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38378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ord 唐诗鉴赏精选 《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宋】陆游
湓口②放船归,薄暮散花洲③宿。两岸白蘋④红蓼⑤,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译文与注释】
①好事近:《好事近》 词牌名,又名 《钓船笛》“近〞指舞曲前奏,属大曲中的一个曲调。 ②湓〔pén口:古城名。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而得名。汉初灌婴始筑此城。故址在今某某省某某市。后改名湓城,唐初改浔阳。为沿江镇守要地。
③散花洲:古战场。散花洲古时还有散花滩之名。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武昌江水中小岛上,武昌人以其地为吴王散花滩。《舆地纪胜》载:“世传周瑜败曹操于赤壁,吴王迎之至此,酾酒散花以劳军士,故谓之吴王散花洲。〞
④白蘋〔píng:蕨类植物,现代称为田字草、四叶菜,多年生浅水植物。《尔雅翼》:蘋似槐叶,而连生浅水中,五月有华白色,故谓之白蘋。有人认为白蘋是水鳖。
⑤红蓼〔liǎo:红蓼是长在岸边比拟常见的植物。 ⑥沽〔gū〕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⑦菱〔líng:水生植物。两角为菱,四角为芰。芡〔qiàn:鸡头。《说文》按:花似鸡冠,实苞如鸡首,故名。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体表有刺,叶圆而大,浮于水面,花茎伸长于水面上,顶生一花,紫色,浆果球形,果内胚乳白粉质,可食用。[1] 白话译文
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两岸色彩醒目的白苹和红蓼,把小船都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
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反正一年四季吃的东西不用愁。等夜宿一晚,第二天又乘风顺流,随意飘荡,不管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创作背景
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X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某某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X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这首《好事近》是陆游在公元1179〔淳熙六年〕由提举某某路常平茶盐改任提举江南西路时所写。当时陆游54岁,在东归江行途中连写十多首《好事近》词,这首词是其中之一。[2] 文学赏析
上阕首二句,点明了作者自己从湓口坐船而来,到了黄昏时,就停留在散花洲准备夜宿。同时,陆游在这段时间,是个被同僚认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的人,那么,他对实现抱负,又确实是抱有怀疑的态度。他应该一直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次两句,就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美丽风景。这里应该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景色。白苹和红蓼,色彩就很醒目了,再加上新绿的大背景,多么地美。蓑,这里是指的船上覆盖的草顶。也有可能是人身上穿的蓑衣。但全首词都没有写有雨,没有雨,就一般不会穿蓑衣。“映一蓑新绿〞的意思,应该是绿色的大背景,绿树、绿草、绿水映衬着这一艘小船,把小船都1 / 14
word 映衬得似乎染上了一层新绿。色彩明快、比照强烈的美,在这二句中表现得非常好,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读到这里,可以想象陆游的心情应该是闲适遣玩般的兴致。
到了下阕,作者的心情转变了,变得低回沉郁起来。首先谈到了“酒〞,只要有“酒〞的地方,那就是“家〞。这不过是借酒消愁而已。“菱芡四时足〞,是对上一句的补充。陆游幻想就这样坐着船,到处漂泊,喝喝酒,反正有吃的,就这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想不用做,放纵生涯算了,不管什么理想、抱负了就好。等夜宿一晚,到明天又顺着风前行,那前面江南江北是什么样子的,就随它去吧,懒得想了。这里“江南江北〞仍是有含义的。江南是南宋管辖,江北大局部地区被金国所占。一直到老,他都是积极的。他并没有像苏轼、欧阳修那样的旷达自适的心情。下阕写得沉郁,在外表词意下,还隐藏着更多的难言的心情。“任〞字就可以看出这点,如果很自适,他不会使用这个“任〞字。平时口头语有“任他去〞,“不管他〞的意思。这里带有一点无可奈何又赌气的意味。而且,他仍是为官的,而且一直都在做官,到70多岁了,皇帝诏他仍是出来做了官的。他不是X蠡,他并不是那种无所求的人。[2] 名家点评
当代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迦陵说词讲稿》“该词具含了花间词之深微幽隐富含言外意蕴的特色〞。[3]
《秋日三首〔其二〕
【宋】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译文与注释】
翥〔zhù〕:鸟向上飞。〔组词:龙翔凤翥〕 (qióng :蟋蟀。
寒螿〔jiāng: 即“寒蝉〞,蝉的一种,比拟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译文】
庭前的草儿衔着几分秋意,蟋蟀、寒蝉的鸣叫相互应答;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它们似乎也了解邻里当和睦,曲曲弯弯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慰问隔壁邻家。 【赏析】
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衔〞字使庭草拟人化,让人觉得其富有生命力。诗中的“悲蛩〞指悲鸣的蟋蟀,“寒螀〞即寒蝉,“衔秋〞、“悲蛩〞、“寒螀〞表达了作者暗自伤春悲秋,显得妙不可言;第三、四句,作者由“豆花、引蔓〞作寄托,表现自己“似解通邻好、殷勤远过墙〞的心意。
作者通过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无形的秋具体化〔形象化〕,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天才会X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乃至世界。 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曲曲弯弯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殷勤慰问邻家。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现了平时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激之情〔或对村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子夜歌·三更月》
2 / 1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81d282e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4.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