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

发布时间:2019-08-20 22:53: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

作者:吕高超

来源:《语文建设》2011年第02

        一、教学解读的质疑:父子感情”—主题还是题材

        《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作者在不足一千五百字的短小篇幅中,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回忆、勾勒了父亲充满温情的背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情真意切的父子深情。正因为如此,历来对《背影》的教学,都是按照体会作品所展现的父子深情这一解读要求来展开的,即认为父子深情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老师们设计《背影》教学方案,也是围绕作品描写了父亲几次背影、作者有几次流泪等展开的,父子感情成为讲解和学习《背影》一文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我们再来看看《背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背影》在自1925年诞生至今八十多年的时间里, 除在上世纪5 0 7 0 年代因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而遭受冷遇外,在其他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被各类语文教材列为重要的教学篇目,这种待遇是极其少见的。这篇散文被选作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1〕朱自清本人对《背影》也十分偏爱,作品最早发表于《文学周刊》,三年后,他把《背影》连同其他14篇散文放在一起结集出版,就以背影为书名,而且还把《背影》放在第一篇的位置,足见《背影》在他心中的地位。1948年朱自清病逝,各类刊物对其报道的标题有: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代文宗溘然长逝——朱自清的背影去矣等,可见《背影》在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一篇描写父爱的作品,如何能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父子感情能承受起《背影》在现代文学史中显赫的地位吗?它到底是不是作品所展示的主题?抑或它仅是作品的题材?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作品意欲展示的意蕴又是什么?

        

        二、父子冲突的剖析:在文化背景中探寻作品的深层意蕴

        

        《背影》在用温情的语言表达父子深情外,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曾经对父亲言行不以为是的态度,这可以从几处心理活动描写中看出来:第一处,当父亲决定亲自为自己送行时,作者写道:其实我那时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第二处,当父亲跟脚夫讲价钱时,写道: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第三处,当父亲又嘱托茶房照应儿子时,文中写道:我心里暗笑他的迂,……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这些心理描述,一方面表现出父亲对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一方面,也在反复而又含蓄地表露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朱自清与父亲的冲突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非 常尖锐的。朱自清大学毕业后于1921年到扬州任教,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直接将他每月薪金取走,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2〕后来他带着妻儿回家,父亲则不准他进家门。父子之间的矛盾在朱自清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笑的历史》中,他通过一个少妇的口吻透露:你有了事以后,虽统共只拿了70块钱一月,他们却指望你很大。他们恨不得你将这70块钱全给家里!在《父母的责任》中,他直接写道:以我们的标准看,在目下的社会里——特别注重中国的社会里,几乎没有负责任的父母!有那个真能自遂其生的!这些都折射出朱自清与父亲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6628a8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6.html

《《背影》的文化意蕴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