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系列: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发布时间:2019-01-24 17:0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词鉴赏系列: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小雅·常棣(dì)》:“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蜾蠃(guǒluǒ)(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蠃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子,因而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因此后来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因此后世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kù)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结果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luò),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逐鹿】 《汉书·蒯(kuǎi)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三尺】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彭祖】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谢家】所指意义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谢家”指居家的幽美。

【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婵娟】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作壁上观】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

【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也可指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精卫】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傲雪清高者也;兰,孤芳幽沁者也;竹,操节高洁者也;菊,隐逸傲霜者也。国人赞四君子由来已久。四君子不媚不俗、幽芳清远、风骨逸致、荡污涤垢、亮节不阿;使人襟阔、风逸、格高、趣雅,深博国人千秋爱戴、普天共识。

【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泰山,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主峰位于山东省泰安县。北斗,即大熊星座北斗七星,因七颗恒星排列成斗形(斗,古人舀酒用的一种长柄的勺),且终年见于北天极,故称为北斗。《新唐书·韩愈传》中,用“泰山北斗”称颂韩愈:“自愈没(死后),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九方皋】

指善于识才之人。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高阳酒徒】喻指狂放而好饮酒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郦食其)踵军门上谒……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非儒人也。’”唐高适《田家春望》:“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唐罗隐《曲江春感》:“高阳酒徒半雕落,终南山色空崔鬼。”

【云间陆士龙】指有才华者。《晋书·陆云传》:“(陆)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华日:‘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抚手日:‘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将辞邺下刘公斡,却见云间陆士龙。”

【冯妇】喻勇猛之人,或喻打虎之人。《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峭(同隅),莫之敢樱。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宋黄庭坚《忆未移舟出》:“刘郎弓石八,猛气压冯妇。” 

【掣肘】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得为书。”君曰:“何故?”吏对曰:“宓子使臣书,时而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之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 后因以“掣肘”谓从旁牵制。元萨都剌《登歌风台》诗:“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内里掣肘。”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至于道家因根本否认秩序而逃掉,这对于儒家,倒因为减少了一个掣肘的而更觉方便。”

【茂陵书生】指司马相如,或指文人,多指落泊文人。《史记·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既疾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因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唐卢纶《晚秋山中别业》:“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涂鸦】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多用作谦词。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明管时敏 《墨窗为越人赵撝谦赋》:“我嗟涂鸦手如棘,屡欲从君问奇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先生不弃顽儿,遂肯赐教。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孽海花》第十四回:“这是小女涂鸦之作,贤弟休要见笑。”

【城府】 1.犹官府。《后汉书·庞公传》:“居峴山之南,未尝入城府。” 唐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主人薨城府,扶櫬归咸秦 。” 宋王安石 《觉海方丈》诗:“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2.城池和府库。比喻人的心机多而难测。 晋干宝《晋纪总论》:“昔高祖宣皇帝 ……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宋史·傅尧俞传》:“ 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明史·张居正传》:“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 沙汀《淘金记》第二章:“本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见过的局面也不少了,他是能够沉住气的。”

【借光】 1.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接受发光物体射来的光芒。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月影辨》引 撖大经 《月影辨》:“盖先儒谓月借光於日,信矣。”

2.比喻凭借别人的名声、地位或荣誉而得到好处。明 阮大铖 《燕子笺·辨奸》:“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 郑燮 《十六通家书小引》:“ 板桥诗文,最不喜求人作叙。求之王公大人,既以借光为可耻;求之湖海名流,必至含讥带訕,遭其荼毒而无可如何,总不如不叙为得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3.今常用作请人给予方便或向人询问时的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 老舍《赵子曰》第七:“借光!这是六十号吗?”

