚与伟大。“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这样的调侃与讽刺虽有道理,却可能流于极端与绝对,有消解崇高,走向虚无的嫌疑。

突围角度一

辩驳:让观点更有针对性

【名师支招】

辩驳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提出质疑与驳斥,是一种从侧面论证观点的有效方法。在确立己方观点后,反方的观点就成了批驳的最好靶子,也为多角度思考问题、审视材料提供了绝好的线索和思路。

【佳作赏析】

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3)班 邓沁怡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陪伴,让生活回归。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悄然滋生了众多的“低头族”。网络使用过度的现象屡屡出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拟生活举起它耀武扬威的拳头给予真实生活一下又一下的重击,而陪伴,这一最朴素无华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真实生活对网络的精彩反击。

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却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虚拟空间里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激不起人心湖里一点涟漪。

陪伴,是最长情的示爱,是最珍贵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下一个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名师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层次清晰。首先指出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攻陷以及网上示爱的虚幻与假象,接着明确而具体地指出真切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祝福,最后再次强调并点题,发出吁请,首尾呼应。行文中有辩驳的意识,文章虽重点在写陪伴,但始终不忘批判网络对感情的消解,从而从侧面论证观点。

突围角度二

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文章走向深刻

【名师支招】

新材料作文需要学生有一双洞察力的慧眼,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需要学生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对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探究,对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的探究,对个案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探究。只有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才能洞察幽微,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

【佳作赏析】

莫让孝顺成为作秀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方子茵

母亲节的悄然而至,却在朋友圈掀起了一股不亚于情人节秀对象的浪潮。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种属于新时代的温情,而我看到的,却是以温情为幌子的集体作秀与自我陶醉。

只在网络上表达祝福,将对母亲的爱通过网络肆意宣扬,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由内心患得患失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虚荣心爆棚的心态。我想,大多数人正是因为连自己都不敢确定平日里对母亲的言行举止到底包含了多少孝心,才会争先恐后地在虚拟平台上乞求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自我安慰吧。似乎得到的赞越多,素日对母亲无理取闹的次数就会减少得越多;似乎得到的评论越正面、发的文字越鸡汤,平常对母亲关心的置之不理的负罪感就会消散得越多。在社交媒体上祝福母亲,与其说是被母亲所付出的一切触动到了内心,还不如说是为了感动自己,为自己惴惴不安的“孝心”寻找冠冕堂皇的慰藉。真水无香,真爱无言,真正自信做到了对母亲孝顺的人,从来都无需在朋友圈凑齐九张自己翻箱倒柜挖出的合照来试图来证明自己,也无需通过他人来肯定自己对母亲的爱,而我们的母亲,也该是更希望能从孩子们的微笑与对她们的陪伴中寻觅到真正的爱意,而不是仅仅透过冷冰冰的手机屏幕吧。

而只敢用社交媒体表达情感,却没有勇气用言语与实际行动展露爱意,实则也是两代人之间缺乏交流与有效沟通的表现。有多少家庭,在朋友圈里热衷于疯狂地互赞,而一放下手机,却依旧免不了谈三句话就爆发争吵的尴尬;有多少孩子,在朋友圈里与母亲深情相望,而面对母亲的嘘寒问暖,却依旧用最尖利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刺伤母亲的心。人该是最会表达情感的动物,但若生命中传情达意的工具只剩下了智能手机,那该多么可悲啊!古人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挚诗句与对“意恐迟迟归”的母亲“密密缝”的体察与感动,难道现在就只有字符一样、格式一致、甚至连内容都可以复制粘贴毫无新意的祝福话语了吗?古人尚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时时刻刻牵挂心头的孝义与汉文帝亲试汤药的实际行动,而今却只能用各种表情包来替代了吗?爱在现实,又真的有这么难吗?不然,在当今社会,其实亦还有如毕淑敏与孩子间的书信交流,也还有吴晓波与女儿的互相鼓励、成为对方梦想的坚定支持者。而这,才该是最真情流露的交流与表达。

你以为看到赞誉遍地的评论区就真的做到孝顺了吗?你以为点赞最多就是真爱了吗?为何不能有一次真挚的促膝长谈?又为何不能抛开虚无的虚荣心与羞涩感去尝试与家人进行真正的沟通?

