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白鹅》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26 18:45: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丰子恺《白鹅》解读
作者:叶凌
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1

        内容摘要:丰子恺的散文能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起到见微知著,小中窥大的的最佳效果。他的的散文,洋溢着艺术家的直率和真情,富于情趣。难怪丰子恺曾说他把自己写成了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了!本文以《白鹅》教材为例,谈谈其中的妙趣。

        关键词:童真 妙趣 丰子恺 《白鹅》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好教材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深入钻研教材,才能胸有成竹。对教材的理解离不开四个方面:1.对教材基本内容和思想的把握。2.对教材叙述结构和章法的梳理。3.对教材语言表达特点的赏析。4.基于年段要求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定位。立足丰子恺的散文《白鹅》,融合上述四方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对丰子恺的散文《白鹅》这篇教材进行解读:1.好一只高傲的白鹅。2.好一个典范的结构。3.好一篇漫画式散文。4.好一串生长的资源。

        .好一只高傲的白鹅

        《白鹅》这篇课文,是漫画大师丰子恺的一篇状物类散文。作者抓住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这三方面为我们塑造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在嬉笑嗔怪的语言中蕴含着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白鹅》又名《沙坪小屋的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迁居重庆,在沙坪坝正街以西的庙湾租地,自建住房。那是一所极为简陋的平屋,他把这所小屋命名为沙坪小屋。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他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在抗战期间为作者解忧,让作者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

        .好一个典范的结构

        文章运用了总分结构来布局文章,每一个部分也有一个中心句,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开头,先交代了白鹅的来历和对它的初步印象——“性格傲慢。然后,作者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下文,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傲慢之气。作者在谋篇布局时还做到了详略得当,详写了白鹅的吃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aa3d88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0.html

《丰子恺《白鹅》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