 【物色】 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喜》:“ 老子 西游, 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 老子 。” 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令臣搜访诗人,臣已物色得数人。”《明史·韩林儿传》:“ 福通 物色 林儿 ,得诸 碭山 夹河 ,迎至 ,僭称皇帝。”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他叫 章湘 ,和我一样是半年前从基层物色到局宣传处的。”

引申指搜捕。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经北舰十餘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然隆準之子孙,千人亦见,其能免于逆胡之物色乎?”

【温八叉】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七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清朱彝尊《龚尚书挽诗》:“檀板柳三变,金荃温八叉。” 

【方寸】1.方始一寸。极言矮小。《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

2.一寸见方。《淮南子·说山训》:“视方寸於牛,不知其大於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有山蜘蛛垂丝如疋布,将及旻 引弓射杀之,大如车轮。因断其丝数尺,收之。部下有金创者,剪方寸贴之,血立止也。”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五:“《吴书》亦云,‘方围四寸’,则知秦 璽方寸耳。”

3.指心。脑海。 刘知几 《史通·自叙》:“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参见“ 方寸心 ”。

4.心绪;心思;心得。《魏书·董绍传》:“老母在 ,无復方寸,既奉恩贷,实若更生。” 刘商 《胡笳十八拍》:“遂令边雁转怕人,絶域何由达方寸?” 张可久 《朝天子·春思》曲:“泪粉涕痕,伤春方寸,飘零寄此身。”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

【捉刀】1. 曹操 将接见 匈奴 来使,自以为形陋不足以雄远国,使崔季珪 代,自己捉刀立床头。会见完毕,使人问 匈奴 使:“ 魏王 何如?”使答:“ 魏王 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见《太平御览》卷四四四引 晋裴启 《语林》、 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刘知几 辨其非事实。见《史通·暗惑》。后因称代人作文或顶替人做事为“捉刀”。 徐述夔 《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许三多 ﹞于归后,为其壻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颇少。”参见“ 捉刀人 ”。

2.借指卫士。《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 胡三省 注:“捉刀,执刀以卫左右者也。”

【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就钓去了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还珠】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辛弃疾《谒金门》: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刘克庄“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怀桔】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 “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 “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 “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咏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南冠】指囚犯。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

【攻城索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秦始皇读了韩非的《孤愤》《五蠹》等书,非常欣赏,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当他的亲信、韩非的同学李斯告诉他这是韩非的著作以后,秦始皇就调兵急攻韩国索求韩非。在秦军兵临城下之际,韩王没有办法,拱手把韩非送给了秦王。

【卖赋千金】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序》载,孝武皇帝陈皇后因为嫉妒,多方离间汉武帝与卫子夫的关系,被汉武帝废弃,独居长门宫,不再受宠幸。陈皇后想恢复昔日的专宠,听说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就“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赋呈献武帝。汉武帝看了司马相如写的《长门赋》以后,大为感动,终于又亲近陈皇后了。

【洛阳纸贵】《晋书·左思传》载,左思小时候就发奋读书,勤于写作。为了写好《三都赋》,他构思了十年,书房里、院子里,到处都有纸和笔,想起一个好句子,他就写下来。写作中,他还千方百计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三都赋》。由于名家皇甫谧的推荐,这篇赋很快轰动了整个洛阳。诗人、作家争相传阅,不少“豪贵之家”也“竞相传写”,因为纸用得太多,以致“洛阳为之纸贵”。

【居亦易矣】唐代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居易16岁时作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就从江南入京,拜谒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就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然是白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等到读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不禁大为赞赏,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

【投鞭渡江】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孙何驻守钱塘,词人柳永写《望海潮》(东南形胜)赠他。这首词随后广为传播,金主完颜亮见后,非常羡慕“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受一首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虽不足信,但也可说明柳永的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

【宋玉悲秋】 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据传就为宋玉所写,宋玉是为美男子,与“掷果盈车”的潘安齐名,著有《九辩》一书,上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这就是宋玉悲秋的由来。