社交网络上的廉价的孝顺,不过是一场莫大的作秀盛宴,也不过终究是一眼繁华,掩不住的满目疮痍。

【名师点评】

文章透过母亲节朋友圈的热闹与喧嚣的表象看到了背后的作秀与自我陶醉以及为自己惴惴不安的“孝心”寻找冠冕堂皇慰藉的本质,同时思考出这是两代人缺乏交流与有效沟通的的外在表现,从而提出解决的方法。文章结构严谨,思考层层深入,而且能古今对比,现实性和针对性都很强。

突围角度三

古今对比:让文章始终洋溢着文化的味道

【名师支招】

情感的表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时代不同,方式自然不同。古人是如何表达爱的,我们现在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鉴借?在古今的对比中,我们会感受到消逝与新生,传统与现代,委婉与直白,会让我们的文章走向深刻与蕴藉。

【佳作赏析】

莫待无人空自语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高二(4)班 许可

随着微信的普及,用朋友圈转达情意已成潮流。母亲节这一天网上的信息轰炸,更显得尤为热闹。然而这种疯狂的“示爱”,大多数母亲却并不知情。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以为用网络建立起的与母亲之间亲密的关系,却被虚无“桥梁”给隔空了。

在这个交流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时代,话语的数量在空前泛滥。不同于如今动动手指的便捷,古人由于交通所限、材料紧缺,与远方的友人、家人的“通话”只能通过“书信”这唯一途径。那时的“一字一寸金”、“空有满腔思绪却谨而下笔”中蕴含的深浓情意读来令人动容。对待友人尚如此慎重,对待母亲这个有着最浓厚家的温情的亲人,用最郑重深情的语气都难以道明思念之万一。而在母亲节这般意义非凡的节日,轻佻之语、夸张的“示爱”却大行其道,于语言的泛滥中,深重情意仿佛也随之一泄而空。

言之无形而行之有形,古人把能在母亲膝下承欢作为一大幸事,更说明有实体的“行”方为尽孝之道。如今或许父母从小便时常伴于子女身边,护其成长,于是我们都对父母的陪伴习以为常,且“未尽离别之苦,难言情深”,因此大多陷于此“窘”境中的父母子女渐显疏远。更有人言因为“对父母的情感难以真正的在口头上表达”,给自己平时的冷漠的言行找到一个绝好的借口。而在母亲节是的“示爱”更像是一种心虚的表达“歉意”的无意识行为。

隔空抒情实则只能制造“虚空”,实在的对母亲亲口说出自己内心的恋慕之情方为实道。不仅我们子女有亲近的想法,母亲们更是如此。我母亲便时常提议一同散步、闲聊,她会诚挚郑重的讲明许多道理——自我很小时便是如此,于她的一字一句中,饱含着对女儿的殷殷教诲;我亲手制作送与她的礼物,她亲手接过时笑弯了眼,嘴里直念“孩子长大了”,那时是她拍下了照片,喜滋滋地传到朋友圈,是她在“示爱”。我虽未言一语,母亲却已意会到了那份情意。

在我们如今还能轰炸网络以述情意的时候,不要在虚无的网络上“无人”而空语爱意;更不要在以后再没有机会述诸情意时后悔不已。“莫待无人空自语”,珍惜当下,坦然真诚的直面“示爱”方为孝道。

【名师点评】

文章从古今对比的角度展开议论,以古代抒情的郑重严谨来反衬当下网络“示爱”的随意与轻佻,以古代抒情的“行之有形”来反衬当下网络“示爱”的“言之无形”,使文章显得厚重而充满浓浓的文化味道。同时能结合自身经历来阐明实在的行动方为情感表达的正道,让说理落在地上而不是浮在空中。