【阿娇与檀郎】 汉武帝的陈皇后名阿娇,美丽妖娆,后世以“阿娇”为少女美称;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因以“檀郎”或“檀奴”作为对美男子或所爱慕的男子之称。潘岳,西晋文学家,长于诗赋,尤善哀诔之文,辞藻华丽,与陆机齐名。

【沈腰潘鬓】 沈约尝与友人书,谓以多病腰围日渐减瘦。潘指潘岳,他中年鬓发斑白,两人故事见《南史·沈约传》与潘岳《秋声赋》,后以此借喻男子老瘦。李煜破阵子词云:“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所以沈腰潘鬓并不是用来称赞人,需要慎用。

关于沈约的资料,南朝梁文学家,助梁武帝登位,官至尚书令,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文学伤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对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积极影响。

【绿衣】绿衣不比翠袖红裙,她是指妾士,源出卫庄公夫人,怨庄公恋妾、自伤自怜的诗。首两句为:“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诗集传》解义:黄为中央正土色,绿是间于黄蓝之间的色彩,属于贱色,但是,绿衣的衣裳穿在外,代表贵正的黄色却穿在内,比喻以妾为正,嫡反为偏。

【绿绮】“号钟”、“绕梁”、“绿绮”、“焦尾”,皆传为琴之名器,分别是齐桓公、楚庄、司马相如和蔡邕所有。有些写司马相如会文君的琴说成是“焦尾”是不妥的。

【题桥】薛觉先在《陌路萧郎》一曲中唱道:“若不题桥绿马,誓不返杭州”,这个“题桥”是由“题柱”而来,司马相如初入长安,在市门题下:“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后来司马相如果然富贵。唐诗人韦庄《东阳赠别》诗:“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名落孙山】《过庭录》记吴人孙山,是一个生性滑稽的人,他到其他郡参加举人考试,同乡人委托他带子同往考试;乡人之子失意,孙山名列最后一个榜尾,他先归乡。同乡人问他儿子考得怎样,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以后都称考试落弟为“名落孙山”,但是孙山本人其实还是通过考试的。

【阮囊羞涩与阮籍、阮咸】《韵府群玉·阳韵》述:“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阮孚,晋时人,后人因自称匮乏为“阮囊羞涩”。

在薛觉先的名曲《陌路萧郎》有一句木鱼:“秋思绎路,阮籍囊羞,更怕孙山名落,恨悠悠”,这里曲作者可能把阮孚与阮籍弄错了,真正负有囊羞之名的是阮孚。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与嵇康齐名,蔑视礼教,与当权的司马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只得常用醉酒办法在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与阮咸并有盛名,世有“大小阮”之称,后用作阮的作称,如贤阮。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人(今属河南省),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旷放不拘礼法。

阮咸,简称“阮”,四弦有柱,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现变有三弦的阮,并有小、中、大、低阮四种。

【长铗归来】想起了“长铗归来”的成语,粤曲《雷鸣金鼓战笳声》有如下曲词:“记否一曲长铗归来,执戟侍郎嫌卑贱,封作都骑尉,平步上云霄;二曲长铗归来,都骑尉尚觉寒微,参偏将再加封,官位原不少;三曲长铗归来,参偏将未酬素愿,三封为上将,一品立当朝。”

“长铗归来”也称“弹铗归来”,铗指剑,是说及战国时冯骥(谖)的故事。

齐国的冯骥,家中贫困,托人向孟尝君田文请求,愿做他的门下官,孟尝君问:“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冯对曰:“听说你爱招纳人士,因而前来投靠吧了。”

“那末,你有甚么才能呢?”孟尝君再问,冯骥答:“没有。”

孟尝君笑了笑,他就不说甚么,但下属知道主人轻视对方,于是给以冯骥粗劣饮食。

有日,冯骥倚柱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这话传到孟尝君耳中,遂命下属待他和其他门客一样,给以鱼吃;过了一段时间,冯骥再弹剑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这话复为孟尝君知悉,于是给他车马,以为如此,对方不会再有所要求。怎知稍后,冯骥更唱出“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听后不悦,询之:“冯公有亲乎?”对曰:“有母在堂”,孟尝君使人为他母亲提供食用,冯骥从此便不再唱歌。以上故事,载于《战国策》《王记》,而“长铗归来”这句成语留传至今,有“怀才不遇”之意,《雷鸣》的曲词亦然。