猜想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与政府职能

【押题主题】文化传承

当现代遇上传统

——材料作文“家族观念”押题运用指导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庄照岗

【押题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是世界上家族体制维系最长的国家之一,家族观念一直深植于人们心中,在漫长的历史当中,维系着一个家族的感情与发展。然而最近的一项网站调查显示:有七成网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有八成的网民家庭起名时不再按照辈分,有九成的网民家庭没有家训,还有一部分网民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和家族历史,没有跟家族其他成员有经常性的交往与交流。

有人认为,家族观念的淡薄,家族文化的稀缺,反映了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家族文化正在严重流失;也有人认为,家族观念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必然遭受冲击,家族观念的淡薄折射出了社会的进步,是一种值得庆幸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家族观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柱石,我们要传承、发展。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新材料作文,其现实指向性和文化导向性是明显的,重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心生活,并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和古老风俗。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国,从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城市化到全球化,并且蔓延到各行各业。然而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的传统已经千疮百孔,有些被弃之如敝履,有些被改造的面目全非,有哪些还是我们能够坚守与继承的?有哪些会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意义?这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不能不有所体现。

而且传统是文化之根,是民族之根,也是问题之源、进步之源。现代是繁华的,是绚烂多彩的,传统也是辉煌的,是灿烂多姿的,那里有民族最初的基因、信仰的基石,行为规范与思维方式最初的颤动,思想价值最初的萌发。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浇灌了我们的先祖,也顺流而下润泽着后世;那里有需要我们继承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宝藏,那些也有需要我们反思与扬弃糟粕与渣滓,也有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现代基因的雏形。

家族,是中华民族千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纽带,家族观念也成为了我们特有的情感羁绊,传承家族观念,其实就是继承传统,发扬历史。在新的时代,如何重拾家族观念,重塑时代精神气象,让家族这一个个社会机体的细胞发挥应有的聚合作用,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必须直面的问题。

【立意方向】

1.守住民族的肋骨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是个极其重视宗族观念、世系传承的族群,一脉相承的血缘如同一条鲜明的烙印,深深镂刻在每个人心中。在历经岁月风雨后,渐渐成熟的我愈发有了强烈的家族意识,对祖先的崇拜,对家族世系的辨清使我产生了寻根问祖的欲念。家族观念包含血缘亲情、安土重迁、聚族而居、累世同堂、落叶归根的观念以及家风、家教、家训等,作为中华民族流转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血脉,是支起一个民族的肋骨,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它不应流失,更不应被淡薄。

家族观念是塑造健全人格,优良品德不可或缺的因素,亦是一个家族凝神聚气的精神纽带。另外族观念也凝聚着家国一体的情怀,如果能团结自己的小家,势必也会有心怀天下,匡国济民的情怀。而且充满集体情怀的家族观念更能让一个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一个民族在躁动的时代立下稳定的根基,回到温暖的港湾。

/夺分素材/

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太公家教

苏轼父子、王羲之父子、谢家宝树、杨家将、鲁迅周家

文学作品中:红楼梦四大家族、雷雨中周家、巴金《家》高家觉民、觉慧、觉新、《祝福》鲁四老爷、《阿Q正传》赵太爷、老舍《四世同堂》、林语堂《京华烟云》、沈从文《边城》

西方家族:贵族、教养(布什家族)

红楼梦中女性生活情趣(饮酒作诗等)

现代家族祭祀兴盛、祠堂兴建

【素材点拨】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家族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中外历史上或中外文学作品中一些家族人才辈出、绵延久远,跟家族观念、家族风尚有着密切的关系。《朱子家训》中有朱熹对子孙行为品质的匡正,《傅雷家书》中饱含严父慈母的谆谆教诲与期盼,“三曹”与“三苏”一门三杰都有着家族的影响与扶持。

2.不必为家族的消亡痛哭流涕

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个人主体的尊重也是大势所趋,在个体意识和个体发展诉求不断得到重视和鼓励的现代,家族体制已然走向没落,家族观念也在现代观念的冲击下七零八落。家族观念有温馨和谐的一面,也有冰冷残酷的一面,家族对个体的束缚和要求,对个人的忽视,以及大家族的等级分明、勾心斗角、保守落后,都遏制着人性自由,阻滞着社会发展,对现代的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等观念有巨大的妨碍作用。另外,家族观念也影响着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毒瘤。家族势力对传统技艺的严格控制和垄断,也导致了一些技术的失传,以及技术拥有者的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

/夺分素材/

民国四大家族垄断

贪官家族式的腐败(周永康、徐才厚、谷俊山、)

现代文学作家对家族观念、家族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封建专制的符号象征。

大家族对自由爱情的干预(罗密欧与朱丽叶、贾宝玉的爱情悲剧)

【素材点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以利益、婚姻为纽带,勾结联合,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大发国难财,剥削工人、农民;“家族式腐败”是一个以亲情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之间往往订立攻守同盟,分工协作,相互包庇,相互维护,隐匿证据,掩盖腐败,其背后是权力家族化在作崇。家族制度和家族观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锋芒所向的焦点之一,鲁迅则在1918 5 月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如作者自己所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写了《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一系列论文,申述他在家族问题上的见解。影响所及,此后三十年里,新文学作品涉及大家族制度题材者,简直难以计数,其中著名的,小说如巴金的长篇《家》《春》《秋》,中篇《憩园》《寒夜》,丁玲的长篇《母亲》,端木蕻良的长篇《科尔沁旗草原》,老舍的长篇《四世同堂》,梅娘的《蟹》,路翎的长篇《财主底儿女们》,戏剧如曹禺的《雷雨》《原野》《北京人》等。其间思想倾向虽不尽相同, 然对家族制度持非议乃至猛烈攻击者居多。

【佳作展示】

继承家族观念

程思源

每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每条家训背后都有着先人对子孙的隐隐期盼,每个家族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历史……是家族,延续美好的情意、传承华夏文明、凝聚家国天下,让今天的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将身心安放。

家族观念即人们的亲情观念,传递着浓浓的爱与真挚的祝愿,安抚受伤的孩子、吸纳一切不顺遂的泪水。牵动那颗游子的心的是什么?是大槐树下、青草池塘边的家族故土,是家中百发如雪的高堂,是中秋的圆月与除夕的团聚。家族,是漂泊者的情感归宿,让如柳絮般飘飞的躯体有一个地方把心稳妥地安放。

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感,使得宗族凝聚、共渡时艰。客家人自北方中原地区举族迁至南方的蛮荒之地,在大山中修筑围屋,就此扎根。硕大的围屋中,四代同堂,长幼有序,人们团结凝聚在同一个屋檐下,使家族得以延续。而在抗日战争中,“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也正是基于这种绵延千年的家族观念,使华夏子孙在外敌入侵之际凝聚起来,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

家族观念中孕育着礼、义、廉、耻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先贤圣人的智慧与谆谆教诲。所谓“忠厚传家久,读书济世长”,半耕半读一品人家,田园与书斋将身心安放;亦儒亦道半仙人物,庙堂与江湖任意气舒张。自古以来,中国的家族即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乡村、家族中大都有长者们设立的私塾和学堂,教授子弟们圣人学说、为人处世之道。正是家族私塾中的一代代传承,让中国士人的操守和节气代代流传,让中华文化有了她独特的符号。

家族观念的淡薄,只会疏远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家族文化的稀疏,最终会让现代的中国人丢失了古老的根系。《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先具备家族观念,是家族和睦,才能使社会安定,而不致社会道德在戾气中不断滑坡。

家族观念是我们对自身身份的确认,知道自己来自何方,才能更深切地懂得该去往何处。守住家族与民族的传统,才不会在现代化浪潮中迷失方向。

点评:本文观点鲜明,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强调继承家族观念的重要性,从凝聚亲情、延续家族、孕育礼义廉耻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了家族观念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做到正反论证相结合,运用假设的论证方法突出家族观念淡薄的危害,全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练,是一篇考场佳作。

家族观念已不适用于现代

张耀伦

家族体制在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维系了家族的感情。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这种落后的观念已不再适用。其功能可被代替,其弊端需被革除。

家族体制带来的维系感情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已经很薄弱。古代中国处于农耕文明时期,阡陌不相交通,很多人的活动范围只在方圆十里。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一直和同宗同族的人打交道。因此,一个良好的家族体系可以维护这方圆十里的稳定和谐。而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把地球变为地球村,网络可让信息瞬息到达,到异国他乡不过几个小时飞机的小事。我们的视野变得宽广,五湖四海内皆可为友,何必与一些所谓同根同源,却没见过几次的人浪费社交精力呢?