【椿】父母的代称很多,“严慈”、“庭闱”、“怙恃”和“考妣”之外,最为人熟知的是“椿萱”这个名词。

粤曲《孔雀东南飞》,有“椿萱与亲兄,冷淡如寒冰”这两句;而早期由靳梦萍先生撰曲,李少芳小姐独唱的一阙《泣椿花》,则属游子于客途所唱,忆念父亲的哀歌了。

“椿”(音春)是椿树,即香椿,《庄子》有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载为春,八千岁为秋”,大椿长寿,故“椿”字作为父亲代称,“椿庭”则指父居处。

谈到“椿花”,爱看日本电影的朋友,对此当存有深刻印象,因为终年七十七岁的三船敏郎,一生酷爱“椿花”,五十年代拍摄黑泽明导演《穿心剑》,时龄三十,所以他所演的浪人剑客,名字就叫“椿三十郎”。

从“椿花”而到椿芽,种植有两万歃香椿的山东省阳信县,有华北平原上最大“香椿园”称号。每年“谷雨”时节,泛青抽绿,那红如玛瑙,绿似翡翠的嫩芽,幽香四溢。

阳信县栽培香椿,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已广泛种椿。香椿是名贵的木本蔬菜,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属楝科香椿属,阳信县所种植的香椿,有“红芽香椿”和“褐芽香椿”两个品种,肉质肥厚,香味浓郁,年产达五百万公斤。

春雨江南,江南人饮宴场合,许多时都会有一碟碟不同制作方法的“椿芽”上桌,粤人得尝,每每感到新奇,事实上,绵软可口的“椿芽”,食法众多,除了炒蛋,可生吃,油炸和腌制,也可脱水冻干研末做天然味料,有保肝、健脾、补血和舒筋之效。

【萱】

“萱”(编者按,音圈)是萱草,公认为“母亲之花”,广东人叫做金针,北方人唤作黄花菜;古时则有疗愁花、忘忧草和宜男草的名堂。《博物志》有载::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妇人有孕,佩其花主男,亦曰宜男草,故称母萱堂。”

春秋时,卫宣公攻伐郑国,出征将士的家人,思夫情切,遂作出了《伯兮》的诗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囗(外‘疒’内‘每’)。”译成白话文就有以下解释:“那里找到忘忧草,为我移到北堂栽,一心只把哥来想,痛到心头化不开。”

“谖”与“萱”通,古人以此可以忘忧,遂名之为忘忧草;“背”是北堂,“伯”指出战的丈夫,“疒每”(音每)是痛的意思。以上诗句,见诸《诗经、卫凤》

古时出门远行的人,为免母亲掂念,总要在北堂阶下种上一些萱草,作为孝念,如唐代诗人聂夷中有首著名的诗句——“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人们之所以把“萱”作为母亲的代称,而“萱堂”既是母亲,也指母亲居处。

以上所述,是就“椿”与“萱”两者分开而言,倘若将两者并列起来,成为“椿萱”一词,那就相等于父母了。

萱草乃百合科萱草属,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全世界有十四个原生种,中国占十一种,而“黄花萱草”原产于中国,黄柠檬色花朵,茎长脆嫩,肉厚味香,花蕾可采收晒干食用,就是广东人所说的金针菜。

萱草花色繁艳,抗寒力强,可观赏,可食用,深受人们喜爱,但花期颇短,有“朝开暮谢”、“暮开翌晨凋谢”及“暮开翌日午后凋谢”三种类型,正因如此,外国人对它,遂有一日花和日百合的称谓。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璧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500ada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5.html

《诗词鉴赏系列: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