家族观念与家族文化,本质上是民族文化的一部份。现在我们一直号召弘扬民族文化,也有不少成效。如此可见,所谓家族文化严重流失是危言耸听。家族文化不过换了个称谓,其本质其内涵其精华,自然经得起时间的冲刷,绵延千年而不绝。钱氏家训,曾国藩家训,傅雷家书,这一部部家训,是其蕴含的与民族文化一致的智慧与美德是让家族兴旺的根本原因。家族民族,哪种形式不是传承?

家族观念,还有许多令人垢病之处。所谓谢家宝树,芝兰玉树,书香门第,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不公与险恶。有权有势的家族,自然给本族子弟提供良好的学习升官待遇。谢家王家固然出了不少人才,但其为祸一方,滋生腐败的现实不是这些人杰可以掩盖的。《红楼梦》这部堪称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小说,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大家族是怎样因内部的腐化而溃散的。

抛开这些名门望族不说,普通小村间也因家族斗争闹了不少纠纷。两条小村庄因百年前的一场架定下家训,永不通婚。这种极不理智极不合情的家训在老人心中根深蒂固,逼迫得两村一对青梅竹马远走高飞,与家族断了联系。

诚然,家族观念的缺失让我们损失不少宝贵遗产,但我们当务之急不是死守家族的形式,而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让个体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充分展现自我,让依法治国的理念真正落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规范我们的言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家族观念注定土崩瓦解,被时代淘汰。

现代社会,家族观念可以退下历史舞台了。

点评:这篇文章从反面入手,站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从家族观念维系情感的作用日渐薄弱、家族观念令人诟病之处很多两个方面指出了家族观念的没落和不适宜,并且能辩证思考,语言虽显平淡,但能反弹琵琶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难能可贵。

猜想七:平淡的当下与诗意的远方,现实的逼仄与精神的家园

争与不争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庄照岗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争与不争的背后是进与退,是积极与消极,是拼搏与淡然,是热闹与安静,是儒家与道家,是青春与暮年,是都市与田园,是不同的人生哲学与人生态度。

这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

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你看江河湖海,到处都是千帆竞渡;你看城市乡村,处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芸芸众生,生活是公平的,在人生的每一道驿站,每一瞬间,我们若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得老远,或是淘汰出局。

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

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世界也会在竞争的多姿多彩。

第二、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

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的人心灵更纯净,内心更安静,他们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看天边云卷云舒。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不为艰难困苦而却步,不为鲜花掌声而迷失,方显英雄本色。高山无语,深水无波。心灵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云流水,轻盈飘逸。

杨绛的不争

杨绛不举行签名售书仪式,不为稿费转赠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提出条件,不接受百岁生日祝福和采访,真正做到了心静如水,不求名利,甘于寂寞,与世无争。杨绛生前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杨绛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这种“不争哲学”,正是成就她伟大人生的一个支点。无论是对爱情的态度,还是对文学的态度,抑或对社会的态度。正是有着“不争哲学”,她才能把不平常的岁月当成平常的日子,始终以宁静的心情对待这忙碌甚至庸俗的世界。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杨绛会留下这么多文字,会有这么多虔诚的读者,会被人由衷地尊称为先生。

适用角度:

竞争与合作、淡泊与达观、自信与自在

佳作示范:

纯粹地拥有竞争心

邓淑欣

正处科技发达的年代,竞争心被当作滑稽的戏码,与世无争被苟且偷安的人捧上神坛,对此本末倒置之状我深感痛心。

安于现状的人总把不争当作懒惰的借口。科技发达的年代难道不是几十年前祖辈们苦苦竞争的功劳吗?那些在二战中与别国竞争求进步的祖祖辈辈难道是假的?不!他们的精神深植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流淌在国人的热血中。昔有谭嗣同“岂有不流血之革命”领导变法维新,今有航天科技人员秉承工匠精神在竞争场上夹缝生存。难道他们教会我们的只是与世无争,安然处世?

罡风呼啸,也依旧怀揣一颗竞争心,方能进步。常言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在人类社会中一朵“无实花”,因为不懂竞争,我们经历了屈辱的侵略史,因为懂得竞争,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普列姆昌德说的竞争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恰如四五十年代德国兴起的“吃潮”“冰箱潮”种种丑态,西方文化俨如消失殆尽,而四十年后的德国,却是一个连底层扫街工人都可以每年出国旅游的国家。诚然,是竞争心推动了社会进步,让德国披上华丽外衣东山再起。

但人们也总会提起伊战,想起魏晋风流,可细而观之,这也只是极端个例,不足以以偏概全地否定竞争。竞争过度让伊战的爆发触及无数无辜者的生命,可美国从此学会了在国际赛场上不得鲁莽。魏晋风流则相反,人们夸夸而谈的“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那是他们皆意有所郁结,才选择躲避政治黑暗的官场而处之以明哲保身。但生命的本真是追溯生命的价值,今天的我们谈何“郁结”“避世”,应该狠狠地把“老虎”关进权力的牢笼里。马克吐温就曾说过:“黄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非身后。”在竞争中求进步才是普世价值之所在。

人类进步的道路如荆江般九曲回环,认识到竞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到学会权衡,需要觉悟,由此反映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水平。竞争不是去听文雅而冗长的委婉之词,而是真枪实干。

生活中有太多被污名化的竞争,脱下污名化的外衣,还竞争一个真相,给自己和社会一次机会,恰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同等重要。

不争方能得始终

方子茵

与人世无争,不屑与人世有争。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但我看到的,却是在认清世事后,仍能“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爱秋月春风”的恬静淡然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

不与人争,并非是一种放弃有所作为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种不忘初心、不为追名逐利去做自己心中所属之事的人生观。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被竞争观念充斥着的当今社会,竞争心不断鞭笞着人们为了赢取他人、争名夺利而玷污着本该是一尘不染、无比纯粹之事,导致当今各行业皆飘荡着铜臭之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在写给他女儿18岁生日的信件中说道:“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而这一切,无关物质与名利,更无关攀比与竞争。”诚然,诸如居里夫人之提炼镭,默默地进行这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本着将科学事业作为生命的初心,而不是为了去与他人竞争科学界的光环,最终使她的美丽跨越百年,生生不息。因为热爱,而非竞争,才能无怨地付出,才能方得始终。

不与人争,是一种看透浮世之后仍能豁达于世、寻找自己价值的真正勇者的选择。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相争无果、乌台诗案被贬后,没有再去纠结变法是对是错,没有再去竞争谁能在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是欣然离去,在赤壁之处高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泥泞小道大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逃避,而是他知道,竞争所带来的后果必是两派对立、政治腐败,民间亦再无安宁之日,既不争可换自身逍遥,不争可得百姓祥和,又何不淡然处世?而竞争的孰是孰非,千百年后,后人自有论断。不与人竞争,不抱着处处攻击他人、处处带刺提刀防人、处处不予人以活路的竞争心,才有陶潜之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才有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才有竹林七贤“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的淡泊。

古时崇尚无为,却从来都非无所作为,而反观今时,却处处提倡着只为名利与竞争的处世之道。有人说,竞争心能促进社会发展。诚然,有竞争心并非什么不可饶恕之事,也确是人之常情。但看今日之社会,电影市场上,导演为竞争票房、争抢话题,而越发肆无忌惮,下跪炒作之事层出不穷,微博排片之战更是司空见惯;而房地产大亨为竞争钱财、竞争土地资源,强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各大演员花旦,为竞争知名度,争相以私事博尺度、占话题,而忘却了自己演艺之本心。岂不悲哉!

我想,只有逍遥无所待,不背负着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去行事,才能方得始终,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罢!

襄城高中利峰部语文组选编

20176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4d2316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9.html

《2017年高考作文押题(二)—共享单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